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陆渊说“白骨”曹操疑长生。-《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华佗瞥见弟子满面惊异,低声解释道:“此乃古礼‘以舞相属’,是宴饮中的常礼。

  主人属舞于客,宾客需报之以舞,以示尊敬与联谊。

  若拒而不应,便是失礼。”

  正说着,曹操已舞至华佗面前,言辞真挚:“元化先生,妙手回春,解吾头风沉疴,更竭力调治奉孝,操感激不尽。”

  华佗微微一笑,起身应舞。

  其舞步沉稳如山岳,又于方寸间隐含灵动生机,恰似其医术,融贯天地阴阳。

  突然,曹操目光一转,越过众人落到了华佗身后的陆渊身上,朗声笑道:

  “陆小先生,见识超卓,心胸豁达,今日亦当与我一舞,何如?”

  陆渊脑中顿时一片空白,仿佛惊雷炸响。

  他虽承袭了原主的记忆,知晓有此礼仪,可作为穿越而来的灵魂,何曾亲身经历过这般场面?

  然而曹操目光炯炯,满帐文武也皆含笑望来,他只得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走上前去。

  起初他动作生涩,勉强模仿旁人举手投足;

  却手足无措、步伐凌乱,甚至险些绊倒自己,引来帐中一阵善意的笑声。

  曹操却不以为意,反而放缓节奏,如同引导后辈般悉心指点,朗声笑道:

  “少年人,舞如用兵,亦如你所学医道——重在随心而动,顺势而为,何须拘束!”

  陆渊渐渐被曹操那股豪迈之气与帐中炽热的气氛感染;

  身心逐渐放松,步伐虽仍谈不上娴熟,却已透出些许流畅自如。

  他余光瞥见荀攸微微颔首目带赞许,郭嘉唇边噙着鼓励的笑意;

  就连一向肃穆的关羽也出声助威,张辽更是击掌合拍、为他助兴。

  一舞既终,曹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声音洪亮如钟:

  “好!虽稍欠火候,然情真意切,赤子之心可贵!”

  就在陆渊以为可悄悄退回座位时,曹操却似不经意地问道:

  “方才我帐下诸人舞姿各异,奉孝之奇诡、公达之持重、云长之雄健、文远之锐进……皆如其人。

  不知陆小先生观之,可有感触?”

  陆渊心念电转,急智之下以喻言理,恭敬答道: “司空麾下文武兼济,人尽其才,方有延津白马之胜。

  正如司空《求贤令》所言——‘唯才是举’。

  能聚四海英杰而用之,实乃安邦定国之大智慧。”

  曹操闻言举杯大笑,声震帐宇:“好!此言切中肯綮!当为此语,满饮此杯!”

  气氛正酣,曹仁、曹洪等将领趁势请缨,舞剑助兴。

  一时剑光流转,矫若游龙,满座喝彩不绝,欢腾之气盈溢军帐。

  陆渊刚暗松一口气,以为自己总算过关,可以退回角落静观其变—— 谁知郭嘉忽然含笑起身。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主公,武将舞剑展雄风,我文臣亦不可毫无表示。

  近日路途之中,嘉曾听陆小先生讲述一唤作《西游记》的奇闻轶事,情节曲折、意趣非凡。

  何不请陆小先生为大家讲上一段,以助雅兴?”

  曹操闻言眼中一亮,显然被勾起兴致,含笑望向陆渊:“孤连日督战,竟未曾听闻如此趣事。

  陆小先生,可否愿为帐中诸位续此奇谈?”

  陆渊心中微微一叹。

  郭嘉此举明显是为了顺势推他向前、助他融入曹氏团队,曹操也语带期许……他与师父原已定策明日辞行,此刻却实难推却。

  他只得稳步走至帐中,朝四下一礼: “承蒙司空与郭先生厚爱,小子便献丑了。” 顷刻间,整座大帐安静下来。

  无数目光——好奇的、期待的、审视的——尽数聚集于这位少年身上。

  帐内烛火通明,连枝灯盏上的焰心跃动,将陆渊的身影投在帐壁;

  拉得颀长清寥,如一道独自立于虚无台上的剪影,寂静却夺目。

  他稍稍整饬衣袍,目光徐徐扫视全场——曹操的深不可测、郭嘉的玩味探究;

  荀攸的沉静注视、关羽的威严凝望、张辽的豪爽期待……尽数收入眼底。

  陆渊轻吸一口气,声音清朗而起,不高却字字入耳:

  “为诸位讲一段《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之奇谭。”

  他语音微顿,巧妙融入了些时人易解的设定,方娓娓道来:

  “昔有汉时玄奘法师,奉武帝之命西行,意欲取回老子化胡为佛所遗之真经。

  路途十万八千里,妖魔横行,幸得三位徒弟护持——大徒弟孙悟空,乃天生地养一灵猴;

  二徒弟猪八戒,原为天庭天蓬元帅;三徒弟沙悟净,亦曾是天界卷帘神将……”

  陆渊越讲越是从容,将白虎岭险恶、尸魔白骨精之诡诈、其三番变化——

  先是妙龄村姑,再是八旬老妇,终成耄耋老翁——一一勾勒如绘。

  他说到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妖邪,反责悟空行凶;

  八戒如何煽风点火;悟空虽遭紧箍咒痛缚仍坚持除魔;

  终在山神土地为证之下,将白骨精打回原形,现出“白骨夫人”四字……

  他语调动静有致,时而仿悟空锐烈,时而拟唐僧迂执,时而又学八戒贪憨;

  一段神魔相斗之故事,竟讲得跌宕起伏,如在目前。

  帐中众人,自曹操至文武群臣,无不屏息凝神,仿佛随他之言辞跋涉于那荒岭幽谷之间,共历诡诈惊险。

  “……欲知唐僧能否醒悟,师徒可否尽释前嫌,且听,”陆渊语锋一转,音落如珠,“下回分解。”

  声音骤止,他以说书人最经典的留白收了尾。

  帐内霎时静极,唯闻帐外微风轻啸、灯花偶尔噼啪爆响。

  许多人仍神游在那光怪陆离之境,一时未能还魂。

  曹操终究是曹操。他最先从那奇幻叙事中抽身,指节轻敲案几,眼中精光闪动,惊异与探究毫不掩饰:

  “陆小子,此等异闻孤前所未听!情节虽似荒诞,却摄人心魄。

  你究竟从何得来这般故事?莫非这世间……真有长生不老之仙佛?”

  陆渊行礼如仪,从容应答:“回司空,此乃小子幼时偶遇一游方异人所传,其人行踪渺茫,早已不知所在。

  故事终是故事,世间岂真有长生不死之术?不过人心幻梦罢了。”

  他这番话既交代了来历,又轻巧点破长生虚妄,回应了曹操可能潜藏的心思。

  帐中寂静终于被打破,随之涌起一片低语议论。

  文武众臣交头接耳,回味方才所闻之玄奇:

  火眼金睛与紧箍咒之苦、白骨精千变万化、唐僧之昧、八戒之谗……

  于听惯经史兵法的他们而言,这无疑推开了一扇充满魅惑的新世界之门。

  宴席至此,已在众人意犹未尽中走向尾声。

  华佗见时机已至,悄然起身,向曹操禀明辞行之意。

  陆渊缓步走出大帐。

  夜风拂面,清凉沁人,稍稍驱散帐中燥热。

  不少文武官员经过时皆向他微笑颔首,更有人朗笑打趣:

  “陆小先生,‘下回分解’须得快些,莫叫我等渴盼太久!”

  正说笑间,关羽亦从帐中走出,行至陆渊身畔蓦然驻足。

  他凤目微睐,在夜色中更显深不可测,抬手拍了拍陆渊的肩;

  语气沉凝复杂,赞赏之中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警醒:

  “陆小先生,确非常人,总出人意表。关某望将来……你我莫成敌手才好。”

  言毕,他转身欲离。

  陆渊凝望其背影,百感倏涌。

  终究未能按捺,趁四下无人留意,他压低声音迅疾道出一句:“关将军保重。我们……后会有期。”

  恰时华佗已与曹操言毕,自帐中出,陆渊急步上前搀扶师父。

  二人身影很快隐入营帐交错阴影之中。

  关羽却因这一语蓦然驻足。

  他下意识地轻捋长髯,浓眉蹙起,于原地默然伫立,心中反复回响那四个字:

  “后会有期?此是预言,或为暗示?此子……究竟意欲何言?”

  夜风清冷,拂面而过,却吹不散他心头骤起的重重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