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四合院:复制系统傍身记》

  何雨柱接着说:其实民间对《茶花女》的误解很正常。

  很多人只当爱情故事看,却忽略了时代背景。

  当时法国正值七月王朝,上流社会腐朽堕落。

  这部作品正是要揭露这种社会现实,爱情线反倒是次要的。”

  冉先生刚才的观点,在国外也闹过笑话。

  巴黎歌剧院来华演出时,就有观众嚷嚷要把男女主角拉去枪毙。

  气得演员直说:我们来这儿演出真是犯傻。”

  冉秋枫听得面红耳赤。

  冉母白了他一眼:亏你还是大学生呢,连人家何先生都不如。

  我就说小叶子怎么会看上厨子,原来是个文化人!

  何雨柱笑而不语。

  冉秋枫尴尬地拽了拽弟弟:小磊,陪我去抽根烟。

  妈闻不得烟味。”

  兄弟俩逃也似地溜出包厢,长舒一口气。

  大哥,首战失利啊!冉秋磊打趣道。

  冉秋枫讪笑:丢人是小,妹子找到好归宿才重要。”

  正说着,白秘书迎面走来:哟,两位少爷怎么在这儿?

  冉家与大领导是世交,白秘书跟他们很熟络。

  白秘书!我妹妹今天订婚,有空来喝一杯?

  小叶子都要订婚了?时间过得真快!白秘书惊讶道,是哪家的公子?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是位厨师!

  “现在当厨师可真不错,至少吃喝不愁。

  不过话说回来,厨师也不都是粗俗之人,我就认识一位让张老都赞不绝口的厨师,还是张老的忘年交呢。”

  还有这等人物?不过这样的高人肯定深藏不露,咱们这位妹夫怕是比不上吧。”

  你这就说错了,我说的可是个年轻人,比咱们都年轻,真是人不可貌相!

  对了,这人叫什么名字?一会儿忙完了,张老说不定会过来看看。”

  小名叫柱子,大名叫何雨柱。

  要是张老能来,那可真是给我们增光添彩啊!

  什么?白秘书一脸诧异,你说你们妹夫叫什么?

  何雨柱,白秘书认识?

  是红星钢铁厂的那位厨师?

  没错,您还真认识啊!

  哈哈,这可太巧了,我刚才说的张老的忘年交,正是这位大厨!我就说嘛,小叶子这么优秀,怎么会找个普通厨师呢?

  冉秋枫和冉秋磊兄弟俩面面相觑。

  今天可真是开了眼界,短短一个小时内,已经被震惊了多少次?

  张老是什么人物?

  那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实权派。

  要不是冉父冉母在文化界地位显赫,加上两家上一辈有些交情,他们兄弟俩哪有机会和张老攀上关系。

  可何雨柱一个厨师,居然成了张老的忘年交。

  张老这样的人物,眼光该有多高?

  要说张老夸赞某人倒也平常,但忘年交意味着什么?那是平等的交情,能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分担忧愁。

  张老遇到的都是天大的事,何雨柱能帮上什么忙?

  冉秋枫觉得脑袋嗡嗡作响,需要静一静。

  白秘书公务在身,没时间多聊:我还有事要忙,就不多说了。

  既然何雨柱在这儿,待会儿张老八成会过去坐坐,你们先跟冉老师、覃老师打个招呼。”

  说完便匆匆离去。

  兄弟俩平复了一下心情,赶紧回包厢报信。

  爸、妈,张叔叔今天也在京城大饭店,好像在接待外宾。

  刚才遇见白秘书,我把咱们的事说了,他说张叔叔很可能要过来。”

  不过你们绝对想不到,我刚说小叶子今天订婚时,白秘书只说可能来坐坐。

  可一听说对象是何雨柱,他马上说八成会来。

  还说何雨柱是张叔叔的忘年交呢。”

  冉秋枫一口气说完。

  冉父一直神色如常,既不轻视何雨柱,也没特别高看;冉母则因为何雨柱对《茶花女》的见解,对这个英俊有气质的年轻人颇有好感。

  但听完这番话,二老明显被震住了。

  冉父冉母自问都没资格与张老平起平坐,更别说做朋友了。

  他们和张老的关系更像是世交,而非互相欣赏。

  这么看来,何雨柱在张老心中的地位,恐怕比冉家人还高。

  虽然文化人清高,但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

  二老立刻意识到,自己对何雨柱的评价还是太低了,而且低得离谱。

  虽然震惊,他们也不好直接询问。

  倒是两位嫂子按捺不住好奇。

  大嫂陈希率先开口:何先生是怎么认识张叔叔的呀?

  何雨柱淡然道:大领导是我们厂的直属上级,吃过几次我做的饭,可能合他胃口,就这么认识了。”

  何雨柱简短地回应道。

  但在场众人心知肚明,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堂堂一位高层领导,怎会仅因欣赏一位厨师的手艺,就与其结为忘年之交?

  二嫂林芸追问道:何先生常与张叔叔见面吗?

  还算频繁,基本每周都会去一次。

  若时间充裕,偶尔也会多拜访一两次。”

  ***

  冉家人闻言,都觉得这番说辞未免夸大其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雨柱话里话外透露着,并非自己主动求见张老,而是随时都能登门造访......

  张老日理万机,哪有闲暇频繁接待一位厨师?

  这等殊荣,寻常人岂能享有?

  冉家众人虽觉他或许有过人之处,但此言仍显浮夸。

  与此同时,白秘书处理完公务,向大领导汇报偶遇冉秋枫一行之事。

  竟有这般巧合?那我更该亲自走一趟!趁外宾未至、主厨未定之际先行前往。

  你在此留守,有事随时通报。”

  明白,张老!他们在采菊厅。”

  大领导熟门熟路,无需引路便自行前往。

  柱子,上周又爽约,这顿饭你可欠定了!

  人未至,声先到。

  冉家父子闻声辨出是大领导亲临,连忙起身相迎。

  从这番话中,他们方才确信何雨柱所言非虚——他竟真的缺席了上周与张老的约定。

  这般姿态,绝非寻常人敢为。

  冉父自诩清高,但若大领导召见,必当放下一切赴约。

  而何雨柱区区一介厨师,竟敢推拒张老邀约?

  这位未来女婿,当真深不可测!

  冉父意味深长地凝视着何雨柱。

  ***

  另一边,京城各大酒楼接到高层来电,无不战战兢兢。

  然而无一店家能完整呈现满汉全席,仅能烹制部分菜系。

  最终只得先调集各家名厨应急。

  大领导思忖外宾未必通晓满汉全席,或可拼凑应付。

  唯一忧虑在于,若外宾拍摄宴席画面流传国际,恐损颜面。

  三位名厨奉召而来:

  东北菜系韩氏传人韩德新、

  鲁菜张氏传人张吉顺、

  江浙菜系姜氏传人姜源。

  另有特殊嘉宾——前清遗老克勒郡王晏森,作为品鉴专家列席。

  ***

  三位传人压力倍增。

  在各自地盘,他们皆是备受尊崇的泰斗人物。

  但置身京城大饭店,无人敢摆架子。

  此地掌勺霍老爷子被誉为京城第一勺,祖上世代侍奉宫廷,厨艺传承完整无缺。

  三位地方名厨虽声名显赫,在霍老面前仍执晚辈礼。

  不幸的是,霍老突发腹泻无法主理。

  后厅数位专家正全力诊治,尚存一线希望。

  压力源自两方面:

  其一无力呈现完整满汉全席;

  其二身旁站着那位不修边幅的克勒郡王晏森,更添无形重压。

  此人是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礼亲王代善的后裔,年纪轻轻便承袭郡王爵位,自幼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

  清朝覆灭后,他只能靠变卖家产度日,先是卖掉祖宅,挥霍一空后又打起祖坟的主意,将整座陵园都变卖了。

  家产散尽后,晏森失去经济来源,最终沦落到街头拉黄包车为生,此事在京城轰动一时。

  但晏森的王爷身份确凿无疑,他也是少数真正品尝过满汉全席的人。

  霍老爷子被誉为京城第一勺,晏森则被称为京城第一嘴。

  凡经晏森品评过的厨师,必能声名鹊起。

  韩德新、张吉顺和姜源三人战战兢兢,唯恐在晏森面前出错,生怕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三人聚在后厨,看着备好的各色食材,虽然种类齐全、品相完美,却不知从何下手。

  在他们眼中,满汉全席只是个传说,根本不可能真实存在。

  面对三人的疑虑,晏森冷眼旁观,不发一言。

  这三位厨师的技艺,他压根看不上。

  白秘书见状心知这三人指望不上,正想着霍老爷子那边情况如何,便吩咐手下去后厨查看。

  ......

  包厢里,大领导进门后先与冉家寒暄,随即拉着何雨柱在身边落座。

  两人熟稔的互动印证了何雨柱方才所言非虚。

  在大领导面前,何雨柱谈笑自若,毫无拘束,如同老友般畅所欲言。

  你们两家结亲我很看好,小叶子和柱子性格也很般配。”

  今日来得匆忙,改日再补上贺礼。

  现在有要事在身,恕不多陪,稍后还要去接待贵客。”

  对了柱子,关于你今后的发展,我一直想让你来我身边工作,可惜你崇尚自由不愿受约束。

  不过机会还很多,希望你别埋没了才华。

  我想小叶子他们也乐见你施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