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不动声色转了转腕表——表盘玻璃折射的夕阳,正巧晃在对方镜片上。
从原剧中就能看出,阎埠贵对新鲜物件向来热衷。
他家早早备了自行车,后来又是全院第一个添置电视机的。
虽说平时精打细算,但在这些事上,他从不吝啬。
柱子,你这是......发财了?正因了解行情,阎埠贵的反应格外强烈。
要知道,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标价一百六十八万!
就他那点教师工资,半年不吃不喝也未必买得起!
何雨柱见状笑道:发财谈不上,倒是响了。”
既然敢买自行车,他就不怕旁人打听。
以他现在的收入和积蓄,买辆车绰绰有余。
阎埠贵眼珠转了几转,心里飞快盘算:
何大清走后,柱子独自拉扯雨水,即便留下些钱也该用完了。
这么看来,柱子竟在鸿宾楼短短几个月就攒出辆自行车?
柱子,你现在工资不低吧?这玩意儿,连老易都舍不得买!
这辆自行车让阎埠贵重新评估了柱子的实力。
院里收入最高的易中海都未必舍得,更别提人脉广但同样没车的许伍德家了。
阎埠贵甚至能想象全院见到自行车时的反应。
虽然震惊,但他毕竟与柱子交好,很快便替他考虑起来。
柱子,这宝贝可得看好了。”阎埠贵眼馋地瞄着车,没提借车的事,反而提醒道。
何家现在由柱子当家,买了这么个大件,保不齐有人要来借。
三大爷放心,这是我颠勺挣来的血汗钱,肯定爱惜。”
那是,那是。”阎埠贵目送柱子推车进中院,目光黏在车上挪不开。
要不是顾及读书人的体面,他真想跟柱子商量,改天也让他过过手瘾。
刚进中院,街坊们立刻炸开了锅。
我没眼花吧?那是......
自行车?!
柱子买自行车了!
原本闲聊的众人齐刷刷盯着那辆锃亮的永久牌自行车,惊叹声此起彼伏。
何雨柱看着院里众人对一辆普通自行车大惊小怪的模样,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他也理解,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自行车可是结婚时的大件。
要知道在后世,结婚讲究的可是房子和天价彩礼,难怪这些人如此惊讶。
此时,易中海正和贾东旭坐在院里的石凳上,讨论着钢厂钳工的技术问题。
看到何雨柱推着自行车进来,两人都愣住了。
师傅,柱子他……贾东旭瞪大了眼睛。
易中海忍不住站起身,目光闪烁地盯着何雨柱。
这小子居然买了自行车?
柱子,下班了?易中海笑着迎上去,眼睛却不住地瞟向那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
虽然他对物质要求不高,但看到这辆做工精良的自行车,还是忍不住心动。
是啊,一大爷。”何雨柱点点头,发了工资攒了点钱,想着出行方便,就买了辆自行车。”他故意说得大声些,让院里人都听见。
买这么个大件,要是不声不响的,保不准第二天就有人去举报。
虽然来路正当,但他也不想惹麻烦。
易中海眼中的惊讶丝毫未减。
柱子说得轻巧,这可是一百六十多万的大件!整个南锣巷,恐怕就这一辆。
看来鸿宾楼的工资确实不低啊。
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
秦淮茹和贾张氏不知何时也走了出来,一眼就看见何雨柱推着自行车停在自家门口。
何雨柱给车轮上了锁,把车靠在墙边。
现在还没出世,他也没太担心,锁好车就进屋了。
这年头,自行车这种大件就算放在门口也没人敢偷——抓住可是要掉脑袋的。
傻柱??贾张氏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那自行车是他买的?
秦淮茹也吃惊地望着那辆自行车,赶紧凑到贾东旭身边:东旭,柱子真买了自行车?来自农村的她连见都没见过自行车,突然出现在眼前,简直像做梦一样。
听完易中海和贾东旭的解释,贾张氏顿时不淡定了:傻柱哪来这么多钱?买得起自行车?她突然想起何雨柱在东旭婚礼上随的礼,气得直跳脚:东旭他师傅,你看看!这傻柱现在有出息了,就不把邻居放在眼里了!上次东旭结婚,他就随了几百块,说什么家里困难。
没钱随礼,倒有钱买自行车?这不是存心跟我们过不去吗!
贾张氏连珠炮似的一通数落,易中海眉头微蹙。
虽说柱子随的份子钱确实少了些,可谁规定人家买了自行车就得给贾家多随礼?碍着贾东旭这层关系,易中海也不好明说。
正说着,院外忽然传来清脆的自行车铃铛声。
南锣巷90号四合院,有信!
邮递员的吆喝声传进院子。
听见动静,易中海带着众人往院门口走去。
邮递员见住户出来,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信封:你们院今天有五封信。”易中海顺手接过,帮着把信分给各家各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分到一封略厚的信件时,易中海手指一顿,目光落在收件人栏——何雨柱(收)。
再瞥见寄件人处何大清三个字,他眼角跳了跳,不动声色地把信揣进袖口。
待邮递员蹬车离去,易中海匆匆分完剩余信件,借口调解邻里矛盾支开众人,转身时脸色已然发青。
......
中院易家堂屋,八仙桌上静静躺着那封保定来信。
易中海夫妇与贾张氏围坐桌边,六只眼睛直勾勾盯着信封鼓胀的边角。
他师傅,自家信还神神秘秘的?贾张氏抻着脖子,方才她早瞧见易中海藏信的小动作,死皮赖脸跟了过来。
易中海沉声道:何大清寄给柱子的。”
那个跟寡妇跑了的何大清?一大妈手里的针线活停了下来。
贾张氏眼珠一转,突然拍腿叫道:该不会是寄钱回来了吧?想到信封里可能装着钞票,她呼吸都急促起来。
要不说您有见识呢!贾张氏凑近易中海,压低声音:这事儿天知地知...她挤眉弄眼,显然误会了易中海的意图。
易中海与妻子交换了个眼神。
若真是汇款倒简单了,可当年何大清连夜出走那晚,他在后院撞见老太太...想到这里,他猛地甩头打断回忆。
当家的,要不...先瞧瞧?一大妈捏着顶针的手有些发抖。
贾张氏忙不迭帮腔:就是就是!要是不相干的玩意儿,再原样塞回去呗!她粗糙的手指已经悄悄摸上信封鼓起的边角。
贾张氏站在边上,跟着一大妈的话头连连点头。
先不说信封里可能有钱,光是之前和傻柱结下的梁子,只要能给傻柱添堵,她就高兴!瞧见刚才傻柱推自行车那得意劲儿没?真不知道有什么好显摆的!
易中海听着两人的话,压根没理会贾张氏那些小心思。
不过拆信看看内容,倒正合他意,否则他也不会把这封信扣下来。
要不...咱们拆开看看?我也是为柱子着想,毕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
他爸走这么远,咱们先帮着把把关,这是在关心他。”易中海说得冠冕堂皇,明明私扣别人信件,偏要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维持他老好人的形象。
贾张氏才懒得绕弯子:对对对,快拆开看看。”
见这情形,易中海也不再废话,直接撕开了信封。
果然,一叠钞票立刻露了出来。
贾张氏手疾眼快,一个箭步上前就数了起来。
整整十五万!抵得上普通学徒工一个月工资了。
何大清这是抽什么风?跑去跟寡妇鬼混的是他,往家里寄钱的也是他。”数清数目后,贾张氏撇着嘴嘀咕。
易中海和一大妈看到钞票却无动于衷,反而继续在信封里翻找。
很快,他们在钞票下面发现一张字条,易中海赶紧拿起来展开。
上面就简简单单三个字:生活费。
看清内容后,夫妻俩不约而同松了口气,交换个眼神,迅速掩饰住眼底的异样。
贾张氏却按捺不住了:东旭师傅,我们家东旭最近吃药调理身子花了不少钱,这钱...
她这是想把钱全吞了。
易中海听得直皱眉。
原本还担心何大清那边有什么变故,现在看来就是单纯给傻柱兄妹寄生活费。
贾嫂子,这钱是何大清给柱子的生活费。
咱们不是说好先帮他看看情况吗?既然信没问题,钱更不能动,不然不成偷了吗?易中海义正词严,完全忘了信就是他扣下的。
贾张氏被绕晕了。
什么情况?拆信的是你,现在有钱又不要了?
那这样,东旭师傅,我们家只要十万。”她还以为是分赃不均,忍痛让了一步。
易中海嘴角抽了抽:这不是钱的事。
要是何大清回来发现...
贾张氏脸色一变,想到后果确实吓人,顿时不敢再提。
这时一大妈打圆场:还是把钱给柱子送去吧,毕竟是何大清的意思。”
今天傻柱买自行车的事已经传遍大院,怎么看都不像缺钱的样子。
可越是如此,他们越不敢贪这笔钱。
何雨柱在原剧中并未经历这些变故,只是普通地在饭店工作,而那笔生活费最终杳无音信,显然是被易中海暗中扣下了。
如今在鸿宾楼混得风生水起的何雨柱,不仅购置了自行车,还因那面少年英雄锦旗的缘故,让易中海不敢私吞何大清寄来的生活费。
当何雨柱从易中海手中接过信封时,眉梢微微一动。
回到屋里,何雨柱轻笑出声。
虽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事情的大致脉络他已猜得 不离十。
......
傍晚时分,中院贾家。
刚领了工资的贾家人正享用着丰盛的晚餐:白面馒头、猪油炒小白菜,还有几粒油亮的肉沫。
贾张氏却食不知味,脑海里不断闪现傻柱推着崭新自行车进院的画面。
这小子的日子怎么越过越红火?贾张氏越想越窝火,恶狠狠地咬着馒头。
目光在儿子贾东旭和儿媳秦淮茹身上转了一圈,突然计上心头。
从原剧中就能看出,阎埠贵对新鲜物件向来热衷。
他家早早备了自行车,后来又是全院第一个添置电视机的。
虽说平时精打细算,但在这些事上,他从不吝啬。
柱子,你这是......发财了?正因了解行情,阎埠贵的反应格外强烈。
要知道,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标价一百六十八万!
就他那点教师工资,半年不吃不喝也未必买得起!
何雨柱见状笑道:发财谈不上,倒是响了。”
既然敢买自行车,他就不怕旁人打听。
以他现在的收入和积蓄,买辆车绰绰有余。
阎埠贵眼珠转了几转,心里飞快盘算:
何大清走后,柱子独自拉扯雨水,即便留下些钱也该用完了。
这么看来,柱子竟在鸿宾楼短短几个月就攒出辆自行车?
柱子,你现在工资不低吧?这玩意儿,连老易都舍不得买!
这辆自行车让阎埠贵重新评估了柱子的实力。
院里收入最高的易中海都未必舍得,更别提人脉广但同样没车的许伍德家了。
阎埠贵甚至能想象全院见到自行车时的反应。
虽然震惊,但他毕竟与柱子交好,很快便替他考虑起来。
柱子,这宝贝可得看好了。”阎埠贵眼馋地瞄着车,没提借车的事,反而提醒道。
何家现在由柱子当家,买了这么个大件,保不齐有人要来借。
三大爷放心,这是我颠勺挣来的血汗钱,肯定爱惜。”
那是,那是。”阎埠贵目送柱子推车进中院,目光黏在车上挪不开。
要不是顾及读书人的体面,他真想跟柱子商量,改天也让他过过手瘾。
刚进中院,街坊们立刻炸开了锅。
我没眼花吧?那是......
自行车?!
柱子买自行车了!
原本闲聊的众人齐刷刷盯着那辆锃亮的永久牌自行车,惊叹声此起彼伏。
何雨柱看着院里众人对一辆普通自行车大惊小怪的模样,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他也理解,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自行车可是结婚时的大件。
要知道在后世,结婚讲究的可是房子和天价彩礼,难怪这些人如此惊讶。
此时,易中海正和贾东旭坐在院里的石凳上,讨论着钢厂钳工的技术问题。
看到何雨柱推着自行车进来,两人都愣住了。
师傅,柱子他……贾东旭瞪大了眼睛。
易中海忍不住站起身,目光闪烁地盯着何雨柱。
这小子居然买了自行车?
柱子,下班了?易中海笑着迎上去,眼睛却不住地瞟向那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
虽然他对物质要求不高,但看到这辆做工精良的自行车,还是忍不住心动。
是啊,一大爷。”何雨柱点点头,发了工资攒了点钱,想着出行方便,就买了辆自行车。”他故意说得大声些,让院里人都听见。
买这么个大件,要是不声不响的,保不准第二天就有人去举报。
虽然来路正当,但他也不想惹麻烦。
易中海眼中的惊讶丝毫未减。
柱子说得轻巧,这可是一百六十多万的大件!整个南锣巷,恐怕就这一辆。
看来鸿宾楼的工资确实不低啊。
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
秦淮茹和贾张氏不知何时也走了出来,一眼就看见何雨柱推着自行车停在自家门口。
何雨柱给车轮上了锁,把车靠在墙边。
现在还没出世,他也没太担心,锁好车就进屋了。
这年头,自行车这种大件就算放在门口也没人敢偷——抓住可是要掉脑袋的。
傻柱??贾张氏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那自行车是他买的?
秦淮茹也吃惊地望着那辆自行车,赶紧凑到贾东旭身边:东旭,柱子真买了自行车?来自农村的她连见都没见过自行车,突然出现在眼前,简直像做梦一样。
听完易中海和贾东旭的解释,贾张氏顿时不淡定了:傻柱哪来这么多钱?买得起自行车?她突然想起何雨柱在东旭婚礼上随的礼,气得直跳脚:东旭他师傅,你看看!这傻柱现在有出息了,就不把邻居放在眼里了!上次东旭结婚,他就随了几百块,说什么家里困难。
没钱随礼,倒有钱买自行车?这不是存心跟我们过不去吗!
贾张氏连珠炮似的一通数落,易中海眉头微蹙。
虽说柱子随的份子钱确实少了些,可谁规定人家买了自行车就得给贾家多随礼?碍着贾东旭这层关系,易中海也不好明说。
正说着,院外忽然传来清脆的自行车铃铛声。
南锣巷90号四合院,有信!
邮递员的吆喝声传进院子。
听见动静,易中海带着众人往院门口走去。
邮递员见住户出来,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信封:你们院今天有五封信。”易中海顺手接过,帮着把信分给各家各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分到一封略厚的信件时,易中海手指一顿,目光落在收件人栏——何雨柱(收)。
再瞥见寄件人处何大清三个字,他眼角跳了跳,不动声色地把信揣进袖口。
待邮递员蹬车离去,易中海匆匆分完剩余信件,借口调解邻里矛盾支开众人,转身时脸色已然发青。
......
中院易家堂屋,八仙桌上静静躺着那封保定来信。
易中海夫妇与贾张氏围坐桌边,六只眼睛直勾勾盯着信封鼓胀的边角。
他师傅,自家信还神神秘秘的?贾张氏抻着脖子,方才她早瞧见易中海藏信的小动作,死皮赖脸跟了过来。
易中海沉声道:何大清寄给柱子的。”
那个跟寡妇跑了的何大清?一大妈手里的针线活停了下来。
贾张氏眼珠一转,突然拍腿叫道:该不会是寄钱回来了吧?想到信封里可能装着钞票,她呼吸都急促起来。
要不说您有见识呢!贾张氏凑近易中海,压低声音:这事儿天知地知...她挤眉弄眼,显然误会了易中海的意图。
易中海与妻子交换了个眼神。
若真是汇款倒简单了,可当年何大清连夜出走那晚,他在后院撞见老太太...想到这里,他猛地甩头打断回忆。
当家的,要不...先瞧瞧?一大妈捏着顶针的手有些发抖。
贾张氏忙不迭帮腔:就是就是!要是不相干的玩意儿,再原样塞回去呗!她粗糙的手指已经悄悄摸上信封鼓起的边角。
贾张氏站在边上,跟着一大妈的话头连连点头。
先不说信封里可能有钱,光是之前和傻柱结下的梁子,只要能给傻柱添堵,她就高兴!瞧见刚才傻柱推自行车那得意劲儿没?真不知道有什么好显摆的!
易中海听着两人的话,压根没理会贾张氏那些小心思。
不过拆信看看内容,倒正合他意,否则他也不会把这封信扣下来。
要不...咱们拆开看看?我也是为柱子着想,毕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孩子。
他爸走这么远,咱们先帮着把把关,这是在关心他。”易中海说得冠冕堂皇,明明私扣别人信件,偏要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维持他老好人的形象。
贾张氏才懒得绕弯子:对对对,快拆开看看。”
见这情形,易中海也不再废话,直接撕开了信封。
果然,一叠钞票立刻露了出来。
贾张氏手疾眼快,一个箭步上前就数了起来。
整整十五万!抵得上普通学徒工一个月工资了。
何大清这是抽什么风?跑去跟寡妇鬼混的是他,往家里寄钱的也是他。”数清数目后,贾张氏撇着嘴嘀咕。
易中海和一大妈看到钞票却无动于衷,反而继续在信封里翻找。
很快,他们在钞票下面发现一张字条,易中海赶紧拿起来展开。
上面就简简单单三个字:生活费。
看清内容后,夫妻俩不约而同松了口气,交换个眼神,迅速掩饰住眼底的异样。
贾张氏却按捺不住了:东旭师傅,我们家东旭最近吃药调理身子花了不少钱,这钱...
她这是想把钱全吞了。
易中海听得直皱眉。
原本还担心何大清那边有什么变故,现在看来就是单纯给傻柱兄妹寄生活费。
贾嫂子,这钱是何大清给柱子的生活费。
咱们不是说好先帮他看看情况吗?既然信没问题,钱更不能动,不然不成偷了吗?易中海义正词严,完全忘了信就是他扣下的。
贾张氏被绕晕了。
什么情况?拆信的是你,现在有钱又不要了?
那这样,东旭师傅,我们家只要十万。”她还以为是分赃不均,忍痛让了一步。
易中海嘴角抽了抽:这不是钱的事。
要是何大清回来发现...
贾张氏脸色一变,想到后果确实吓人,顿时不敢再提。
这时一大妈打圆场:还是把钱给柱子送去吧,毕竟是何大清的意思。”
今天傻柱买自行车的事已经传遍大院,怎么看都不像缺钱的样子。
可越是如此,他们越不敢贪这笔钱。
何雨柱在原剧中并未经历这些变故,只是普通地在饭店工作,而那笔生活费最终杳无音信,显然是被易中海暗中扣下了。
如今在鸿宾楼混得风生水起的何雨柱,不仅购置了自行车,还因那面少年英雄锦旗的缘故,让易中海不敢私吞何大清寄来的生活费。
当何雨柱从易中海手中接过信封时,眉梢微微一动。
回到屋里,何雨柱轻笑出声。
虽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事情的大致脉络他已猜得 不离十。
......
傍晚时分,中院贾家。
刚领了工资的贾家人正享用着丰盛的晚餐:白面馒头、猪油炒小白菜,还有几粒油亮的肉沫。
贾张氏却食不知味,脑海里不断闪现傻柱推着崭新自行车进院的画面。
这小子的日子怎么越过越红火?贾张氏越想越窝火,恶狠狠地咬着馒头。
目光在儿子贾东旭和儿媳秦淮茹身上转了一圈,突然计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