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一座水车-《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

  “之前司农部账目混乱,近些时日,你用新的记账法,重新规整一遍,不如,就半旬时间吧!”

  听着谢珩不容置疑的语气,吕清桓苦笑着应下了这件差事。

  大司农,绝对是生气了。

  查了一遍账目后,谢珩便离开了。

  休什么沐,他只觉得这一天忙的很。

  翌日一早,刘璿早早到了署衙。

  吕清桓亲自在门口迎接,将刘璿带到了一个屋子里。

  看着堆的到处的竹简,刘璿诧异出声,

  “吕部丞,你这是。”

  吕清桓嘴角僵硬弯起,

  “太子殿下,属下正在整理以往的账目。”

  刘璿心下暗道,不好。

  接下来,吕清桓就开口,

  “大司农说,让您跟属下一起整理。”

  刘璿怀疑的看着吕清桓,他不会是在诓本太子吧!

  “就我们两人?”

  吕清桓肯定的点头,打碎了刘璿最后一点希望。

  他不想看字啊!

  啊!

  接下来,吕清桓开始给刘璿讲解起了新的记账方式。

  看着面前简洁明了的表格,刘璿眼神一亮,这个的话,他不排斥。

  刘璿和吕清桓两人合作,开始整理起来。

  可随着整理的越多,刘璿之前的新奇和激动逐渐消散。

  里面的每一笔账目,每一笔银钱去处,都让刘璿心中发涩。

  北伐,军饷,救灾,水患,还有这一笔笔税收。

  刘璿愈发认真和沉默。

  吕清桓也微微摇头,之前并不觉得,可整理起来,一切都犹如展现在眼前。

  他恍然间回到了几年前,和上官一起统筹粮草,稳定经济时的日子。

  还好,大司农来了。

  谢府,刘谌坐在会客厅,看着自己写的感悟。

  不知道先生满不满意。

  谢珩过来时,就看见刘谌在认真的翻看。

  “觉得自己写的如何?”

  刘谌苦笑一声,站起行礼,嘲弄一笑,

  “狗屁不通。”

  谢珩转身拿起刘谌放在桌面上的竹简,坐到主座,看了起来。

  刘谌恭敬站在一旁,心里七上八下的。

  等谢珩看完,合上竹简后,刘谌才轻呼出一口气。

  “我不做评价,只能说你没用心。”

  刘谌想起昨夜自己紧赶慢赶才凑足五千字,无奈点头。

  “先生所言甚是,一千字时,谌文思泉涌,可到了五千字,谌真不知该写些什么了。”

  谢珩理解点头,

  “疏通河道乃是大事,不可大意。”

  “是,先生。”

  谢珩指了指坐席,

  “坐吧!”

  刘谌心里一松,坐下后,语气也轻松起来,

  “先生,听说您有了新式的制盐之法。”

  谢珩微微点头,“你手里可有信任之人。

  吾不久后会在暗地里组建一支商队,你若是有可信之人,可送来。”

  刘谌双眼一亮,先生这是要带他挣钱吗?

  “有,有的,先生。”

  谢珩从怀里拿出一只令牌,交给刘谌,

  “让他带着令牌去找城外糜家庄子上找糜照。”

  刘谌看着鎏金令牌,眼神更火热了,连令牌上都有金粉,先生真有钱。

  见时间不早了,刘谌拱手道,

  “先生,弟子今日还要去观测河道,请容弟子先行告退。”

  谢珩微微点头。

  刘谌走后,谢珩看着窗外的好天气,拿着鱼竿去池塘边钓鱼。

  梨花树下,谢珩闭眼躺在躺椅上,脚边的鱼竿稳稳的架起,白色的梨花花瓣在枝头悄悄被风吹落,落了谢珩满身。

  风一吹,又吹向水面,轻轻漂流在镜面,激起许多涟漪。

  城外,刘谌带着人到了一处被淤堵的浅滩,

  “诸位,留下百人先疏通此处,其余人,跟着本公子继续向前。”

  五百人分段疏通,这样能提高一些效率。

  从成都到金堤走路预计六个时辰,这样过去,还不知什么时候了。

  刘谌看着田埂间挑水灌田的农户,心里直叹。

  “张中郎,这里可安装水车?”

  张锻丘四处看了看,抱拳道,

  “公子,属下还需探查一番。”

  刘谌微微点头后,张锻丘就带着人迅速勘察起地形来。

  按照他的意见,在之前安装翻车旁的地方都架上水车。

  可看公子的意思,是要在此地架上一个。

  此地地形略有起伏,还有河流穿丘而过,且岸边平坦,倒是可以安装一个中小型的水车。

  刘谌得知后,立即下令建造。

  铁工坊的工匠立即就地取材,数十人通力合作,一个直径一米五的水车便架了起来。

  村民们早就发现了这群人,看着他们敲敲打打的。

  “这个东西是啥?”

  “看着像车轮。”

  水车架起后,开始缓缓转动起来,水斗里的水也开始慢慢从水车最高处流下。

  工匠一阵欢呼,

  “成功了。”

  “快架起竹竿。”

  张锻丘激动的看着这一幕。

  很快几根竹筒制成的简易引水装置就制作完成。

  水流川流不息,推动水车转动,每当水车上的竹筒没入水中,装满后,随着水车转动到最高处。

  由于竹筒倾斜的角度,此时,竹筒里的水会准确无误的落到底下横放的竹节里,然后顺着竹节流到沟渠里。

  本来还拿着木桶打水的村民们看着沟渠里流来的水,连忙挖开自家田里的田埂。

  看着水流慢慢渗入地底,不少人眼泪湿润了眼眶。

  此地的村长站在刘谌面前,就要感激的跪下行礼。

  刘谌连忙阻止,

  “村长不必多礼,这是本公子该做的,而且这水车是大司农所建造的,本公子不过是跑一趟罢了。”

  看着这位面容稚嫩的公子,村长感叹不已,

  “公子说笑了,您和大司农的恩情吾等定不会忘。”

  看着村长感激的眼神,刘谌忽然生出了一丝明悟。

  也许,先生把此事交给他,就是为了让他看到这一幕。

  很快,所有的田地都吸饱了水。

  大家都坐在田埂间,看着水渠里清澈的水流,舒心的闲谈。

  “这下可太好了,咱们不用再一桶一桶的提水了。”

  “是啊!那个大轮子可真不错。”

  “什么大轮子,那叫水车,是大司农做出来的。

  之后还会在很多地方安水车。”

  “原本以为今年会比较难过,没想到,会有这么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