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仙人与黑虎星君-《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车队后方,用长绳串联跟着一群毛色油亮、体型矫健的骏马,它们不安分地打着响鼻,由三名精干护卫小心地看管着。

  队伍最前方,陆渊与徐庶、崔林以及扮作商客首领的朱富,四人并辔而行,低声交谈着接下来的行动要点。

  而最引人注目、也最颠覆常人认知的,是那只通体呈现出深邃、神秘墨蓝色;

  在晨光下皮毛流转着油亮光泽,体型硕大的巨虎——“虎兄”!

  它并非懒洋洋地跟在车后,而是迈着优雅且充满原始力量感的步伐,如同一位忠诚而强大的守护者。

  它时而轻松地小跑在车队最前方,琥珀色的眸子扫视前路,仿佛在开路;

  时而溜达到队尾,威严地瞥一眼那些躁动的马群,马群瞬间便安静下来;

  时而跑到虎嫂所在的马车边低吼,引起车内小茹和虎嫂的注意;

  时而又会突然蹿到道旁的林间,惊起几只飞鸟,旋即又回到路上。

  更令人难以置信,甚至需要揉揉眼睛才能确信自己所见非虚的是——

  在这头洪荒巨兽宽阔、肌肉起伏如同山峦的背上,竟稳稳当当地坐着三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九岁孙峦坐在最前,双手紧紧抓着巨虎浓密光滑的毛发,小脸兴奋得通红;

  六岁的圆圆紧紧抱着她的腰,又是害怕又是兴奋地尖叫;

  最小的崔钰则坐在最后,一手抱着前方圆圆的腰,一手死死抓住虎兄厚实的皮毛,大眼睛里满是新奇与激动。

  她们如同三位小小的山君骑士,随着“虎兄”平稳而有力的奔跑微微起伏;

  阵阵清脆如银铃、不掺丝毫杂质的欢笑声,洒满了整条官道。

  这无忧无虑、充满生命活力的笑声,与这兵荒马乱、饿殍遍野的乱世背景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却又奇异地,在这荒凉的土地上,注入了一抹倔强的、令人心头发暖的生机与活力。

  蜿蜒的官道上,陆渊这支融合了凡俗与异兽的队伍,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缓慢而坚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动。

  许多行路的商队、挑着担子的货郎,起初看到这支队伍护卫精干、车马整齐;

  规模不小,都萌生了凑上前去商量结伴同行的念头——

  在这盗匪蜂起的年月,能依附一支强大的队伍行走,安全便多了几分保障。

  然而,当他们敬畏的目光触及那只在车队周围自如踱步、体型硕大如小山;

  一身墨蓝色皮毛在阳光下泛着奇异光泽的巨虎时,刚刚鼓起的勇气瞬间冰消瓦解。

  无人敢靠近那令人心悸的巨兽,他们只敢远远地缀在队伍后方百余步外,指指点点,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惊疑与震撼。

  相比之下,路旁田埂间、村舍旁的乡野村民,反应则更为直接和激烈。

  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农活,妇孺躲在门后探出头,男人们则聚在一起;

  对着那巨兽和车队指指点点,脸上交织着最原始的敬畏、深入骨髓的恐惧,以及一种近乎狂热的激动情绪。

  “快看!快看!那就是传说里黑色的山君老爷!

  俺活了六十多年,这般神异的毛色,只在老辈人嘴里听说过,亲眼见着,这还是头一遭!真是开了眼了!”

  一个老汉拄着锄头,声音颤抖。

  “颜色稀奇算个啥?你啥时候见过老虎不伤人,反倒跟人处得跟一家子似的?

  你看它背上!还驮着娃娃耍哩!我的老天爷,这怕是早已通了灵性,成了护法的山神爷了!”

  旁边的壮年农夫接口道,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更令人动容的是,不少须发皆白、皱纹如沟壑般深刻的老者,直接放下了手中的物什,颤巍巍地走出院门,越过田埂;

  不顾地上的尘土,朝着车队的方向便虔诚地跪拜下去,连连叩首,嘴里还念念有词,仿佛在向冥冥中的神明祈求着庇佑与平安。

  陆渊微微颔首,示意了一下。

  朱富立刻会意,快步上前,来到一位领头跪拜、须发皆已雪白的老者面前;

  弯下腰,双手稳稳地扶住老人的胳膊,和声劝道:

  “老丈,快快请起,这如何使得?您为何要对我们的车队行此大礼?”

  那老伯被搀扶起来,抬起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一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里,此刻却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虔诚与激动光芒。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商人打扮的朱富,又望了望不远处并骑而立、风采卓然的陆渊等人;

  像是确认了什么,这才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与笃信问道:

  “这位……这位大人,敢问……您可是那位活人无数的华佗医仙,和那位能召唤星君的陆小神仙座下的侍从?”

  他顿了顿,仿佛不需要朱富的回答来确认,便自顾自地用带着浓重乡音、却清晰无比的话语说了下去,语气越来越激动:

  “俺们这十里八乡都传遍了!说是天上降下了大慈悲的华佗医仙,和他那位得了道的仙童弟子陆小仙人,骑着天上的黑龙……

  哦不,是带着护法的‘黑虎星君’,一路南下到了咱们南阳地界!

  是专门来救苦救难,收服那些作乱害人的山精水怪,平息蔓延的瘟疫,赐福给咱们穷苦人的!

  俺们一看到这神骏非凡、凡人岂能驯服的黑虎星君,就知道是仙人们驾到了!

  磕个头,拜一拜,不求别的,只求仙人们保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风调雨顺呐!”

  老者这番充满民间想象、将事实与传说紧密编织在一起的话语,清晰地越过距离,传到了并骑而行的陆渊、徐庶和崔林耳中。

  徐庶与崔林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流言传播的速度与扭曲的程度,似乎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快,还要……有趣。

  陆渊的眉头在听到老伯话语的瞬间骤然锁紧,拧在了一起!

  此前徐庶曾提醒过他,随着《防疫十条》的迅速扩散;

  他与师父华佗在底层民众间的形象,已开始出现被过度美化和神化的苗头。

  他当时虽有所警觉,却更多将此归因于乡野信息闭塞、民众易于将无法理解的事物附会为神迹的常态,并未给予特别的重视。

  但此刻,亲耳听到这路边偶遇的老农,竟能如此言之凿凿地道出“华佗医仙”、“陆小仙人”、“黑虎星君”这些精准的称谓;

  甚至将他们的动向与“救苦救难”、“平息瘟疫”的神圣使命捆绑在一起……

  一股强烈的警兆如同冰锥,瞬间刺入他的脑海!

  “‘带着黑虎星君下了南阳’?” 陆渊在心中急速盘算,“虎兄加入队伍才仅仅两日!

  即便消息长脚,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传播得这般迅捷!

  更不用说覆盖范围如此之广,连这官道旁的乡野老农,都能知晓得如此‘详尽’,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这绝非自然的流言传播速度与模式!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这背后,定然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刻意地推动、编织并散播这些传闻!

  是在为他们“造势”?还是另有所图,意图将他们架在火上烤?

  几乎是一瞬间,一个仙风道骨却又带着几分诡谲的身影,猛地闪现在陆渊的脑海——

  于吉!那个在曲阿城大街上,曾对他露出莫测微笑,并说出“丹火蕴藏之地,南阳故壤之墟……

  贫道当煮茶以待道友之临”的神秘老道!

  会是他吗?是他在利用民间根深蒂固的迷信心理与对瘟疫的恐惧;

  精心为他们编织这套“神仙下凡”的叙事,强行将他们推上神坛?

  一股强烈的、近乎本能的排斥与反感猛地涌上陆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