不多时,龙宫文官捧着一卷刚写就的檄文,呈与洞庭龙君过目。龙君展开一看,眉头越皱越紧。那檄文辞藻虽华丽,引经据典,格式工整,却是龙宫往来文书惯用的套路。
什么“忝为姻亲”、“有负圣恩”、“伏望明察”,言辞谦卑含蓄,绵软无力,如同隔靴搔痒,丝毫体现不出洞庭龙宫此刻应有的滔天愤怒与誓要讨回公道的决心。
“不妥,大为不妥!” 洞庭龙君将檄文重重掷于玉案之上,面露愠色,“如此文书,如同乞求,如何能震慑那泾川狂徒?岂不令其更加小觑我洞庭!”
他焦躁地在殿内踱步,目光扫过一众垂首噤声的文官,最终落在那看似局促不安、眼神却偶尔闪过一丝不易察觉清明的柳毅身上。这书生虽言行迂腐,但方才建言时引经据典,思路清晰,或许…真有非常之才?
“柳先生,” 洞庭龙君停下脚步,语气刻意放缓,带着几分期许,“寡人观先生学识渊博,见识不凡,不知可否劳烦先生,代为草拟这篇檄文?务必要让那泾川知晓我洞庭之怒!”
柳毅闻言,脸上立刻堆满了受宠若惊又惶恐不安的神色,仿佛接到了什么烫手山芋,连连摆手,身子都微微躬了下去:
“晚生…晚生才疏学浅,见识鄙陋,岂敢担此重任?此乃龙宫内务,关乎两家和气,乃至天庭观瞻,晚生一介布衣,焉敢妄加置喙?若是写得不好,贻笑大方事小,耽误了龙君大事,晚生万死难赎其罪啊…” 他絮絮叨叨,将书生的怯懦与顾虑表现得淋漓尽致。
“诶,先生何必过谦!” 钱塘君在一旁看得不耐烦,粗声粗气地插话,他虽看出柳毅根底不凡,但更厌烦这等推诿扭捏之态,“让你写便写!啰嗦甚么!是好是坏,自有我大哥定夺!再推三阻四,小心俺不高兴!” 他虎目一瞪,周身隐有火气升腾。
柳毅似乎被钱塘君的威势一吓,缩了缩脖子,脸上血色都褪了几分,这才“战战兢兢”地应承下来,声音细若蚊蚋:“既…既蒙龙君与将军不弃,晚生便…便斗胆献丑了。若有不妥之处,还望龙君与将军海涵…”
早有伶俐的侍从迅速备好白玉案,铺开光华流转的鲛绡绢帛,研上氤氲着灵气的墨汁。柳毅走到案前,动作略显笨拙地挽起那略显宽大的青衫袖子,小心翼翼拿起那支对他来说似乎过于沉重的玉管狼毫笔,蘸饱了浓墨。
他对着绢帛沉吟片刻,仿佛在搜肠刮肚,眼中那丝刻意维持的呆气渐渐被一种难以言喻的专注与锐利所取代,虽只是一闪而逝,却让一直暗中观察他的钱塘君心中微微一动,暗道:“这长虫,要露真本事了?”
但见柳毅忽地深吸一口气,落笔如飞,笔走龙蛇,竟无半分迟疑犹豫!他并未模仿龙宫文官那骈四俪六、华而不实的文风,而是另辟蹊径,文风陡然变得犀利磅礴,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直指要害:
“洞庭龙君谕泾川龙王次子书:”
开篇便直呼其名,省去所有虚词客套,如同惊雷炸响,毫不客气!
“夫天地生材,各有分定;鳞虫之长,亦循纲常。尔本泾渭支流一介微末,蒙天恩而掌水府,理当克己守分,勤修德政。岂料尔狼心狗行,暴戾昏聩!上不能体天心而布雨露,下不能恤水族而安生灵,内不能和家室而敬发妻,专行不仁,苛虐成性!尔之罪,擢发难数!”
言辞如刀,劈头盖脸,直接将泾川龙子贬得一文不值,将其失德失职之处揭露无遗。
“吾女三娘,秉性温良,恪守妇道。自归尔门,夙兴夜寐,未尝有失。尔竟听信谗言,横加凌辱,视若草芥!更将其驱至荒野,牧羊风雨,形同囚奴!此等行径,人神共愤,天地不容!尔之罪孽,上干天怒,下招人怨,四海之水,难涤尔恶!九霄之雷,难殛尔辜!”
控诉其罪,字字血泪,气势磅礴,将龙女之冤与泾川之恶渲染到极致,令人闻之动容。
“昔舜帝流共工于幽州,禹王诛相柳于昆仑,皆因不仁不德,祸乱苍生。今尔之恶,尤甚于彼!若尚存一丝天良,即刻释放吾女,负荆请罪,或可存尔一线生机。如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
笔锋至此,杀机毕露,凛冽如严冬寒风:
“则我洞庭水族,绝非怯懦之辈!钱塘君怒涛,顷刻可至!必当兴雷霆之师,荡尔巢穴,碎尔龙骨,令尔泾川水府,鸡犬不留!万里波涛,尽化赤水!届时勿谓言之不预也!”
“尔其慎之!思之!速决之!”
通篇檄文,义正辞严,结构严谨,先斥其不仁不德,再言其罪大恶极,引古证今,最后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出最后通牒,不容置疑!文风犀利老辣,气势恢宏,既有圣贤道理为骨,又有兵家杀伐之气,更隐隐带着一股久居上位、执掌生杀予夺的无上威严!
这哪里像是一个迂腐怯懦的书生所能写出?分明是历经沙场、睥睨天下之人方有的笔力与气魄!
洞庭龙君看罢,只觉胸中郁垒尽去,豪气顿生,忍不住拍案而起,连声叫绝:“好!好一篇檄文!正气凛然,杀伐果断!字字如刀,句句见血!深合吾意!深合吾意啊!”
他心中那点因柳毅“呆气”而产生的疑虑,此刻已烟消云散,只觉得这书生是大智若愚,深藏不露,看向柳毅的目光充满了欣赏与感激。
就连不通文墨的钱塘君,也看得目瞪口呆,胸中热血沸腾。他虽不能尽解其中文辞之妙,但那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杀意、霸气以及对泾川龙子的极度蔑视,他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只觉得无比痛快解气!
他再次看向柳毅,眼神中已彻底收起了轻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惊异、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这“长虫”,绝非等闲!其根脚恐怕比自己之前判断的还要深不可测!
“好!写得好!痛快!” 钱塘君抚掌大笑,声震殿宇,“就这么骂过去!看那老泥鳅如何应对!速速将此檄文誊抄,派得力使者即刻送往泾川!若那厮敢有半句推诿,俺立刻便去拆了他的乌龟壳!” 他已是迫不及待。
处理完正事,洞庭龙君心怀大畅,多日阴霾一扫而空,朗声笑道:“柳先生大才,助我洞庭良多,解我心头大患!寡人已命在凝碧殿设下盛宴,聊表谢意,宫中珍宝,先生但有所喜,尽可直言!还请先生务必赏光!”
柳毅立刻又恢复了那副拘谨惶恐的书生模样,连连推辞,身子几乎要躬到地上去:“龙君盛情,晚生心领,感激不尽!只是…只是晚生一介布衣,山野村夫,粗鄙不堪,岂敢与龙君天神同席?这…这于礼不合,折煞晚生了…况且,书信已到,晚生使命已成,便该告辞,不敢再多叨扰…” 他言辞恳切,一副急于脱身的胆小模样。
“诶!先生何必拘泥这些俗礼!” 钱塘君此刻看柳毅是越看越顺眼,虽知其伪装,却也觉得有趣,大手一挥,直接上前拦住柳毅去路,语气不容置疑,
“今日你帮了我洞庭大忙,便是龙宫贵客!哪有让贵客空腹离去的道理?走走走,且去饮几杯水酒,也让俺好好谢谢你!你若再推辞,便是看不起俺!” 说着,竟不由分说,半拉半请,几乎是架着柳毅便往那笙歌已起、光华璀璨的凝碧殿而去。
柳毅半推半就,脸上挂着无奈又惶恐的笑容,口中还不住念叨着“使不得”、“于礼不合”,脚步却已被钱塘君带着身不由己地前行。
什么“忝为姻亲”、“有负圣恩”、“伏望明察”,言辞谦卑含蓄,绵软无力,如同隔靴搔痒,丝毫体现不出洞庭龙宫此刻应有的滔天愤怒与誓要讨回公道的决心。
“不妥,大为不妥!” 洞庭龙君将檄文重重掷于玉案之上,面露愠色,“如此文书,如同乞求,如何能震慑那泾川狂徒?岂不令其更加小觑我洞庭!”
他焦躁地在殿内踱步,目光扫过一众垂首噤声的文官,最终落在那看似局促不安、眼神却偶尔闪过一丝不易察觉清明的柳毅身上。这书生虽言行迂腐,但方才建言时引经据典,思路清晰,或许…真有非常之才?
“柳先生,” 洞庭龙君停下脚步,语气刻意放缓,带着几分期许,“寡人观先生学识渊博,见识不凡,不知可否劳烦先生,代为草拟这篇檄文?务必要让那泾川知晓我洞庭之怒!”
柳毅闻言,脸上立刻堆满了受宠若惊又惶恐不安的神色,仿佛接到了什么烫手山芋,连连摆手,身子都微微躬了下去:
“晚生…晚生才疏学浅,见识鄙陋,岂敢担此重任?此乃龙宫内务,关乎两家和气,乃至天庭观瞻,晚生一介布衣,焉敢妄加置喙?若是写得不好,贻笑大方事小,耽误了龙君大事,晚生万死难赎其罪啊…” 他絮絮叨叨,将书生的怯懦与顾虑表现得淋漓尽致。
“诶,先生何必过谦!” 钱塘君在一旁看得不耐烦,粗声粗气地插话,他虽看出柳毅根底不凡,但更厌烦这等推诿扭捏之态,“让你写便写!啰嗦甚么!是好是坏,自有我大哥定夺!再推三阻四,小心俺不高兴!” 他虎目一瞪,周身隐有火气升腾。
柳毅似乎被钱塘君的威势一吓,缩了缩脖子,脸上血色都褪了几分,这才“战战兢兢”地应承下来,声音细若蚊蚋:“既…既蒙龙君与将军不弃,晚生便…便斗胆献丑了。若有不妥之处,还望龙君与将军海涵…”
早有伶俐的侍从迅速备好白玉案,铺开光华流转的鲛绡绢帛,研上氤氲着灵气的墨汁。柳毅走到案前,动作略显笨拙地挽起那略显宽大的青衫袖子,小心翼翼拿起那支对他来说似乎过于沉重的玉管狼毫笔,蘸饱了浓墨。
他对着绢帛沉吟片刻,仿佛在搜肠刮肚,眼中那丝刻意维持的呆气渐渐被一种难以言喻的专注与锐利所取代,虽只是一闪而逝,却让一直暗中观察他的钱塘君心中微微一动,暗道:“这长虫,要露真本事了?”
但见柳毅忽地深吸一口气,落笔如飞,笔走龙蛇,竟无半分迟疑犹豫!他并未模仿龙宫文官那骈四俪六、华而不实的文风,而是另辟蹊径,文风陡然变得犀利磅礴,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直指要害:
“洞庭龙君谕泾川龙王次子书:”
开篇便直呼其名,省去所有虚词客套,如同惊雷炸响,毫不客气!
“夫天地生材,各有分定;鳞虫之长,亦循纲常。尔本泾渭支流一介微末,蒙天恩而掌水府,理当克己守分,勤修德政。岂料尔狼心狗行,暴戾昏聩!上不能体天心而布雨露,下不能恤水族而安生灵,内不能和家室而敬发妻,专行不仁,苛虐成性!尔之罪,擢发难数!”
言辞如刀,劈头盖脸,直接将泾川龙子贬得一文不值,将其失德失职之处揭露无遗。
“吾女三娘,秉性温良,恪守妇道。自归尔门,夙兴夜寐,未尝有失。尔竟听信谗言,横加凌辱,视若草芥!更将其驱至荒野,牧羊风雨,形同囚奴!此等行径,人神共愤,天地不容!尔之罪孽,上干天怒,下招人怨,四海之水,难涤尔恶!九霄之雷,难殛尔辜!”
控诉其罪,字字血泪,气势磅礴,将龙女之冤与泾川之恶渲染到极致,令人闻之动容。
“昔舜帝流共工于幽州,禹王诛相柳于昆仑,皆因不仁不德,祸乱苍生。今尔之恶,尤甚于彼!若尚存一丝天良,即刻释放吾女,负荆请罪,或可存尔一线生机。如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
笔锋至此,杀机毕露,凛冽如严冬寒风:
“则我洞庭水族,绝非怯懦之辈!钱塘君怒涛,顷刻可至!必当兴雷霆之师,荡尔巢穴,碎尔龙骨,令尔泾川水府,鸡犬不留!万里波涛,尽化赤水!届时勿谓言之不预也!”
“尔其慎之!思之!速决之!”
通篇檄文,义正辞严,结构严谨,先斥其不仁不德,再言其罪大恶极,引古证今,最后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出最后通牒,不容置疑!文风犀利老辣,气势恢宏,既有圣贤道理为骨,又有兵家杀伐之气,更隐隐带着一股久居上位、执掌生杀予夺的无上威严!
这哪里像是一个迂腐怯懦的书生所能写出?分明是历经沙场、睥睨天下之人方有的笔力与气魄!
洞庭龙君看罢,只觉胸中郁垒尽去,豪气顿生,忍不住拍案而起,连声叫绝:“好!好一篇檄文!正气凛然,杀伐果断!字字如刀,句句见血!深合吾意!深合吾意啊!”
他心中那点因柳毅“呆气”而产生的疑虑,此刻已烟消云散,只觉得这书生是大智若愚,深藏不露,看向柳毅的目光充满了欣赏与感激。
就连不通文墨的钱塘君,也看得目瞪口呆,胸中热血沸腾。他虽不能尽解其中文辞之妙,但那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杀意、霸气以及对泾川龙子的极度蔑视,他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只觉得无比痛快解气!
他再次看向柳毅,眼神中已彻底收起了轻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惊异、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这“长虫”,绝非等闲!其根脚恐怕比自己之前判断的还要深不可测!
“好!写得好!痛快!” 钱塘君抚掌大笑,声震殿宇,“就这么骂过去!看那老泥鳅如何应对!速速将此檄文誊抄,派得力使者即刻送往泾川!若那厮敢有半句推诿,俺立刻便去拆了他的乌龟壳!” 他已是迫不及待。
处理完正事,洞庭龙君心怀大畅,多日阴霾一扫而空,朗声笑道:“柳先生大才,助我洞庭良多,解我心头大患!寡人已命在凝碧殿设下盛宴,聊表谢意,宫中珍宝,先生但有所喜,尽可直言!还请先生务必赏光!”
柳毅立刻又恢复了那副拘谨惶恐的书生模样,连连推辞,身子几乎要躬到地上去:“龙君盛情,晚生心领,感激不尽!只是…只是晚生一介布衣,山野村夫,粗鄙不堪,岂敢与龙君天神同席?这…这于礼不合,折煞晚生了…况且,书信已到,晚生使命已成,便该告辞,不敢再多叨扰…” 他言辞恳切,一副急于脱身的胆小模样。
“诶!先生何必拘泥这些俗礼!” 钱塘君此刻看柳毅是越看越顺眼,虽知其伪装,却也觉得有趣,大手一挥,直接上前拦住柳毅去路,语气不容置疑,
“今日你帮了我洞庭大忙,便是龙宫贵客!哪有让贵客空腹离去的道理?走走走,且去饮几杯水酒,也让俺好好谢谢你!你若再推辞,便是看不起俺!” 说着,竟不由分说,半拉半请,几乎是架着柳毅便往那笙歌已起、光华璀璨的凝碧殿而去。
柳毅半推半就,脸上挂着无奈又惶恐的笑容,口中还不住念叨着“使不得”、“于礼不合”,脚步却已被钱塘君带着身不由己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