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开学第一天,康神已免修-《课余手搓战机,你管这叫高中生?》

  赵荣光盯着他看了很久,似乎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丝吹牛或轻浮的痕迹。

  但他失败了。

  康临的眼神,平静而坚定,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赵荣光深吸一口气,激动得猛地一拍桌子。

  “好!好小子!有魄力!”

  他激动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颊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

  “我们国家在顶级精密制造和极限动力系统上,一直被西方卡着脖子!

  你要是真能做成,这意义,不亚于搞出两弹一星啊!”

  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着康临。

  “说!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支持?学校的重点实验室,里面的仪器设备你随便用!

  不够我再去申请!人手不够?我给你配两个最优秀的研究生当助手!”

  面对院长如此给力的支持,康临心里一暖。

  “谢谢院长。不过,有些设备比较特殊,对场地环境要求很高,学校实验室可能不太方便。

  我已经委托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采购了,准备建一个私人的实验室。”

  他顺势说出了自己的另一个请求。

  “这也是我刚才跟辅导员申请校外住宿的主要原因。

  实验室建好后,住在校外,通勤会方便很多。”

  赵荣光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他就说,以康临的性格,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要搞特殊。

  “我明白了!我批了!”赵荣光大手一挥,无比豪气地说道,“你的外住申请,我给你批了!

  手续我让辅导员马上去办!”

  康临站起身,郑重地鞠了一躬:“谢谢院长。”

  赵荣光扶住他,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小子,是在为国争光!学校不给你开绿灯给谁开!”

  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以后需要什么设备,直接来找我。”

  开学第一天,康临去上课了。

  这门课是能动系大一新生的专业基础课,《工程热力学》。

  讲台上的老师,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讲课不疾不徐,声音洪亮。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自然界宏观过程方向性的基本定律。

  它告诉我们,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康临坐在后排,百无聊赖地转着笔。

  这些知识,他早就烂熟于心了。

  别说本科教材,就连国外最新的研究生课程,他都自学完了。

  对他来说,现在听这些,跟让一个博士生去听小学算术课没什么区别。

  实在是有点……无聊。

  倒不是说教授讲得不好。

  恰恰相反,老教授讲得深入浅出,对知识点的理解非常深刻。

  偶尔还会穿插一些自己做过的项目案例,引得前排的学生阵阵惊叹。

  是个有真本事的学者。

  可惜,康临的进度条已经拉得太远了。

  终于,熬到中场休息。

  老教授喝了口水,笑着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

  教室里一片安静。

  大家都是刚接触这个学科,能跟上教授的思路就不错了,哪敢提问。

  康临想了想,举起了手。

  “老师,我想请教一个关于内燃机瞬态热负荷下。

  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非共形接触与润滑油膜破裂机制的问题。”

  他一开口,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齐刷刷地回头看他,眼神里充满了茫然。

  啥玩意儿?

  活塞环?缸套?

  这哥们说的是中文吗?怎么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听不懂了?

  讲台上的老教授也愣了一下。

  他推了推老花镜,仔细打量着康临。

  这个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本科教学的范畴,甚至很多研究生都未必能说得清楚。

  这是一个非常前沿且复杂的工程难题。

  老教授沉吟片刻,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

  “这位同学,你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也非常有深度。

  它涉及到多体动力学、流体力学和材料磨损学的交叉领域……”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简单地阐述了问题的复杂性和研究方向,最后说道:

  “下课后你可以来我办公室,我们单独聊聊。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说不完。”

  “好的,谢谢老师。”

  康临坐下了。

  周围的同学看他的眼神,已经从茫然变成了敬畏。

  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好牛逼的样子。

  这节课后,康临就再也没出现在课堂上。

  他跟几位专业课老师都进行了一次类似的“学术交流”。

  结果就是,所有老师都默认了他可以不用来上课,有事直接去办公室找他们就行。

  对这种级别的天才学生,常规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了。

  强行把他按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

  于是,康临彻底解放了。

  他每天的生活,变成了宿舍、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

  哦不,现在是校外住所、食堂、实验室。

  赵荣光院长的效率极高。

  当天下午,辅导员就带着一脸复杂的表情,把所有的外住手续都给他办妥了。

  从此,康临成了青北大学建校以来,第一个刚开学就免听、免住的本科生。

  “源能工业”的私人实验室,还没有完全建成。

  但康临已经在学院的重点实验室里,先一步开始了工作。

  赵荣光给他批了最高权限,实验室里所有没被占用的仪器设备,他都可以随便使用。

  康临的研究,很快就吸引了学院里其他人的注意。

  尤其是那些常年泡在实验室里的研究生和即将毕业的大四学长学姐。

  “那个就是康临?大一新生?”

  “对,就是他,听说院长特批的,可以不用上课。”

  “他在干嘛呢?我看他天天在摆弄那台五轴联动机床。”

  “不知道,好像是在做什么零件,精度要求高得吓人。”

  康临没有理会周围的议论。

  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机床。

  这台国产的五轴机床,已经是学校能拿出的最好的设备之一了。

  但在康临眼里,还是太落后了。

  无论是加工精度,还是运行稳定性,都和国际顶尖水准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他也没指望能一步到位。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现有设备,先做出一些基础部件。

  同时,也是在验证自己的一些设计理念。

  渐渐地,一些好奇的学长学姐开始凑过来。

  “学弟,你这是在做什么?”一个戴着眼镜的研究生学长忍不住问道。

  康临停下手里的活,抬头看了他一眼。

  “发动机的一个零件。”

  “发动机?什么发动机?”

  “超跑用的,V12自然吸气发动机。”康临回答得云淡风轻。

  “……”

  学长愣住了。

  V12?

  超跑?

  他是不是听错了?

  一个大一新生,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说要造V12发动机?

  这比说要造火箭还离谱啊!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能动学院和微电子学院的高年级学生中传开。

  越来越多的人跑到实验室来看热闹。

  他们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天才,到底是在吹牛,还是真有本事。

  结果,一看之下,大部分人都被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