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蓝田,柳毅架起云头,一路风驰电掣,向南而行。脚下山河变幻,过长江,越五岭,周遭景致逐渐由北方的雄浑苍茫,转为南国的温润秀丽。天空似乎也变得更高远,云朵舒卷间带着水乡的柔靡。
根据玉面狐狸告知,万圣公主是在南海之滨、临近岭南某处人迹罕至的山隅,择了一座清净寺庙带发修行。这范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于凡人而言或许穷尽一生也难以踏遍,但对神识强大、可瞬息千里的柳毅来说,只要气息尚存,耐心搜寻,总能找到蛛丝马迹。
他按下云头,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开始细细探寻。时而步行于细软的沙滩,看潮来潮往,留下斑驳的印痕;时而跋涉于嶙峋的礁石,听海浪拍岸,碎玉飞珠;时而借助些微遁法,掠过茂密的热带雨林,惊起几只鸥鹭。
他并非漫无目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罗盘,仔细感应着周遭每一丝异常的气息波动,寻找着那一缕熟悉的、属于万圣公主的气息。
如此寻觅数日,他遍历了几处地方志中偶有记载、或听闻乡野传说有异象显现的山头幽谷。有的确有精怪盘踞,感应到他的气息便远远遁走;有的只是地势奇特,风过孔窍,发出呜咽之声,被附会成神异;还有的,甚至残留着其他修士或妖灵短暂停留的痕迹,却都与万圣无关。
正当他准备扩大搜寻范围,甚至考虑是否要去南海龙宫暗中打探时,在一处地图上并无标注、极为偏僻、名为“潮音崖”的小小海湾,他疾驰的身影骤然一停,心中那股沉寂已久的感应弦,被轻轻拨动了。
此地山势并不高峻,却林木葱郁,藤萝缠绕,生机勃勃。面向浩瀚南海的一面,崖壁陡然悬空,如同被巨斧劈开,色泽深赭,布满岁月与海浪侵蚀的斑驳痕迹。
海浪周而复始地拍打着崖壁基底,那声音不似别处的喧嚣狂暴,反而节奏奇特,层层叠叠,竟隐隐契合着某种韵律,恍若梵唱低吟,洗涤人心,故得“潮音”之名。
就在这面陡峭崖壁的上方,绿树浓荫掩映之间,若非柳毅神识敏锐,几乎难以察觉那一角悄然挑出的、陈旧却洁净的灰色飞檐。从那山崖之上,那飞檐之下,隐隐约约,丝丝缕缕,传来一股的熟悉气息。
他不再有丝毫犹豫,身形如一片被风卷起的落叶,轻飘飘一闪,已悄无声息地越过下方轰鸣的潮水,落在了崖顶一片平整的空地之上。
只见一座小小的寺庙依崖而建,青砖灰瓦,格局简朴,并不宏伟,却异常洁净古朴,仿佛已与这山崖、这海风、这潮音融为一体。
门楣之上,悬挂着一块未经雕琢的原木匾额,上面以清秀中带着几分孤峭的笔迹,镌刻着“听潮庵”三个字,字迹上浸润着岁月的痕迹,隐有禅意流转。庵堂四周,疏落有致地种着几株古老的菩提树,宽大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沙沙作响,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
柳毅静立庵前,体内骨骼随之发出一阵几不可闻的细微轻响,面容身形在无形中微妙变化,褪去了“柳毅”这个身份赋予的文人儒雅与官场沉稳,恢复了那更为本质的、带着几分属于“焦富”的疏狂、坚毅与历经风霜的真实面貌。
虽仍是人形,但眉宇间的神采、眼神深处的光芒,乃至周身流转的那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已与先前那个蓝田县尉大不相同。
他正欲举步上前,伸出手,去叩响庵门,忽听“吱呀”一声轻响,那扇门竟似有所感应般,先从里面被缓缓推开了。
一名少女从庵内轻盈地走了出来。看年纪不过十三四岁,身形尚未完全长开,却已显露出窈窕之姿。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素净衣裙,布料普通,无任何纹饰,未施粉黛,一头青丝也只是简单地挽起,用一根看似随手削成的木簪松松固定。
她手中提着一个不大的木桶,似是准备去不远处山岩下引来的清泉边取水,动作自然,带着一种不染尘劳的纯净。
这少女容貌极美,五官精致得如同玉琢,尚带几分稚气,却已能预见日后倾国倾城的绝色风华。然而,最引人注目、令人见之忘俗的,并非她那无可挑剔的容貌,而是她周身自然而然散发出的那种独特气质。
她清澈的眼眸如同被山间最纯净的泉水洗涤过亿万次,不染丝毫尘埃,黑白分明,映着天光云影,也映着眼前陌生的来客。眉宇间自带一股超越年龄的恬淡与安宁,仿佛天生便与这佛门净地、与这山海自然、与这潮音梵唱浑然一体。
她步履从容,气息平和悠长,明明年纪尚小,却给人一种历经洗礼后的通透澄澈之感,那份深厚而纯粹的佛性,仿佛并非后天修来,而是与生俱来,深植于她的灵魂深处。
然而,在柳毅远超常人的灵觉感知中,这少女身上那层纯净耀眼的佛性光环之下,更潜藏着一股精纯而内敛、与他同源而出的龙族血脉!
这血脉之力,与他自身的蛟龙本源产生着清晰的共鸣。只是,这血脉似乎经过某种玄妙难言的变化,或是受这佛地熏陶,或是因其独特的诞生机缘,竟与那浩瀚佛性相辅相成,不仅没有丝毫冲突排斥,反而如水乳交融,形成了一种前所未见、独特而和谐的生命形态——一条身具菩提心的幼龙!
少女见到庵门外静静站着的、气息与容貌都有些奇特的柳毅(焦富),脚步微微一顿,清澈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讶异,却并无寻常少女面对陌生男子时的惊慌羞涩,更无山野之人见到外客的畏缩好奇。
她轻轻放下手中的木桶,双手在胸前合十,行了一个标准而自然的佛礼,声音清越空灵,如同玉石轻轻相击,在这潮音与风声里格外清晰:“阿弥陀佛。这位施主,不知莅临小庵,有何贵干?”
她的目光坦然、清澈地落在柳毅脸上,带着一丝出于本能的、纯净的探究,却无半分杂念与防备,仿佛只是在观察一朵花的开放,一片云的来去。
柳毅望着这近在咫尺的少女,望着她眉宇间那依稀可辨的、属于万圣公主的轮廓与神韵,感受着那血脉相连的悸动与那不可思议的佛龙交融的气息,一时间,千头万绪,万语千言,竟都堵在了喉头,忘了如何言语。
他看着眼前这清新脱俗、静美得宛如菩提树下初生莲蕊般的女儿,喉头剧烈地滚动了几下,半晌,才勉强压下翻腾如海的心绪,小心翼翼地,几乎是屏着呼吸问道:
“小姑娘……你,你叫什么名字?这庵中……如今,可还有他人在?”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充满了无尽复杂情绪地,投向她身后那扇已然洞开、幽深静谧的庵门深处,期待着,又无比忐忑着,那抹记忆深处挥之不去的倩丽身影,是否会悄然出现。
根据玉面狐狸告知,万圣公主是在南海之滨、临近岭南某处人迹罕至的山隅,择了一座清净寺庙带发修行。这范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于凡人而言或许穷尽一生也难以踏遍,但对神识强大、可瞬息千里的柳毅来说,只要气息尚存,耐心搜寻,总能找到蛛丝马迹。
他按下云头,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开始细细探寻。时而步行于细软的沙滩,看潮来潮往,留下斑驳的印痕;时而跋涉于嶙峋的礁石,听海浪拍岸,碎玉飞珠;时而借助些微遁法,掠过茂密的热带雨林,惊起几只鸥鹭。
他并非漫无目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罗盘,仔细感应着周遭每一丝异常的气息波动,寻找着那一缕熟悉的、属于万圣公主的气息。
如此寻觅数日,他遍历了几处地方志中偶有记载、或听闻乡野传说有异象显现的山头幽谷。有的确有精怪盘踞,感应到他的气息便远远遁走;有的只是地势奇特,风过孔窍,发出呜咽之声,被附会成神异;还有的,甚至残留着其他修士或妖灵短暂停留的痕迹,却都与万圣无关。
正当他准备扩大搜寻范围,甚至考虑是否要去南海龙宫暗中打探时,在一处地图上并无标注、极为偏僻、名为“潮音崖”的小小海湾,他疾驰的身影骤然一停,心中那股沉寂已久的感应弦,被轻轻拨动了。
此地山势并不高峻,却林木葱郁,藤萝缠绕,生机勃勃。面向浩瀚南海的一面,崖壁陡然悬空,如同被巨斧劈开,色泽深赭,布满岁月与海浪侵蚀的斑驳痕迹。
海浪周而复始地拍打着崖壁基底,那声音不似别处的喧嚣狂暴,反而节奏奇特,层层叠叠,竟隐隐契合着某种韵律,恍若梵唱低吟,洗涤人心,故得“潮音”之名。
就在这面陡峭崖壁的上方,绿树浓荫掩映之间,若非柳毅神识敏锐,几乎难以察觉那一角悄然挑出的、陈旧却洁净的灰色飞檐。从那山崖之上,那飞檐之下,隐隐约约,丝丝缕缕,传来一股的熟悉气息。
他不再有丝毫犹豫,身形如一片被风卷起的落叶,轻飘飘一闪,已悄无声息地越过下方轰鸣的潮水,落在了崖顶一片平整的空地之上。
只见一座小小的寺庙依崖而建,青砖灰瓦,格局简朴,并不宏伟,却异常洁净古朴,仿佛已与这山崖、这海风、这潮音融为一体。
门楣之上,悬挂着一块未经雕琢的原木匾额,上面以清秀中带着几分孤峭的笔迹,镌刻着“听潮庵”三个字,字迹上浸润着岁月的痕迹,隐有禅意流转。庵堂四周,疏落有致地种着几株古老的菩提树,宽大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沙沙作响,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
柳毅静立庵前,体内骨骼随之发出一阵几不可闻的细微轻响,面容身形在无形中微妙变化,褪去了“柳毅”这个身份赋予的文人儒雅与官场沉稳,恢复了那更为本质的、带着几分属于“焦富”的疏狂、坚毅与历经风霜的真实面貌。
虽仍是人形,但眉宇间的神采、眼神深处的光芒,乃至周身流转的那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已与先前那个蓝田县尉大不相同。
他正欲举步上前,伸出手,去叩响庵门,忽听“吱呀”一声轻响,那扇门竟似有所感应般,先从里面被缓缓推开了。
一名少女从庵内轻盈地走了出来。看年纪不过十三四岁,身形尚未完全长开,却已显露出窈窕之姿。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素净衣裙,布料普通,无任何纹饰,未施粉黛,一头青丝也只是简单地挽起,用一根看似随手削成的木簪松松固定。
她手中提着一个不大的木桶,似是准备去不远处山岩下引来的清泉边取水,动作自然,带着一种不染尘劳的纯净。
这少女容貌极美,五官精致得如同玉琢,尚带几分稚气,却已能预见日后倾国倾城的绝色风华。然而,最引人注目、令人见之忘俗的,并非她那无可挑剔的容貌,而是她周身自然而然散发出的那种独特气质。
她清澈的眼眸如同被山间最纯净的泉水洗涤过亿万次,不染丝毫尘埃,黑白分明,映着天光云影,也映着眼前陌生的来客。眉宇间自带一股超越年龄的恬淡与安宁,仿佛天生便与这佛门净地、与这山海自然、与这潮音梵唱浑然一体。
她步履从容,气息平和悠长,明明年纪尚小,却给人一种历经洗礼后的通透澄澈之感,那份深厚而纯粹的佛性,仿佛并非后天修来,而是与生俱来,深植于她的灵魂深处。
然而,在柳毅远超常人的灵觉感知中,这少女身上那层纯净耀眼的佛性光环之下,更潜藏着一股精纯而内敛、与他同源而出的龙族血脉!
这血脉之力,与他自身的蛟龙本源产生着清晰的共鸣。只是,这血脉似乎经过某种玄妙难言的变化,或是受这佛地熏陶,或是因其独特的诞生机缘,竟与那浩瀚佛性相辅相成,不仅没有丝毫冲突排斥,反而如水乳交融,形成了一种前所未见、独特而和谐的生命形态——一条身具菩提心的幼龙!
少女见到庵门外静静站着的、气息与容貌都有些奇特的柳毅(焦富),脚步微微一顿,清澈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讶异,却并无寻常少女面对陌生男子时的惊慌羞涩,更无山野之人见到外客的畏缩好奇。
她轻轻放下手中的木桶,双手在胸前合十,行了一个标准而自然的佛礼,声音清越空灵,如同玉石轻轻相击,在这潮音与风声里格外清晰:“阿弥陀佛。这位施主,不知莅临小庵,有何贵干?”
她的目光坦然、清澈地落在柳毅脸上,带着一丝出于本能的、纯净的探究,却无半分杂念与防备,仿佛只是在观察一朵花的开放,一片云的来去。
柳毅望着这近在咫尺的少女,望着她眉宇间那依稀可辨的、属于万圣公主的轮廓与神韵,感受着那血脉相连的悸动与那不可思议的佛龙交融的气息,一时间,千头万绪,万语千言,竟都堵在了喉头,忘了如何言语。
他看着眼前这清新脱俗、静美得宛如菩提树下初生莲蕊般的女儿,喉头剧烈地滚动了几下,半晌,才勉强压下翻腾如海的心绪,小心翼翼地,几乎是屏着呼吸问道:
“小姑娘……你,你叫什么名字?这庵中……如今,可还有他人在?”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充满了无尽复杂情绪地,投向她身后那扇已然洞开、幽深静谧的庵门深处,期待着,又无比忐忑着,那抹记忆深处挥之不去的倩丽身影,是否会悄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