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赚钱的仗,谁来打?-《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太极殿内,李世民这一问,顿时炸开了锅。

  帅印。

  平定西南,开疆拓土的帅印。

  这不只是一场战争的指挥权。

  在叶凡那番“投资论”之后,这枚帅印,就变成了一把能开启南方无尽宝藏的钥匙。

  谁拿到它,谁就拥有了泼天的功劳,以及背后无法估量的利益。

  “陛下!”

  程咬金突然吼了一声,拍着胸脯从武将队列里第一个站出来。

  “这等小事,何须王爷烦心!”

  “末将愿为先锋!不!末将愿为大帅!”

  他脖子上青筋都爆了出来,唾沫星子横飞。

  “西南那群蛮子,不就是仗着山高林密吗?”

  “俺老程带三万陌刀队进去,管他什么林子,一路给他砍出一条道来!”

  “陛下,俺也去!”

  尉迟敬德黑着脸跟上来,眼睛瞪得溜圆。

  “老程砍树,俺就杀人!”

  “保证三个月,把那十二个土司的脑袋,串成一串,给您挂在承天门上!”

  两位国公爷当仁不让,仿佛那帅印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大殿里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不少武将都蠢蠢欲动。

  这可是开疆拓土,而且还是武郡王亲自规划的、稳赚不赔的仗,谁不想去?

  李世民没有立刻表态。

  他的目光,越过了争得面红耳赤的程咬金和尉迟敬德,落在了叶凡身上。

  “守拙,你以为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也随之转移。

  叶凡对着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微微躬了躬身。

  “程伯伯,尉迟伯伯,二位的勇武,天下谁人不知?”

  他的语气很平和。

  “若是在草原上,与突厥、薛延陀的铁骑对冲,小侄第一个举荐二位伯伯。”

  程咬金得意地挺了挺胸膛。

  “但是……”

  叶凡话锋一转。

  “西南,不是草原。”

  “那里的山,一座连着一座,抬头只见一线天。那里的林子,进去之后,连白天黑夜都分不清。”

  “我们的战马,冲不起来。我们的陌刀阵,展不开。”

  “二位伯伯带大军进去,有劲使不出。”

  “反而容易被那些熟悉地形的蛮兵,一口一口地,慢慢耗死。”

  叶凡的话,不急不缓,却字字句句都敲在要害上。

  程咬金脸上的得意,慢慢凝固了。

  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一句也说不出来。

  叶凡说的,是实话。

  让他带着骑兵去冲锋陷阵,他眼都不眨一下。

  可让他去钻那阴森森的林子,跟猴子一样的敌人玩捉迷藏,他心里确实没底。

  尉迟敬德也沉默了,黑着一张脸,不吭声了。

  连最勇猛的两位国公都被否了,大殿里刚刚燃起的热火,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

  “王爷所虑极是。”

  房玄龄从队列中走出,打破了沉默。

  “西南之战,确实不能以常理度之,主帅的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他沉吟片刻,目光转向了武将队列的最前方。

  “卫国公用兵如神,算无遗策。若能请卫国公再次挂帅,此战必万无一失。”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许多文官的附和。

  “没错,李大帅若肯出山,区区蛮夷,弹指可破!”

  “请陛下,请卫国公出山!”

  李靖站在那里,须发皆白,身形依旧挺拔。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叶凡。

  叶凡再次摇头。

  “义父年事已高。”

  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

  “西南瘴气弥漫,毒虫遍地。那种地方,年轻人进去都得脱层皮,怎能让义父再去冒此风险?”

  “大唐离不开卫国公,我叶凡也离不开义父。”

  这话说的,既有道理,又有人情。

  李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让李靖再去那种地方拼命,他于心不忍。

  “那英国公呢?”

  长孙无忌抚着长须,缓缓开口。

  “李绩将军善于谋略,治军严谨,如今正当盛年,堪当此任。”

  这又是一个极具分量的人选。

  李绩同样是帅才,而且比李靖年轻,比程咬金他们稳重。

  所有人都觉得,这次总该没问题了。

  叶凡还是摇头。

  “舅父,不可。”

  “为何?”长孙无忌眉头微蹙。

  “因为北方。”叶凡的目光,投向了舆图的北边。

  “突厥、薛延陀虽灭,但草原之上,人心未定。那些被我们打散的部族,就像是草原上的狼,随时可能重新聚集起来。”

  “李绩将军是镇住北方的关键人物。”

  “他一动,北方的军心,就可能动摇。那些被压服的部族,心思就会活泛起来。”

  “为了南方的蛮夷,而动摇北方的根基,得不偿失。”

  叶凡一席话,让长孙无忌也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叶凡考虑的,比他更全面。

  叶凡看的,是整个大唐的棋局。

  程咬金不行。

  尉迟敬德不行。

  李靖不行。

  李绩也不行。

  大唐最能打,最会打的几个帅才,全都被否了。

  太极殿里,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文官们面面相觑,武将们更是个个愁眉苦脸。

  难道偌大的一个大唐,竟然找不出一个能去平定西南的将领?

  就在这时,一个稍显陌生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陛下,臣举荐一人。”

  众人看去,是中书舍人李道师。

  李道师是萧瑀一派文官集团的。

  “臣举荐右武卫中郎将,何志宁。”

  “何将军出身将门,自幼熟读兵法,随军征讨高句丽时,亦有战功在身,足以担此重任。”

  李道师话音刚落,立刻又有萧瑀一派的文官站集团出来。

  “臣附议!何将军年富力强,正是为国效力之时!”

  “臣举荐金吾卫将军张景。张将军同样出身将门,忠勇可嘉!”

  “还有……”

  一时间,好几个文官派系的年轻将领,被推了出来。

  大殿里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了然。

  这些人,是坐不住了。

  武郡王画出的那块大饼,太诱人了。

  他们不敢直接反对,便想换一种方式,把帅印拿到自己人手里。

  只要主帅是他们的人,那将来新设的“岭南道”,还不就是他们的后花园?

  李世民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看着那些跳出来的文官,脸色沉得能滴出水。

  这些人,打的什么算盘,他一清二楚。

  他刚想开口呵斥。

  叶凡却先一步,轻轻笑了一声。

  他笑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

  他没有去看那些被举荐的年轻将领,也没有去看李道师等人。

  他的目光,只是在那些上蹿下跳的官员脸上一一扫过。

  那目光很平静,却让每一个被看到的人,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当众扇了一巴掌。

  “打仗,是会死人的。”

  叶凡缓缓开口。

  “诸位大人举荐的这些青年才俊,都是我大唐的未来栋梁。让他们去冲锋陷阵,可以。”

  “但让他们去统帅十万大军,去面对西南那片吃人不吐骨头的十万大山,去跟那些狡猾如狐,凶残如狼的蛮族土司周旋……”

  叶凡摇了摇头。

  “那是让他们去送死。”

  “也是让跟着他们的十万将士,去送死。”

  “这个责任,诸位大人,担得起吗?”

  几句话,说的李道师等人面色发白,冷汗直流。

  他们哪里还敢再多说半个字,一个个灰溜溜地退回了队列。

  大殿里,再次陷入僵局。

  所有的路,似乎都被堵死了。

  连李世民的眉头,都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看着叶凡,眼神里带着一丝询问,也带着一丝最后的希望。

  守拙,你把所有人都否了。

  你到底想让谁去?

  大殿里静得吓人,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叶凡终于转过身,面向龙椅上的李世民。

  他平静地环视了一圈殿中神色各异的文武百官。

  “陛下。”

  他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诸位国公,皆乃国之栋梁,杀鸡,焉用牛刀?”

  “此战,凶险诡谲,非猛将、非儒帅所能胜任。”

  “需用一柄奇兵。”

  叶凡顿了顿,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一字一句地说道。

  “臣心中,倒有一合适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