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美人心计(9)-《综景:异的浮生》

  陈景异在鬼门关徘徊了三天三夜。 吕后不眠不休地守在芷阳殿外间,凤目赤红,整个人如同绷紧的弓弦。太医署上下战战兢兢,用尽了天下奇珍,终于在那天凌晨,将他的性命从阎王手中抢了回来。

  消息传出,各方反应各异。

  薄太后在馆舍中长舒一口气,低声对刘恒道:“天佑善人。他活下来,我们便多一分希望。” 刘恒更是暗中对天叩拜,感激上苍。他心中对陈景异的感情,经过生死考验,变得更加复杂而坚定。

  聂慎儿得知消息,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陈景异活着,她那份扭曲的爱恋便有了寄托;另一方面,她的借刀杀人之计似乎并未立刻奏效,杜云汐依旧安然无恙,这让她愈发焦躁。

  杜云汐则更加谨慎,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长乐宫的动向,同时悄悄利用自己在宫中人脉,留意着太医署关于陈景异病情的确切消息,并设法将一些无关紧要但能安神补气的药材,以不起眼的方式送入芷阳殿的药方中。她做得极隐秘,如同暗夜中的微光。

  陈景异苏醒后,看到的第一个身影,便是憔悴却难掩威仪的吕后。她握着他的手,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他的骨头,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景异……你终于醒了。” 那一刻,她眼中流露出的,是失而复得的庆幸,远超一个君主对臣子的关切。

  陈景异虚弱地闭上眼,复又睁开,声音低不可闻:“劳太后挂心……臣,死罪……”

  “不许胡说!”吕后打断他,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后怕与强势,“你给哀家好好活着!没有哀家的允许,你不准死!” 这近乎蛮横的命令,却暴露了她内心最深的不安。经此一事,她意识到陈景异在她心中的分量,远比她自己想象的更重。这种认知,让她更加想要牢牢掌控他,却也让她在某些时候,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痕——比如,对于他舍身救刘恒的举动,她内心深处除了愤怒,竟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理解?毕竟,他保护了盈儿的性命(尽管方式让她暴怒),也变相避免了她亲手毒杀儿子的悲剧。

  这种复杂的情感,让吕后对陈景异的态度变得有些微妙。赏赐如流水般送入芷阳殿,关怀无微不至,但在政务上,她却暂时不再让他接触最核心的机要。这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试探和暂时的疏远。

  陈景异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乐得清静,在芷阳殿中安心养病,实则暗中梳理着当前的局势。薄太后母子的善意,刘盈近乎偏执的依赖(他醒来后,刘盈不顾病体,偷偷来看过他一次,什么也没说,只是红着眼圈看了他很久),杜云汐暗中传递的些许关怀,以及聂慎儿那愚蠢而危险的举动(他醒来后稍加探查,便知悉了谣言来源),所有信息在他脑中汇聚成形。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更加小心。

  这日,杜云汐奉命给芷阳殿送一批吕后赏赐的绸缎。她举止得体,交割完毕便欲告退。陈景异却在她转身时,轻声开口,声音虽弱,却清晰无误:“杜姑娘,请留步。”

  杜云汐心中一凛,停下脚步,垂首恭立:“侯爷有何吩咐?”

  陈景异靠坐在软榻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清明深邃:“日前,多谢姑娘……关照之情。” 他指的,是那些暗中加入药方的药材。他虽病重,但心细如发,早已察觉。

  杜云汐没想到他竟已知晓,面上却不露声色:“侯爷言重了,奴婢只是尽本分。”

  陈景异看着她,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在这宫中,能守住本心,明辨是非,已是难得。姑娘是聪明人,当知何为长久之计。” 这话,既是感谢,也是提醒,更是一种隐晦的示好。他看出了杜云汐的潜力和她与聂慎儿的不同。

  杜云汐心中震动,面上依旧平静:“侯爷教诲,奴婢谨记。若侯爷无其他吩咐,奴婢告退。” 她行礼退出,心中却如翻江倒海。陈景异这番话,无疑是在向她释放信号。她需要时间,仔细权衡。

  而这一切,都被躲在殿外角落偷听的聂慎儿看在眼里。她听不清具体对话,但看到陈景异主动留下杜云汐说话,看到杜云汐那故作镇定的样子,嫉恨的毒火瞬间吞噬了她的理智。

  “杜云汐……你果然在勾引他!你抢走了我的一切,现在连我最后一点念想也要抢走!” 聂慎儿指甲掐进肉里,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她觉得,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除掉杜云汐!

  陈景异身体逐渐康复,但芷阳殿仿佛成了一个更大的囚笼,外面是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深海。吕后心态的微妙变化,薄太后母子的虎视眈眈,刘盈的危险依恋,聂慎儿的疯狂,杜云汐的审慎……所有的矛盾都在等待一个突破口。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而陈景异,这个风暴的中心,正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决定命运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