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甲良看着康临,眼神里满是惋惜:“康神,你真不考虑一下?我们航模社真的特别需要你。”
康临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有技术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交流。”
宋甲良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好!一言为定!”
第二天一早,青北大学的林荫道上。
三个男生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另一个男生,朝着教学楼走去。
正是康临和他的三个室友。
这是康临第一次踏入大学的课堂。
对于整个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新生来说,康临只是一个存在于传说中的名字。
他们刚在能容纳两百人的阶梯教室里坐下,周围就响起了窃窃私语。
“快看快看,坐第四排那个,是不是就是康临?”
“哪个哪个?”
“就那个,长得最帅的那个!”
“我靠,真是他!活的!”
“他居然真的来上课了?我还以为这种大神都不用来呢。”
康临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自顾自地拿出课本。
倒是他旁边的赵陵,腰板挺得笔直,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
就差在脸上写上“没错,我就是他室友”几个大字了。
很快,上课铃响了。
一个地中海发型、戴着金丝眼镜的教授走上讲台,开始讲授这门《电路分析基础》。
讲了大概十几分钟,教授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
“我知道,我们班里有一位特殊的同学。
军训和之前的班会都没参加,很多人可能还不认识。康临同学,在吗?”
刷!
整个教室两百多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了康临身上。
康临站了起来。
“老师好。”
教授笑着点了点头:“来,跟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康临的目光扫过全场,面对着一张张好奇的脸,他的介绍简单到了极致。
“大家好,我叫康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请多指教。”
说完,便坐了下去。
没了?
就这?
同学们都愣住了。
没有介绍光辉事迹,没有展望未来,甚至连个兴趣爱好都没说。
这自我介绍,朴实得有些过分了。
但这种极致的简约,反而更增添了他身上的神秘感。
一上午的课很快过去。
对于康临来说,课程内容过于基础,听得他昏昏欲睡。
正当他收拾东西准备和室友们去吃饭时,一个看起来很干练的年轻女老师走进了教室。
“请问,哪位是康临同学?”
康临停下动作:“我是。”
“你好,我是你们的辅导员,我姓王。你跟我来一下,有点事找你。”
康临跟室友们打了个招呼,跟着王辅导员走出了教室。
走在行政楼的走廊上,康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
“王老师,我正好有件事想跟您申请一下。”
“哦?你说。”王辅导员和气地道。
“是这样的,因为我个人有一些科研项目在进行,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和安静的环境。
所以我想申请搬到校外去住。”
王辅导员的脚步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为难。
“校外住宿?这个……按规定,大一新生是要统一住校的。
这是为了方便管理,也是为了让大家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康临也知道这个规定,但他有必须搬出去的理由。
风洞实验室的改造马上就要开始,后面还有一大堆设备要进场。
住在宿舍里,每天来回通勤实在太浪费时间了。
“我知道规定,但我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希望学校能考虑一下。”
看着康临认真的表情,王辅导员沉吟了片刻。
她当然知道康临的情况有多特殊。
开学前,院里就专门为他开过会。
“这样吧,”她开口道,“你的情况,我确实做不了主。
我直接带你去见院长吧,由院长来决定。”
赵荣光,青北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院长,六十二岁,中科院院士。
当康临走进他那间摆满了书籍和模型的办公室时,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站在窗边打电话。
看到辅导员带着康临进来,赵荣光对着电话那头笑了笑。
“老邓,不跟你说了,你心心念念的人来了。对,就在我这儿呢。放心,丢不了。”
他挂断电话,笑呵呵地看向康临。
“来,康临同学,坐。”
他的眼神里没有面对普通学生时的威严,反而充满了欣赏和好奇。
“刚才打电话的,是107所的邓利和院士。”赵荣光主动解释道。
“他和崔进业院士,可是在我面前把你夸上了天啊。”
康临谦虚道:“邓老和崔老过奖了。”
“不不不,这可不是过奖。”赵荣光摆了摆手,表情变得有些严肃。
“他们甚至跟我开玩笑,说让你在青北跟着上这些基础课,简直是浪费你的才能。”
这就是所谓的“青北浪费论”。
康临没有接话,静静地听着。
他知道,正题要来了。
果然,赵荣光继续说道:“你的情况,我跟校领导已经沟通过了。
学校可以给你最大的自由度。”
他看着康临,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可以不用来上课,所有课程允许你自学。
但是,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你一门都不能挂科。”
“第二,毕业时,你必须修满所有要求的学分。”
“能做到吗?”
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方案!
康临立刻点头:“没问题,谢谢院长,谢谢学校。”
“先别急着谢。”赵荣光笑了笑,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的好奇更浓了。
“现在,能跟我说说你最近到底在忙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项目,能让邓老他们紧张成这样?”
康临略一思索。
他很清楚,想要获得学校更深层次的支持,就必须展现出足够的价值和潜力。
遮遮掩掩没有意义。
于是,他决定摊牌。
“院长,我在研究一级方程式赛车,也就是F1赛车的相关技术。”
“什么?”赵荣光愣住了。
F1?
这个领域,跟康临之前研究的无人机,跨度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康临没有理会院长的惊讶,继续平静地叙述着自己的计划。
“我已经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用于研发和制造超跑。我的最终目标是,收购一支F1车队,
用我们自己的赛车,去参加世界顶级的比赛,以此来推广我们的技术和品牌。”
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赵荣光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
用自己的技术造F1赛车?
还要收购车队去参加比赛?
这个年轻人,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这已经不是一个学生科研项目的范畴了,这简直是在挑战一个国家最顶尖的工业体系!
过了足足半分钟,赵荣光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语气干涩地问:“你……是认真的?”
“非常认真。”康临的回答斩钉截铁。
康临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有技术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交流。”
宋甲良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好!一言为定!”
第二天一早,青北大学的林荫道上。
三个男生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另一个男生,朝着教学楼走去。
正是康临和他的三个室友。
这是康临第一次踏入大学的课堂。
对于整个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新生来说,康临只是一个存在于传说中的名字。
他们刚在能容纳两百人的阶梯教室里坐下,周围就响起了窃窃私语。
“快看快看,坐第四排那个,是不是就是康临?”
“哪个哪个?”
“就那个,长得最帅的那个!”
“我靠,真是他!活的!”
“他居然真的来上课了?我还以为这种大神都不用来呢。”
康临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自顾自地拿出课本。
倒是他旁边的赵陵,腰板挺得笔直,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
就差在脸上写上“没错,我就是他室友”几个大字了。
很快,上课铃响了。
一个地中海发型、戴着金丝眼镜的教授走上讲台,开始讲授这门《电路分析基础》。
讲了大概十几分钟,教授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
“我知道,我们班里有一位特殊的同学。
军训和之前的班会都没参加,很多人可能还不认识。康临同学,在吗?”
刷!
整个教室两百多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了康临身上。
康临站了起来。
“老师好。”
教授笑着点了点头:“来,跟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康临的目光扫过全场,面对着一张张好奇的脸,他的介绍简单到了极致。
“大家好,我叫康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请多指教。”
说完,便坐了下去。
没了?
就这?
同学们都愣住了。
没有介绍光辉事迹,没有展望未来,甚至连个兴趣爱好都没说。
这自我介绍,朴实得有些过分了。
但这种极致的简约,反而更增添了他身上的神秘感。
一上午的课很快过去。
对于康临来说,课程内容过于基础,听得他昏昏欲睡。
正当他收拾东西准备和室友们去吃饭时,一个看起来很干练的年轻女老师走进了教室。
“请问,哪位是康临同学?”
康临停下动作:“我是。”
“你好,我是你们的辅导员,我姓王。你跟我来一下,有点事找你。”
康临跟室友们打了个招呼,跟着王辅导员走出了教室。
走在行政楼的走廊上,康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
“王老师,我正好有件事想跟您申请一下。”
“哦?你说。”王辅导员和气地道。
“是这样的,因为我个人有一些科研项目在进行,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和安静的环境。
所以我想申请搬到校外去住。”
王辅导员的脚步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为难。
“校外住宿?这个……按规定,大一新生是要统一住校的。
这是为了方便管理,也是为了让大家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康临也知道这个规定,但他有必须搬出去的理由。
风洞实验室的改造马上就要开始,后面还有一大堆设备要进场。
住在宿舍里,每天来回通勤实在太浪费时间了。
“我知道规定,但我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希望学校能考虑一下。”
看着康临认真的表情,王辅导员沉吟了片刻。
她当然知道康临的情况有多特殊。
开学前,院里就专门为他开过会。
“这样吧,”她开口道,“你的情况,我确实做不了主。
我直接带你去见院长吧,由院长来决定。”
赵荣光,青北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院长,六十二岁,中科院院士。
当康临走进他那间摆满了书籍和模型的办公室时,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站在窗边打电话。
看到辅导员带着康临进来,赵荣光对着电话那头笑了笑。
“老邓,不跟你说了,你心心念念的人来了。对,就在我这儿呢。放心,丢不了。”
他挂断电话,笑呵呵地看向康临。
“来,康临同学,坐。”
他的眼神里没有面对普通学生时的威严,反而充满了欣赏和好奇。
“刚才打电话的,是107所的邓利和院士。”赵荣光主动解释道。
“他和崔进业院士,可是在我面前把你夸上了天啊。”
康临谦虚道:“邓老和崔老过奖了。”
“不不不,这可不是过奖。”赵荣光摆了摆手,表情变得有些严肃。
“他们甚至跟我开玩笑,说让你在青北跟着上这些基础课,简直是浪费你的才能。”
这就是所谓的“青北浪费论”。
康临没有接话,静静地听着。
他知道,正题要来了。
果然,赵荣光继续说道:“你的情况,我跟校领导已经沟通过了。
学校可以给你最大的自由度。”
他看着康临,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可以不用来上课,所有课程允许你自学。
但是,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你一门都不能挂科。”
“第二,毕业时,你必须修满所有要求的学分。”
“能做到吗?”
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方案!
康临立刻点头:“没问题,谢谢院长,谢谢学校。”
“先别急着谢。”赵荣光笑了笑,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的好奇更浓了。
“现在,能跟我说说你最近到底在忙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项目,能让邓老他们紧张成这样?”
康临略一思索。
他很清楚,想要获得学校更深层次的支持,就必须展现出足够的价值和潜力。
遮遮掩掩没有意义。
于是,他决定摊牌。
“院长,我在研究一级方程式赛车,也就是F1赛车的相关技术。”
“什么?”赵荣光愣住了。
F1?
这个领域,跟康临之前研究的无人机,跨度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康临没有理会院长的惊讶,继续平静地叙述着自己的计划。
“我已经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用于研发和制造超跑。我的最终目标是,收购一支F1车队,
用我们自己的赛车,去参加世界顶级的比赛,以此来推广我们的技术和品牌。”
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赵荣光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
用自己的技术造F1赛车?
还要收购车队去参加比赛?
这个年轻人,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这已经不是一个学生科研项目的范畴了,这简直是在挑战一个国家最顶尖的工业体系!
过了足足半分钟,赵荣光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语气干涩地问:“你……是认真的?”
“非常认真。”康临的回答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