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群臣不满-《大秦:隐忍十年,榜现我杀疯了》

  倘若这血浮屠当真足够强大,能以一敌六,将诸方残部尽数歼灭,那才真正是大快人心!

  “将军,这一回六guo余孽的所谓精锐总算撞上铁板了。血浮屠当真厉害!不过话说回来,将军可知这血浮屠的统帅究竟是谁?此军究竟归哪位将军节制?”

  王贲身后一名部将忍不住发问。

  此言一出,竟当场将王贲问得哑口无言。

  王贲轻叹一声,摇头道:“我还真想弄清楚这血浮屠究竟归谁统辖。若是能为我所用,那该是何等痛快!”

  他一边低语,一边陷入遐想。

  仿佛已看见自己执掌血浮屠,横扫疆场,于千军万马之中迎上蒙恬的黄金火骑兵!

  什么劳什子黄金火骑兵,有何可傲?

  可惜……

  可惜那血浮屠,并非他的部属。

  正所谓祸不单行,风波未歇。

  天道皇榜依旧悬于苍穹,未曾消散,便意味着榜单之上必将再起波澜。

  果不其然,正如众人所料。

  在击刹弩兵与武陵铁骑覆灭不久之后,大秦最强军团排行榜上又一支劲旅被彻底歼灭。

  “大秦最强军队排行榜第九,持戟之士,所属:田横,灭(覆灭者:大秦最强军团排行榜第一——血浮屠!)”

  “大秦最强军队排行榜第八,赤帝军团,所属:刘邦,灭(覆灭者:大秦最强军团排行榜第一——血浮屠!)”

  “大秦最强军队排行榜第六,大魏武卒,所属:魏豹,灭(覆灭者:大秦最强军团排行榜第一——血浮屠!)”

  望着一道道浮现而出、如血浸染的古老篆文,众人内心早已麻木。

  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已有五支强军接连倒在血浮屠刀下。

  这血浮屠,究竟恐怖到何种地步?

  莫非它要凭一己之力,将整个大秦最强军团榜尽数抹除?

  这显然不可能。

  因大秦最强军团前四皆属秦廷所有。

  如今尚可覆灭的,仅剩项羽与楚国统领的申息之师。

  尽管血浮屠展现出的战力已令天下震骇,但不得不说,世人依旧低估了它。

  血浮屠之所以能连破六国强军,原因极为简单——

  它的强大,早已超出凡人所能想象的范畴。

  只需看看排名在其之后的几支军团便可知一二。

  位列第四的是昔日王翦麾下的百战穿甲兵。

  此乃在大秦精锐基础上打造的亲卫之师,总兵力逾两万之众。

  这一数目,甚至超过了六国残余势力联军的总和。

  再看铁鹰锐士。

  虽人数不及百战穿甲兵,亦已破万。

  至于黄金火骑兵,则是从关中三十万大秦最精锐部队中层层遴选而出的骑兵精锐。

  其规模与铁鹰锐士相当。

  然而铁鹰锐士为步战之卒,黄金火骑兵则是铁骑奔雷。

  骑兵本就天然优于步兵,故排名更在前者之上。

  第二、第三、第四的军团,无论兵力还是装备,皆数倍于血浮屠。

  可在如此悬殊之下,血浮屠仍能稳居大秦最强军团与帝国最强军团榜首。

  足见其实力之逆天。

  说它能“一穿九”,或有夸大之嫌。

  但若论一穿六,尤其是面对那些刚刚拼凑而成、兵力有限的六国残军,简直如同儿戏。

  六国残军以步卒为主,唯武陵铁骑为骑兵,其余尽皆徒步之士。

  面对身披重铠、冲锋如雷的血浮屠铁骑,他们不过如田间韭菜。

  唯有任由秋风扫荡的结局。

  六国联军溃败,意味着邯郸郡的叛乱大局已定。

  没了六国余孽牵头作乱,寻常百姓又能掀起多大风浪?

  此后只需各地郡兵出面清剿,便无后患之忧。

  冯去疾、蒙毅及一众士族官员仰望天际的天道皇榜,心中暗叹:嬴白当真是气运加身。

  若非血浮屠横空出世,邯郸之乱岂会如此迅速平定?

  这么说来,嬴白岂不是完成了军令状?

  “……这不公平!平叛之人又非嬴白,怎能算他之功?”

  “没错,倘若陛下早些派遣大军镇压,邯郸之乱早就烟消云散。”

  “此事绝不能记在他头上!”

  群臣纷纷议论,言语中满是不满。

  就在众人喧哗之际,天道皇榜之上,异象再起。

  只不过这一次变动的并非最强神器榜单,也非最强军团排名,而是大秦最强武将榜发生了剧烈更迭。一些熟悉的名字正悄然从榜单上褪去。

  例如率领武陵铁骑的赵歇,以及统御齐国持戟勇士的田横。

  他们原本皆位列大秦最强武将前五十之列,如今却无声无息地被自榜中剔除。

  至于是谁动的手,无需多问便已心知肚明。

  天际之上,天道皇榜的光芒正逐渐黯淡,预示着这神秘榜单即将消散于虚空。

  一道庄严之声再度自苍穹落下:

  “因半数以上人选遭剔除,大秦最强军团榜即刻暂停开启!”

  “天道皇榜,恩泽绵延,凡登榜者,皆享天赐福运!”

  “五日后,帝国最强帝王榜将现世!”

  随着那肃穆之音缓缓消逝,金光熠熠的天道皇榜亦随之隐没于云端。

  “父亲,眼下我们该如何应对?”冯劫转向其父,低声询问。

  蒙毅也在旁投来探询的目光,望向冯去疾。

  冯去疾深深吸了一口气。

  倘若此次邯郸郡平叛之功尽数归于嬴白名下,那么他们若想扭转局势,便会错失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更何况,经此一事足以证明,嬴白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必将愈发沉重。

  届时,若嬴白再提科举之制,又有何人能够阻拦?

  绝不能坐视!

  冯去疾心中默念一句,随即转身朝皇宫议政大殿的方向迈步而去。

  “走,去听听陛下如何定夺。”冯去疾沉声道罢,已踏上归途。

  众臣见状,连忙紧随其后。

  “将军,那些人又折返回去了,我们要不要也跟上去?”王贲身后一名部将出声问道。

  “当然要去!”王贲毫不犹豫地答道,“这群人一看就心怀叵测。眼见五公子成功镇压叛乱,如今又匆匆赶回,定有图谋。我们跟上去,看个究竟!”

  言毕,王贲便率领一众武将,尾随冯去疾等人朝议政大殿行进。

  此时,嬴政正立于议政大殿的高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