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眸光暗窥:秋灯映影惹微澜-《破城雪》

  第七十五章 眸光暗窥:秋灯映影惹微澜

  沈砚之跟着亲兵们从伙房出来时,暮色已经漫过了营寨的矮墙,手里还提着李嫂硬塞给他的半袋烤花生——花生壳烤得焦脆,隔着粗布袋子都能闻到甜香,是李嫂特意用灶膛余温烘的,说让他闲时当零嘴。他正侧耳听着身边的老兵王叔讲边境大捷的细节,说陆承骁如何带着轻骑绕到敌军后方,如何精准找到粮草营的位置,脚步不自觉慢了些,连指尖都跟着绷紧——每多听一句关于陆承骁的事,心里的期待就更浓一分。

  可没等王叔说完“将军还缴获了敌军的战马”,身后忽然传来几道若有似无的目光,像细针似的轻轻扎在背上,带着点探究的凉意。那目光不算锐利,却格外真切,让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连呼吸都轻了半分。

  他悄悄回头,眼角的余光扫过身后——不远处的老槐树下,站着四五个穿着崭新灰布军装的年轻军人,看肩甲上的纹路,都是上个月刚入营的新兵。其中一个高个子正举着手里的水囊往嘴里倒,喉结动了动,目光却越过水囊的边缘,直直落在他身上,眼神里带着点好奇,又掺着点说不清的打量;另一个矮些的则凑在高个子耳边,嘴唇飞快地动了动,虽隔着几步远听不清说什么,可那微微扬起的眉梢,还有不时往他这边瞟的眼神,都把“议论”二字写得明明白白。

  “别理他们。”身边的王叔察觉到他的停顿,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眼槐树下的新兵,粗粝的手掌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声音压得低了些,“都是刚从乡下老家来的娃子,没见过营里有你这样温温和和的性子,又听说你常跟将军待在一起,难免好奇多瞅两眼,不是恶意。”

  沈砚之点了点头,指尖却还是无意识地蹭了蹭布袋子上的花生壳。他想起陆承骁刚走那会儿,自己第一次被人这样打量时,攥着衣角的手都在抖,连头都不敢抬,只想着赶紧躲回营帐;可现在,他只是轻轻收回目光,重新转向王叔,嘴角还牵起一点浅浅的笑意,继续听他说战场上的事,甚至随意地捻起一颗花生,指尖捏着壳轻轻一掰,把仁儿放进嘴里——烤花生的甜香在舌尖漫开的瞬间,心里那点因陌生目光而起的不自在,也跟着散了些。

  可没走两步,身后的议论声又低低地飘了过来,风裹着零碎的字眼钻进耳朵:“你看他手里拿的花生,细皮嫩肉的,倒像个姑娘家吃的零嘴……”“之前听张婶说,将军待他可不一样,连过冬的新衣都是特意让人去镇上做的,咱们都穿军里发的粗布衫呢……”

  王叔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眉头拧成个疙瘩,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刚要回头呵斥,却被沈砚之轻轻拉住了胳膊。沈砚之对着他摇了摇头,指尖微微用力,声音轻却稳:“王叔,没事,他们就是随口说说,没别的意思。”话虽这么说,攥着布袋子的指尖却还是悄悄收紧了些——他以为这几十天帮着伙房做事、教孩子们写字,已经和营里人处得近了,可这些年轻新兵的目光和议论,还是像层薄纱,轻轻隔在他和众人之间,让他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还是个“外人”。

  正沉默着往前走,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像串银铃似的撞进耳朵。之前常跟他学画画的小姑娘妞妞,举着个扎着红绳的纸鸢从女眷营跑过来,纸鸢的翅膀是用花布拼的,在暮色里晃出好看的弧度,她身后还跟着两个小伙伴,手里分别攥着线轴和彩纸。看到沈砚之,妞妞立刻放慢脚步,仰着小脸高声喊:“沈公子!明天咱们去河边放纸鸢好不好?李婶说河边的风暖,纸鸢能飞得好高好高!”

  这声清亮的呼喊让槐树下的新兵们顿了顿,原本落在沈砚之身上的目光,下意识地移到了孩子们身上,眼神里的探究淡了些,多了点年轻人看孩子时的柔和。沈砚之对着妞妞弯了弯眼睛,刚要开口应声,就见妞妞的母亲提着竹篮快步走过来,篮子里装着刚浆洗好的衣裳,她对着沈砚之温和地笑,眼角还带着点歉意:“孩子们吵着要找你,沈公子别嫌烦。你要是明天有空,就跟他们一起去河边散散心,我让妞妞多带些点心,咱们在河边坐会儿,也能晒晒太阳。”

  槐树下的新兵们见妇人对沈砚之这样热络,连语气都带着熟稔的亲近,互相递了个眼神,没再继续议论,几个人凑在一起说了句什么,便转身往校场的方向走去,脚步比刚才轻快了些,显然是把注意力移到了别处。沈砚之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忽然松了口气,像卸下了块轻轻压着的石头——原来,旁人的目光也没那么可怕,有王叔这样愿意维护他的老兵,有妞妞母亲这样带着善意的妇人,还有孩子们毫无保留的欢喜,这些实实在在的温暖,早就比那些带着探究的眼神更有力量了。

  他对着妞妞用力点头,声音里都带着点笑意:“好啊,明天咱们一起去放纸鸢,我还能帮你们把纸鸢线绑得更牢些。”风里又飘来烤花生的甜香,混着孩子们清脆的笑声,还有远处营帐里亮起的暖黄灯光,让这深秋的傍晚,愈发暖了,连之前心里那点淡淡的失落,都被这暖意裹着,慢慢散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