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四合院:傻柱,有种你再说一遍》

  聋老太曾是宫里的人,而猫儿巷藏着那股势力......当初买《药理真解》时,店主特意提出可用粮食交换,甚至愿意降价。

  如今想来,城内需要大量粮食的,多半与敌特有关。

  若方才如实相告,消息恐怕早传到猫儿巷了。

  得把这事告诉杨佩元师傅。

  何雨柱正想着,院门外传来脚步声。

  易中海带着贾东旭和贾张氏回来了。

  三人今天为给秦淮茹安排工作,专门请了假。

  贾东旭满面春风,走路都带着喜气。

  “东旭啊,等小秦在救助站站稳脚跟,你们就能办事了。”

  易中海边走边说。

  “多亏师傅帮忙!”

  贾东旭连声道谢。

  贾张氏眼珠滴溜转着,在一旁插话:东旭他师傅,说到底还是得看东旭啥时候能转正。

  秦家那边您也知道,这事儿真得抓紧办。”

  她这话里话外,无非是想让易中海多在贾东旭转正的事上使把劲。

  这临时工的身份,总让人觉得不踏实。

  易中海听了,嘴角不由得抽动两下。

  这事哪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厂长能破例加一场转正考试已经很照顾了,东旭转正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

  是啊妈,师傅已经帮了大忙,这事儿就别催了。”贾东旭连忙帮腔。

  贾张氏瞪了儿子一眼。

  这傻小子怎么还胳膊肘往外拐?她不过是想让易中海再上点心罢了。

  转念一想,她又提起另一件事:对了东旭他师傅,淮茹现在进城了,虽说救助站有住处,要不咱们把她接到院儿里来住?

  接进来?易中海眉头紧锁,胡闹!人姑娘还没过门呢,传出去像什么话?名声还要不要了?

  这年头风气保守得很,可不比后世那么随便。

  贾张氏赶忙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

  咱给淮茹在院儿里另找个住处,又不跟咱们挤一块儿。”

  您想啊,这也是防着节外生枝。

  上回相亲说好的事儿,她不也临时变卦了?虽说现在给安排了工作,可东旭转正还得些日子。

  万一她在城里认识其他人,再变卦怎么办?接来院里住,俩孩子也好培养感情。”

  易中海眼神微动,觉得这话倒有几分道理。

  虽说可能性不大,但让秦淮茹住进院子,确实能帮东旭增进感情。

  问题是谁家能腾出房子?

  后院肯定没空房,贾家更挤不出地方。

  见易中海动摇了,贾张氏趁热打铁:要我说,再去找傻柱商量商量!

  她脸上露出精明的神色,显然早有打算。

  ......

  柱子?易中海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要说起来,何雨柱确实合适——他家原本就有两套房,现在何雨水搬出去了,一直空着一间。

  只是上次提这事被拒绝后,易中海就没再往这方面想。

  恐怕不行,上回柱子明确拒绝了。”

  他师傅,话别说死嘛。

  傻柱那是没想明白,咱们跟他说清楚是帮东旭的忙,再给高点租金,他还能跟钱过不去?贾张氏不死心地说。

  易中海面露难色。

  说实话,易中海真不想为这事再去找柱子。

  自从柱子去了钢铁厂工作,他在心里对柱子的评价提升了不少。

  这孩子能力出众、人品可靠,将来给自己养老绝对没问题。

  现在缺的就是和柱子拉近关系的机会。

  为了房子的事再去麻烦他,实在不妥。

  可看着贾张氏焦急的神色,再看看一旁沉默的贾东旭,易中海不由得叹了口气。

  贾张氏说得没错,东旭这门亲事确实要抓紧办。

  秦淮茹那姑娘看着温顺,上次却闹过退婚这档子事。

  要是能先把她接到院里住下,这婚事也就稳妥了。

  想到这里,易中海决定还是去探探柱子的口风。

  说来也巧,几人刚走到中院,他就发现何家屋门虚掩着,屋里还飘着饭菜的香味。”柱子今天没上班?易中海想着,上前敲了敲门:柱子在家吗?

  何雨柱正看书呢,听见易中海的喊声不由一愣。

  怎么今天这么多人找他?他打开门问道:一大爷,您找我?

  见柱子果然在家,易中海点头道:也没什么事,就是上回跟你提过的房子......

  房子?何雨柱皱眉,我不是说得很清楚吗?这房子我不出租,我不缺那点钱。”

  易中海连忙解释:柱子,情况特殊啊......接着把贾家娶媳妇的事情说了一遍。

  让秦淮茹住进来?何雨柱有些诧异。

  没想到这门亲事还真成了。

  上次他故意在秦淮茹面前说了贾家的情况,本以为会黄了这门亲事。

  不过他也没打算继续插手。

  上次不过是碰巧遇上,又因为贾张氏在背后说闲话,他才顺手给贾家添堵。

  现在两家无冤无仇,他才懒得管这些闲事。

  但房子的事,他还是态度坚决:一大爷,真不是我不帮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两间房是我爸留下来的东西,他人是跑了又不是死了,万一哪天回来看到房子租出去了,您说我该怎么交代?

  何雨柱没明说不信任贾张氏,但他心里清楚:房子一旦租出去,想收回来可就难了。

  他现在又不缺钱,何必自找麻烦?

  见柱子把话说得这么死,易中海准备好的说辞全用不上了。

  他看了看桌上的书本,欲言又止,最后只好作罢:行吧柱子,我就是帮贾家问问。

  那...你先忙。”

  柱子,你现在不是在鸿宾楼上班吗?怎么当厨子的还要看书?

  这些都是外语书,以后还准备看些教材。

  虽然初中就辍学了,但学无止境,我想趁年轻多学点。”何雨柱坦然回答。

  他觉得这没什么好隐瞒的,反而让人知道自己在学习是好事。

  这样等明年高考时,去报考也不会显得突然,考上了也没人会觉得蹊跷。

  易中海听完这话,目光不由得闪动。

  以前还真没注意到,柱子竟有这样的觉悟?活到老学到老说来容易,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大多数人连本职工作都不愿钻研,更别说像柱子这样下班后还坚持学习的。

  好,那一大爷就不打扰你了。”易中海说着便离开了。

  晚上,何雨柱吃过晚饭后,带着从空间取出的药材和一只狍子,来到杨佩元师傅家中。

  此时王行仍在外执行清剿任务未归。

  生火熬制药膳时,何雨柱向师傅说起近日之事:师傅,我上次去猫儿巷打听药膳......将聋老太来打听的经过一一道来。

  宫里头出来的人么?杨佩元微微睁眼,那帮人确实不太安分。”身为经常与敌特打交道的宗师,这类人他见得不少。

  你多加小心就是。

  至于猫儿巷那边,军管会正在全面清剿,一个都跑不掉。”

  何雨柱点头:我就是突然想到这事儿,师傅您也要多注意。”

  药膳熬好后,杨佩元品尝着说道:柱子,你这药膳越做越好,连我都觉得有些效果了。”

  师傅,我学的时间不长,再过段时间改良配方,效果应该会更好。”何雨柱如实相告。

  研究药膳最初是为了救治师父的伤势,如今师父已经康复,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转向强身健体领域。

  在国术修习中,除了基础饮食外,药膳食补至关重要。

  作为国术宗师的杨佩元深谙此道,同时也对徒弟的天赋感到惊讶。

  何雨柱不仅是罕见的武学奇才,在钻研药膳后更是屡屡带来惊喜。

  假以时日,说不定能研制出对宗师级武者都有助益的药膳配方。

  若有此等药膳相助,杨佩元或许能在现有境界上更进一步。

  不过这些都是将来的事情了,关键还要看何雨柱自己的造化。

  柱子,手头的资金和物资还够用吗?杨佩元关切地问道。

  何雨柱看了眼系统空间,里面有四百三十万现金,是个人积蓄加上师父之前给的剩余款项。

  此外还储存着数百斤粮食、各种蔬菜调料,即便以武者的食量也足够食用一个月。”师父放心,都很充足。”

  这我倒不担心,毕竟你前些天刚从资源点回来。”杨佩元点头道。

  他对徒弟在资源点的收获从不过问,只有在涉及敏感物资时才会稍作提醒。

  用过药膳后,何雨柱主动收拾院落。

  在他心中,侍奉师父是分内之事——传统师徒情谊本就堪比父子。

  过去 往往长住师门,包揽所有杂务,如今他只是在陪伴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师父,我练习太极元功拳时有些新体会......趁着这个机会,何雨柱向宗师请教武学心得。

  虽然系统能提升修为,但在招式理解方面,师父的指点能让他获得更深层次领悟。

  次日拂晓,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何雨柱。

  推开门发现贾张氏站在院外,他不禁想起昨日易中海商议的事情,脸色顿时沉了下来:贾大婶,这么早有何贵干?若对方又要纠缠房子的事,他可不会客气。

  这种人不好好教训是不会记住的。

  群!?9.76?!:3?.4!1!.!0!群?5!她想起易中海的警告:这两间房是傻柱的,好商好量还行,要是想强占,挨打也是活该。

  不过贾张氏今早登门,主要不是为了房子。

  柱子啊,婶子是来告诉你,东旭下个月结婚,就在院里办,你可一定要来。”

  这才是她的正经事。

  秦淮茹的工作已经落实,就等贾东旭下个月转正考试通过,马上就能成亲。

  秦家那边都说好了,不用彩礼,反正有缝纫机,还能解决城里工作,直接办酒席就行。

  所以贾张氏急着通知邻居。

  何雨柱挑了挑眉:下个月就结婚?够快的。”

  行,到时我一定去。”

  一个大院里住着,贾东旭结婚是该去。

  这年头总得讲点人情世故。

  具体日子我回头告诉你,反正是下个月。”贾张氏眼珠一转,还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您说。”何雨柱暗自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