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

  待何家人进了屋,贾张氏皱起眉头嘟囔:神神秘秘的,什么新币政策,咋没听说过?贾东旭一听这话,心里顿时警铃大作。

  上次城镇户口政策就是柱子家最先知晓,如今母亲这语气,与当初如出一辙。

  想到因城市户口导致的家境困顿,连忙劝道:既是新政策,妈,咱们也该去打听打听。”

  易中海暗自点头。

  贾家在户口问题上吃的亏他心知肚明。

  这些日子他没少接济徒弟贾东旭,毕竟自己膝下无子,工资高福利好,帮衬徒弟既全了师徒情分,也算为养老提前投资。

  某种程度上,他反倒庆幸贾家只有一个城市户口——这样更便于掌控。

  就连贾张氏这等泼辣的,自打进入票证时代后,面对易中海也不敢过分造次,一来碍于他一大爷的身份,二来全家还指望着他施舍度日。

  老阎似乎知道些内情,东旭,你去问问三大爷。”易中海吩咐道。

  何家父子已经把话挑明,再追问也是自讨没趣。

  虽说心里不痛快,但他清楚,自打何大清归来,自己对柱子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何家个个有本事,他的话在院里或许管用,对这家人却未必好使。

  不过,易中海并未彻底放弃让傻柱给自己养老的念头。

  他从小看着柱子长大,这孩子虽然小时候有些憨傻,但在何大清离开后倒是机灵了不少。

  易中海心想,这不过是生活所迫,骨子里的本性不会改变。

  在他看来,柱子为人谦逊重情义,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贾东旭更适合养老送终,毕竟贾东旭还有个不安分的母亲贾张氏在旁。

  若是能把柱子哄住,说不定真能让他跟亲爹反目成仇。

  照着原剧情发展,这老家伙的盘算还真不是没道理。

  以傻柱原本的性子,被易中海这位道德天尊一忽悠,做出认贼作父的事也不稀奇。

  没过多久,贾东旭领着阎埠贵过来了。”一大爷,您是想打听什么事?阎埠贵手里攥着个扎紧口的布袋,显然正在整理家当。

  三大爷,听说要换新币了,您给说说具体是怎么回事?秦淮茹接过话头。

  虽说生了小当后在家不太受待见,但她心性坚韧,把家务料理得妥妥帖帖,和院里邻居相处得也还不错。

  哦,这事啊。”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我正忙着呢。”他把何雨柱说的新币政策详细解释了一遍。

  什么?一万块只能换一块?那咱家的钱换完不就剩百来块了?贾张氏一听就皱起眉头。

  在她这个文盲看来,钱明明变少了。

  阎埠贵嗤笑一声:贾嫂子,这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数目是少了,实际价值可没变。

  要担心的其实是......他瞥了眼贾张氏,觉得跟她解释太费劲,索性打住:总之是好事,柱子分析得在理,我觉得该换。”

  傻柱?贾张氏不屑地撇嘴,毛头小子的话也能作数?谁爱换谁换,反正我家不换!

  ......

  听到阎埠贵提起何雨柱,贾张氏叉着腰一口回绝。

  她还当是什么大事,结果就凭傻柱几句话,连阎老师都给说动了?亏还是个教书先生呢!

  要说消息灵通,陈娟就在街道办工作,要真有新政肯定会通知。

  贾张氏心里打着小九九。

  阎埠贵眼皮跳了跳,也懒得跟她争辩。

  贾张氏什么脾气他清楚,与其白费口舌,不如赶紧回家收拾。”换不换随各人意愿,没事我先回去了。”说完便转身离开。

  院里只剩下易中海几人面面相觑。

  秦淮茹和贾东旭面露犹豫,显然不赞同贾张氏的说法。

  之前因为户口的事,贾家两口子已经吃过亏了。

  易中海眼神闪了闪,主动劝道:贾家嫂子,这事儿得仔细琢磨,阎埠贵那么精明的人,哪会做赔本买卖?再说了,何大清他们家跟街道办有关系。

  要我说,新币的事值得试试。”

  他这话说得在理。

  以阎埠贵平日抠门的性子,要不是好事,他躲还来不及,哪会像刚才那样急着掺和。

  贾东旭和秦淮茹纷纷点头:妈,新政策下来咱们总得打听清楚,免得又吃亏。”秦淮茹真心实意地劝着。

  嫁到贾家就是一家人,有事自然要共同面对。

  可这话听在贾张氏耳朵里却变了味。

  她总觉得儿媳在暗讽自己当初没眼光,错过了转户口的好时机。

  这件事成了她的心病,让她格外敏感。

  怎么?嫌我老眼昏花是吧?怪我当初没让你们转户?行啊,干脆把我这老不死的赶出去,省得碍你们的眼!贾张氏把手一摊,当场让秦淮茹下不来台。

  贾东旭赶紧打圆场:妈您想多了,淮茹没这个意思。

  咱们就是说新币的事......

  你当然不怨我!贾张氏冷哼一声,有些人可就不好说了!知人知面不知心!

  这指桑骂槐的话气得秦淮茹浑身发抖,眼眶发红却不敢顶嘴。

  易中海实在看不下去:贾家嫂子,淮茹是什么样的媳妇大伙都清楚。

  一家子有话好好说。”

  贾张氏哼唧两声,扭头进了屋。

  贾东旭握了握妻子的手,低声道:师傅,我们先回了。”

  里屋,贾东旭刚安慰几句,外间又传来婆婆指桑骂槐的声音。

  秦淮茹抹着泪轻推丈夫:你去陪妈吧,我给小当 。”

  虽然受委屈,但丈夫的体贴让她只能把苦往肚子里咽。

  没过几天,新币政策的消息就在南锣鼓巷传开了。

  90号四合院里,人们虽然对新政策还不太了解,但前院三大爷用全部家当兑换新币的举动让不少人都跟着响应了。

  后院许家,许大茂穿着崭新的解放鞋和深色衬衫,整个人精神抖擞。

  自从参与公私合营后,他不仅与娄振华(原称娄半城)的女儿娄晓娥确立了恋爱关系,还从放映厂调到了红星轧钢厂担任放映员。

  虽说娄家产业都已收归国有,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对许家而言这门亲事无疑是高攀,而对娄家来说,找个成分好的女婿也是明智之选。

  许大茂如今月薪十五块,加上下乡放电影的外快,收入远超普通工人。

  这个肥差多亏了老丈人暗中运作,毕竟整个轧钢厂就他一个放映员。

  这天回家,许大茂边喝水边问父亲许伍德:爸,咱们什么时候去换新币?许伍德却说要再等等,反问他娄家有什么动静。

  提起这个许大茂就来气,抱怨交往这么久娄晓娥还没结婚的意思,但刚吐槽就被父亲打断,只得讪讪地往外张望,盘算着要不要主动提婚事。

  别看娄家现在形势不如从前,但到底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许伍德虽在中间牵线搭桥,可要是许大茂像傻柱那样木讷呆板,这事照样成不了。

  娄家只是家道中落,并非彻底败亡,何况眼下还没到那个特殊年代。

  从剧中许大茂对娄晓娥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虽说资本家身份不好听,但在前期,家境优渥就是硬底气。

  要不怎么说两人结婚多年无子,放在普通人家媳妇早被指指点点,而娄晓娥却能直接决定不跟许大茂回家过年。

  许伍德目光微动,点头道:年轻人主动些也好,年纪相当,有机会就多表现。”

  得嘞!有您这句话我可就放开手脚了。”许大茂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他这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轧钢厂放映员的工作让他走路都带风。

  厂里多少女工投来殷切的目光,他心知肚明——只要勾勾手指,大把姑娘抢着来。

  不过许大茂精着呢,娶了娄晓娥才能借娄家的势,在厂里站稳脚跟。

  爸,咱家也该添辆自行车了吧?许大茂趁热打铁,下乡放电影实在不便。”他盘算许久:既方便工作,又能撑场面,还能载着娄晓娥兜风。

  更主要的是,傻柱家早买了车,这些年可没少显摆。

  如今他许大茂混出头了,哪能再让那家伙独占风光?

  许伍德沉吟片刻。

  儿子的心思他明白,但买车确是当务之急,对婚事也有帮助。

  交三个月工资,车的事我解决。”许伍德开出的条件包括工资和下乡补贴。

  许大茂脸色一垮,还是应了下来。

  他自己攒半年都凑不齐半辆车钱,更别提紧俏的自行车票了。

  ......

  时光飞逝,两月转瞬。

  清华大学机械系里,何雨柱已是风云人物。

  连续三学期稳居榜首,实操成绩更是将第二名远远甩开。

  当同龄人以9级工程师为荣时,他早已拿下8级资质。

  这般成就,引得众人由衷钦佩。

  不少女同学也对这个相貌堂堂的学霸青眼有加。

  在那个保守的年代,能让女生主动示好实属罕见。

  也亏得是清华这样开明的高等学府,加之何雨柱不仅学业拔尖,身材样貌在一众男生中也是出类拔萃。

  面对这些邀约,何雨柱全都婉言谢绝。

  他和谢颖琪的婚事已提上日程,等毕业后就结婚,哪有心思理会这些暧昧不清的事。

  再说这种事若传出去,还可能被人抓把柄,实在划不来。

  这天何雨柱照例来上课,刚进教室就被江文辉告知孙教授找他。

  对此他并不意外,自从通过八级工程师考核后,孙教授对他愈发赏识。

  对这些行业权威来说,遇到有天赋的学生比什么都开心,毕竟这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望着何雨柱离开的背影,同学们眼中满是羡慕。

  能被孙教授器重,就意味着能接触最前沿的技术知识。

  而这次,连传话的江文辉也露出惊讶的神色......

  江文辉隐约听说,孙教授这次找何雨柱是要带他参与某个重要项目。

  虽然具体内容不清楚,但光是能跟孙教授做项目这点,就足够让人眼红了。

  有这种泰斗级人物指导,随便学点东西都受用终身。

  要是表现突出,说不定还能冲击高级工程师职称。

  想到这儿,江文辉暗自为何雨柱加油,既是老友,自然盼着他越来越好。

  何雨柱来到教师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