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出他话里的防备,贾张氏暗骂一声,脸上却堆着笑:是这样...
...
柱子,你在鸿宾楼当大厨,到时候办酒席,自家人掌勺多好,省得我们另请师傅。”
这话分明是想让何雨柱白干活。
何雨柱差点笑出声。
这老虔婆算盘打得真响,一句话就想让他免费出力?要真是原来那个傻柱,说不定就上套了。
贾婶说得对,东旭哥跟我一起长大,这个忙该帮。
这样吧,我请假去帮忙,鸿宾楼那边的误工费就不跟您算了,按市价给工钱就行。
上次去钢厂做午饭,厂长给了十万。
全天三顿饭,算您便宜点,二十万吧。”
他掰着手指头算账,贾张氏瞪圆了眼睛。
二十万?!
你怎么不......
听到这个数,贾张氏指着何雨柱,气得说不出话来。
贾婶,这价钱我可真没骗您,当初厂长给我工钱时一大爷也在场,不信您可以去问问他。
再说了,鸿宾楼那边的误工费我还没跟您算呢......
何雨柱看着贾张氏的神情,继续跟她掰扯这笔账。
贾张氏慌忙摆手:打住打住,柱子啊,不是贾婶说你,这事哪有你这么办的!
见何雨柱真的一本正经算起账来,贾张氏脸上实在挂不住了。
她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怎么还真较起真来了?这邻里乡亲的,不就是看在这份情谊上才来找你傻柱帮忙的吗?
啊?贾婶,您这是......不需要我帮忙了?何雨柱佯装不解地问道。
不要了不要了!贾张氏见糊弄不了这个傻小子,撇撇嘴扭头就走,准备去找下一家。
她边走边暗自腹诽:这傻柱可真敢开口,张口就要二十万,还说什么看在大院里的情分?不过是让你做顿饭而已,难不成你的锅铲是金子打的?
殊不知以何雨柱在鸿宾楼的手艺,要二十万还真是让贾家占了便宜。
......
两天后清晨,何雨柱起床练功吃饭,换好衣服准备出门。
今天他没穿工装,因为要去昌平救助站值班。
他特意让杨老板把每月的三天值班排在一起,图个清静。
出了大院,何雨柱运起提纵术,身形轻盈如燕,脚尖一点就能跃出数米。
约莫二十分钟后,那座由旧仓库改造的昌平救助站便映入眼帘。
虽不供应早餐,但救助站会提供炒咸菜作为福利。
对那些饥肠辘辘的流民来说,能吃到一口热乎的咸菜已经是莫大的享受。
刚到救助站,何雨柱就看见工作人员正忙着打扫卫生、交接食材。
这时,他发现了上次见过的身影。
张婶?何雨柱主动打招呼。
张婶闻声转头,笑容满面地迎上来:柱子来啦!今天该你接班了吧?说着拉过身旁几个新人介绍道:这位小同志叫何雨柱,别看他年纪轻,可是咱们这班的掌勺师傅,人家在鸿宾楼工作呢!
新来的工作人员闻言都惊讶地打量着何雨柱,悄声议论起来:这么年轻就在鸿宾楼当厨子?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啊?
昌平救助站已经更换了两任厨师,都是来自小餐馆。
鸿宾楼作为四九城有名的大饭店,这里的职工还是头一遭见到大饭店的厨师。
只是这厨师的年纪……确实令人意外。
人群中,一双明亮的眼睛在看见柱子时突然愣住了。
柱子?他怎么来这里做饭了?
秦淮茹正站在人群中。
她被分配到昌平救助站工作,每天负责打扫卫生、记录数据、清洗蔬菜等杂活。
但秦淮茹毫无怨言,反而乐在其中——这里包吃包住还发工资,能在城里落脚,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
救助站的工作对她来说太轻松了。
要知道在农村,她得从早到晚在地里干活,全家人就指望着那点收成过日子。
大家好。”
在张婶介绍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上前打招呼,何雨柱一一回应。
当他无意间瞥见人群中的某个身影时,也不由怔住:秦淮茹?
她怎么会在这儿?
何雨柱打量着身穿粗布工装的秦淮茹,即使穿着统一服装,她在人群中依然醒目。
难道贾家给她安排的工作就是这个?
注意到何雨柱的目光,张婶心领神会:柱子,给你介绍下,这是新来的秦淮茹同志。
巧得很,她就是你上次来打听情况那天下午到的。”
说着就把秦淮茹拉到面前。
周围的大婶们都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
这几天秦淮茹勤快能干,很讨大家喜欢,不少人还想给她介绍对象呢——毕竟没人知道她已经和贾家有了婚约。
被拉过来的秦淮茹有些局促,但很快调整好状态:柱子,又见面了。”说话时心里却带着隐隐的愧疚。
上回进城相亲时,多亏柱子热心介绍了贾家的情况。
要不是他及时提醒,自己可能早就糊里糊涂嫁进贾家了。
如今想起要嫁到同个院子去,也不知柱子会作何感想。
何雨柱见状点头寒暄:秦姐好久不见,现在在城里工作了吗?
一旁的张婶等人见二人熟络,不禁诧异:小秦同志,你们认识?在她们印象中,秦淮茹是农村来的姑娘,而柱子身为鸿宾楼主厨,两人竟有交集。
秦淮茹解释道:之前去过柱子住的院子......话未说完,她要嫁人的消息已然传开。
下个月就过门?张婶等人略感意外,却也理解。
毕竟十 的年纪,在城里正是婚配之时。
听闻她未来夫家与柱子同住一个院子,众人更是感慨这巧妙的缘分。
何雨柱简短道贺后,便着手准备炒咸菜。
炊烟袅袅中,独特的香气渐渐弥漫整个救助站。
无论是流民还是工作人员,都被这异于往常的香味吸引。
张婶忍不住赞叹:柱子连炒咸菜都这么拿手?何雨柱笑而不答,娴熟地将炒好的咸菜装入大桶。
当热腾腾的咸菜倾泻而出时,扑鼻的香气引得人群 动,工作人员赶忙上前维持秩序:大家排队!今天掌勺的是鸿宾楼何师傅。”
听到吆喝声,流民们自发地在咸菜桶前排起了长队。
饥饿驱使着人们聚集过来,却没有人敢在此处造次。
作为漂泊四方的流民,他们深知能在这个军管时期得到收容已属万幸,怎敢在四九城惹是生非。
队伍很快排好,几位大婶这才放下心来。
新来的秦淮茹跟着老人们打下手,那双桃花眼时不时往何雨柱那边瞟去。
都说柱子是城里大饭店的厨师,今日亲眼见他掌勺,没想到连炒个咸菜都这么香。”秦淮茹望着桶里的咸菜,不禁咽了咽口水。
张婶,可以分菜了。”何雨柱摆好锅勺,朝张婶点头示意。
几位大婶开始为流民分发咸菜。
往常这种救济站的咸菜并不稀罕,可今天还没开饭,就让她们直咽口水。
这些咸菜与后世不同,都是些不值钱的野菜。
以往厨师炒得勉强能入口,但对城里人来说不算什么。
若是到了 年月,这些可都是救命的吃食。
何雨柱坐在石墩上歇息。
望着衣衫褴褛的流民机械地领菜,一个个面容麻木,他不禁感慨万千。
这个百废待兴的新时代,多数人满怀热情,可仍有群体在生存线上挣扎。
若没有穿越带来的机缘,他的处境怕也不比这些流民强多少。
国家富强需要代代人的奋斗,虽然他自认平凡,但血脉里的家国情怀,让他决心以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
在确保个人生活无忧的前提下,何雨柱愿意为这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只要等到明年高考恢复,考上大学后就能更好地施展才华了。”何雨柱正想着,秦淮茹不知何时已经走到身旁。
柱子,你这咸菜炒得真香,没想到你年纪轻轻手艺这么出色。”秦淮茹眼中闪着光,忍不住赞叹道。
她刚才借着打饭的机会尝了一小口,顿时惊为天人。
在农村长大的秦淮茹对咸菜再熟悉不过了。
那是餐桌上永恒不变的主角,一日三餐都少不了。
农村人干活需要力气,可不像城里人那样能随便对付。
但这口味道独特的咸菜,却让她这个吃惯咸菜的人都为之折服。
何雨柱笑了笑:秦姐过奖了,都是鸿宾楼的师傅教得好。”
听到鸿宾楼三个字,秦淮茹眼睛更亮了:柱子,在鸿宾楼工作工资应该不错吧?比...比你东旭哥怎么样?她还没过门,提到贾东旭时特意斟酌了一下称呼。
何雨柱暗想这姑娘的精明还真是与生俱来。
院里人都知道他在鸿宾楼上班,却不清楚具体收入。
大家估计他月薪也就十几二十万,毕竟才十五岁。
但实际算上补贴和福利,连八级钳工易中海都比不上他。
东旭哥下个月转正后至少十七八万吧?正式工人将来日子会越过越好。”何雨柱巧妙地避开自己的收入,转而说起贾东旭的前景。
这番话让秦淮茹喜上眉梢。
能嫁到城里,未来丈夫是正式工人,还能安排工作,回村该多有面子。”柱子说笑了,这不还没过门呢。
下个月办喜事,你可要来喝喜酒。”她故作矜持地说。
何雨柱听了,不自觉地看了眼她的肚子。
喜酒?以后可有的是热闹看。
只是不知道自己的穿越会否改变贾东旭的命运。
两人闲聊间,流民们陆续领到了分发的咸菜。
这锅咸菜的味道如何,从大伙儿狼吞虎咽的样子就能知道确实不一般。
连救助站的几位阿姨忙完手头的事,都迫不及待地尝了两筷子,尝过之后眼睛都不由自主眯了起来。
流民们吃得正香,今天的咸菜格外可口,也让大家都记住了何师傅的手艺。
这些人平时可没机会进大饭店吃饭,但这简单的炒咸菜却让他们尝到了美味。
听说何师傅这个月要在救助点待三天,这几天有口福了。
...
柱子,你在鸿宾楼当大厨,到时候办酒席,自家人掌勺多好,省得我们另请师傅。”
这话分明是想让何雨柱白干活。
何雨柱差点笑出声。
这老虔婆算盘打得真响,一句话就想让他免费出力?要真是原来那个傻柱,说不定就上套了。
贾婶说得对,东旭哥跟我一起长大,这个忙该帮。
这样吧,我请假去帮忙,鸿宾楼那边的误工费就不跟您算了,按市价给工钱就行。
上次去钢厂做午饭,厂长给了十万。
全天三顿饭,算您便宜点,二十万吧。”
他掰着手指头算账,贾张氏瞪圆了眼睛。
二十万?!
你怎么不......
听到这个数,贾张氏指着何雨柱,气得说不出话来。
贾婶,这价钱我可真没骗您,当初厂长给我工钱时一大爷也在场,不信您可以去问问他。
再说了,鸿宾楼那边的误工费我还没跟您算呢......
何雨柱看着贾张氏的神情,继续跟她掰扯这笔账。
贾张氏慌忙摆手:打住打住,柱子啊,不是贾婶说你,这事哪有你这么办的!
见何雨柱真的一本正经算起账来,贾张氏脸上实在挂不住了。
她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怎么还真较起真来了?这邻里乡亲的,不就是看在这份情谊上才来找你傻柱帮忙的吗?
啊?贾婶,您这是......不需要我帮忙了?何雨柱佯装不解地问道。
不要了不要了!贾张氏见糊弄不了这个傻小子,撇撇嘴扭头就走,准备去找下一家。
她边走边暗自腹诽:这傻柱可真敢开口,张口就要二十万,还说什么看在大院里的情分?不过是让你做顿饭而已,难不成你的锅铲是金子打的?
殊不知以何雨柱在鸿宾楼的手艺,要二十万还真是让贾家占了便宜。
......
两天后清晨,何雨柱起床练功吃饭,换好衣服准备出门。
今天他没穿工装,因为要去昌平救助站值班。
他特意让杨老板把每月的三天值班排在一起,图个清静。
出了大院,何雨柱运起提纵术,身形轻盈如燕,脚尖一点就能跃出数米。
约莫二十分钟后,那座由旧仓库改造的昌平救助站便映入眼帘。
虽不供应早餐,但救助站会提供炒咸菜作为福利。
对那些饥肠辘辘的流民来说,能吃到一口热乎的咸菜已经是莫大的享受。
刚到救助站,何雨柱就看见工作人员正忙着打扫卫生、交接食材。
这时,他发现了上次见过的身影。
张婶?何雨柱主动打招呼。
张婶闻声转头,笑容满面地迎上来:柱子来啦!今天该你接班了吧?说着拉过身旁几个新人介绍道:这位小同志叫何雨柱,别看他年纪轻,可是咱们这班的掌勺师傅,人家在鸿宾楼工作呢!
新来的工作人员闻言都惊讶地打量着何雨柱,悄声议论起来:这么年轻就在鸿宾楼当厨子?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啊?
昌平救助站已经更换了两任厨师,都是来自小餐馆。
鸿宾楼作为四九城有名的大饭店,这里的职工还是头一遭见到大饭店的厨师。
只是这厨师的年纪……确实令人意外。
人群中,一双明亮的眼睛在看见柱子时突然愣住了。
柱子?他怎么来这里做饭了?
秦淮茹正站在人群中。
她被分配到昌平救助站工作,每天负责打扫卫生、记录数据、清洗蔬菜等杂活。
但秦淮茹毫无怨言,反而乐在其中——这里包吃包住还发工资,能在城里落脚,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
救助站的工作对她来说太轻松了。
要知道在农村,她得从早到晚在地里干活,全家人就指望着那点收成过日子。
大家好。”
在张婶介绍后,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上前打招呼,何雨柱一一回应。
当他无意间瞥见人群中的某个身影时,也不由怔住:秦淮茹?
她怎么会在这儿?
何雨柱打量着身穿粗布工装的秦淮茹,即使穿着统一服装,她在人群中依然醒目。
难道贾家给她安排的工作就是这个?
注意到何雨柱的目光,张婶心领神会:柱子,给你介绍下,这是新来的秦淮茹同志。
巧得很,她就是你上次来打听情况那天下午到的。”
说着就把秦淮茹拉到面前。
周围的大婶们都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
这几天秦淮茹勤快能干,很讨大家喜欢,不少人还想给她介绍对象呢——毕竟没人知道她已经和贾家有了婚约。
被拉过来的秦淮茹有些局促,但很快调整好状态:柱子,又见面了。”说话时心里却带着隐隐的愧疚。
上回进城相亲时,多亏柱子热心介绍了贾家的情况。
要不是他及时提醒,自己可能早就糊里糊涂嫁进贾家了。
如今想起要嫁到同个院子去,也不知柱子会作何感想。
何雨柱见状点头寒暄:秦姐好久不见,现在在城里工作了吗?
一旁的张婶等人见二人熟络,不禁诧异:小秦同志,你们认识?在她们印象中,秦淮茹是农村来的姑娘,而柱子身为鸿宾楼主厨,两人竟有交集。
秦淮茹解释道:之前去过柱子住的院子......话未说完,她要嫁人的消息已然传开。
下个月就过门?张婶等人略感意外,却也理解。
毕竟十 的年纪,在城里正是婚配之时。
听闻她未来夫家与柱子同住一个院子,众人更是感慨这巧妙的缘分。
何雨柱简短道贺后,便着手准备炒咸菜。
炊烟袅袅中,独特的香气渐渐弥漫整个救助站。
无论是流民还是工作人员,都被这异于往常的香味吸引。
张婶忍不住赞叹:柱子连炒咸菜都这么拿手?何雨柱笑而不答,娴熟地将炒好的咸菜装入大桶。
当热腾腾的咸菜倾泻而出时,扑鼻的香气引得人群 动,工作人员赶忙上前维持秩序:大家排队!今天掌勺的是鸿宾楼何师傅。”
听到吆喝声,流民们自发地在咸菜桶前排起了长队。
饥饿驱使着人们聚集过来,却没有人敢在此处造次。
作为漂泊四方的流民,他们深知能在这个军管时期得到收容已属万幸,怎敢在四九城惹是生非。
队伍很快排好,几位大婶这才放下心来。
新来的秦淮茹跟着老人们打下手,那双桃花眼时不时往何雨柱那边瞟去。
都说柱子是城里大饭店的厨师,今日亲眼见他掌勺,没想到连炒个咸菜都这么香。”秦淮茹望着桶里的咸菜,不禁咽了咽口水。
张婶,可以分菜了。”何雨柱摆好锅勺,朝张婶点头示意。
几位大婶开始为流民分发咸菜。
往常这种救济站的咸菜并不稀罕,可今天还没开饭,就让她们直咽口水。
这些咸菜与后世不同,都是些不值钱的野菜。
以往厨师炒得勉强能入口,但对城里人来说不算什么。
若是到了 年月,这些可都是救命的吃食。
何雨柱坐在石墩上歇息。
望着衣衫褴褛的流民机械地领菜,一个个面容麻木,他不禁感慨万千。
这个百废待兴的新时代,多数人满怀热情,可仍有群体在生存线上挣扎。
若没有穿越带来的机缘,他的处境怕也不比这些流民强多少。
国家富强需要代代人的奋斗,虽然他自认平凡,但血脉里的家国情怀,让他决心以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
在确保个人生活无忧的前提下,何雨柱愿意为这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只要等到明年高考恢复,考上大学后就能更好地施展才华了。”何雨柱正想着,秦淮茹不知何时已经走到身旁。
柱子,你这咸菜炒得真香,没想到你年纪轻轻手艺这么出色。”秦淮茹眼中闪着光,忍不住赞叹道。
她刚才借着打饭的机会尝了一小口,顿时惊为天人。
在农村长大的秦淮茹对咸菜再熟悉不过了。
那是餐桌上永恒不变的主角,一日三餐都少不了。
农村人干活需要力气,可不像城里人那样能随便对付。
但这口味道独特的咸菜,却让她这个吃惯咸菜的人都为之折服。
何雨柱笑了笑:秦姐过奖了,都是鸿宾楼的师傅教得好。”
听到鸿宾楼三个字,秦淮茹眼睛更亮了:柱子,在鸿宾楼工作工资应该不错吧?比...比你东旭哥怎么样?她还没过门,提到贾东旭时特意斟酌了一下称呼。
何雨柱暗想这姑娘的精明还真是与生俱来。
院里人都知道他在鸿宾楼上班,却不清楚具体收入。
大家估计他月薪也就十几二十万,毕竟才十五岁。
但实际算上补贴和福利,连八级钳工易中海都比不上他。
东旭哥下个月转正后至少十七八万吧?正式工人将来日子会越过越好。”何雨柱巧妙地避开自己的收入,转而说起贾东旭的前景。
这番话让秦淮茹喜上眉梢。
能嫁到城里,未来丈夫是正式工人,还能安排工作,回村该多有面子。”柱子说笑了,这不还没过门呢。
下个月办喜事,你可要来喝喜酒。”她故作矜持地说。
何雨柱听了,不自觉地看了眼她的肚子。
喜酒?以后可有的是热闹看。
只是不知道自己的穿越会否改变贾东旭的命运。
两人闲聊间,流民们陆续领到了分发的咸菜。
这锅咸菜的味道如何,从大伙儿狼吞虎咽的样子就能知道确实不一般。
连救助站的几位阿姨忙完手头的事,都迫不及待地尝了两筷子,尝过之后眼睛都不由自主眯了起来。
流民们吃得正香,今天的咸菜格外可口,也让大家都记住了何师傅的手艺。
这些人平时可没机会进大饭店吃饭,但这简单的炒咸菜却让他们尝到了美味。
听说何师傅这个月要在救助点待三天,这几天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