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帐默坐:静影映心结,无言亦难安
夜色裹着微凉的风,漫进营区时,中军帐的灯火刚暗了下去。沈砚之靠在榻上,双目紧闭,呼吸却比往日重了几分——白日在山下顺利揪出北狄探子,本以为能借着疲惫驱散心底的阴霾,可一闭上眼,昨夜唇上的触感、陆承骁凑近的气息,又清晰地翻涌上来。
帐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停在帐门处便没了动静。沈砚之的身体瞬间绷紧,指尖悄悄攥紧了榻边的被褥——他认得这脚步声,是陆承骁。白日里刻意维持的平静,在这一刻几乎要被打破,愤怒与警惕像藤蔓一样,在心底迅速蔓延。
帐帘被轻轻推开,月光顺着缝隙钻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银影。陆承骁的身影出现在帐门口,手里捧着一个陶碗,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空气。他没有像昨夜那样贸然靠近,只是站在原地,目光落在榻上“熟睡”的沈砚之身上,眼底满是复杂的情绪——有愧疚,有担忧,还有一丝不敢言说的试探。
沈砚之屏住呼吸,假装沉浸在睡梦中,耳朵却紧紧捕捉着帐内的动静。他听见陆承骁慢慢走近的脚步声,听见陶碗被轻轻放在案上的轻响,却没听见对方再往前一步的动静。好奇心压过了几分警惕,他悄悄睁开一条眼缝,借着月光看清了案上的陶碗——里面盛着温热的小米粥,还撒了几颗红枣,是他平日里爱吃的口味。
陆承骁走到榻边,没有再靠近,只是在旁边的木凳上轻轻坐下。他的目光落在沈砚之的侧脸,看着对方长长的睫毛在月光下投下的浅影,看着对方平稳起伏的胸膛,心里的愧疚又深了几分——白日里沈砚之刻意保持的距离、不愿与他对视的模样,都在提醒他,对方并未真正消气。
“砚之,我知道你还在生气。”陆承骁的声音压得极低,轻得像风拂过帐帘,“傍晚的拥抱是我不对,我不该不顾你的意愿,更不该……”他顿了顿,没敢再说下去,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我把粥放在案上了,你要是夜里饿了,记得热一热再吃。”
他没有再提昨夜的轻吻,像是刻意回避,又像是怕再次触怒沈砚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木凳的边缘,目光久久停留在沈砚之的身上,却始终没有再往前靠近半分,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熟睡”的人。
沈砚之闭着眼睛,心里的愤怒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他以为陆承骁会像昨夜一样,做出逾矩的举动,却没料到对方只是安静地坐在旁边,放下一碗粥,说几句带着愧疚的话,便再无其他动作。这份突如其来的“克制”,让他紧绷的神经有了一丝松动,却也让他更加迷茫——陆承骁到底在想什么?是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是在刻意伪装?
帐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声,和陆承骁平稳的呼吸声。沈砚之能清晰地感受到身边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了往日的急切与冒犯,只剩下小心翼翼的注视,像在守护一件易碎的珍宝。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陆承骁慢慢站起身,目光最后一次落在沈砚之的身上,眼底满是不舍,却还是轻轻转身,朝着帐门走去。走到帐门口时,他停下脚步,轻声道:“夜里凉,盖好被子,别着凉了。”说完,便轻轻拉上帐帘,脚步声渐渐远去,消失在夜色里。
帐内重新恢复寂静,只有案上的陶碗还冒着微弱的热气。沈砚之缓缓睁开眼睛,目光落在帐门的方向,心里的情绪像一团乱麻。他起身走到案边,看着碗里温热的小米粥,红枣的甜香混着米香扑面而来,却没让他觉得温暖,反而心里更添了几分烦躁。
他知道陆承骁是在示好,是在试图弥补自己的过错。可这份示好来得太晚,也太苍白——昨夜的冒犯已经造成,心底的隔阂已经种下,不是一碗粥、几句关心就能轻易抹平的。
沈砚之拿起陶碗,将里面的粥倒进帐外的草丛里——他不想再接受陆承骁的任何“好意”,不想再因为这些细微的举动,动摇自己的决心。他告诉自己,必须保持清醒,必须坚守底线,只要陆承骁不再做出过分的举动,他就可以继续假装下去,直到北狄的战事结束,直到两人再也没有交集的那一天。
回到榻上,沈砚之重新躺下,却再也没有了睡意。脑海里反复回放着陆承骁方才安静坐在榻边的模样,反复回响着对方说的“我知道你还在生气”,只觉得无比疲惫。他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可心底的不安却越来越重——他不知道陆承骁的克制能维持多久,也不知道自己的伪装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夜色渐深,帐内的月光渐渐淡去。沈砚之翻了个身,背对着帐门,将所有的情绪都藏在黑暗里。他只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能平静一些,北狄的战事能尽快结束,这样他就能彻底摆脱这些纠葛,回到曾经简单的生活。
夜色裹着微凉的风,漫进营区时,中军帐的灯火刚暗了下去。沈砚之靠在榻上,双目紧闭,呼吸却比往日重了几分——白日在山下顺利揪出北狄探子,本以为能借着疲惫驱散心底的阴霾,可一闭上眼,昨夜唇上的触感、陆承骁凑近的气息,又清晰地翻涌上来。
帐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停在帐门处便没了动静。沈砚之的身体瞬间绷紧,指尖悄悄攥紧了榻边的被褥——他认得这脚步声,是陆承骁。白日里刻意维持的平静,在这一刻几乎要被打破,愤怒与警惕像藤蔓一样,在心底迅速蔓延。
帐帘被轻轻推开,月光顺着缝隙钻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银影。陆承骁的身影出现在帐门口,手里捧着一个陶碗,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空气。他没有像昨夜那样贸然靠近,只是站在原地,目光落在榻上“熟睡”的沈砚之身上,眼底满是复杂的情绪——有愧疚,有担忧,还有一丝不敢言说的试探。
沈砚之屏住呼吸,假装沉浸在睡梦中,耳朵却紧紧捕捉着帐内的动静。他听见陆承骁慢慢走近的脚步声,听见陶碗被轻轻放在案上的轻响,却没听见对方再往前一步的动静。好奇心压过了几分警惕,他悄悄睁开一条眼缝,借着月光看清了案上的陶碗——里面盛着温热的小米粥,还撒了几颗红枣,是他平日里爱吃的口味。
陆承骁走到榻边,没有再靠近,只是在旁边的木凳上轻轻坐下。他的目光落在沈砚之的侧脸,看着对方长长的睫毛在月光下投下的浅影,看着对方平稳起伏的胸膛,心里的愧疚又深了几分——白日里沈砚之刻意保持的距离、不愿与他对视的模样,都在提醒他,对方并未真正消气。
“砚之,我知道你还在生气。”陆承骁的声音压得极低,轻得像风拂过帐帘,“傍晚的拥抱是我不对,我不该不顾你的意愿,更不该……”他顿了顿,没敢再说下去,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我把粥放在案上了,你要是夜里饿了,记得热一热再吃。”
他没有再提昨夜的轻吻,像是刻意回避,又像是怕再次触怒沈砚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木凳的边缘,目光久久停留在沈砚之的身上,却始终没有再往前靠近半分,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熟睡”的人。
沈砚之闭着眼睛,心里的愤怒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他以为陆承骁会像昨夜一样,做出逾矩的举动,却没料到对方只是安静地坐在旁边,放下一碗粥,说几句带着愧疚的话,便再无其他动作。这份突如其来的“克制”,让他紧绷的神经有了一丝松动,却也让他更加迷茫——陆承骁到底在想什么?是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是在刻意伪装?
帐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声,和陆承骁平稳的呼吸声。沈砚之能清晰地感受到身边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了往日的急切与冒犯,只剩下小心翼翼的注视,像在守护一件易碎的珍宝。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陆承骁慢慢站起身,目光最后一次落在沈砚之的身上,眼底满是不舍,却还是轻轻转身,朝着帐门走去。走到帐门口时,他停下脚步,轻声道:“夜里凉,盖好被子,别着凉了。”说完,便轻轻拉上帐帘,脚步声渐渐远去,消失在夜色里。
帐内重新恢复寂静,只有案上的陶碗还冒着微弱的热气。沈砚之缓缓睁开眼睛,目光落在帐门的方向,心里的情绪像一团乱麻。他起身走到案边,看着碗里温热的小米粥,红枣的甜香混着米香扑面而来,却没让他觉得温暖,反而心里更添了几分烦躁。
他知道陆承骁是在示好,是在试图弥补自己的过错。可这份示好来得太晚,也太苍白——昨夜的冒犯已经造成,心底的隔阂已经种下,不是一碗粥、几句关心就能轻易抹平的。
沈砚之拿起陶碗,将里面的粥倒进帐外的草丛里——他不想再接受陆承骁的任何“好意”,不想再因为这些细微的举动,动摇自己的决心。他告诉自己,必须保持清醒,必须坚守底线,只要陆承骁不再做出过分的举动,他就可以继续假装下去,直到北狄的战事结束,直到两人再也没有交集的那一天。
回到榻上,沈砚之重新躺下,却再也没有了睡意。脑海里反复回放着陆承骁方才安静坐在榻边的模样,反复回响着对方说的“我知道你还在生气”,只觉得无比疲惫。他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可心底的不安却越来越重——他不知道陆承骁的克制能维持多久,也不知道自己的伪装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夜色渐深,帐内的月光渐渐淡去。沈砚之翻了个身,背对着帐门,将所有的情绪都藏在黑暗里。他只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能平静一些,北狄的战事能尽快结束,这样他就能彻底摆脱这些纠葛,回到曾经简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