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

  嗯,师傅,咱们进去吧?何雨柱点头应道。

  他注意到今天厨师会格外热闹,想必是因为高级厨师考核的缘故。

  还没等两人迈进门,就听见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保国哥,你们来了。”

  厨师会副会长郑邵彬笑吟吟地迎上前。

  李保国瞥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问:那老家伙呢?

  显然是在问厨师会会长。

  郑邵彬面露难色:保国哥,你也知道会长的脾气...

  李保国闻言哈哈大笑:我还不清楚他那点心思?不就是看我徒弟来参加考核,在家生闷气么?想到对手可能气得跳脚的样子,他心情愈发舒畅。”走吧柱子,咱们进去。”

  刚踏入厨师会大厅,何雨柱就看见不少熟面孔——都是上次出师宴时来过鸿宾楼的同行。

  那不是李师傅吗?

  旁边是他徒弟?

  鸿宾楼的何师傅,你们没听说过?

  李保国在业内声望颇高,一进场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而那些参加过出师宴的同行认出何雨柱后,纷纷向旁人介绍,众人才知道李师傅竟有这么个出色的徒弟。

  师徒二人一路点头致意,很快来到考核内场。

  待郑邵彬上台时,场内已聚集了十位参加高级厨师考核的选手。

  欢迎各位参加高级厨师考核,我是副会长郑邵彬。

  本次考核由我和三位特级厨师共同评审,保证公平公正!

  这些选手大多三十岁上下,有的师从名门,有的出身厨艺世家。

  能走到高级考核这一步,没有师承几乎是不可能的。

  十五岁的何雨柱站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规则宣布完毕后,考核正式开始。

  每位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五道指定菜品,完成速度和质量将决定最终得分。

  菜品会根据选手专长的菜系进行分配。

  除了四位评审,现场还有许多前来观摩的同行。

  毕竟高级厨师在业内已是难得的人才,大家都想看看这些后起之秀的实力。

  考核分两组进行,何雨柱被安排在第二组。

  他的对手是个三十出头的矮壮汉子,粗短的脖颈透着常年掌勺的痕迹。

  巧合的是,两人都擅长川菜。

  当厨师会公布这组的考核菜品时,在场不少人都不由皱起了眉头。

  川菜作为当下风靡全国的主流菜系,其烹饪难度众人心知肚明。

  何雨柱抽到的五道菜品,道道都是硬骨头!

  李师傅这徒弟的运气未免太背了?

  同组那矮个子男人的菜式就合理得多——一道高难度、两道中等、两道基础款,这才像正常分配吧?

  台下李保国盯着徒弟的考题清单,目光扫过评审席时鼻腔里挤出几声冷哼。

  这般刁难早在他预料之中,不过就凭这些小动作,也想难倒得了柱子的手艺?

  评审席上的郑邵彬瞥见考题单,眉头顿时拧成疙瘩。

  虽说考题本是随机分配,但惯例都会酌情调整平衡难度。

  眼前这明摆着是超标配置,自己作为副会长竟毫不知情——厨师会里显然有人动了手脚。

  可惜考核已经开始,此刻他也不便多言。

  场上的何雨柱倒浑然不觉。

  确认菜单后,他只在脑中快速过了一遍烹饪流程。

  对于厨艺五级的他而言,这种场面连热身都算不上。

  考核开始!

  随着郑邵彬宣布,两道人影同时动了起来。

  围观同行的视线大多黏在何雨柱身上——李保国爱徒遭遇地狱级考题,这戏码谁不爱看?

  可当少年行云流水地处理起食材时,不少人的眼神渐渐变了。

  ......

  约莫一炷香后。

  何雨柱将最后一道菜装盘完毕,举手示意完成。

  此刻全场目光如聚光灯般打在他身上。

  那些原本心存轻视的 湖,此刻脸上都写着服气。

  何师傅比上次出师宴还利索,旁边那位才做到第三道呢。”有见证过柱子手艺的食客啧啧称奇。

  评审席上三位特级厨师交换着眼色,郑邵彬则眼底含笑起身:诸位,品鉴吧。”

  五道川菜在长案上一字排开。

  郑邵彬刚凑近便瞳孔微震——这扑鼻的镬气,分明是李保国的真传!

  身后三位评审不情不愿地举箸,菜入口的瞬间却同时僵住。

  我判定——通过!郑邵彬声如洪钟。

  另三人咂摸着舌尖未散的余味,最终苦笑着点头认输。

  满堂围观者顿时炸开了锅。

  考核通过!

  随着厨师会四位评委的宣布,整个考场顿时 动起来。

  竟然通过了!

  这可是今天第一个通过高级考核的!

  先前第一组的两位考生,虽然菜品难度不及何雨柱,却仍因细微瑕疵未能通过。

  这足以证明高级厨师考核的严苛标准——毕竟通过者就意味着有资格在任何饭店担任大厨,即便是鸿宾楼这样的名店也会以礼相待。

  三位特级厨师评委面面相觑。

  他们原本在会长的授意下,特意为何雨柱安排了超高难度的考题,盘算着要么让他知难而退,要么就在评分时稍动手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当亲眼目睹何雨柱行云流水的操作,特别是尝过那五道无可挑剔的菜肴后,三人彻底打消了念头。

  在场那些曾在出师宴上见识过何雨柱手艺的同行们,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

  不少人已经围到李保国身边道贺:

  李师傅,恭喜啊!

  何师傅这次又通过高级考核,您真是教导有方!

  李保国含笑点头,望向正从考场走来的徒弟时,眼中满是自豪。

  ......

  鸿宾楼门前,杨国涛频频张望街角。

  当两辆黄包车映入眼帘时,他立即快步迎上前,抢着付了车钱,迫不及待地问道:李师傅,柱子,结果如何?

  杨老板,李保国笑着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从今往后,咱们鸿宾楼要多一位大厨了。”

  太好了!杨国涛激动地握住何雨柱的手,脸上写满欣喜。

  虽然早有预料,但亲耳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让他如释重负。

  要知道大厨通常都是重金挖来的,能自己培养出一个已属不易,更何况是年仅十五岁的天才厨师!

  鸿宾楼这次真是捡到宝贝了。

  当初柱子来应聘时,杨国涛完全是看在李保国的情面上才答应试用,没想到竟招来这么个天才厨师。

  原先杨国涛只觉得柱子有潜力冲击国宴水准,如今通过高级考核后,他敢断言:这小子将来起码有五成把握能当上国宴主厨!这可是厨师界的最高荣誉。

  能让见多识广的杨老板如此看好,足见柱子的实力有多惊人。

  不过杨国涛心里也明白,虽说现在对柱子百般优待,但李保国这位师父的面子必须给足。

  毕竟师徒情分,可不是他们这些生意人能比的。

  柱子,按咱们说好的,从今天起你就是鸿宾楼正牌大厨了。

  月薪四十五万,外加二十万补贴,每天负责三道招牌菜,你看如何?杨老板语气里还留着商量余地。

  何雨柱听完却爽快应下:就按您说的办。”他心知这待遇已到顶了,何况杨老板待他不薄。

  再说空间里囤着不少钱财物资,六十五万的月薪完全够用。

  以他的手艺,加上提成,月入百万都不是梦!

  要知道这年头,连八级钳工易中海月薪也不过六七十万。

  十五岁就能挣这么多,绝对是顶尖收入。

  而且这钱来得清白,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见柱子毫不拿乔,杨国涛暗自点头。

  这年轻人厨艺精进却始终谦逊,单是这份心性就值得栽培。

  今天考核辛苦,先回去休息。

  明天正式宣布你升任大厨,正好给店里造造势。”该有的排场,杨老板绝不含糊。

  柱子跟师父打过招呼便离开了鸿宾楼。

  他没直接回家,而是拐去了百货公司。

  如今年薪千万,加上空间里的储备,总算有了些底气,是时候添置家当了。

  自行车成了首选。

  虽说比不上他的轻功迅捷,但总不能到哪儿都飞檐走壁。

  况且现在还没实行票证制度,等以后自行车票难求时再买就晚了。

  站在百货公司柜台前,望着那些崭新又带着时代印记的商品,何雨柱眼中泛起异样的光彩。

  他慢悠悠逛着各个柜台,细细品味着这个特殊年代的生活气息。

  何雨柱径直走向手表柜台。

  五十年代初的手表款式寥寥无几,但他并不在意这些。

  穿越到这个没有手机的年代,看时间成了麻烦事,既然碰上了,他随手挑了块银色腕表。

  八十八万元的钞票递出去,柜台玻璃上便多了一枚全钢防水防震的大三针手表。

  金属表带扣上手腕的刹那,冰凉的触感让他挑了挑眉。

  转身就朝自行车专区走去——永久、飞鸽、凤凰三足鼎立的柜台前,清一色扎着红绸的崭新车架在日光灯下泛着烤漆特有的光泽。

  何雨柱的手指在永久牌车把上停了片刻,掏出钞票时,售货员盯着这个一次性付清一百六十八万的年轻人,圆框眼镜差点滑到鼻尖。

  钢印早就在车架上等着新主人。

  百货公司的人例行公事询问来历,何雨柱亮出鸿宾楼厨子的身份,车钥匙便叮当落进掌心。

  推着锃亮的自行车走出商场时,腕表秒针的走动声混着车轮辚辚,倒真像旧时中了举的秀才骑着高头大马还乡——可惜他的只能乖乖被推着走。

  南锣鼓巷的青砖墙越来越近,前院藤椅里突然弹起个身影。

  阎埠贵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比车铃还圆:永久牌!上沪去年复产的新款!他如数家珍地摸着车架上北极熊商标,活像鉴赏古董的当铺朝奉,俄熊专家设计的,一百六十八万呐!

  ……

  崭新的车架映着阎埠贵发亮的瞳孔。

  这位小学教员整个人几乎趴在自行车上,连车轴辐条的反光都要数清楚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