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蔡二杀人-《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

  梁蘅给梁纾下帖子约她回梁府去看看三婶,但银柳跑了一趟回来禀报:二小姐不在家,说是陪程夫人去庄子上了。

  梁蘅是担忧梁纾的。父母都在京城,她却一个人跟着程原回来,婚事也办得仓促,她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委屈?

  “你把帖子留下了没?”梁蘅不放心得很。

  银柳点了点头:“留在程府门房了,也留了口信。还有......我听说翠柳走了。”银柳也不知该不该再提翠柳的事。

  “走了?走去哪里?”梁蘅觉得莫名其妙。

  银柳愁着一张脸:“ 我向那门房打听翠柳,他却说翠柳离开程府了,去了哪儿他也不知道。”

  梁蘅越发糊涂了,程府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每个人都透着一丝怪异。

  王氏带着险哥儿过来了,小家伙现在牵着手能走好远,活蹦乱跳十足的淘气劲。一进门就往梁蘅怀里扑“娘、娘......”地叫个不停。

  梁蘅抱起险哥儿,在他脸上亲了亲,这孩子越发长得可爱,小脸肉嘟嘟的,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王氏过来是有事跟梁蘅商量:“林管家让人把家祠修缮好了,复造神主也已妥当,只等选了吉日安主入祠,只是父亲不在,你大哥他们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这可怎么好呢?”

  重开家祠,安位告祖是大事,讲究宗法与礼仪。必须由家族男丁主导,掌家人为核心执行者,父亲不在,也需是嫡长子、嫡长孙,女性是绝不能主导的。

  选吉日、告祭、迎主入祠、安位礼......哪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之前抄家祖先们也跟着遭了殃,所以一回来,林管家就先操持了这件事。

  李将军短时间是不可能回来的,李长威和李长晟如今也难脱身,留在家里唯一的男丁就只有险哥儿一个。

  “大嫂,不如给大哥他们写封信去,若是能回来最好,要是暂时回不来就只有两个法子。”梁蘅想了想分析道。

  “什么法子?”王氏犯难得很,她是长媳,这些事都该她操持。

  “一个法子是往后推迟,另一个法子就是让险哥儿来执掌。”梁蘅说道。

  王氏惊讶道:“险哥儿才多大,路都走不稳,怎么能行?”

  “险哥儿是嫡长孙,身份上名正言顺,仪式时请叔祖父领着也是可以的。”梁蘅觉得险哥儿担得起这个重任。

  王氏有些犹豫,她是想早些把家祠规整好,也好让先人们早些享受香火,可儿子实在是太小了,万一仪式的时候不听指挥,哭闹起来就麻烦了。

  妯娌俩正在屋里说话,忽听得外头喧闹起来。奶娘掀开帘子从外头进来,见王氏也在,忙对着两人行了礼:“少夫人,不得了了,刚刚芝麻进来禀报说......说蔡护卫杀了人了。”

  “什么?杀人?”梁蘅和王氏大惊失色。

  两人连忙从屋里出来,银柳在院子里听芝麻说完,吓得脸色煞白。

  芝麻在边上一个劲地宽慰:“师娘你别怕,师父说他自会处理......”

  梁蘅招呼芝麻过来:“到底怎么回事?说清楚。”

  芝麻跑到两位少夫人面前,激动得满脸通红,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声调也带着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感:“少夫人,蔡师父把那害死夫人的恶婆娘给杀了,还割下了她的首级!师父真是神了,回来这几天到处打听这婆娘的下落,如今一刀结果了她,给夫人报仇了!”

  梁蘅和王氏听完倒吸了一口凉气。大家都对李家三夫人恨之入骨,只是一直忙于奔波逃命,无暇顾及。如今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既感畅快又不免震惊。

  李夫人的遇害,蔡二尤其自责。众人四处辗转的那段时间,他将报仇之事强压心底,却一刻也未曾忘记。等到返回江宁府,他便迅速行动起来,短短几天时间就找到了李长鑫一家的藏身之处。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那贼妇人连喊叫都来不及,就被他手起刀落,一刀捅死,随后割下首级。

  “那蔡二哥人呢?现在到哪里去了?”梁蘅着急问道。

  “师父提着那贼妇人的首级,骑马走了,他说要去告慰夫人的在天之灵,让她知道大仇已报!”芝麻朗声回道。

  梁蘅和王氏不约而同地转过头看着对方,目光在空中交汇。两人眼底都泛起了一层泪光,婆母的死是这一年来积压在心底最大的痛,他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埋怨过自己,只是逝者已矣,终是换不回李夫人慈祥的面容。如今大仇得报,本是高兴的事,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喜悦。

  此时林管家也赶到了长禧居,见众人都围在院子里,猜着她们已晓得了蔡二杀人的事情。他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躬身行礼:“二位少夫人不必惊慌,蔡二已提着人头赶去了祁县,他要在夫人坟前祭奠,了却这一桩遗恨。”

  银柳乍一听说夫君杀了人,早被吓得手、脚都在发抖。她怯生生地看向梁蘅:“少夫人,这......这可怎么办呢?他杀了人,会不会......”

  梁蘅知道银柳胆子小,柔声宽慰道:“你别怕,不会有事的。”

  王氏也带着几分打趣哄道:“你放心吧,你那夫君可不是一般人!”转头又对梁蘅说道:“如今也该好好清算清算那些奸佞小人,咱们家受的罪、遭的难,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梁蘅听了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有些不自然。王氏这样说自然没有错,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胜者手握乾坤,败者失势沉沦,秋后算账亦是大势所趋。真到了那一天,她的弟弟妹妹们会怎么样?

  梁蘅眉头微蹙,上前一步问林管家:“既已动手,那善后之事呢?万不可处置不当,平添麻烦!”

  林管家连忙回话,语气笃定:“二少夫人放心!蔡二不是莽撞之人,事前便已筹谋周全,绝不会留下尾巴的。”

  蔡二行事之前是告知了林管家的,此事由他来解决比留给李长威、李长晟兄弟俩更加合适。当日破家,李氏宗族的诸多亲戚都受到了牵连,若是他们为了自保不得已撇清关系也能理解,但这贼妇人竟然把搜捕的衙差引到祁县去,害得李夫人身死,实不能忍。

  这贼婆娘的确该死,若是李氏兄弟亲自手刃了她,必会引得亲戚诟病,那毕竟是叔伯之妻,即便为母报仇,也难逃“子侄弑长辈”的污名,反而让李夫人的冤屈被非议掩盖。蔡二出手,一来报了血海深仇,二来可避免亲自动手的伦理非议,旁人即便知晓,也只会叹一句因果报应。

  王氏犹不放心又追问道:“李长鑫那一家是如何处置的?”

  “那李长鑫是个十足的孬种,见他母亲被杀,不仅不敢出来阻拦,反倒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从后门逃了。我已带人把他们一家看管起来了。”林管家补充道。

  王氏冷笑一声:“这般怂货,果然是那贼妇亲生的儿子!”

  如今婆母大仇得报,重开家祠,安位告祖之事正是时候!

  梁蘅眼神逐渐坚定,转头看着王氏,提议道:“大嫂,入祠安神不如就让险哥儿担当,他将来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王氏缓缓点了点头,下定决心:“也好,让祖宗看看咱们家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