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

  难怪聋老太太会特意提醒,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想到这里,一大妈望向何雨柱的目光愈发满意。

  她暗下决心要和老易商量,确实该在柱子身上多下功夫,不能只指望贾家。

  白天听说贾家那些糟心事,她差点没被气坏。

  好心帮贾东旭垫付医药费,贾张氏却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嘴脸。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聊间,丰盛的晚餐很快准备停当。

  回锅肉、红烧鲫鱼、辣子鸡丁、醋溜白菜、萝卜汤、白面馒头,还有刚出锅的白米饭。”

  当这些佳肴逐一上桌,交织的香气直冲脑门,光是闻着就让人忍不住吞咽口水。

  在这个年代,如此丰盛的饭菜实属罕见。

  三份荤菜配上精细主食,任谁见了都要晃神。

  即便是易中海夫妇这样条件优渥的工人家庭,见到这般阵仗也不禁恍惚。

  倒不仅是心疼这些过年才舍得吃的好菜,更因柱子展现的厨艺。

  经过鸿宾楼的历练,连最寻常的萝卜汤在他手里都显得格外精致。

  柱子快坐下歇会儿,咱们开饭吧。”

  一大妈热络地拉着何雨柱在身边落座。

  雨水乖乖地坐到哥哥身旁,小馋猫似的眼睛紧盯着满桌菜肴,手里攥着筷子,一时竟不知从哪道菜下手。

  每盘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她口水直流。

  老太太,咱们开饭吧。”何雨柱话音刚落,聋老太就笑呵呵地点头:好啊好啊,我的乖孙儿今天可累着了,大伙儿快动筷子......

  话音未落,雨水已经飞快地夹起一块辣子鸡丁塞进嘴里,被辣得直吸气却停不下筷子。

  何雨柱连忙提醒:慢点儿吃,小心辣。”小姑娘只顾着点头,反而夹得更快了——她可机灵着呢,等会儿大人们尝过哥哥的手艺,自己哪还抢得到?

  易中海夫妇看得忍俊不禁,也跟着夹菜品尝。

  刚入口,两人就惊喜地对视一眼。”柱子,这味道比饭店的还正宗!一大妈赞不绝口。

  聋老太舀了勺萝卜汤,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

  她年轻时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偏偏是这碗最普通的萝卜汤,让她忍不住赞了声:好。”继而转头对何雨柱说:大孙子在鸿宾楼学得真不赖。”

  您过奖了,就是随便做做。”何雨柱谦虚道。

  易中海夫妇交换了个眼神,暗自盘算起来。

  原先聋老太说要拉拢这个年轻人,他们还将信将疑。

  今晚这顿饭,却让两口子彻底改了主意。

  贾东旭最近病怏怏的连转正考核都耽误了,相比之下,身强体壮的何雨柱确实是更好的养老依靠。

  易中海边吃边和何雨柱闲聊,忽然明白过来——这顿饭局,分明是聋老太特意安排的。

  方才的交谈中,何雨柱早已察觉易中海在试探自己。

  虽然对方掩饰得很好,但这点把戏可骗不过他。

  易中海是什么人,何雨柱心里跟明镜似的。

  柱子,前些天院里事多,大爷可能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

  以后遇到难处尽管说,咱们都是一个院的。

  你爹不在,你带着雨水不容易,能帮的大爷一定帮。”

  ......

  易中海主动打开话匣子。

  前些日子因为贾张氏的事,他和柱子闹得不愉快,正好借这个机会缓和关系。

  他说得情真意切,若不是知道他的底细,恐怕真要被这番话打动。

  但何雨柱毕竟是穿越者。

  一大爷您不提我都忘了。

  您有这份心,我和雨水都很感激。

  不过我爸走前留了些积蓄,虽然日子紧巴,但还能过得去,就不麻烦您和一大妈了。”

  他哪会轻易上易中海的套。

  明知对方居心叵测,自然要从源头上杜绝。

  现在他不愁吃穿,又学会了防身的功夫,完全能照顾好妹妹。

  有穿越者的见识和金手指傍身,只要稳扎稳打,前途一片光明。

  易中海夫妇笑容满面地看向柱子。

  他们特意选在这个时机开口,还有聋老太太作陪,本想着能拉近关系。

  谁知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柱子竟丝毫不为所动。

  他们哪是怕麻烦?

  就怕柱子不来麻烦!

  夫妻俩的笑容僵在脸上,一时摸不透柱子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易中海强笑道:柱子,我就是表个态。

  院里这些孩子都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你向来老实厚道,我们打心眼里喜欢你。”

  老实?厚道?好哄骗才是真吧?

  原主哪里跟这两个词沾边?

  真要老实能干得出四合院战神的名号?

  至于厚道,整天围着寡妇转,在厂里白吃白拿,哪有半点厚道可言。

  易中海能昧着良心这么夸,也是难为他了。

  一大爷,菜要凉了,先吃吧。”

  聋老太眼中精光一闪,连忙打圆场:就是就是,先吃饭。

  中海啊,来日方长。”

  老太太看出柱子戒心重。

  现在人家过得挺好,硬凑上去反倒惹人怀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适时提醒易中海不必操之过急。

  易中海夫妇闻言立即会意。

  饭桌上洋溢着和谐的氛围,众人都在夸赞着何雨柱的手艺。

  大家都尝尝,今天柱子可下了功夫做这些好菜......

  桌上的菜肴很快被一扫而空,聋老太等人吃得心满意足。

  何雨柱喝完最后一口萝卜汤,关切地问道:老太太,今天的饭菜还合您胃口吗?

  太香了!乖孙你这手艺可不得了,将来一定能成大器!聋老太握着何雨柱的手连连称赞。

  您喜欢就好,这顿饭算是感谢您帮忙打探消息。”何雨柱点头致谢。

  跟奶奶还这么见外?以后常来看看我就行。”聋老太轻轻拍了拍他的手。

  何雨柱起身告辞:那我先带雨水回去了,晚上还有事要忙。”

  一大妈挽留道:再多坐会儿吧?

  不了,一会儿还要练功,再晚就来不及了。”何雨柱婉拒道。

  易中海接话:那你先回吧,我们陪老太太再聊会儿。”

  待何雨柱兄妹离开后,易中海夫妇对视一眼,转向聋老太:老太太......

  没了外人,易中海坦言:您看柱子这孩子,脾气是越来越古怪了,我们想关心他都不知从何入手。”

  相比容易拉拢的贾东旭,何雨柱确实让他深感棘手。

  方才的示好完全没有得到预期回应。

  聋老太拿起拐杖轻敲易中海:糊涂!正因如此更要争取柱子!这孩子恩怨分明,从来不占人便宜。”

  这番话说得易中海夫妇茅塞顿开。

  他们想起何雨柱提着茅台去看望师傅的场景,确实是个重情义的好孩子。

  ......

  此时,易中海夫妇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何雨柱行事自有一套准则。

  厨师传授了柱子做饭的手艺,让他能够养活自己和妹妹。

  这份恩情让柱子对师傅心怀感激。

  院子里的长辈们虽然平时会打招呼,但想要用他们那套人情世故来拿捏柱子,可没那么容易。

  不得不说,易中海反应挺快,难怪能在原着里算计那么多人,连俏寡妇秦淮茹都和他牵扯不清。

  经过聋老太的提点,易中海想通了——要是想让柱子给他们养老,以前那套法子行不通。

  老太太说得对,日子还长着,柱子带着妹妹,两个孩子难免会遇到困难,到时候他再出手也不迟。

  从这天起,易中海和一大妈就打定主意,柱子确实是个不错的养老人选,甚至可能比贾东旭更合适。

  毕竟何大清要是再不回来,柱子就等于是孤儿了。

  知根知底、无父无母,还有比这更理想的养老对象吗?而贾东旭,虽然品性能力都不差,但他还有个母亲贾张氏。

  从前易中海觉得没什么,可自从贾东旭落水后,贾张氏的种种行为让他实在招架不住。

  柱子拜师时又是大鱼大肉又是茅台相赠,反观自己收贾东旭为徒,不仅没收到半点孝敬,反倒贴进去几十万!虽说他不是贪图这些,但对比之下难免心里不平衡。

  聋老太看易中海夫妇的神情,知道他们听进去了自己的话,便说道:“你们回去好好想想吧,柱子这孩子真不错,多留心些。”

  她确实是为易中海考虑,毕竟自己的晚年还得指望他。

  易中海也心知肚明,所以对老太太一直很照顾。

  离开后院后,易中海见贾家还亮着灯,就让一大妈先回去,自己去了贾东旭家。

  虽然决定要笼络柱子,但贾东旭这边也不能放弃——养老的人选,自然是多多益善。

  刚到门口,还没敲门,贾张氏就猛地拉开门,扯着嗓子大喊:“快来人啊!”

  一见易中海,她立刻拽住他:“东旭他师傅,你快看看!这孩子突然开始说胡话了!”

  易中海被拽得头晕:“慢点,到底怎么回事?”

  贾张氏急道:“我刚给他喝完药,他就自言自语,怎么叫都不应!”

  进屋后,果然听到贾东旭在喃喃自语。

  易中海走到贾东旭床边,只见他脸色通红地躺在床上,双眼紧闭,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凑近了也听不清在说什么。

  易中海脸色骤变,轻轻摇晃贾东旭的肩膀问道:东旭,你怎么了?但贾东旭毫无反应,依旧在低声自语。

  易中海眉头紧锁。

  中午医生明明说没事的,怎么吃顿晚饭就变成这样了?

  贾张氏扯了扯易中海的袖子,忧心忡忡地说:一大爷,你说东旭会不会...中邪了?说到最后两个字时,她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些。”易中海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有些动摇。

  东旭的样子确实古怪,正想着要不要送医院,贾张氏突然急了。

  要不是中邪,肯定是药有问题!贾张氏涨红了脸喊道:就算医生开的药没问题,那熬药的锅呢?说完就冲出门去,站在院 扯着嗓子喊:傻柱!你给我出来!是不是你在药锅里 ?东旭要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这嗓门惊动了整个四合院,街坊们纷纷出来看热闹。

  易中海还没回过神来,贾张氏已经跑到院子里大喊大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