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王爷驾到与佟氏规矩-《综景:异的浮生》

  娄知县带来的消息像一块巨石,让刚刚恢复些许生气的同福客栈再次陷入低气压。关于“京城贵人”、“王爷仪驾”的传言,更是像长了翅膀,在七侠镇不胫而走,引得街坊邻里议论纷纷,看向同福客栈的目光都带上了几分敬畏与好奇。

  佟湘玉强撑着掌柜的派头,指挥若定,但眉宇间的忧色却瞒不过身边人。

  “展堂!把地再擦三遍!角落都不能有灰!”

  “芙蓉!窗户!窗棂子缝里的尘土都给我抠干净!”

  “秀才!你……你去把门口那对石狮子给我擦亮堂点!”(吕秀才:“掌柜的,咱们门口没有石狮子……”)“那就把门槛擦亮!”

  “大嘴!今晚的菜,按过年……不,按皇上来的规格准备!不对,皇上没来过……反正就是最好的!”

  白展堂一边干活一边嘀咕:“掌柜的,至于吗?就是个王爷,又不是玉皇大帝……”

  “你懂个啥!”佟湘玉瞪他一眼,“这叫气势!不能让人小瞧了咱们同福客栈!再说了,这可是关系到……”她压低声音,瞟了一眼二楼,“那两位的安危!”

  相较于客栈其他人的紧张,处于风暴中心的萧景琰和阿异,反而显得异常平静。

  萧景琰将自己关在房内大半日,再出来时,手中多了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他将信交给阿异,神色凝重:“想办法,尽快送到城西悦来客栈,交给一个叫‘老钱’的人。此事关乎我们能否过这一关,务必小心。”

  阿异接过信,没有多问,只点了点头。他明白,萧景琰这是在动用他隐藏的力量,布下后手。当夜,他便如鬼魅般潜出客栈,消失在夜色中,天亮前又悄无声息地返回,对萧景琰比了个成功的手势。

  三日后,晌午刚过,七侠镇的主街上便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娄知县能做的极限)。一队盔明甲亮的骑兵开路,簇拥着一辆四驾的奢华马车,缓缓驶来。马车前后皆有面容冷峻、气息沉稳的护卫,仪仗虽未全开,但那迫人的气势已让街道两旁的百姓屏息静气,不敢喧哗。

  车队最终停在了同福客栈门口。

  娄知县带着衙役早已跪迎在道旁,汗如雨下。马车帘掀开,先下来两个俏丽的侍女,然后,一位身着紫色团龙便袍、年约四旬、面容儒雅却目光深邃的中年男子,缓步下车。他看似随意地扫了一眼同福客栈的牌匾,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弧度。

  “下官七侠镇知县娄明康,叩见王爷千岁!”娄知县的声音都在发抖。

  “娄知县请起,不必多礼。”那位王爷声音温和,却自带威仪,“本王途经此地,听闻贵宝地有家同福客栈,颇为有趣,特来叨扰几日。”

  这时,佟湘玉领着客栈众人,也赶紧迎了出来,按照事先排练好的,不卑不亢地行了个礼:“民妇佟湘玉,率同福客栈上下,恭迎王爷大驾!”

  王爷的目光在佟湘玉等人身上扫过,尤其在低着头的阿异和戴着面纱的萧景琰(为避人耳目)身上停留了片刻,才笑道:“佟掌柜不必拘束,本王此行是私访,一切从简。给本王准备一间清静的上房即可。”

  “是是是,王爷里面请!天字一号房早已备好!”佟湘玉连忙侧身引路。

  王爷一行人入住,自然占据了最好的天字一号房(萧景琰已提前换到隔壁天字二号)。随行的护卫、侍女将客栈内外把守得严严实实,气氛顿时变得肃杀起来。

  安顿下来后,王爷并未立刻召见任何人,反而像普通客人一样,在大堂用了晚膳。席间,他态度随和,甚至与佟湘玉聊了几句当地风土人情,夸赞李大嘴的手艺有“家常风味”。但这份随和,反而让佟湘玉等人更加忐忑不安。

  直到晚膳过后,王爷才放下茶杯,仿佛不经意地对侍立在旁的佟湘玉道:“佟掌柜,本王听闻,贵店前几日似乎有些……热闹?还与东厂的曹档头有些误会?”

  来了!正题来了!

  佟湘玉心提到了嗓子眼,面上却努力维持镇定,笑道:“王爷明鉴,都是一场误会。是东厂的几位官爷认错了人,惊扰了店里的客人,后来……后来话说开了,也就没事了。”

  “哦?认错了人?”王爷挑眉,目光似笑非笑地看向站在柜台后的阿异,以及楼梯方向,“不知是哪位客人,如此荣幸,竟能让东厂如此兴师动众?”

  他的语气依旧温和,但那股无形的压力却让大堂里的空气几乎凝固。

  就在这时,萧景琰从楼梯上缓缓走下,他已取下面纱,露出了那张倾国倾城的容颜,虽作女装,但眉宇间的英气却难以完全掩盖。他走到王爷面前,微微屈膝一礼,声音清越:

  “景琰见过王叔。些许小事,竟惊动了王叔大驾,是景琰的不是。”

  王叔?!!

  佟湘玉等人瞬间瞪大了眼睛,连阿异都猛地抬起了头!这位王爷,竟然是萧景琰的叔叔?!

  那王爷看到萧景琰,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慈爱:“景琰?真的是你!你这孩子,离宫多日,音讯全无,可把你父皇和……王叔我给急坏了!你怎么会在此地?”

  萧景琰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委屈:“回王叔,宫中烦闷,景琰不过是出来散散心,体察民情。谁知在此地遇到东厂之人无端纠缠,幸得佟掌柜和诸位仗义相助,才得以周全。”他巧妙地将“逃宫”说成“散心”,将东厂的追杀说成“无端纠缠”。

  王爷(庆郡王萧元启)闻言,脸色一沉,对曹无庸的行为表示了“痛心”,随即又关切地问道:“既然如此,景琰便随王叔一同回京吧,也省得你父皇担心。”

  “王叔好意,景琰心领。”萧景琰不卑不亢地拒绝,“只是景琰在此地尚有未了之事,且已习惯此间清静,暂不想回京。再者,”他话锋一转,目光直视庆郡王,“景琰离宫前,父皇曾赐下手谕,允景琰便宜行事。想必王叔……不会让景琰为难吧?”

  他又一次抬出了皇帝手谕!而且是在这位看似亲善的“王叔”面前!

  庆郡王眼底闪过一丝极快的阴霾,但面上笑容不变:“这是自然,这是自然。既然皇兄有旨意,王叔当然不会勉强你。你便在此安心住下,有什么需要,尽管跟王叔说。”他顿了顿,状似无意地补充道,“不过,此地毕竟鱼龙混杂,景琰你身份尊贵,还是要多加小心。尤其是……身边之人,更要仔细甄别,莫要被些来历不明之辈蒙蔽了。”

  这话,几乎是明着指向阿异了。

  萧景琰微微一笑,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多谢王叔提醒。景琰自有分寸。同福客栈上下,皆是忠厚善良之人,景琰信得过。”

  一场暗流汹涌的叔侄交锋,在看似和谐的对话中暂告段落。庆郡王借口旅途劳顿,回了房间。

  他一走,大堂里的众人才感觉能重新呼吸。

  白展堂凑到阿异身边,咂舌道:“好家伙……王爷,王叔……阿异,你小子这回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了,还是镶金边的马蜂窝!”

  阿异没有理会他的调侃,目光紧紧盯着庆郡王消失的楼梯方向,眉头深锁。这位“王叔”的出现,绝不仅仅是关心侄女(侄子)那么简单。他的到来,让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危险了。

  萧景琰走到阿异身边,低声道:“看来,我们猜的没错。真正想要《天机秘典》的,恐怕不是我父皇,而是这位……好王叔。”

  阿异看向他,眼中是同样的凝重:“接下来,步步都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