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五日后,余榜开启-《大秦:隐忍十年,榜现我杀疯了》

  百越遗民、手握重兵者倒还可推测动机,可为何连赵高的亲眷也会名列其中?

  赵成是其弟,阎乐是其婿,皆非掌军执政之辈,何以被冠以“乱国奸臣”之名?

  榜单变动迅疾。

  “辅国能臣榜”由第十位一路揭晓至第五;

  “乱国奸臣榜”亦同步推进,前十已尽数公开五人。

  随后,苍穹传来一句宣告:“五日后,余榜开启。”

  话音落下,金榜缓缓隐没于天际,如同从未出现。

  但风波未息。

  外界纷扰暂且不论,眼下咸阳之内已有二人非处置不可。

  一是赵成,二是阎乐。

  赵成位列第十,在榜单显现之时,已有使者奉命缉拿。

  不多时,马蹄声破空而来。

  王离率数名郎卫抵达殿阶之下,手中拖着一人,浑身血污,气息微弱。

  他将那人重重摔在地上,单膝跪地禀报:“启禀陛下,末将前往拘捕赵成时,此人正欲策马逃遁。情急之下,末将以箭射其大腿。本以为可制其行动,岂料其竟服下某种奇药——伤口转瞬愈合。”

  “为防其脱逃,末将再施手段,将其重创擒回,请陛下明察。”

  王离抬手一指,地上那人蜷缩如犬,面色灰败,正是赵成。

  王离的武艺谈不上登峰造极,但对付赵成这等毫无根基之人,依旧绰绰有余。

  嬴白未曾料到,此人反应竟如此迅捷,非但不迟疑,还立刻动了逃走的心思。

  幸而王离出发得早,或许心中尚存旧怨,脚步更是毫不停留,一路疾行。

  若稍有耽搁,此人恐怕早已消失于茫茫人海。

  赵高跪伏在嬴政身后,身体微微发抖,眼角余光扫过地上那如同弃犬般的亲弟。

  “中车府令,你来说说,此人该如何发落?”嬴政的声音如寒冰刺骨,直贯耳膜。

  赵高浑身一震,额头迅速贴上冰冷地面,不敢有丝毫抬头。

  “陛下……老奴对陛下忠心不二,天地可鉴。此等悖逆之徒,已非老奴族中之人。愿亲手执刃,将其诛杀,以正纲纪。”他语带哽咽,字字叩地。

  赵成被王离重创,气息微弱,艰难地抬起脑袋。左眼肿胀如鼓,形同蟾蜍,仅余一线视物;右眼布满血丝,几近失明。

  显然,王离出手时毫无留情。

  “哥……大哥……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救我……我不想死……求您……”他的声音断续如游丝,在大殿中回荡。

  嬴政负手而立,面容冷峻如石雕,未起半分波澜。

  莫说是赵高的胞弟,便是他亲生手足胆敢背叛大秦,结局也唯有黄泉一途。

  当年长安君成娇伏诛之景犹在眼前,血色未干。

  在大秦律法之下,凡危及国本者,皆为死敌,不容宽恕。

  这条铁则,朝野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惧。

  正当赵成哀嚎之际,另一人也被押至宫门之前。

  与赵成狼狈之态截然不同,此人衣冠齐整,袍服洁净,不见尘土沾染。

  显然未曾反抗。

  到了殿前,阎乐双膝跪地,身形笔直。

  他年约三十余,面如冠玉,气质清朗,身着玄色长袍,脚踏布履,举止沉稳。

  郎卫手中捧着数个玉盒,无需多言,其中所盛正是天道皇榜所赐之【续命丸】。

  “陛下!小臣无罪!实乃蒙冤!”阎乐跪于台阶之下,开口并非乞命,而是申辩。

  秦法严苛,举世皆知。寻常百姓若起争斗,即为“私斗”,一经查实,轻则罚铜一甲,重则服城旦劳役一月。

  所谓城旦,并非修筑长城,而是为地方县城修葺城墙。

  你既有力气斗殴,便有力气筑墙。

  至于长城之役,则专属于流放重犯。

  正因刑罚严厉,秦国对案件审断尤为谨慎,力求杜绝冤屈,务使每案皆有凭据。

  被定罪之人有权提出上诉。

  这与今日的司法程序相似,若对判决不满,可向上一级机关请求复核。

  虽名为上诉,但规则有所不同。

  为防止有人滥用此权,故意拖延审判进程,律法中设有相应惩戒条款。

  若上诉内容毫无依据,无理取闹,则原刑罚将加倍执行。

  原本判一个月“城旦”苦役,结果因申诉不当,直接翻为两个月。

  时间与劳力的代价,由自己承担。

  赵成被抓时奋力逃跑,行为已显心虚,无需多审,罪名成立。

  阎乐则完全不同。

  他被捕时未作抵抗,押至殿前也不乞命,只高声喊冤。

  依大秦律,此种情形必须重新审理,方可定罪。

  问题随之而来。

  这位位列“天道皇榜”第五的所谓乱国奸臣,实则只是个低阶小吏,并无任何谋逆证据。

  仅因榜单公布,便要定其重罪,该如何落笔?

  更棘手的是,阎乐接下来的话如利刃穿心。

  他似早已看透结局,全无畏惧,不再颤抖,反而挺身直言:

  “陛下,臣不过一介微末小官,远不如岭南封君、将军显赫,何德何能跻身第五?”

  “若今后官员贤愚皆凭天道皇榜裁定,那朝廷考评还有什么意义?不如干脆按榜单排位任免!”

  “小臣一死不足挂齿,可五日后若榜单称大秦右相亦是乱国奸臣,陛下是否也要拔剑斩之?”

  他跪地陈词,脊背笔直,声震殿宇。

  话音未落,众人的视线齐刷刷投向李斯。

  嬴白一时怔住。

  这几句话,竟让他心头一震。

  此人莫非真有预知之能?

  右相李斯确将在后续榜单中出现,且排名极靠前,甚至可能位居榜首。

  阎乐所言,的确戳中要害。

  仅凭一张神秘榜单定罪,证据何在?标准为何?

  嬴白心知肚明——阎乐并非无辜。

  此人曾亲率兵卒发动“望夷宫之变”,逼迫胡亥自尽。

  他是终结大秦二世的实际执行者,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参与杀害统一帝国皇帝的人。

  主谋虽是赵高,但阎乐身为女婿兼帮凶,亲手行凶,难辞其咎。

  将其列为乱国奸臣第五,不算冤枉。

  阎乐所言,大秦官吏贤愚皆由天道皇榜裁定,此语一出,无异于直击人心之要害。

  嬴政垂目,殿前阎乐匍匐在地,身影渺小如尘。他继而抬首,望向苍穹,那曾悬挂天道皇榜的虚空早已空寂无声。

  嬴白立于侧旁,胸中波澜难平。

  世人皆道天道皇榜乃祥瑞之兆,福泽绵延。

  可事实如何?

  此榜看似赐福,实则掀浪。

  先帝得九十年寿数,确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