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钻研医术可不是为了这个。
就我现在的药理水平,要配出治好师父的药膳还差得远。”
不过万事开头难,有了入门后进展自然会快些。
有系统辅助,那些普通人看来晦涩难懂的医药知识,对何雨柱来说只要花点时间就能掌握。
他正打算继续看书,院子里突然喧闹起来。
药锅放谁家了?
我还想问你呢!我们也在找啊!
原来是贾张氏和刘海中两口子撞了个正着。
今天两户人家都有人生病——伤口发炎发烧的刘光齐,和在钢厂考核昏迷的贾东旭。
刚把人送回家,两家就开始争药锅了。
那时候的煎药砂锅都是公用的,全院轮着用。
谁家用完就放在谁家,下次需要时得自己去取,不能让人送出来——这是规矩。
电视剧里刘海中儿子就因为抢药锅和许大茂打起来,就是不懂这规矩。
但像这样两家人同时要用的情况还真少见。
贾张氏和刘海中夫妇站在院里东张西望,满脸着急又透着防备。
贾张氏,你这是存心的吧?我们家找药锅,你怎么也来找?二大妈不乐意了,儿子还等着喝药呢。
什么意思?药锅是你家的?我家东旭可是当着全厂人面晕倒的!贾张氏立刻怼了回去。
先找着药锅再说吧。”邻居们劝道。
两家孩子都病着,吵什么吵。
正说着,何家大门开了。
何雨水蹦出来喊:药锅在我家!
众人一愣,有人想起来:上次是傻柱他爹用的。”
贾张氏拔腿就往何家跑。
刘海中推了把媳妇:快跟上!二大妈刚要追,却被贾张氏壮实的身子挡得严严实实。
挤什么挤?总有个先来后到吧?贾张氏撇着嘴冲进何家,迎面看见何雨柱正坐在八仙桌旁望着她。
贾张氏一心想着贾东旭的病,没空多计较:柱子,药锅被你爸放哪儿了?
何雨柱懂规矩,指着门边的墙角:在那儿。”
贾张氏眼尖,一个箭步冲过去就把黑漆漆的药锅抢到手里。
二大妈这才气喘吁吁地追过来:哎哟喂,贾张氏你这也太不讲究了!我家光齐还病着呢......
贾张氏不耐烦地推开她:管不着,等东旭用完你们再来拿。”说完扭头就走。
这泼辣劲儿院里人早见识过,只要不跟何雨柱对上,谁拿她都没辙。
刘海忠在院里瞧见贾张氏生火煎药,只能干瞪眼。
他一个大老爷们总不能跟妇女动手,传出去多难听。
二大妈气鼓鼓地从何家出来,两口子只能先回后院。
邻居们对这场面见怪不怪。
贾张氏的厉害全院皆知,倒是贾东旭今天在厂里晕倒的事惹人嘀咕:这孩子该不会有什么隐疾吧?
前些天落水后,贾东旭卧床多日就够蹊跷的。
这年头谁家孩子不是磕磕碰碰长大的?感冒发烧捂身汗就好,偏他娇贵得下不来床。
后来听说吃了何雨柱带的荤腥才勉强能走动,结果今天直接晕倒了。
药香飘满中院时,正在看识字本的小雨水皱着小鼻子直扇风。
“哥哥,外面的味道好难闻。”
雨水捂着鼻子皱起眉头。
中草药熬煮的气味原本就刺鼻。
所谓良药苦口,其实不光苦在嘴里,连鼻子也跟着受罪。
小孩子最怕这种味道。
何雨柱顺手关上了靠近雨水的窗户,心里却在默念:“白芍、桂枝、炙甘草、炮姜……”
自从接触药理,他已经掌握了六七十种药材的特性。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多,但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药材的搭配并非易事。
即使是药堂里学了多年的学徒,也不敢保证能完全掌握其中的门道。
院子里飘来的药味,何雨柱闻了几下便分辨出了其中的成分。
贾东旭得的又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卫生所开的方子无非是些常见药材,对他来说并不难辨认。
然而,何雨柱很快察觉到了不对劲。
贾东旭落水后染了风寒,一直没痊愈,今天晕倒估计也是病情未愈所致。
按理说,药方应该以温 材调理才对,可他刚才闻到的几味药里却夹杂着性寒的成分。
药方本身倒是没问题,寒温搭配得当也能增强疗效。
但何雨柱明显感觉到炙甘草的气味浓烈,而炮姜的味道却偏淡——配药的医生本意是中和药性,可在剂量上似乎出了差错。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何雨柱毕竟今天才刚开始研究药理,也不敢百分百确定。
再加上他对贾张氏没什么好感,懒得去多管闲事。
有这工夫,还不如多钻研一会儿《药理真解》。
快到六点时,天色渐暗,何雨柱准备做晚饭了。
他悄悄从空间里取出食材,随后带着雨水去往后院聋老太太家。
今晚答应给老太太做饭,毕竟多亏了她,自己才能顺利打听到药膳的事。
他一手提着一条两斤重的鲫鱼,另一只手拎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雨水则在后面抱着白菜和萝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人刚推开门,就见许大茂晃晃悠悠地走进院子,嘴里还哼着小曲儿,手里举着一根糖人儿晃来晃去。
糖人是用小木棍蘸着熬化的糖浆做的,黄澄澄的,一百块一根。
哪个孩子要是能买上一根,身后准能跟上一群眼巴巴的小伙伴。
这时候再慢悠悠地舔着糖人,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许大茂今儿个特意显摆这一出。
他去放映师傅家学艺,正巧师傅今天要去城里放场电影,便带上了他。
不得不说,这师傅挺够意思,也不知道许伍德是怎么搭上这条人脉的。
外人问起时,师傅只说带徒弟出来见见世面。
放电影的人看得高兴,顺手赏了许大茂一根糖人。
许大茂乐得合不拢嘴,一路上馋得直咽口水,却硬是忍着没吃。
他就想带回院里显摆显摆。
刚进中院,迎面撞上傻柱——
这可不是瞌睡有人递枕头?
看我不馋死你……
许大茂正要炫耀手里的糖人,脸色却突然变了——
何雨柱两只手里拎着的东西让他瞪圆了眼:大鲫鱼?猪肉?!
傻……柱子,你、你这是?许大茂话都说不利索了。
何雨柱瞥他一眼:许大茂,这不明摆着吗?回家做饭啊。”
瞅见许大茂举到半空的糖人,他恍然大悟似的补了句:今晚加餐,你要没吃的话……
许大茂喉结一动,眼巴巴等着下文。
却见何雨柱摇摇头:要没吃还杵这儿干啥?你家不会揭不开锅吧?说着招呼雨水:走,哥给你做回锅肉红烧鱼去。”
两人往后院走去,留下许大茂在原地跳脚:姓何的你等着!要不收拾你,我许字倒着写!
一激动,糖人啪嗒掉在地上摔成几截。
许大茂慌忙去捡,也顾不得脏,吹吹灰就攥在手心里。
盯着何雨柱背影,又狠狠记了一笔账。
......
何雨柱敲响聋老太屋门时,瞧见二大妈急匆匆往中院赶,嘴里嘟囔着贾张氏和药罐子。
二大妈瞥见他手里的鱼肉,眼睛亮了亮,到底没多问。
奶奶的好孙子来啦!聋老太开门见是他俩,笑得见牙不见眼,转而看到食材又心疼道:你爹走后家里不易,买这些金贵东西作甚?
雨水手里拎着满满当当的菜,鱼肉一样不少。
柱子说来做饭还真不含糊。
这有啥,奶奶,您帮我打听消息的事我记着呢。”
何雨柱摆摆手。
聋老太为人如何先不论,这次确实帮了大忙。
药理入门后,师傅就有救了,这份情他必须认。
老太太侧身招呼道:中海,你们也来和柱子说说话。”
原来易中海夫妇早到了,一直在屋里坐着。
见到两人出现在门口,何雨柱愣了一下。
老太太叫大伙儿一起吃个饭,热闹热闹。”易中海看着柱子手里的东西,心里暗叹。
他懂老太太的意思——就是要他看看柱子这份心意。
非亲非故的,柱子却如此重情义。
这些菜,换别人哪舍得给个老太太。
一大爷,一大妈。”何雨柱回过神。
一大妈赶紧说:我们也带东西来的,白面都蒸上了,还买了只老母鸡。”她指着灶台上的食材。
何雨柱瞥了眼那些东西,点点头。
虽说现在不差钱,但也不能让人白吃。
看他们带的食材不错,多两个人也无妨。
那我现在做饭。”
一大妈主动道:我给你打下手,还没见过鸿宾楼大厨的手艺呢。”
我就是普通师傅,您过奖了。”何雨柱谦虚地说。
看他这模样,一大妈心里更满意了。
这孩子如今是真不错。
易中海拉着雨水陪老太太去堂屋坐着。”雨水又长高了,越来越俊了。”
老太太把小姑娘搂在怀里:让奶奶好好疼疼咱乖孙女。”
灶台旁。
一大妈带来的食材早已备好。
何雨柱先处理这些材料,同时一大妈在旁清洗他带来的鲫鱼和猪肉。
炉火生起,铁锅渐热。
何雨柱随手切了几段辣椒,舀入一勺猪油。
待油温合适,食材入锅。
霎时腾起的油烟中飘散出诱人香气。
他从容不迫地加入各色调料,手腕翻动间尽显娴熟。
一大妈一边处理食材,余光不住地瞄向何雨柱利落的动作。
这行云流水的厨艺,光看着就让人挪不开眼。
更别说那扑鼻的菜香,光闻着就知道定然美味非常。
此刻她终于确信:
柱子在厨艺上确有非凡天分。
这般年纪就有如此造诣,日后成为大厨绝非虚言。
一大妈思绪飞转。
长期跟着丈夫耳濡目染,她多少有些见识。
若能得柱子养老,往后的日子定能衣食无忧。
毕竟眼下厨师还是八级工制,以柱子的天赋,将来不仅收入丰厚,更不缺美食享用。
况且这孩子品性也不错?
就我现在的药理水平,要配出治好师父的药膳还差得远。”
不过万事开头难,有了入门后进展自然会快些。
有系统辅助,那些普通人看来晦涩难懂的医药知识,对何雨柱来说只要花点时间就能掌握。
他正打算继续看书,院子里突然喧闹起来。
药锅放谁家了?
我还想问你呢!我们也在找啊!
原来是贾张氏和刘海中两口子撞了个正着。
今天两户人家都有人生病——伤口发炎发烧的刘光齐,和在钢厂考核昏迷的贾东旭。
刚把人送回家,两家就开始争药锅了。
那时候的煎药砂锅都是公用的,全院轮着用。
谁家用完就放在谁家,下次需要时得自己去取,不能让人送出来——这是规矩。
电视剧里刘海中儿子就因为抢药锅和许大茂打起来,就是不懂这规矩。
但像这样两家人同时要用的情况还真少见。
贾张氏和刘海中夫妇站在院里东张西望,满脸着急又透着防备。
贾张氏,你这是存心的吧?我们家找药锅,你怎么也来找?二大妈不乐意了,儿子还等着喝药呢。
什么意思?药锅是你家的?我家东旭可是当着全厂人面晕倒的!贾张氏立刻怼了回去。
先找着药锅再说吧。”邻居们劝道。
两家孩子都病着,吵什么吵。
正说着,何家大门开了。
何雨水蹦出来喊:药锅在我家!
众人一愣,有人想起来:上次是傻柱他爹用的。”
贾张氏拔腿就往何家跑。
刘海中推了把媳妇:快跟上!二大妈刚要追,却被贾张氏壮实的身子挡得严严实实。
挤什么挤?总有个先来后到吧?贾张氏撇着嘴冲进何家,迎面看见何雨柱正坐在八仙桌旁望着她。
贾张氏一心想着贾东旭的病,没空多计较:柱子,药锅被你爸放哪儿了?
何雨柱懂规矩,指着门边的墙角:在那儿。”
贾张氏眼尖,一个箭步冲过去就把黑漆漆的药锅抢到手里。
二大妈这才气喘吁吁地追过来:哎哟喂,贾张氏你这也太不讲究了!我家光齐还病着呢......
贾张氏不耐烦地推开她:管不着,等东旭用完你们再来拿。”说完扭头就走。
这泼辣劲儿院里人早见识过,只要不跟何雨柱对上,谁拿她都没辙。
刘海忠在院里瞧见贾张氏生火煎药,只能干瞪眼。
他一个大老爷们总不能跟妇女动手,传出去多难听。
二大妈气鼓鼓地从何家出来,两口子只能先回后院。
邻居们对这场面见怪不怪。
贾张氏的厉害全院皆知,倒是贾东旭今天在厂里晕倒的事惹人嘀咕:这孩子该不会有什么隐疾吧?
前些天落水后,贾东旭卧床多日就够蹊跷的。
这年头谁家孩子不是磕磕碰碰长大的?感冒发烧捂身汗就好,偏他娇贵得下不来床。
后来听说吃了何雨柱带的荤腥才勉强能走动,结果今天直接晕倒了。
药香飘满中院时,正在看识字本的小雨水皱着小鼻子直扇风。
“哥哥,外面的味道好难闻。”
雨水捂着鼻子皱起眉头。
中草药熬煮的气味原本就刺鼻。
所谓良药苦口,其实不光苦在嘴里,连鼻子也跟着受罪。
小孩子最怕这种味道。
何雨柱顺手关上了靠近雨水的窗户,心里却在默念:“白芍、桂枝、炙甘草、炮姜……”
自从接触药理,他已经掌握了六七十种药材的特性。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多,但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药材的搭配并非易事。
即使是药堂里学了多年的学徒,也不敢保证能完全掌握其中的门道。
院子里飘来的药味,何雨柱闻了几下便分辨出了其中的成分。
贾东旭得的又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卫生所开的方子无非是些常见药材,对他来说并不难辨认。
然而,何雨柱很快察觉到了不对劲。
贾东旭落水后染了风寒,一直没痊愈,今天晕倒估计也是病情未愈所致。
按理说,药方应该以温 材调理才对,可他刚才闻到的几味药里却夹杂着性寒的成分。
药方本身倒是没问题,寒温搭配得当也能增强疗效。
但何雨柱明显感觉到炙甘草的气味浓烈,而炮姜的味道却偏淡——配药的医生本意是中和药性,可在剂量上似乎出了差错。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何雨柱毕竟今天才刚开始研究药理,也不敢百分百确定。
再加上他对贾张氏没什么好感,懒得去多管闲事。
有这工夫,还不如多钻研一会儿《药理真解》。
快到六点时,天色渐暗,何雨柱准备做晚饭了。
他悄悄从空间里取出食材,随后带着雨水去往后院聋老太太家。
今晚答应给老太太做饭,毕竟多亏了她,自己才能顺利打听到药膳的事。
他一手提着一条两斤重的鲫鱼,另一只手拎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雨水则在后面抱着白菜和萝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人刚推开门,就见许大茂晃晃悠悠地走进院子,嘴里还哼着小曲儿,手里举着一根糖人儿晃来晃去。
糖人是用小木棍蘸着熬化的糖浆做的,黄澄澄的,一百块一根。
哪个孩子要是能买上一根,身后准能跟上一群眼巴巴的小伙伴。
这时候再慢悠悠地舔着糖人,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许大茂今儿个特意显摆这一出。
他去放映师傅家学艺,正巧师傅今天要去城里放场电影,便带上了他。
不得不说,这师傅挺够意思,也不知道许伍德是怎么搭上这条人脉的。
外人问起时,师傅只说带徒弟出来见见世面。
放电影的人看得高兴,顺手赏了许大茂一根糖人。
许大茂乐得合不拢嘴,一路上馋得直咽口水,却硬是忍着没吃。
他就想带回院里显摆显摆。
刚进中院,迎面撞上傻柱——
这可不是瞌睡有人递枕头?
看我不馋死你……
许大茂正要炫耀手里的糖人,脸色却突然变了——
何雨柱两只手里拎着的东西让他瞪圆了眼:大鲫鱼?猪肉?!
傻……柱子,你、你这是?许大茂话都说不利索了。
何雨柱瞥他一眼:许大茂,这不明摆着吗?回家做饭啊。”
瞅见许大茂举到半空的糖人,他恍然大悟似的补了句:今晚加餐,你要没吃的话……
许大茂喉结一动,眼巴巴等着下文。
却见何雨柱摇摇头:要没吃还杵这儿干啥?你家不会揭不开锅吧?说着招呼雨水:走,哥给你做回锅肉红烧鱼去。”
两人往后院走去,留下许大茂在原地跳脚:姓何的你等着!要不收拾你,我许字倒着写!
一激动,糖人啪嗒掉在地上摔成几截。
许大茂慌忙去捡,也顾不得脏,吹吹灰就攥在手心里。
盯着何雨柱背影,又狠狠记了一笔账。
......
何雨柱敲响聋老太屋门时,瞧见二大妈急匆匆往中院赶,嘴里嘟囔着贾张氏和药罐子。
二大妈瞥见他手里的鱼肉,眼睛亮了亮,到底没多问。
奶奶的好孙子来啦!聋老太开门见是他俩,笑得见牙不见眼,转而看到食材又心疼道:你爹走后家里不易,买这些金贵东西作甚?
雨水手里拎着满满当当的菜,鱼肉一样不少。
柱子说来做饭还真不含糊。
这有啥,奶奶,您帮我打听消息的事我记着呢。”
何雨柱摆摆手。
聋老太为人如何先不论,这次确实帮了大忙。
药理入门后,师傅就有救了,这份情他必须认。
老太太侧身招呼道:中海,你们也来和柱子说说话。”
原来易中海夫妇早到了,一直在屋里坐着。
见到两人出现在门口,何雨柱愣了一下。
老太太叫大伙儿一起吃个饭,热闹热闹。”易中海看着柱子手里的东西,心里暗叹。
他懂老太太的意思——就是要他看看柱子这份心意。
非亲非故的,柱子却如此重情义。
这些菜,换别人哪舍得给个老太太。
一大爷,一大妈。”何雨柱回过神。
一大妈赶紧说:我们也带东西来的,白面都蒸上了,还买了只老母鸡。”她指着灶台上的食材。
何雨柱瞥了眼那些东西,点点头。
虽说现在不差钱,但也不能让人白吃。
看他们带的食材不错,多两个人也无妨。
那我现在做饭。”
一大妈主动道:我给你打下手,还没见过鸿宾楼大厨的手艺呢。”
我就是普通师傅,您过奖了。”何雨柱谦虚地说。
看他这模样,一大妈心里更满意了。
这孩子如今是真不错。
易中海拉着雨水陪老太太去堂屋坐着。”雨水又长高了,越来越俊了。”
老太太把小姑娘搂在怀里:让奶奶好好疼疼咱乖孙女。”
灶台旁。
一大妈带来的食材早已备好。
何雨柱先处理这些材料,同时一大妈在旁清洗他带来的鲫鱼和猪肉。
炉火生起,铁锅渐热。
何雨柱随手切了几段辣椒,舀入一勺猪油。
待油温合适,食材入锅。
霎时腾起的油烟中飘散出诱人香气。
他从容不迫地加入各色调料,手腕翻动间尽显娴熟。
一大妈一边处理食材,余光不住地瞄向何雨柱利落的动作。
这行云流水的厨艺,光看着就让人挪不开眼。
更别说那扑鼻的菜香,光闻着就知道定然美味非常。
此刻她终于确信:
柱子在厨艺上确有非凡天分。
这般年纪就有如此造诣,日后成为大厨绝非虚言。
一大妈思绪飞转。
长期跟着丈夫耳濡目染,她多少有些见识。
若能得柱子养老,往后的日子定能衣食无忧。
毕竟眼下厨师还是八级工制,以柱子的天赋,将来不仅收入丰厚,更不缺美食享用。
况且这孩子品性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