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采访走红网络,自学与航模并行-《课余手搓战机,你管这叫高中生?》

  康临的脸上写满了生无可恋。

  他看着满水槽的油腻碗筷,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低谷。

  就在十几分钟前,他还是家里重点保护的国宝大熊猫。

  现在,他成了洗碗工。

  “唉。”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客厅里传来了电视机的声音,是洲市新闻频道。

  马娟正坐在沙发上,收看她最爱的新闻节目。

  “本市为期三天的高考于今日下午正式落下帷幕。

  全市数万名考生走出考场,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崭新的夏天……”

  主持人字正腔圆的声音传来,带着一种官方的郑重。

  康临心不在焉地搓着一个盘子,泡沫滑腻腻地沾满了他的手。

  他心里还在盘算着,等会儿洗完碗,一定要上号把昨天掉的分给打回来。

  突然,客厅里马娟“咦”了一声。

  “小临,你快出来看,这是不是你?”

  康临手上还沾着泡沫,探出个脑袋。

  “什么啊妈,我这忙着呢……”

  他的话音未落,整个人就僵在了原地。

  电视屏幕上,一张帅气又略带张扬的脸被放了个特写。

  那不是他自己又是谁?

  画面里,他正对着镜头,笑得灿烂无比。

  “问题不大。”

  这四个字被记者的话筒清晰地收录了进去,通过电视信号传遍了千家万户。

  康临的眼角抽了抽。

  要不要这么快?

  这简直就是公开处刑。

  “下面我们来连线刚刚采访了这位康临同学的记者。”

  画面一分为二,女记者的脸出现在了另一边,她的表情依旧带着未消退的兴奋。

  “是的,主持人。

  这位康临同学是海大附中的学生。

  据我们了解,海大附中去年的高考一本上线率高达98.7%。

  理科本科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0%。”

  “而康临同学本人,在校期间的模考成绩基本都在710分以上。”

  “除此之外,他还曾获得过省级的编程竞赛一等奖,可以说是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代表。”

  女记者每说一句,康临就感觉自己老妈投来的目光就多一分审视。

  他缩了缩脖子,默默把头收回了厨房。

  完蛋了。

  这下想低调都不行了。

  他甚至能想象到,明天他妈去单位,同事们会怎么围着她。

  “哎呀,马姐,你儿子上电视了啊!”

  “真是太出息了,状元预备役啊!”

  “到时候可得请客啊!”

  康临打了个寒颤,手里的盘子差点滑掉。

  他赶紧冲干净手上的泡沫,擦干手走了出去。

  “妈,那个……就是个意外。”

  马娟关掉电视,瞥了他一眼。

  “意外?”

  “意外考735分?”

  “意外拿状元?”

  康临被这灵魂三连问给噎住了。

  “我那是……一种自信的表达。”

  他试图为自己辩解。

  马娟哼了一声。

  “行了,别贫了。”

  “碗洗完了?”

  “……还差一半。”

  “那就去洗完。”

  马娟摆了摆手,一副“懒得理你”的表情。

  康临只好再次钻进厨房。

  就在他与一个沾满辣椒油的盘子作斗争时,口袋里的手机开始疯狂震动起来。

  嗡——嗡嗡——

  没完没了。

  他艰难地腾出一只手,掏出手机。

  屏幕上,班级微信群的消息已经刷到了99 。

  他点开一看,一张硕大的表情包直接怼到了他脸上。

  那正是他接受采访时,说出“问题不大”那一刻的截图。

  下面还配了一行字:【状元の蔑视】。

  康临:“……”

  他感觉自己的血压有点升高。

  “卧槽!康神上电视了!就在洲市新闻!”

  “我刚截的图,新鲜出炉的表情包,大家随便用,不用客气!”

  “哈哈哈哈‘问题不大’,康神这也太顶了!”

  “我爸妈刚才还问我,你们学校这个同学是不是疯了。”

  “别说了,我已经把视频剪出来了,配上了赌神出场的bGm,正在上传朋友圈。”

  “【视频文件】”

  康临手贱,点开了那个视频。

  激昂的音乐响起,画面经过了调色,充满了港风大片的质感。

  他从人群中走来,面对镜头,嘴角上扬。

  当他说出“问题不大”四个字时,屏幕上还炸开了金色的烟花特效。

  视频的最后,是一个定格画面,配上了几个大字。

  “今年高考状元,我拿定了。耶稣也留不住他,我说的!”

  康临默默地关掉了视频。

  他现在只想顺着网线爬过去,把做视频的那个同学揪出来打一顿。

  这群损友!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往上翻着聊天记录。

  不只是班级群,各种论坛、微博、qq群里,关于他的讨论已经炸开了锅。

  “海大附中惊现自信学霸,豪言状元‘问题不大’!”

  “735分?这是什么概念?我考400分都费劲。”

  “我赌一包辣条,这哥们儿最后成绩出来得被打脸。”

  “不好说,海大附中的神人很多的,而且新闻里说了,他模考稳定710 ,还拿过编程奖。”

  “楼上的,你太天真了,模考是模考,高考是高考,能一样吗?”

  “我已经想好标题了,就叫《关于我高考考了735分却被当成吹牛这件事》。”

  “前面的,轻小说看多了吧?”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先去b站占个坑,等成绩出来了,高低给他整一个鬼畜视频。”

  康临无奈地摇了摇头,把手机塞回了口袋。

  他觉得自己挺无辜的。

  记者问问题,他就认真回答。

  怎么到了大家眼里,就成了吹牛和凡尔赛了呢?

  算了。

  跟他们解释不清。

  康临暗暗下定了决心。

  等高考成绩出来,你们就知道,哥不是在吹牛。

  接下来的几天,康临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了。

  各种同学聚餐、唱K、通宵开黑的邀请纷至沓来。

  甚至还有一个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女同学,在qq上给他发了一长串的表白小作文。

  康临通通选择了拒绝。

  “不了,家里有事。”

  “嗓子不舒服,唱不了歌。”

  “祝你找到更好的。”

  他偶尔会去参加几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搞的小型聚会,但也都是坐一坐,聊几句就提前离开。

  夜深人静。

  康临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摊开的不是游戏攻略,而是一本厚厚的《计算机体系结构》。

  这是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

  对于刚刚结束高考的学生来说,书里的内容如同天书。

  但康临看得津津有味。

  他的脑海中,一个无形无质的“智囊系统”正在高速运转。

  书本上那些复杂的逻辑门电路、指令集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

  在他眼中,都分解成了最基础、最易于理解的信息流。

  普通大学生需要一个学期才能啃完的知识,他只用了几个晚上就融会贯通。

  他的学习进度,比普通大学生快了好几倍。

  尤其是在计算机领域。

  他几乎是一看就懂,一看就会。

  他随手打开电脑上的代码编辑器,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

  一行行简洁而高效的代码,出现在屏幕上。

  片刻之后,他按下了运行键。

  一个简单的桌面小工具弹了出来,完美运行,没有任何bug。

  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让他无比着迷。

  除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康开还有一个秘密基地。

  康志和的零件加工厂。

  工厂里总是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但在康临听来,这却是世界上最动听的交响乐。

  一有空,他就会跑到这里来。

  此刻,他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工作台前,全神贯注地盯着桌上的模型。

  那是一个侦查无人机的等比例缩小版,也是他最近的心血之作。

  这一次,他的野心更大。

  他要从零开始,亲手打造这架无人机的每一个零件。

  “系统,分析一下这套涡喷发动机的设计图。

  重点计算在海平面标准大气压下,涡轮叶片的最佳攻角和材料强度需求。”

  他在脑海中下达了指令。

  【指令收到,开始分析……】

  【三维模型构建中……流体动力学模拟启动……材料应力分析中……】

  海量的数据流瞬间涌入他的大脑,智囊系统将那些无比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成了直观的结果。

  【分析完毕。

  建议叶片攻角调整为17.5度,材料推荐使用镍基高温合金Gh4169。

  可承受1200摄氏度高温及十万转以上离心力。】

  康临的眼睛亮了起来。

  他又在图纸上飞快地修改着参数,计算机身尺寸、重量、风阻。

  每一个环节,他都处理得一丝不苟。

  智囊系统也帮他解决了不少复杂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