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平原的热风卷着沙尘,吹得明军营地的旌旗猎猎作响。沐晟站在临时搭建的望楼之上,手里捏着一张被汗水浸得发皱的羊皮地图,图上用朱砂标出的二十余个红点,是印度北部最具实力的拉其普特诸邦。
“将军,斥候回报,梅瓦尔王国的骑兵已经过了阿杰梅尔,离咱们不到五十里了。”亲卫指挥使陈武快步登上望楼,甲胄上的沙尘簌簌落下,“他们的首领,就是那个号称‘不灭之狮’的拉纳·桑伽,据说带了三万骑兵,个个披红甲,马背上还驮着印度教的神像,看样子是打算跟咱们死磕。”
沐晟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望向西北方向。那里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一线暗红,像被血染红的云层——那是拉其普特骑兵的红甲在阳光下的反光。
“死磕?”沐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指节在地图上敲了敲,“让他们来。传我命令,神机营一营、二营推进至左翼沙丘地带,架起佛郎机炮,炮口对准他们的冲锋路线。三营、四营随我至右翼,守住河边的芦苇荡,别让他们抄了后路。”
“那中路怎么办?”陈武有些担忧,“咱们的步兵方阵刚渡过印度河,还没站稳脚跟,要是他们直冲中路……”
“中路留给他们。”沐晟打断他,从箭囊里抽出一支雕翎箭,搭在弓上,瞄准远处一只盘旋的雄鹰,“拉纳·桑伽不是喜欢冲锋吗?我就给他留条路,让他知道,什么叫自投罗网。”
话音未落,箭矢离弦,雄鹰应声坠落。
拉纳·桑伽的骑兵抵达明军阵前时,已是午后。三万匹战马踏起的烟尘遮天蔽日,红甲在阳光下泛着妖异的光,骑兵们嘴里喊着梵文的战歌,手里的弯刀高高举起,像一片涌动的红色浪潮。
“明军的小崽子们,尝尝拉其普特人的厉害!”阵前的骑士高声叫嚣,用生硬的波斯语喊道,“你们的佛郎机炮,不过是烧火棍!”
沐晟勒马立于右翼,身边的神机营士兵已将炮口对准了敌阵。他看了眼身边的翻译——一个在波斯学过汉语的印度商人,淡淡道:“告诉他们,我给他们留了条活路,只要放下武器,大明可以保他们的领地。”
翻译把话喊出去,换来的却是一阵哄笑。拉纳·桑伽骑着一匹纯白的阿拉伯马,从阵中缓缓走出,他脸上带着一道从额头到下巴的刀疤,据说那是与帖木儿军队交战时留下的“荣耀印记”。
“汉人,你们占领安南(越南),征服真腊(柬埔寨),以为能在印度撒野?”拉纳·桑伽的声音洪亮如钟,“这里是湿婆神的土地,你们这些异教者,终将被神的怒火焚烧!”
沐晟没再废话,只是抬手挥了挥。
“轰!轰!轰!”
左翼的佛郎机炮率先开火,铁弹带着尖啸,狠狠砸进红甲骑兵的阵中!瞬间,人仰马翻,红色的浪潮被撕开一道道口子,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混杂在一起,取代了之前的战歌。
拉纳·桑伽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但他很快反应过来,高举弯刀:“勇士们,为了湿婆神!冲锋!”
三万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朝着明军的中路冲去。他们显然看穿了明军中路兵力薄弱,想一举突破,将明军分割成两半。
“将军,他们真冲中路了!”陈武握紧了腰间的佩刀。
沐晟却很平静:“让他们冲。”
中路的明军步兵方阵迅速结成盾阵,长矛如林,直指冲锋的骑兵。但拉其普特人的冲击力远超想象,他们的战马撞倒了前排的盾牌,骑兵挥舞着弯刀,砍翻了数排明军士兵。
“杀!”红甲骑兵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就在这时,沐晟突然调转马头,对着身后的芦苇荡挥了挥手。
芦苇荡里,突然冒出无数明军士兵,他们推着轻便的火箭车,对准了红甲骑兵的后路。
“放!”
数千支火箭同时升空,拖着长长的火尾,像一群燃烧的蝗虫,扑向红甲骑兵的阵营!
火箭落在密集的骑兵中,瞬间燃起大火。干燥的沙尘被火焰点燃,形成一片火海,将红甲骑兵的退路彻底截断。
“不好!中计了!”拉纳·桑伽这才意识到,中路的薄弱是个陷阱,“撤退!快撤退!”
但已经晚了。左翼的佛郎机炮持续开火,右翼的神机营士兵举起火铳,朝着混乱的骑兵扣动扳机。铅弹穿透红甲的闷响,此起彼伏。
红甲骑兵在火海中疯狂逃窜,却被前后夹击,只能互相踩踏,死伤无数。
拉纳·桑伽带着残部冲出火海时,三万骑兵已折损过半。他望着阵前尸横遍野的景象,刀疤扭曲得像一条毒蛇。
“汉人狡猾!他们不是在打仗,是在设套!”他对着身边的各邦首领怒吼,“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派兵支援?”
站在他身边的,是马尔瓦王国的国王马哈茂德,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手里总拿着一串佛珠。他缩了缩脖子:“桑伽首领,我们的军队……还没准备好。再说,明军的火器太厉害,硬拼……怕是讨不到好。”
“懦夫!”拉纳·桑伽一脚踹翻了身边的案几,“你们忘了帖木儿是怎么对待我们的?现在汉人来了,你们想当叛徒?”
另一个首领,古吉拉特邦的苏丹巴哈杜尔,是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瘦高个,他冷冷地看着拉纳·桑伽:“我们信真主,你们信湿婆,本就不是一路人。凭什么要我们为你们的神卖命?”
“你!”拉纳·桑伽气得浑身发抖。
沐晟远远地看着这一幕,对陈武笑道:“看,我说过,他们的联盟长不了。”
朱元璋在出发前就嘱咐过他:印度各邦信仰不同,矛盾重重,只要稍加挑拨,就能让他们内讧。
“将军,现在要不要趁机发动总攻?”陈武问。
“不急。”沐晟摇头,“派人去古吉拉特邦,告诉巴哈杜尔,只要他不插手,大明可以和他通商,他要的丝绸、瓷器,我们管够。”
使者很快出发,乘着一艘小船,绕过战场,驶向古吉拉特邦的营地。
巴哈杜尔收到消息时,正和手下的大臣商议。
“苏丹,明军的条件很诱人啊。”一个大臣说,“我们和拉其普特人本来就不和,何必为他们卖命?”
巴哈杜尔沉吟片刻,看向远处仍在厮杀的战场:“汉人的火器确实厉害,拉纳·桑伽输定了。我们没必要陪葬。”他对使者说,“告诉沐将军,我们中立。但我们要最上等的苏绣,还有景德镇的青花瓷。”
消息传回明军阵营,沐晟笑了:“给他。不仅给,还要多给。让其他邦国看看,跟着大明有什么好处。”
很快,古吉拉特邦的军队撤出了战场,在远处扎营,摆出了中立的姿态。
这一举动,让本就动摇的其他邦国更加犹豫。马尔瓦王国的马哈茂德也悄悄派使者来,说愿意“调停”,实则想坐收渔利。
拉纳·桑伽彻底傻眼了。他看着身边的盟友一个个离去,只剩下自己的梅瓦尔王国军队,气得一口血喷了出来。
“一群叛徒!神会惩罚你们的!”他嘶吼着,却再也无力组织有效的进攻。
解决了拉纳·桑伽的主力,明军开始稳步推进。
阿杰梅尔是拉其普特人的重要据点,一座建在山坡上的城堡,城墙高大,易守难攻。城堡里的守军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死士,发誓要与城堡共存亡。
沐晟围着城堡勘察了三天,发现城堡的水源来自后山的一条小溪,这是它唯一的弱点。
“陈武,”沐晟指着后山,“带一营人,悄悄绕到后山,截断他们的水源。记住,动静要小,别被发现。”
陈武领命,带着士兵,趁着夜色,钻进了后山的密林。
城堡里,拉纳·桑伽的侄子,年轻的拉纳·普拉塔普正在巡视。他看着城墙上士兵们疲惫的脸,心里有些不安。明军已经围了三天,却一直不进攻,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水!我要水!”一个士兵喊道,声音嘶哑。
普拉塔普皱了皱眉,让人去取水。但很快,取水的士兵慌张地跑回来:“殿下,小溪……小溪断流了!”
“什么?”普拉塔普冲到城墙边,望向后山。只见小溪的入水口处,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只留下涓涓细流。
“是明军!他们截断了水源!”普拉塔普瞬间明白过来,“快!组织人去疏通!”
但已经晚了。后山传来一阵喊杀声,显然,陈武的军队被发现了,正在与城堡的守军激战。
城内的士兵得知水源被断,顿时慌了神。没有水,别说打仗,连活都活不了几天。
“投降吧!”明军阵前,翻译用喇叭喊着,“只要投降,保证你们的安全!”
城墙上的士兵开始窃窃私语,眼神里充满了动摇。
普拉塔普拔出弯刀,砍死了一个想要投降的士兵:“谁敢投降,就是这个下场!我们是湿婆神的勇士,宁死不降!”
但他的威慑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到了第二天,城内已经有人偷偷缒下城墙,向明军投降。
沐晟看着时机成熟,下令攻城。
“佛郎机炮,瞄准城门!”
“神机营,掩护步兵登城!”
炮声轰鸣,城门很快被轰开一个缺口。明军士兵潮水般涌入,与守军展开巷战。拉其普特人的抵抗很顽强,他们依托房屋,与明军逐街逐屋地争夺,但在火器的优势下,终究是螳臂当车。
普拉塔普被围在城堡的中心塔楼里,身边只剩下十几个亲信。
“殿下,突围吧!”一个亲信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普拉塔普看着窗外明军的旗帜,摇了摇头,眼神里充满了绝望:“没用了。汉人太强大了,我们……输了。”
他放下了弯刀,走出塔楼,向明军投降。
当普拉塔普被押到沐晟面前时,这个年轻的王子还在倔强地昂着头。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沐晟看着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也是这般桀骜不驯。
“我不杀你,”沐晟说,“也不囚禁你。”他指了指远处的营地,“看到那些商人了吗?他们是来和我们做生意的。你可以回去告诉你的族人,大明不是来征服的,是来交朋友的。只要你们愿意,我们可以互通有无,共享太平。”
普拉塔普愣住了,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然,”沐晟话锋一转,“如果你们还想打仗,我随时奉陪。”他拍了拍身边的佛郎机炮,“下次,可就不是断水这么简单了。”
普拉塔普沉默了很久,终于低下了头:“我……我会转告他们的。”
阿杰梅尔的攻破,像一颗石子投入印度的池塘,激起了层层涟漪。
原本还在观望的小邦国,纷纷派使者来见沐晟,表示愿意归附。就连之前中立的古吉拉特邦,也主动送来贡品,请求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只有几个实力较强的邦国,如德里苏丹国、孟加拉苏丹国等,还在负隅顽抗。但他们也不敢轻易出兵,只是加固城防,等待时机。
沐晟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开始在占领区设立据点,推行朱元璋制定的“怀柔”政策。
他让人修复被战火毁坏的农田,发放稻种,教当地农民种植中原的水稻;他命人修建水渠,解决灌溉问题;他还设立了贸易站,用丝绸、瓷器换取当地的宝石、香料。
渐渐地,一些印度人开始接受明军的统治。他们发现,这些汉人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反而比之前的拉其普特人更懂得治理——至少,他们不会抢走自己的粮食,还会教自己种出更多的粮食。
这天,沐晟正在查看新绘制的印度地图,陈武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
“将军,宫里来的密信,是陛下的亲笔。”
沐晟拆开一看,朱元璋的字迹力透纸背:
“晟儿,印度之事,你做得很好。但切记,不可贪功冒进。当地宗教复杂,民心未附,当以安抚为主,辅以威慑。待根基稳固,再图西进不迟。另,让使者带些印度的棉花种子回来,朕想在江南试试种植。”
沐晟看完,微微一笑。朱元璋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他抬头望向窗外,夕阳正缓缓沉入印度河,将河水染成一片金黄。远处的营地炊烟袅袅,有明军士兵和当地百姓在河边交换物品,笑声隐约传来。
“陈武,”沐晟说,“传令下去,暂停西进。让士兵们休整,多和当地人打交道,学几句他们的话。”
“是,将军。”
沐晟重新看向地图,手指在德里苏丹国的位置轻轻一点。
不急,好戏才刚刚开始。印度这块土地,终将成为大明版图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而他,将亲手将这颗明珠,擦拭干净,呈现在世人面前。
“将军,斥候回报,梅瓦尔王国的骑兵已经过了阿杰梅尔,离咱们不到五十里了。”亲卫指挥使陈武快步登上望楼,甲胄上的沙尘簌簌落下,“他们的首领,就是那个号称‘不灭之狮’的拉纳·桑伽,据说带了三万骑兵,个个披红甲,马背上还驮着印度教的神像,看样子是打算跟咱们死磕。”
沐晟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望向西北方向。那里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一线暗红,像被血染红的云层——那是拉其普特骑兵的红甲在阳光下的反光。
“死磕?”沐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指节在地图上敲了敲,“让他们来。传我命令,神机营一营、二营推进至左翼沙丘地带,架起佛郎机炮,炮口对准他们的冲锋路线。三营、四营随我至右翼,守住河边的芦苇荡,别让他们抄了后路。”
“那中路怎么办?”陈武有些担忧,“咱们的步兵方阵刚渡过印度河,还没站稳脚跟,要是他们直冲中路……”
“中路留给他们。”沐晟打断他,从箭囊里抽出一支雕翎箭,搭在弓上,瞄准远处一只盘旋的雄鹰,“拉纳·桑伽不是喜欢冲锋吗?我就给他留条路,让他知道,什么叫自投罗网。”
话音未落,箭矢离弦,雄鹰应声坠落。
拉纳·桑伽的骑兵抵达明军阵前时,已是午后。三万匹战马踏起的烟尘遮天蔽日,红甲在阳光下泛着妖异的光,骑兵们嘴里喊着梵文的战歌,手里的弯刀高高举起,像一片涌动的红色浪潮。
“明军的小崽子们,尝尝拉其普特人的厉害!”阵前的骑士高声叫嚣,用生硬的波斯语喊道,“你们的佛郎机炮,不过是烧火棍!”
沐晟勒马立于右翼,身边的神机营士兵已将炮口对准了敌阵。他看了眼身边的翻译——一个在波斯学过汉语的印度商人,淡淡道:“告诉他们,我给他们留了条活路,只要放下武器,大明可以保他们的领地。”
翻译把话喊出去,换来的却是一阵哄笑。拉纳·桑伽骑着一匹纯白的阿拉伯马,从阵中缓缓走出,他脸上带着一道从额头到下巴的刀疤,据说那是与帖木儿军队交战时留下的“荣耀印记”。
“汉人,你们占领安南(越南),征服真腊(柬埔寨),以为能在印度撒野?”拉纳·桑伽的声音洪亮如钟,“这里是湿婆神的土地,你们这些异教者,终将被神的怒火焚烧!”
沐晟没再废话,只是抬手挥了挥。
“轰!轰!轰!”
左翼的佛郎机炮率先开火,铁弹带着尖啸,狠狠砸进红甲骑兵的阵中!瞬间,人仰马翻,红色的浪潮被撕开一道道口子,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混杂在一起,取代了之前的战歌。
拉纳·桑伽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但他很快反应过来,高举弯刀:“勇士们,为了湿婆神!冲锋!”
三万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朝着明军的中路冲去。他们显然看穿了明军中路兵力薄弱,想一举突破,将明军分割成两半。
“将军,他们真冲中路了!”陈武握紧了腰间的佩刀。
沐晟却很平静:“让他们冲。”
中路的明军步兵方阵迅速结成盾阵,长矛如林,直指冲锋的骑兵。但拉其普特人的冲击力远超想象,他们的战马撞倒了前排的盾牌,骑兵挥舞着弯刀,砍翻了数排明军士兵。
“杀!”红甲骑兵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就在这时,沐晟突然调转马头,对着身后的芦苇荡挥了挥手。
芦苇荡里,突然冒出无数明军士兵,他们推着轻便的火箭车,对准了红甲骑兵的后路。
“放!”
数千支火箭同时升空,拖着长长的火尾,像一群燃烧的蝗虫,扑向红甲骑兵的阵营!
火箭落在密集的骑兵中,瞬间燃起大火。干燥的沙尘被火焰点燃,形成一片火海,将红甲骑兵的退路彻底截断。
“不好!中计了!”拉纳·桑伽这才意识到,中路的薄弱是个陷阱,“撤退!快撤退!”
但已经晚了。左翼的佛郎机炮持续开火,右翼的神机营士兵举起火铳,朝着混乱的骑兵扣动扳机。铅弹穿透红甲的闷响,此起彼伏。
红甲骑兵在火海中疯狂逃窜,却被前后夹击,只能互相踩踏,死伤无数。
拉纳·桑伽带着残部冲出火海时,三万骑兵已折损过半。他望着阵前尸横遍野的景象,刀疤扭曲得像一条毒蛇。
“汉人狡猾!他们不是在打仗,是在设套!”他对着身边的各邦首领怒吼,“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派兵支援?”
站在他身边的,是马尔瓦王国的国王马哈茂德,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手里总拿着一串佛珠。他缩了缩脖子:“桑伽首领,我们的军队……还没准备好。再说,明军的火器太厉害,硬拼……怕是讨不到好。”
“懦夫!”拉纳·桑伽一脚踹翻了身边的案几,“你们忘了帖木儿是怎么对待我们的?现在汉人来了,你们想当叛徒?”
另一个首领,古吉拉特邦的苏丹巴哈杜尔,是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瘦高个,他冷冷地看着拉纳·桑伽:“我们信真主,你们信湿婆,本就不是一路人。凭什么要我们为你们的神卖命?”
“你!”拉纳·桑伽气得浑身发抖。
沐晟远远地看着这一幕,对陈武笑道:“看,我说过,他们的联盟长不了。”
朱元璋在出发前就嘱咐过他:印度各邦信仰不同,矛盾重重,只要稍加挑拨,就能让他们内讧。
“将军,现在要不要趁机发动总攻?”陈武问。
“不急。”沐晟摇头,“派人去古吉拉特邦,告诉巴哈杜尔,只要他不插手,大明可以和他通商,他要的丝绸、瓷器,我们管够。”
使者很快出发,乘着一艘小船,绕过战场,驶向古吉拉特邦的营地。
巴哈杜尔收到消息时,正和手下的大臣商议。
“苏丹,明军的条件很诱人啊。”一个大臣说,“我们和拉其普特人本来就不和,何必为他们卖命?”
巴哈杜尔沉吟片刻,看向远处仍在厮杀的战场:“汉人的火器确实厉害,拉纳·桑伽输定了。我们没必要陪葬。”他对使者说,“告诉沐将军,我们中立。但我们要最上等的苏绣,还有景德镇的青花瓷。”
消息传回明军阵营,沐晟笑了:“给他。不仅给,还要多给。让其他邦国看看,跟着大明有什么好处。”
很快,古吉拉特邦的军队撤出了战场,在远处扎营,摆出了中立的姿态。
这一举动,让本就动摇的其他邦国更加犹豫。马尔瓦王国的马哈茂德也悄悄派使者来,说愿意“调停”,实则想坐收渔利。
拉纳·桑伽彻底傻眼了。他看着身边的盟友一个个离去,只剩下自己的梅瓦尔王国军队,气得一口血喷了出来。
“一群叛徒!神会惩罚你们的!”他嘶吼着,却再也无力组织有效的进攻。
解决了拉纳·桑伽的主力,明军开始稳步推进。
阿杰梅尔是拉其普特人的重要据点,一座建在山坡上的城堡,城墙高大,易守难攻。城堡里的守军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死士,发誓要与城堡共存亡。
沐晟围着城堡勘察了三天,发现城堡的水源来自后山的一条小溪,这是它唯一的弱点。
“陈武,”沐晟指着后山,“带一营人,悄悄绕到后山,截断他们的水源。记住,动静要小,别被发现。”
陈武领命,带着士兵,趁着夜色,钻进了后山的密林。
城堡里,拉纳·桑伽的侄子,年轻的拉纳·普拉塔普正在巡视。他看着城墙上士兵们疲惫的脸,心里有些不安。明军已经围了三天,却一直不进攻,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水!我要水!”一个士兵喊道,声音嘶哑。
普拉塔普皱了皱眉,让人去取水。但很快,取水的士兵慌张地跑回来:“殿下,小溪……小溪断流了!”
“什么?”普拉塔普冲到城墙边,望向后山。只见小溪的入水口处,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只留下涓涓细流。
“是明军!他们截断了水源!”普拉塔普瞬间明白过来,“快!组织人去疏通!”
但已经晚了。后山传来一阵喊杀声,显然,陈武的军队被发现了,正在与城堡的守军激战。
城内的士兵得知水源被断,顿时慌了神。没有水,别说打仗,连活都活不了几天。
“投降吧!”明军阵前,翻译用喇叭喊着,“只要投降,保证你们的安全!”
城墙上的士兵开始窃窃私语,眼神里充满了动摇。
普拉塔普拔出弯刀,砍死了一个想要投降的士兵:“谁敢投降,就是这个下场!我们是湿婆神的勇士,宁死不降!”
但他的威慑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到了第二天,城内已经有人偷偷缒下城墙,向明军投降。
沐晟看着时机成熟,下令攻城。
“佛郎机炮,瞄准城门!”
“神机营,掩护步兵登城!”
炮声轰鸣,城门很快被轰开一个缺口。明军士兵潮水般涌入,与守军展开巷战。拉其普特人的抵抗很顽强,他们依托房屋,与明军逐街逐屋地争夺,但在火器的优势下,终究是螳臂当车。
普拉塔普被围在城堡的中心塔楼里,身边只剩下十几个亲信。
“殿下,突围吧!”一个亲信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普拉塔普看着窗外明军的旗帜,摇了摇头,眼神里充满了绝望:“没用了。汉人太强大了,我们……输了。”
他放下了弯刀,走出塔楼,向明军投降。
当普拉塔普被押到沐晟面前时,这个年轻的王子还在倔强地昂着头。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沐晟看着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也是这般桀骜不驯。
“我不杀你,”沐晟说,“也不囚禁你。”他指了指远处的营地,“看到那些商人了吗?他们是来和我们做生意的。你可以回去告诉你的族人,大明不是来征服的,是来交朋友的。只要你们愿意,我们可以互通有无,共享太平。”
普拉塔普愣住了,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然,”沐晟话锋一转,“如果你们还想打仗,我随时奉陪。”他拍了拍身边的佛郎机炮,“下次,可就不是断水这么简单了。”
普拉塔普沉默了很久,终于低下了头:“我……我会转告他们的。”
阿杰梅尔的攻破,像一颗石子投入印度的池塘,激起了层层涟漪。
原本还在观望的小邦国,纷纷派使者来见沐晟,表示愿意归附。就连之前中立的古吉拉特邦,也主动送来贡品,请求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只有几个实力较强的邦国,如德里苏丹国、孟加拉苏丹国等,还在负隅顽抗。但他们也不敢轻易出兵,只是加固城防,等待时机。
沐晟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开始在占领区设立据点,推行朱元璋制定的“怀柔”政策。
他让人修复被战火毁坏的农田,发放稻种,教当地农民种植中原的水稻;他命人修建水渠,解决灌溉问题;他还设立了贸易站,用丝绸、瓷器换取当地的宝石、香料。
渐渐地,一些印度人开始接受明军的统治。他们发现,这些汉人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反而比之前的拉其普特人更懂得治理——至少,他们不会抢走自己的粮食,还会教自己种出更多的粮食。
这天,沐晟正在查看新绘制的印度地图,陈武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
“将军,宫里来的密信,是陛下的亲笔。”
沐晟拆开一看,朱元璋的字迹力透纸背:
“晟儿,印度之事,你做得很好。但切记,不可贪功冒进。当地宗教复杂,民心未附,当以安抚为主,辅以威慑。待根基稳固,再图西进不迟。另,让使者带些印度的棉花种子回来,朕想在江南试试种植。”
沐晟看完,微微一笑。朱元璋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他抬头望向窗外,夕阳正缓缓沉入印度河,将河水染成一片金黄。远处的营地炊烟袅袅,有明军士兵和当地百姓在河边交换物品,笑声隐约传来。
“陈武,”沐晟说,“传令下去,暂停西进。让士兵们休整,多和当地人打交道,学几句他们的话。”
“是,将军。”
沐晟重新看向地图,手指在德里苏丹国的位置轻轻一点。
不急,好戏才刚刚开始。印度这块土地,终将成为大明版图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而他,将亲手将这颗明珠,擦拭干净,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