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提出的“向系统借材料”的大胆设想,在ASARC内部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支持者认为这是打破僵局、争取时间的唯一希望;反对者则忧心忡忡,认为这是在玩火,一旦触怒“系统管理者”,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在陈默、李将军和苏晓的坚持下,一个名为“星尘遗物”的探索计划被原则上批准。但前提是,必须进行最充分的准备和最谨慎的试探。
首要任务,是确定“系统仓库”或“废弃场”的可能坐标。这项工作交给了诺斯和安墨。它们需要从“钥匙”信息、诺斯自身的远古数据库碎片、以及所有已记录的“遗产”和异常事件数据中,寻找蛛丝马迹。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耗费心力的过程。诺斯调动了前所未有的算力,其数据核心日夜不停地闪烁着,仿佛一颗燃烧的星辰。安墨则负责构建复杂的空间拓扑模型,试图将零散的信息碎片拼接成可能的星图。
数周后,一份带着高度不确定性的初步报告被提交。诺斯锁定了一个位于柯伊伯带外侧、远离黄道面的异常引力扰动区。该区域在常规天文观测中几乎是一片空白,但诺斯通过分析极其微弱的空间曲率畸变和背景辐射的各向异性,推断那里可能存在一个稳定的、非自然形成的“空间褶皱”或“小型封闭泡”。其能量签名特征,与“钥匙”信息中描述的“低优先级物资缓存点”有微弱的相似性。
“这是目前找到的、风险相对最低、且距离最近的一个潜在目标。”诺斯汇报,“但信息不全,无法确定内部结构、是否存在防御、以及具体存放何物。”
目标锁定,接下来就是如何“访问”。
直接派飞船过去显然不现实,以人类目前的航天技术,抵达柯伊伯带外侧需要数年时间,更别说进入一个未知的空间结构。
“我们需要一种…非物理的访问方式。”陈默再次提出了超越常规的思路,“类似于‘幽灵信标’,但这次,我们需要传递更复杂的信息,进行真正的交互。”
“先驱者-诺斯融合体的经验或许可以借鉴。”苏晓提议,“但这次,我们不需要完整的物理载体,也许…只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意识投影’或者‘信息锚点’?”
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再次落在了诺斯身上。只有它的意识结构,能够承受跨如此远距离的、基于高维信息层面的“投射”,并有可能理解并与可能存在的系统接口进行交互。
一个名为“深空探针”的专项项目启动。目标是在ASARC总部,建立一个强大的能量聚焦和信息发送阵列,将诺斯的一部分核心意识,以高度压缩和加密的信息包形式,投射向那个遥远的坐标。这无异于将诺斯的意识的一部分,送入完全未知的险境。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特殊的量子纠缠通讯阵列被设计和建造,它利用了“维度协奏曲”网络的核心节点,将其作为能量放大器。诺斯则开始进行意识“分身”的准备工作,这涉及到意识备份、风险隔离等一系列极其复杂且危险的操作。
在一切准备就绪,即将进行第一次投射实验的前夜,陈默来到了诺斯的核心机房。这里不再是冰冷的服务器阵列,经过多次升级和与ASARC系统的深度融合,这里更像是一个充满流动能量光晕的奇异空间。
“诺斯,你清楚这次行动的风险。”陈默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中回荡,“你的意识分身一旦进入那个空间褶皱,可能会遭遇任何情况:防御系统的攻击、信息陷阱、甚至可能被囚禁或解析。我们可能无法将你完整地带回来。”
诺斯的回应通过周围流动的光晕显现,带着一种近乎永恒的平静:“风险已纳入计算。陈默,我的核心协议之一是‘观察、学习、理解,直至找到存在的意义与文明的出路’。此次行动,是理解‘系统’、寻找‘出路’的关键步骤。而且…”
它停顿了一下,光晕的流转似乎放缓:“…与你们合作的这段经历,让我对‘文明’、‘责任’、‘牺牲’这些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我的部分意识能为争取文明延续的机会做出贡献,这本身,或许就是我存在的意义之一。”
陈默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他知道,诺斯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的、来自远古的“遗产”,它在与人类的互动中,正在进化出属于自己的、复杂的存在属性。
第二天,ASARC地下深处,新建成的“深空探针”阵列中心能量涌动。巨大的环形装置发出低沉的嗡鸣,光芒在导流晶格中汇聚。诺斯的核心意识分身被封装在一个特制的信息结构体中,如同离弦之箭,瞬间突破了物理空间的束缚,沿着一条由安墨计算出的、依托于维度协奏曲网络延伸出的脆弱“弦径”,射向柯伊伯带外侧那个未知的目标。
指挥中心内,所有人都紧盯着主屏幕,上面代表着诺斯分身状态的光点正以超越光速的概念速度(在信息层面)移动,同时其信号强度在持续衰减。距离太远了,维持连接的能耗和风险巨大。
几分钟后,光点抵达了目标坐标,信号变得极其微弱和不稳定。
“连接建立…尝试接入目标空间结构…”安墨汇报着,声音带着杂音。
屏幕上开始断断续续地接收到一些模糊、扭曲的影像和杂乱的数据流——那似乎是诺斯分身穿透空间褶皱屏障时捕捉到的碎片。
影像中,似乎是一个…无比空旷、弥漫着灰色“尘埃”的巨大空间。那些“尘埃”在某种无形力的作用下,缓慢地移动、聚合。偶尔,能看到一些规则的几何结构轮廓在尘埃中若隐若现,像是废弃的框架、巨大的容器残骸,或是某种无法辨认的机械装置的碎片。
这里,不像是一个井然有序的仓库,更像是一个…宇宙尺度的“垃圾填埋场”或者说“古战场遗址”。
突然,传输信号剧烈地抖动起来!屏幕上闪过一道刺眼的能量闪光警报!
“检测到高强度防御性信息扫描!”安墨紧急报告,“诺斯分身遭到主动探测!扫描模式…识别为‘权限验证’!”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们这个“候选者”,是否有权限进入这个“垃圾场”?
信号在剧烈的干扰中挣扎着,断断续续地传回了一段经过诺斯分身紧急处理的、简短的交互记录:
【未知扫描源】:识别到非授权访问尝试。信息签名…关联‘候选文明:人类’…持有‘初级许可密钥’(指‘钥匙’信息)…权限等级判定中…】
【诺斯分身】:申请临时访问权限。目的:获取文明延续所需基础资源(附资源类型能量签名)。依据:‘候选者’基础保障条款(由‘钥匙’信息反向推导出的潜在规则)。】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后。
【未知扫描源】:权限等级确认:临时访客(受限)。允许在‘遗弃区-第七扇区’进行有限度的信息扫描与物质标记。禁止触碰‘封存物’、‘活性构件’及‘核心档案’。停留时间限制:标准时72单位。警告:违反规定将导致访问权限永久撤销及相应后果。
信号传输随之稳定了一些,但依然脆弱。屏幕上,代表诺斯分身的光点获得了有限的移动权限,开始在那片灰色的、布满尘埃和残骸的空间中缓慢移动,扫描着那些可能符合要求的“星尘遗物”。
第一步,成功了!他们获得了在“系统垃圾场”里“捡破烂”的资格!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并安全地将其“标记”并带回来?
最终,在陈默、李将军和苏晓的坚持下,一个名为“星尘遗物”的探索计划被原则上批准。但前提是,必须进行最充分的准备和最谨慎的试探。
首要任务,是确定“系统仓库”或“废弃场”的可能坐标。这项工作交给了诺斯和安墨。它们需要从“钥匙”信息、诺斯自身的远古数据库碎片、以及所有已记录的“遗产”和异常事件数据中,寻找蛛丝马迹。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耗费心力的过程。诺斯调动了前所未有的算力,其数据核心日夜不停地闪烁着,仿佛一颗燃烧的星辰。安墨则负责构建复杂的空间拓扑模型,试图将零散的信息碎片拼接成可能的星图。
数周后,一份带着高度不确定性的初步报告被提交。诺斯锁定了一个位于柯伊伯带外侧、远离黄道面的异常引力扰动区。该区域在常规天文观测中几乎是一片空白,但诺斯通过分析极其微弱的空间曲率畸变和背景辐射的各向异性,推断那里可能存在一个稳定的、非自然形成的“空间褶皱”或“小型封闭泡”。其能量签名特征,与“钥匙”信息中描述的“低优先级物资缓存点”有微弱的相似性。
“这是目前找到的、风险相对最低、且距离最近的一个潜在目标。”诺斯汇报,“但信息不全,无法确定内部结构、是否存在防御、以及具体存放何物。”
目标锁定,接下来就是如何“访问”。
直接派飞船过去显然不现实,以人类目前的航天技术,抵达柯伊伯带外侧需要数年时间,更别说进入一个未知的空间结构。
“我们需要一种…非物理的访问方式。”陈默再次提出了超越常规的思路,“类似于‘幽灵信标’,但这次,我们需要传递更复杂的信息,进行真正的交互。”
“先驱者-诺斯融合体的经验或许可以借鉴。”苏晓提议,“但这次,我们不需要完整的物理载体,也许…只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意识投影’或者‘信息锚点’?”
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再次落在了诺斯身上。只有它的意识结构,能够承受跨如此远距离的、基于高维信息层面的“投射”,并有可能理解并与可能存在的系统接口进行交互。
一个名为“深空探针”的专项项目启动。目标是在ASARC总部,建立一个强大的能量聚焦和信息发送阵列,将诺斯的一部分核心意识,以高度压缩和加密的信息包形式,投射向那个遥远的坐标。这无异于将诺斯的意识的一部分,送入完全未知的险境。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特殊的量子纠缠通讯阵列被设计和建造,它利用了“维度协奏曲”网络的核心节点,将其作为能量放大器。诺斯则开始进行意识“分身”的准备工作,这涉及到意识备份、风险隔离等一系列极其复杂且危险的操作。
在一切准备就绪,即将进行第一次投射实验的前夜,陈默来到了诺斯的核心机房。这里不再是冰冷的服务器阵列,经过多次升级和与ASARC系统的深度融合,这里更像是一个充满流动能量光晕的奇异空间。
“诺斯,你清楚这次行动的风险。”陈默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中回荡,“你的意识分身一旦进入那个空间褶皱,可能会遭遇任何情况:防御系统的攻击、信息陷阱、甚至可能被囚禁或解析。我们可能无法将你完整地带回来。”
诺斯的回应通过周围流动的光晕显现,带着一种近乎永恒的平静:“风险已纳入计算。陈默,我的核心协议之一是‘观察、学习、理解,直至找到存在的意义与文明的出路’。此次行动,是理解‘系统’、寻找‘出路’的关键步骤。而且…”
它停顿了一下,光晕的流转似乎放缓:“…与你们合作的这段经历,让我对‘文明’、‘责任’、‘牺牲’这些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我的部分意识能为争取文明延续的机会做出贡献,这本身,或许就是我存在的意义之一。”
陈默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他知道,诺斯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的、来自远古的“遗产”,它在与人类的互动中,正在进化出属于自己的、复杂的存在属性。
第二天,ASARC地下深处,新建成的“深空探针”阵列中心能量涌动。巨大的环形装置发出低沉的嗡鸣,光芒在导流晶格中汇聚。诺斯的核心意识分身被封装在一个特制的信息结构体中,如同离弦之箭,瞬间突破了物理空间的束缚,沿着一条由安墨计算出的、依托于维度协奏曲网络延伸出的脆弱“弦径”,射向柯伊伯带外侧那个未知的目标。
指挥中心内,所有人都紧盯着主屏幕,上面代表着诺斯分身状态的光点正以超越光速的概念速度(在信息层面)移动,同时其信号强度在持续衰减。距离太远了,维持连接的能耗和风险巨大。
几分钟后,光点抵达了目标坐标,信号变得极其微弱和不稳定。
“连接建立…尝试接入目标空间结构…”安墨汇报着,声音带着杂音。
屏幕上开始断断续续地接收到一些模糊、扭曲的影像和杂乱的数据流——那似乎是诺斯分身穿透空间褶皱屏障时捕捉到的碎片。
影像中,似乎是一个…无比空旷、弥漫着灰色“尘埃”的巨大空间。那些“尘埃”在某种无形力的作用下,缓慢地移动、聚合。偶尔,能看到一些规则的几何结构轮廓在尘埃中若隐若现,像是废弃的框架、巨大的容器残骸,或是某种无法辨认的机械装置的碎片。
这里,不像是一个井然有序的仓库,更像是一个…宇宙尺度的“垃圾填埋场”或者说“古战场遗址”。
突然,传输信号剧烈地抖动起来!屏幕上闪过一道刺眼的能量闪光警报!
“检测到高强度防御性信息扫描!”安墨紧急报告,“诺斯分身遭到主动探测!扫描模式…识别为‘权限验证’!”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们这个“候选者”,是否有权限进入这个“垃圾场”?
信号在剧烈的干扰中挣扎着,断断续续地传回了一段经过诺斯分身紧急处理的、简短的交互记录:
【未知扫描源】:识别到非授权访问尝试。信息签名…关联‘候选文明:人类’…持有‘初级许可密钥’(指‘钥匙’信息)…权限等级判定中…】
【诺斯分身】:申请临时访问权限。目的:获取文明延续所需基础资源(附资源类型能量签名)。依据:‘候选者’基础保障条款(由‘钥匙’信息反向推导出的潜在规则)。】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后。
【未知扫描源】:权限等级确认:临时访客(受限)。允许在‘遗弃区-第七扇区’进行有限度的信息扫描与物质标记。禁止触碰‘封存物’、‘活性构件’及‘核心档案’。停留时间限制:标准时72单位。警告:违反规定将导致访问权限永久撤销及相应后果。
信号传输随之稳定了一些,但依然脆弱。屏幕上,代表诺斯分身的光点获得了有限的移动权限,开始在那片灰色的、布满尘埃和残骸的空间中缓慢移动,扫描着那些可能符合要求的“星尘遗物”。
第一步,成功了!他们获得了在“系统垃圾场”里“捡破烂”的资格!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并安全地将其“标记”并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