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杯酒释兵权-《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

  熊廷弼的酒,刘云不能不喝。

  他端起酒杯,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和恭顺。

  “多谢大人栽培!末将干了!”

  说着,一饮而尽。

  酒是好酒,入口醇厚绵长。但刘云却知道,这酒里藏着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堂里的气氛渐渐热烈了起来。那些原本还各怀心思的将领们,也都在酒精的催化下放下了戒备,开始高谈阔论,吹牛拍马。

  只有熊廷弼和刘云,依旧保持着一种表面的客气和内心的疏离。

  终于,熊廷弼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他看了一眼身旁的亲兵。

  那亲兵心领神会,从怀里掏出了一卷早已准备好的黄绸圣旨。

  “诸位,安静一下。”

  熊廷弼缓缓站起身,大堂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他。他们知道,正戏要开场了。

  “陛下有旨。”

  熊廷弼展开圣旨,朗声念道:

  “……兹辽西局势瞬息万变,为加强边防、统一号令,特着蓟辽督师熊廷弼全权节制辽东所有军务。”

  “……原平辽将军王大贵,总领京营戎政之职,因辽东军情紧急,暂行免去。其麾下原京营兵马,悉数归还三大营建制。”

  “……王大贵本部兵马英勇善战,忠勇可嘉,特将其扩编为‘辽西镇’。王大贵任辽西镇总兵官,品秩正二品。”

  “……辽西镇下辖三协。原游击将军李如松升任副总兵,领第一协;原青石堡总旗孙狩、李二狗升任参将,分领第二、第三协。”

  “……辽西镇兵员定额一万两千人,粮饷军械由兵部统一调拨……”

  这道圣旨念完,整个大堂都炸了锅。

  所有的人都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刘云。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熊廷弼非但没有削了刘云的兵权,反而还给他升了官!

  从一个虚无缥缈的“平辽将军”,变成了一个手握一万两千兵马、名副其实的一方镇帅!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连刘云自己和他身后的李如松都愣住了。他们设想过无数种熊廷弼的发难方式,却唯独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看似皆大欢喜的“恩赏”。

  “王总兵,”熊廷弼卷起圣旨,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还不接旨谢恩?”

  刘云心中虽然充满了疑惑和警惕,但脸上却不敢有丝毫怠慢。他连忙跪地谢恩。

  “臣王大贵,叩谢皇恩!”

  “哈哈哈,好,好,好!”熊廷弼亲自将他扶了起来,拍着他的肩膀,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王总兵,以后你我君臣当同心协力,为我大明守好这辽西的门户。”

  “这辽西镇的兵员差额,本官已经为你都想好了。”他指了指大堂之下那些同样一脸懵逼的将领,“在座的都是我辽东的百战精锐,本官决定从他们各自的麾下抽调最精锐的家丁,来为你补足兵额。”

  “另外,本官还会将我巡抚标营的一个参将和五百名亲兵调拨给你,协助你操练新军,整顿军务。”

  他这番话一出,刘云瞬间就明白了。他心中的那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了。

  这哪里是升官?这分明是最歹毒的釜底抽薪!

  他虽然给了刘云一个总兵的名头和一万两千人的编制,但是,他却用这种“抽调”和“协助”的方式,将无数的钉子和沙子掺进了刘云的队伍里!

  那些被抽调来的“精锐家丁”,名义上是他的兵,但实际上他们忠于的却是他们原来的主将。那个被派来“协助”他的巡抚标营的参将,更是熊廷弼安插在他身边的一个监军!

  到时候,他这个总兵就会被彻底地架空!他将空有总兵之名,却无总兵之实!他将从一个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变成一个处处受制、动弹不得的……傀儡!

  好一个杯酒释兵权!好一个明升暗降!

  熊廷弼这玩弄权谋的手段,比魏忠贤还要高明,还要杀人于无形!

  刘云的心沉到了谷底。他发现,自己好像又一次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