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燃起的瞬间,媒体见面会现场陷入一片寂静。只有镜头对焦的轻微声响和炉火的呼呼声交织在一起,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林晚星的手指轻轻拂过番茄光滑的表皮,随即刀光一闪。她甚至没有低头看案板,刀刃与砧板接触发出清脆规律的节奏,番茄已被切成均匀的楔形。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不是在应对质疑,而是在进行一场艺术表演。
“在我家乡,评判一个厨师的基本功,不是看他能做多复杂的菜。”林晚星的声音平静地响起,伴随着蛋液打散的清脆声响,“而是看他能否把最简单的菜做到极致。”
蛋液入锅的嘶嘶声响起,金黄色的蛋花在锅中翻腾。她手腕轻抖,炒锅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蛋花均匀受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台下,苏软的笑容有些僵硬。她没想到林晚星会用这种方式直面质疑。
当番茄入锅,与蛋花交融的瞬间,浓郁的香气顿时弥漫整个媒体中心。几位法国记者不自觉地向前倾身,眼中闪过惊讶——他们从未想过,如此简单的食材能释放出这样诱人的气息。
林晚星将炒好的番茄蛋装盘,金红相间的色彩在白色瓷盘的映衬下格外鲜艳。她撒上少许葱花,然后抬头面对镜头:“这道菜在中国,是每个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它不需要任何高级技巧,但恰恰最能检验厨师对火候、调味和食材理解的功底。”
她将盘子推向台前:“有兴趣品尝的记者朋友,欢迎上前。”
短暂的犹豫后,一位白发苍苍的法国美食专栏记者率先走上前。他谨慎地接过林晚星递来的筷子,在众人的注视下尝了一口。
老人的眼睛微微睁大,他细细品味着,然后又尝了第二口。
“不可思议...”他喃喃道,“如此简单的组合,却有着如此丰富的层次。蛋的嫩滑,番茄的鲜甜,还有那若有似无的...锅气?”
这个词从他口中说出,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锅气,中餐独有的概念,是衡量炒功的重要标准。
更多的记者上前品尝,惊叹声此起彼伏。林晚星趁热打铁,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中取出一沓文件。
“关于我的专业资格,”她将文件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是我五年前在博古斯学院进修的证书,还有三年前获得米其林三星评定的文件。”
台下的苏软脸色微变,她显然没有料到林晚星会随身携带这些证明。
“至于与马修评委的关系,”林晚星切换投影,显示出一封邮件截图,“这是两个月前马修先生主动联系我的邮件,邀请我参加本次美食节,原因是他偶然看到了我在《烟火小厨》中的表现。”
现场一片哗然,风向开始转变。
“最后,关于我是否尊重法国美食文化,”林晚星微微一笑,切换到最后一张图片——那是她三年前在里昂一家米其林餐厅实习的照片,“我曾有幸在法国学习传统法餐技艺,深知法国美食的博大精深。而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证明哪种菜系更优秀,而是想展示美食无国界的真谛。”
完美的反击。陆时衍在台下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
媒体见面会结束后不过两小时,林晚星已经坐在酒店套房的客厅里,面前架设着直播设备。
“这样真的有效吗?”舒雨的声音从电脑扬声器中传来,她正在国内协助协调这次跨国直播。
“在谣言发酵前扼杀它,是最好的策略。”林晚星调整着镜头角度,“而且,我要的不是辩解,是展示。”
陆时衍推门而入,手里拿着刚整理好的资料:“那个抹黑你的法国美食博主,真名叫安东尼·勒布朗。有意思的是,他的餐厅上周刚刚收到一笔来自海外的巨额投资,汇款方经过层层转手,最终追溯到一个与顾氏集团有关联的空壳公司。”
林晚星眼神一凛:“顾言琛?”
“更准确地说,是顾言琛名下的一个投资基金。”陆时衍将资料放在桌上,“苏软很可能通过顾言琛的资金来收买这些抹黑者。”
直播即将开始,林晚星深吸一口气,对陆时衍说:“帮我个忙,查一下那个安东尼的餐厅主打什么菜系。”
“已经查过了,”陆时衍似乎早已预料到她的需求,“主打融合菜,特别是亚洲风味与法餐的结合。但他的厨艺...据评价相当平庸。”
一个计划在林晚星心中成型。
晚上八点,直播准时开始。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林晚星没有选择在专业的厨房,而是在酒店套房的简易料理区。她身着简单的家居服,素面朝天,与白天媒体见面会上的专业形象判若两人。
“大家好,我是林晚星。”她对着镜头微笑,语气轻松得像在与朋友聊天,“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在巴黎的有趣经历,顺便做几道简单的小菜。”
直播刚开始,观看人数就迅速攀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涌入直播间,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
【听说你是靠关系拿到参赛资格的?】
【一个中国厨师凭什么做法国菜?】
林晚星没有回避这些弹幕,她一边准备食材,一边平静地回答:“关于参赛资格的问题,今天下午已经在媒体见面会上澄清过了。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去看看法新社刚刚发布的报道。”
她话音未落,弹幕就有人惊呼法新社果然发布了一篇详细报道,证实了她的所有说法。
“至于我凭什么做法国菜...”林晚星笑了笑,从冰箱里取出几种食材,“不如让我用实际行动来回答。”
接下来的一小时,她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制作了三道菜:一道经典的法式洋葱汤,一道融合了中式调味料的香煎鹅肝,还有一道完全由法国本地食材制作的中式饺子。
每一道菜,她都详细解释其文化背景、烹饪技巧,以及自己的创新思路。她的手法专业而精准,即使是再挑剔的专业厨师也难以找出瑕疵。
更令人惊讶的是,她全程使用流利的法语和英语交替讲解,偶尔还插入几句中文解释,展现出惊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直播进行到一半时,观看人数已经突破百万。原本质疑的声音渐渐被惊叹和赞美取代。
就在这时,林晚星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
“我知道,在巴黎有一位很受欢迎的美食博主,安东尼先生,对我的能力有些疑问。”她平静地说,手上正在为饺子调制蘸料,“所以我在此正式邀请安东尼先生,明天下午两点,就在这家酒店的厨房,我们来一场友好的厨艺交流。主题是——融合菜的创新与传承。”
这个公开挑战立刻引爆了整个直播间。弹幕疯狂滚动,有人支持,有人质疑,更多的是期待。
陆时衍站在镜头外,微微挑眉。这个举动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但他不得不承认,这招很高明——直接将对手逼到不得不应战的境地。
直播结束后不久,安东尼就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做出了回应:接受挑战。
***
“你太冲动了。”舒雨在视频通话中担忧地说,“万一输了怎么办?”
林晚星擦干刚洗过的手,神情平静:“我不会输。”
陆时衍递给她一杯温热的蜂蜜水:“我查过了,安东尼虽然名气不小,但他的厨艺在业内评价一般。他擅长的是营销,不是烹饪。”
“这正是我挑战他的原因。”林晚星接过水杯,“在美食这个世界里,最终说话的应该是手艺,而不是声音大小。”
夜深了,林晚星却毫无睡意。她独自来到酒店厨房,开始为明天的比试做准备。这不是一场正式的比赛,但其重要性不亚于国际美食节——这关系到她的声誉,也关系到中国厨师在国际上的形象。
她仔细研究安东尼餐厅的菜单,分析他的烹饪风格和技巧特点。然后,她开始试验自己的创意。
凌晨三点,陆时衍发现厨房的灯还亮着。他推门进去,看见林晚星正对着一锅清汤沉思。
“遇到难题了?”他问。
林晚星没有回头,手指轻轻敲打着料理台:“我在想,什么是真正的融合。不是简单地把亚洲食材和法式技法拼凑在一起,而是找到两种文化在味觉上的共鸣点。”
她舀起一勺汤递给陆时衍:“尝尝这个。”
清汤入口,陆时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那是极为复杂的味道——法式清汤的醇厚基底,却蕴含着中式高鲜的层次感,最后留下一丝若有似无的花香。
“我用三种法国野生菌和中国的金华火腿吊汤,最后加入少许自制的桂花露。”林晚星解释道,“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让每一种味道都有自己的位置,相互衬托。”
陆时衍放下汤勺:“安东尼明天一定会拿出他最拿手的菜——黑松露鹅肝配红酒汁。那是他餐厅的招牌,也是评价最两极分化的一道菜。”
“为什么两极分化?”
“因为他的黑松露和鹅肝之间缺乏平衡,红酒汁也过于甜腻。专业食客评价不高,但普通游客很
林晚星的手指轻轻拂过番茄光滑的表皮,随即刀光一闪。她甚至没有低头看案板,刀刃与砧板接触发出清脆规律的节奏,番茄已被切成均匀的楔形。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不是在应对质疑,而是在进行一场艺术表演。
“在我家乡,评判一个厨师的基本功,不是看他能做多复杂的菜。”林晚星的声音平静地响起,伴随着蛋液打散的清脆声响,“而是看他能否把最简单的菜做到极致。”
蛋液入锅的嘶嘶声响起,金黄色的蛋花在锅中翻腾。她手腕轻抖,炒锅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蛋花均匀受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台下,苏软的笑容有些僵硬。她没想到林晚星会用这种方式直面质疑。
当番茄入锅,与蛋花交融的瞬间,浓郁的香气顿时弥漫整个媒体中心。几位法国记者不自觉地向前倾身,眼中闪过惊讶——他们从未想过,如此简单的食材能释放出这样诱人的气息。
林晚星将炒好的番茄蛋装盘,金红相间的色彩在白色瓷盘的映衬下格外鲜艳。她撒上少许葱花,然后抬头面对镜头:“这道菜在中国,是每个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它不需要任何高级技巧,但恰恰最能检验厨师对火候、调味和食材理解的功底。”
她将盘子推向台前:“有兴趣品尝的记者朋友,欢迎上前。”
短暂的犹豫后,一位白发苍苍的法国美食专栏记者率先走上前。他谨慎地接过林晚星递来的筷子,在众人的注视下尝了一口。
老人的眼睛微微睁大,他细细品味着,然后又尝了第二口。
“不可思议...”他喃喃道,“如此简单的组合,却有着如此丰富的层次。蛋的嫩滑,番茄的鲜甜,还有那若有似无的...锅气?”
这个词从他口中说出,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锅气,中餐独有的概念,是衡量炒功的重要标准。
更多的记者上前品尝,惊叹声此起彼伏。林晚星趁热打铁,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中取出一沓文件。
“关于我的专业资格,”她将文件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是我五年前在博古斯学院进修的证书,还有三年前获得米其林三星评定的文件。”
台下的苏软脸色微变,她显然没有料到林晚星会随身携带这些证明。
“至于与马修评委的关系,”林晚星切换投影,显示出一封邮件截图,“这是两个月前马修先生主动联系我的邮件,邀请我参加本次美食节,原因是他偶然看到了我在《烟火小厨》中的表现。”
现场一片哗然,风向开始转变。
“最后,关于我是否尊重法国美食文化,”林晚星微微一笑,切换到最后一张图片——那是她三年前在里昂一家米其林餐厅实习的照片,“我曾有幸在法国学习传统法餐技艺,深知法国美食的博大精深。而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证明哪种菜系更优秀,而是想展示美食无国界的真谛。”
完美的反击。陆时衍在台下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
媒体见面会结束后不过两小时,林晚星已经坐在酒店套房的客厅里,面前架设着直播设备。
“这样真的有效吗?”舒雨的声音从电脑扬声器中传来,她正在国内协助协调这次跨国直播。
“在谣言发酵前扼杀它,是最好的策略。”林晚星调整着镜头角度,“而且,我要的不是辩解,是展示。”
陆时衍推门而入,手里拿着刚整理好的资料:“那个抹黑你的法国美食博主,真名叫安东尼·勒布朗。有意思的是,他的餐厅上周刚刚收到一笔来自海外的巨额投资,汇款方经过层层转手,最终追溯到一个与顾氏集团有关联的空壳公司。”
林晚星眼神一凛:“顾言琛?”
“更准确地说,是顾言琛名下的一个投资基金。”陆时衍将资料放在桌上,“苏软很可能通过顾言琛的资金来收买这些抹黑者。”
直播即将开始,林晚星深吸一口气,对陆时衍说:“帮我个忙,查一下那个安东尼的餐厅主打什么菜系。”
“已经查过了,”陆时衍似乎早已预料到她的需求,“主打融合菜,特别是亚洲风味与法餐的结合。但他的厨艺...据评价相当平庸。”
一个计划在林晚星心中成型。
晚上八点,直播准时开始。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林晚星没有选择在专业的厨房,而是在酒店套房的简易料理区。她身着简单的家居服,素面朝天,与白天媒体见面会上的专业形象判若两人。
“大家好,我是林晚星。”她对着镜头微笑,语气轻松得像在与朋友聊天,“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在巴黎的有趣经历,顺便做几道简单的小菜。”
直播刚开始,观看人数就迅速攀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涌入直播间,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
【听说你是靠关系拿到参赛资格的?】
【一个中国厨师凭什么做法国菜?】
林晚星没有回避这些弹幕,她一边准备食材,一边平静地回答:“关于参赛资格的问题,今天下午已经在媒体见面会上澄清过了。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去看看法新社刚刚发布的报道。”
她话音未落,弹幕就有人惊呼法新社果然发布了一篇详细报道,证实了她的所有说法。
“至于我凭什么做法国菜...”林晚星笑了笑,从冰箱里取出几种食材,“不如让我用实际行动来回答。”
接下来的一小时,她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制作了三道菜:一道经典的法式洋葱汤,一道融合了中式调味料的香煎鹅肝,还有一道完全由法国本地食材制作的中式饺子。
每一道菜,她都详细解释其文化背景、烹饪技巧,以及自己的创新思路。她的手法专业而精准,即使是再挑剔的专业厨师也难以找出瑕疵。
更令人惊讶的是,她全程使用流利的法语和英语交替讲解,偶尔还插入几句中文解释,展现出惊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直播进行到一半时,观看人数已经突破百万。原本质疑的声音渐渐被惊叹和赞美取代。
就在这时,林晚星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
“我知道,在巴黎有一位很受欢迎的美食博主,安东尼先生,对我的能力有些疑问。”她平静地说,手上正在为饺子调制蘸料,“所以我在此正式邀请安东尼先生,明天下午两点,就在这家酒店的厨房,我们来一场友好的厨艺交流。主题是——融合菜的创新与传承。”
这个公开挑战立刻引爆了整个直播间。弹幕疯狂滚动,有人支持,有人质疑,更多的是期待。
陆时衍站在镜头外,微微挑眉。这个举动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但他不得不承认,这招很高明——直接将对手逼到不得不应战的境地。
直播结束后不久,安东尼就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做出了回应:接受挑战。
***
“你太冲动了。”舒雨在视频通话中担忧地说,“万一输了怎么办?”
林晚星擦干刚洗过的手,神情平静:“我不会输。”
陆时衍递给她一杯温热的蜂蜜水:“我查过了,安东尼虽然名气不小,但他的厨艺在业内评价一般。他擅长的是营销,不是烹饪。”
“这正是我挑战他的原因。”林晚星接过水杯,“在美食这个世界里,最终说话的应该是手艺,而不是声音大小。”
夜深了,林晚星却毫无睡意。她独自来到酒店厨房,开始为明天的比试做准备。这不是一场正式的比赛,但其重要性不亚于国际美食节——这关系到她的声誉,也关系到中国厨师在国际上的形象。
她仔细研究安东尼餐厅的菜单,分析他的烹饪风格和技巧特点。然后,她开始试验自己的创意。
凌晨三点,陆时衍发现厨房的灯还亮着。他推门进去,看见林晚星正对着一锅清汤沉思。
“遇到难题了?”他问。
林晚星没有回头,手指轻轻敲打着料理台:“我在想,什么是真正的融合。不是简单地把亚洲食材和法式技法拼凑在一起,而是找到两种文化在味觉上的共鸣点。”
她舀起一勺汤递给陆时衍:“尝尝这个。”
清汤入口,陆时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那是极为复杂的味道——法式清汤的醇厚基底,却蕴含着中式高鲜的层次感,最后留下一丝若有似无的花香。
“我用三种法国野生菌和中国的金华火腿吊汤,最后加入少许自制的桂花露。”林晚星解释道,“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让每一种味道都有自己的位置,相互衬托。”
陆时衍放下汤勺:“安东尼明天一定会拿出他最拿手的菜——黑松露鹅肝配红酒汁。那是他餐厅的招牌,也是评价最两极分化的一道菜。”
“为什么两极分化?”
“因为他的黑松露和鹅肝之间缺乏平衡,红酒汁也过于甜腻。专业食客评价不高,但普通游客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