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太行会战·兵败真定-《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

  直隶总督达书确实如坐针毡

  这位满洲老将年过五旬,鬓角已霜,但目光仍如鹰隼般锐利

  他经历过松锦大战、山海关之战,深知当前局势危殆。

  报——西门外明军正在打造云梯!

  报——南门外义军已设立营寨!

  探马接连来报,达书面色阴沉如水

  他立即采取三项措施:

  首先,强征城内所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子上城协守,违者立斩

  其次,将库藏三十六门红衣大炮全部推上城头

  最后,以严酷军法弹压军心,当场处决了三个意图出逃的绿营军官。

  富绶贝子离城前留下的坚壁清野政策,此时显出效果

  城内粮草充足,军械齐备。达书亲自坐镇西门,命副将守南门

  并在城内设置三道防线

  记住,他冷眼看着诸将,真定若失,你我皆无葬身之地!

  二月十二日拂晓,寒雾弥漫,能见度不足百步

  真定城像一头巨兽匍匐在华北平原上,沉默而危险。

  咚!咚!咚!

  战鼓擂响,声震四野,打破黎明寂静。

  西门外,明军发起总攻

  唐虎率三千敢死队扛着五十余架云梯,在仅有的八门佛郎机炮掩护下冲向城墙

  这些火炮射程有限,但对城头守军造成不小压力。

  放箭!

  城上清将怒吼

  顿时箭如飞蝗,密集的破空声令人胆寒

  明军举盾前行,不断有人中箭倒地,鲜血染红冻土。

  将军请看!

  唐虎突然指向城头,清军在泼水!

  寒冬时节,清水泼在城墙上一刻即成冰

  云梯难以固定,士卒攀爬时接连滑落,摔得骨断筋折。惨叫声此起彼伏。

  姜之升在中军望楼上看得分明,咬牙道:

  用铁钩!点火油!

  明军改变战术,云梯顶端加装铁钩,火油箭如流星般射向城楼

  一度有数十勇士登上城头,与清军白刃相接

  刀光剑影中,不断有人坠下城墙。

  唐虎亲自登城,鬼头刀舞得泼水不进,连劈七名清兵

  但清军源源不断涌来,明军后续部队被滚木礌石阻断

  血战两个时辰,城墙下尸体堆积如山,护城河水赤红流淌。

  南门外,傅山指挥义军佯攻

  虽然只是牵制,但清军抵抗异常激烈

  义军缺乏铠甲,伤亡惨重

  傅山见状,命人抬来连夜赶制的三十余架简易投石车,发射火球轰击城楼。

  战至午时,明军终于在西城墙打开一处缺口

  姜之升大喜,正要增兵扩大战果,忽见东面烟尘大作,地平线上出现一道黑线。

  一骑快马疯也似的冲来,骑士浑身是血,左臂插着半截箭矢,不及下马便嘶喊:

  将军!东面二十里发现清军大队!看旗号是宁完我!兵力不下三万!

  什么?

  姜之升如遭雷击

  更糟糕的是,真定东门突然洞开,一支两千人的精锐骑兵呼啸而出,直扑明军侧翼!

  几乎同时,探马又报:

  西北方向出现清军骑兵!

  姜之升顿时明白中了圈套

  年轻气盛的他却不甘心功亏一篑,咬牙道:

  宁完我远来疲敝,若能先击溃出城敌军...下令分兵迎击。

  副将急谏:将军不可!当立即退守营寨,依托工事御敌!

  参军也劝:我军久战疲敝,若再分兵,必为所乘!

  但姜之升剑已出鞘:

  我意已决!唐虎继续攻城!左营迎击东门骑兵!右营戒备西北!

  命令已下

  明军本就久战疲敝,此刻三面受敌,阵脚大乱

  宁完我率领的三万生力军如狂风般卷入战场

  这些刚从垣曲赶来的清军憋着一股怒火,攻势极其凶猛。

  崩溃发生了

  明军各自为战,义军被骑兵冲散

  姜之升的双眼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几乎要裂开,他的牙齿紧紧咬着,满脸都是狰狞的表情

  他毫不犹豫地亲自率领着八百名家丁组成的队伍,发起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冲锋。

  在冲锋的过程中,姜之升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响亮,他高呼着:

  “大明万胜!”

  这四个字仿佛是他心中无尽的怒火和勇气的宣泄

  也是对敌人的一种挑衅和威慑。

  他胯下的那匹银甲白马,如同闪电一般疾驰而去

  瞬间冲入了敌阵之中

  姜之升手中的长枪如同一条灵活的毒蛇,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致命的弧线

  每一次挥舞,都伴随着敌人的惨叫和落马声。

  在短短的时间里,姜之升竟然连续挑落了十余名敌方的骑兵,他的勇猛和技艺让人瞠目结舌

  他的身影在敌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

  敌人纷纷避让,无人敢与之正面交锋。

  但清军越来越多,渐渐形成合围

  一支冷箭射中白马,战马悲嘶倒地

  姜之升跌落瞬间,十余名清兵一拥而上。

  乱军中,唐虎遥见主将倒下,瞠目欲裂,率残部拼死来救

  却被重重围困

  鬼头刀卷刃了,换刀再战

  刀折了,夺枪再杀

  临终前,这位平阳守备面向西方跪倒,喃喃道:

  监国,末将尽力了...

  言毕气绝,身中二十七创,犹自怒目圆睁。

  傅山在南门外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天不佑大明啊!

  在亲卫护卫下向西突围

  义军将士且战且退,伤亡惨重

  那位青衫秀才临死前犹自高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真定城下,尸横遍野,旌旗倒地

  宁完我与达书会师城外,清军欢呼震天

  此战明军八千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义军伤亡逾万,缴获军械尽失。

  消息传回太原,正值朱亨嘉与傅弘烈商议东征后续

  信使踉跄入殿,泣不成声

  傅弘烈手中的茶盏啪的落地,朱亨嘉踉跄后退,扶住案几才未跌倒。

  之升他...朱亨嘉声音颤抖。

  姜将军力战殉国...唐守备亦尽忠了...

  信使伏地痛哭。

  殿内死寂

  良久,朱亨嘉猛地一拳砸在案上,眼中泪光闪动,却硬是忍住:

  厚抚烈士家属!

  声音虽沉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窗外,雪花又开始飘落,仿佛在为英灵戴孝

  晋冀大地的棋局,才刚刚开始。而真定城下的鲜血,已经染红了绍武九年的春天。

  而姜之升的大军葬送真定,也将诸将从兴奋中拉了起来

  告诉他们:

  百足之虫,死不足僵!

  真定兵败,标志着朱亨嘉难以在河北扩大战果

  但是,足以控制整个山西!也说明了,清军的基本盘几近葬送,精锐尽失!

  而就在这时,只见左都御史邓居诏匆匆而入,手持战报,满脸欣喜

  监国!监国!大捷,大捷啊!

  朱亨嘉抬头看了看喜形于色的邓居诏

  宪台,殷都督捷报啊!

  旋即拱手一礼

  殷都督一举拿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