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考顺利收官,采访引热议-《课余手搓战机,你管这叫高中生?》

  六月七日下午三点。

  理科数学考试的铃声准时拉响。

  整个洲市,成千上万的考生在同一时间拿起了笔。

  安静的考场里,只能听见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

  康临身边的考生,一个男生,在拿到试卷的瞬间,额头上就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的手紧紧攥着笔,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康临则显得异常平静。

  他接过试卷,目光快速地扫过。

  从选择题到填空题,再到解答题。

  每一道题的解法,几乎在他看到题目的瞬间,就已经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他拿起笔,开始作答。

  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片刻的停顿。

  选择题,秒杀。

  填空题,秒杀。

  解答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一气呵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考场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有些考生已经开始抓耳挠腮,对着某道难题紧锁眉头。

  而康临的笔尖,始终未停。

  当他写完最后一个数字,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

  三点三十五分。

  只用了三十五分钟。

  他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将笔放在桌上。

  然后,他开始了检查流程。

  第一遍,从头到尾,检查所有答案的计算过程。

  完美。

  第二遍,检查答题卡是否有填涂错误,格式是否标准。

  完美。

  第三遍,重新审题,确保自己对题意的理解没有出现任何偏差。

  依然完美。

  三遍检查下来,时间也才刚刚过去一个小时。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整整一个小时。

  康临再次无奈地耸了耸肩。

  无聊。

  实在是太无聊了。

  他拿起草稿纸,目光落在了试卷的最后一道压轴题上。

  一道颇有难度的解析几何题。

  常规解法他已经写在了答题卡上。

  那么……能不能用点别的方法玩玩?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

  他重新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演算起来。

  参数方程法。

  向量法。

  甚至,他还用上了大学才会接触到的部分微积分知识,试图从另一个维度去验证这个答案。

  草稿纸很快被写得满满当当。

  各种复杂的公式和符号,看得人眼花缭乱。

  讲台上的监考老师再次注意到了他。

  这位考生,上午睡了一个小时,下午怎么又开始在草稿纸上疯狂写画?

  难道是遇到难题了?

  老师悄无声息地走了过来,站在康临桌边,低头看了一眼。

  然后,他的表情再次凝固了。

  草稿纸上的内容,他……他竟然大部分都看不懂。

  这真的是高中生该写出来的东西?

  老师默默地站直了身体,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看了看康临,然后又悄无声息地走了回去。

  世界太疯狂了。

  “当——”

  考试结束的铃声,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响起。

  康临几乎是立刻就放下了笔,伸了个懒腰。

  他收拾好东西,第一个交卷,走出了考场。

  考场外,康临一眼就看到了倚靠在一辆黑色大众车旁的父亲。

  康志和。

  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灰色t恤,神情平静。

  “爸。”

  康临走了过去。

  康志和点点头,替他拉开了副驾驶的车门。

  “回家。”

  一路上,父子俩都没有说话。

  康志和没有问他考得怎么样,康临也没有主动说。

  这是一种属于他们之间的默契。

  回到家,门一打开,一股浓郁的饭菜香气便扑面而来。

  马娟正系着围裙,从厨房里端出最后一盘菜。

  一桌子都是康临爱吃的家常菜。

  红烧排骨,可乐鸡翅,清蒸鲈鱼……

  “回来了?快去洗手,准备吃饭。”

  马娟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全程没有提一个字关于考试的事情。

  她只是不停地往康临碗里夹菜。

  “多吃点,看你都瘦了。”

  “这个鱼新鲜,补脑子。”

  康临大口地吃着饭,感受着家里温暖的氛围,身心都彻底放松了下来。

  六月八日。

  高考的最后一天。

  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半,理科综合。

  下午三点到五点,外语。

  康临依旧是那个考场里最靓的仔,提前交卷,检查,然后……睡觉。

  当外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也宣告着为期两天的全国高考正式收官。

  整个校园瞬间沸腾了。

  有人激动地将书本和试卷抛向天空,发泄着积压已久的压力。

  有人和同学紧紧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也有人蹲在角落里,失落地掩面哭泣。

  欢呼声,哭喊声,父母的呼唤声,交织成一片。

  康临夹在人潮中,面色平静地往外走。

  这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淡定,很快就吸引了一对正在寻找采访对象的记者。

  “同学,同学,等一下!”

  一个手持话筒的女记者和一个扛着摄像机的摄像师快步跑了过来,拦住了康临的去路。

  “你好,我们是洲市新闻的记者,看你表情很轻松,可以简单采访你几句吗?”

  女记者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

  康临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

  “可以啊。”

  摄像师立刻将镜头对准了他。

  “同学,高考终于结束了,现在心情怎么样?感觉今年的考题难度如何?”

  记者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康临想了想,一本正经地开口。

  “心情嘛,还行。”

  “感觉我不是来考试的,更像是海大附中派来刺探军情的‘卧底’考生。”

  “噗。”

  女记者没忍住,笑了出来。

  这个回答有点意思。

  她立刻调整好表情,继续追问。

  “那你觉得今年考题的难度怎么样呢?”

  “考题难度适中吧。”

  康临的回答很认真。

  “那对自己预估的分数有把握吗?”

  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周围不少还没散去的考生和家长,都下意识地竖起了耳朵。

  康临的嘴角微微上扬。

  “预估分数,不到750分吧。”

  话音刚落,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不到750分?

  总分才750分好吗!

  这小子口气也太大了吧?

  记者也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她感觉自己挖到大新闻了。

  “不到750分?那具体一点呢?有没有一个保守的估计?”

  康临伸出手指,说道。

  “保守点说,735分左右。”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要是阅卷老师手下留情,心情好一点,可能还能更高。”

  “嘶——”

  周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735分?

  这已经不是学霸了,这是学神啊!

  “吹牛的吧?”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什么都敢说。”

  “就是,等成绩出来了,看他怎么收场。”

  周围的议论声不大,但清晰地传了过来。

  女记者脸上的兴奋更浓了,她立刻追问。

  “同学,你这么有信心,想必平时的成绩也一定非常优异吧?

  方便透露一下模考大概能考多少分吗?”

  “模考啊?”

  康临挠了挠头,做出一副努力思考的样子。

  “就一般吧,710多分。”

  一般……

  710多分……

  周围的考生和家长们感觉自己的心脏受到了暴击。

  凡尔赛!

  这绝对是赤裸裸的凡尔赛!

  女记者已经激动得快要握不住话筒了。

  她知道,今天的头条有了!

  她深吸一口气,抛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重磅的问题。

  “那你……有信心拿下今年的高考状元吗?”

  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的呼吸都仿佛停滞了。

  大家死死地盯着康临,等待着他的回答。

  只见康临面对镜头,眼神里充满了不加掩饰的自信与张扬。

  “问题不大。”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却让整个现场,一片死寂。

  采访结束了。

  康临在众人或震惊,或怀疑,或嫉妒的复杂目光中,朝着父亲的方向走去。

  康志和正站在不远处。

  看到康临走过来,他抬起手,不轻不重地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

  “你这小子。”

  “年轻人别太张扬,低调点好。”

  康临捂着脑袋,一脸委屈地反驳。

  “爸,我这是实话实说。”

  “再说了,你再敲我脑袋,本来能考740的,被你敲完就只有730了,该变笨了!”

  康志和被他这番歪理给气笑了,摇了摇头,拉着他往家走。

  回到家。

  康临发现,自己的“特殊待遇”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晚饭过后,他习惯性地放下碗筷,准备回房间打游戏。

  “站住。”

  马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碗放着干嘛?去洗了。”

  康临的脚步顿住了,他回过头,难以置信地指了指自己。

  “我?”

  “不然呢?”

  马娟白了他一眼。

  “高考结束了,你以为你还是国宝大熊猫啊?”

  康临只好苦着脸,认命地走进厨房。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马娟靠在厨房门边,开始宣布新的家庭规章。

  “从今天开始,家里的碗你洗一半。”

  “还有,每周的大扫除你负责一半。”

  “哦对了,以后出门买菜也归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