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将最后一份《民情简报》合上,指尖在“黑风岭”三字上停了片刻。县衙沙盘前,烛火映着他半边脸颊,另一侧隐在暗处。他抬头看向门外,天边刚透出灰白,风里带着湿气,正是寅时初。
“不能再等。”他转身对身后列队的百名精锐道,“医助巡诊七日,百姓无一复病。我们能用事实破谣言,就能用战术破天险。”
一名老卒低声嘟囔:“火铳三轮齐射,听着玄乎,真打起来,还是刀快。”
李骁未答,只挥手示意。三名火铳手上前,列成横阵。前排举铳,轰然击发,硝烟腾起;第二排立刻踏步上前,接续射击;第三排已装填完毕,迅速前移补位。三轮齐射连贯如潮,三十步外的草靶被尽数击穿。
老卒闭了嘴,默默归队。
李骁取出地图,手指划过黑风寨东北角断崖:“哨塔视野盲区在此,守夜换岗在寅时初。李毅已确认,犬群喂食在丑时末,此后一个时辰为最佳突袭窗口。”
他下令分三队:第一队由火铳手组成,主攻寨门;第二队携带燃烧弹,直扑粮仓;第三队为刀斧手,由他亲自率领,破墙入寨。李瑶此前命密探散布“山魈夜出”谣言,寨中巡防已松懈三日。苏婉特制的镇静药粉也已由李毅潜入寨后,混入犬食。
“寅时初动,天亮前结束。”李骁收起地图,“不留活口,不伤百姓。”
队伍悄然出城,沿山道疾行。夜雾浓重,脚步声被湿土吸尽。至断崖下,李骁解下绳索,以铁钩扣入岩缝,率先攀爬。棉布裹足,不发一声。攀至半途,绳索忽断,他左手猛扣石棱,右足蹬壁借力,翻身上崖。身后士兵依次跟进,无一人失足。
崖顶哨塔空无一人。李骁伏地前行,见寨门内守军倚墙而坐,昏昏欲睡。犬群蜷缩在窝中,呼吸绵长,药粉已生效。
他抬手,三声短哨。
第一队火铳手就位,齐射轰鸣,寨门守军应声倒地。第二队掷出燃烧弹,粮仓瞬间起火,浓烟冲天。寨内警锣急响,贼兵仓促持械冲出,尚未列阵,第三轮火铳已至。
李骁率刀斧手破门而入,长刀劈开木栓,寨门轰然洞开。贼兵自两侧包抄,刀斧手列阵迎敌,火铳手后撤装弹,第二排接替射击,火力不绝。一名褐衣首领挥刀直扑李骁,被他侧身避过,反手一刀斩断其臂,再一刀贯心。
寨主翻身上马,欲从后门突围。林中忽射来一箭,正中马首,马匹前跪,将寨主掀落。李毅从暗处走出,第二箭直取其喉。寨主仰面倒地,喉间插箭,犹自狂笑:“你们杀不尽乱世之根!这世道,贼不灭人,人自相食!”
李骁快步上前,蹲下盯着他:“你说得对。乱世之根,不在山林,而在人心。但今日,你这颗心,先剜了。”
寨主瞪眼,气绝。
李骁起身,下令清剿残敌。寨中火光四起,刀斧手逐屋搜查。李骁命随军医助打开《身份识别册》,册中列有各村失踪人口姓名、体貌特征。凡手无兵器、衣衫褴褛者,皆令其蹲坐墙角,不得擅动。
一名老农被从地窖拖出,浑身血污,见到官兵放声痛哭。医助上前查验,发现其肋骨断裂,左臂脱臼。李骁亲自下令:“优先救治,送回青牛县医馆。”
又有十余名妇孺自柴房逃出,抱作一团。一名少年持短棍挡在门前,嘶喊:“别过来!我们不是贼!”医助亮出识别册,核对其姓名籍贯,确认为榆县失踪村民,方才放行。
清点完毕,共救出百姓一百二十三人,其中重伤四十七人。李骁命人将寨主首级割下,置于木匣。他立于寨中主厅前,火光映面,对全军下令:“焚寨。”
士兵将火油泼洒各处,点燃梁柱。黑风寨在烈焰中崩塌,浓烟滚滚升空。李骁率军押送百姓下山,途中命人将首级悬于青牛县门,公告贴于城楼:“为恶者,无论藏于山林,或匿于庙堂,李氏必诛之。”
县衙内,李震正在批阅田册。李瑶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份密报。
“黑风寨已毁,寨主伏诛,百姓救出一百二十三人,重伤四十七人已送医馆。”她将密报置于案上,“李骁令医助随册识别,未误杀一人。”
李震放下笔,起身走到窗前。远处山岭上空,黑烟仍未散尽,随风飘向北方。
“他做得对。”李震道,“医者救人,武者护民。新政若无刀剑护持,终是纸上谈兵。”
李瑶点头:“三段击实战有效,火铳轮射压制力极强。此战伤亡仅九人,其中七人为轻伤。”
“伤亡数字要记入军册。”李震转身,“但不必张扬。百姓需知贼已除,不需知血多少。”
李瑶取出另一份文书:“这是《黑风寨善后章程》,含安置获救百姓、清查寨中账目、追缴流散兵器三项。李骁建议,将寨中囤粮分予三县交界十二村,作为医棚口粮补给。”
“准。”李震落座,“另加一条:凡曾为贼所掳者,若愿入新政户籍,可免三年赋役,其子弟可优先入劝学所。”
李瑶记下,又道:“李骁还提,黑风寨账册中有数笔银钱流向不明,最后一笔在半月前,数额不小。”
李震目光一凝:“可查到去向?”
“尚未。但账册用暗码记录,李骁已交直报司破译,预计三日内有结果。”
“盯紧。”李震手指轻敲桌面,“寨主临死前那句话,不是虚言。这根,还没断。”
李瑶退出后,李震独坐良久。他取出乾坤万象匣,指尖抚过匣面纹路。匣体微震,一道光幕浮现,显示“历史修正值: 127”。他闭目片刻,再睁眼时,已恢复平静。
城门外,百姓围聚观看悬首告示。一名老妇拉着孙子,指着木匣道:“这就是害你爹的贼头?”
孩童点头,眼中含泪。
老妇抬头望向远处山岭,烟已淡,风却未停。
李骁在医馆外下马,甲胄未卸。他走入诊室,见苏婉正在为一名获救妇人包扎手臂。妇人手臂有鞭痕,见李骁进来,下意识后缩。
苏婉轻拍其手背:“不怕,这位是李将军,救你们出寨的人。”
妇人抬头,盯着李骁脸上的风尘与血迹,忽然哽咽:“我男人……死在寨里了。他不肯当贼,被活活打死……将军,谢您……”
李骁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一枚铜牌,放在桌上:“这是阵亡抚恤令。你持此牌,可至县衙领三石米、两匹布,孩子可入劝学所,不收分文。”
妇人颤抖着接过,跪地叩首。
李骁转身走出诊室,崔明柔正抱着药箱迎面走来。她见李骁,停下脚步。
“伤员都登记了。”她说,“四十七人,三十九人能治,八人……怕是撑不过今夜。”
李骁点头:“尽力就好。”
崔明柔犹豫了一下:“有个孩子,五岁,被砍了一刀,伤口溃烂。苏婉说,若无药,活不过明日。”
李骁从腰间解下一个小布袋,递过去:“这是空间药粉,每日三次,每次一撮,混水服下。若明日还烧,再找我。”
崔明柔接过,指尖触到布袋上的血渍。
李骁翻身上马,缰绳一扯,战马调头。他策马出村,身后医馆门前,百姓正排队领药。
马蹄声渐远,李骁抬手抹去脸上血污。风从山口吹来,带着灰烬的气味。
他抽出腰间长刀,刀身有缺口,刃口发黑。他用布条擦拭,血渍在布上晕开,像一道未干的墨痕。
        “不能再等。”他转身对身后列队的百名精锐道,“医助巡诊七日,百姓无一复病。我们能用事实破谣言,就能用战术破天险。”
一名老卒低声嘟囔:“火铳三轮齐射,听着玄乎,真打起来,还是刀快。”
李骁未答,只挥手示意。三名火铳手上前,列成横阵。前排举铳,轰然击发,硝烟腾起;第二排立刻踏步上前,接续射击;第三排已装填完毕,迅速前移补位。三轮齐射连贯如潮,三十步外的草靶被尽数击穿。
老卒闭了嘴,默默归队。
李骁取出地图,手指划过黑风寨东北角断崖:“哨塔视野盲区在此,守夜换岗在寅时初。李毅已确认,犬群喂食在丑时末,此后一个时辰为最佳突袭窗口。”
他下令分三队:第一队由火铳手组成,主攻寨门;第二队携带燃烧弹,直扑粮仓;第三队为刀斧手,由他亲自率领,破墙入寨。李瑶此前命密探散布“山魈夜出”谣言,寨中巡防已松懈三日。苏婉特制的镇静药粉也已由李毅潜入寨后,混入犬食。
“寅时初动,天亮前结束。”李骁收起地图,“不留活口,不伤百姓。”
队伍悄然出城,沿山道疾行。夜雾浓重,脚步声被湿土吸尽。至断崖下,李骁解下绳索,以铁钩扣入岩缝,率先攀爬。棉布裹足,不发一声。攀至半途,绳索忽断,他左手猛扣石棱,右足蹬壁借力,翻身上崖。身后士兵依次跟进,无一人失足。
崖顶哨塔空无一人。李骁伏地前行,见寨门内守军倚墙而坐,昏昏欲睡。犬群蜷缩在窝中,呼吸绵长,药粉已生效。
他抬手,三声短哨。
第一队火铳手就位,齐射轰鸣,寨门守军应声倒地。第二队掷出燃烧弹,粮仓瞬间起火,浓烟冲天。寨内警锣急响,贼兵仓促持械冲出,尚未列阵,第三轮火铳已至。
李骁率刀斧手破门而入,长刀劈开木栓,寨门轰然洞开。贼兵自两侧包抄,刀斧手列阵迎敌,火铳手后撤装弹,第二排接替射击,火力不绝。一名褐衣首领挥刀直扑李骁,被他侧身避过,反手一刀斩断其臂,再一刀贯心。
寨主翻身上马,欲从后门突围。林中忽射来一箭,正中马首,马匹前跪,将寨主掀落。李毅从暗处走出,第二箭直取其喉。寨主仰面倒地,喉间插箭,犹自狂笑:“你们杀不尽乱世之根!这世道,贼不灭人,人自相食!”
李骁快步上前,蹲下盯着他:“你说得对。乱世之根,不在山林,而在人心。但今日,你这颗心,先剜了。”
寨主瞪眼,气绝。
李骁起身,下令清剿残敌。寨中火光四起,刀斧手逐屋搜查。李骁命随军医助打开《身份识别册》,册中列有各村失踪人口姓名、体貌特征。凡手无兵器、衣衫褴褛者,皆令其蹲坐墙角,不得擅动。
一名老农被从地窖拖出,浑身血污,见到官兵放声痛哭。医助上前查验,发现其肋骨断裂,左臂脱臼。李骁亲自下令:“优先救治,送回青牛县医馆。”
又有十余名妇孺自柴房逃出,抱作一团。一名少年持短棍挡在门前,嘶喊:“别过来!我们不是贼!”医助亮出识别册,核对其姓名籍贯,确认为榆县失踪村民,方才放行。
清点完毕,共救出百姓一百二十三人,其中重伤四十七人。李骁命人将寨主首级割下,置于木匣。他立于寨中主厅前,火光映面,对全军下令:“焚寨。”
士兵将火油泼洒各处,点燃梁柱。黑风寨在烈焰中崩塌,浓烟滚滚升空。李骁率军押送百姓下山,途中命人将首级悬于青牛县门,公告贴于城楼:“为恶者,无论藏于山林,或匿于庙堂,李氏必诛之。”
县衙内,李震正在批阅田册。李瑶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份密报。
“黑风寨已毁,寨主伏诛,百姓救出一百二十三人,重伤四十七人已送医馆。”她将密报置于案上,“李骁令医助随册识别,未误杀一人。”
李震放下笔,起身走到窗前。远处山岭上空,黑烟仍未散尽,随风飘向北方。
“他做得对。”李震道,“医者救人,武者护民。新政若无刀剑护持,终是纸上谈兵。”
李瑶点头:“三段击实战有效,火铳轮射压制力极强。此战伤亡仅九人,其中七人为轻伤。”
“伤亡数字要记入军册。”李震转身,“但不必张扬。百姓需知贼已除,不需知血多少。”
李瑶取出另一份文书:“这是《黑风寨善后章程》,含安置获救百姓、清查寨中账目、追缴流散兵器三项。李骁建议,将寨中囤粮分予三县交界十二村,作为医棚口粮补给。”
“准。”李震落座,“另加一条:凡曾为贼所掳者,若愿入新政户籍,可免三年赋役,其子弟可优先入劝学所。”
李瑶记下,又道:“李骁还提,黑风寨账册中有数笔银钱流向不明,最后一笔在半月前,数额不小。”
李震目光一凝:“可查到去向?”
“尚未。但账册用暗码记录,李骁已交直报司破译,预计三日内有结果。”
“盯紧。”李震手指轻敲桌面,“寨主临死前那句话,不是虚言。这根,还没断。”
李瑶退出后,李震独坐良久。他取出乾坤万象匣,指尖抚过匣面纹路。匣体微震,一道光幕浮现,显示“历史修正值: 127”。他闭目片刻,再睁眼时,已恢复平静。
城门外,百姓围聚观看悬首告示。一名老妇拉着孙子,指着木匣道:“这就是害你爹的贼头?”
孩童点头,眼中含泪。
老妇抬头望向远处山岭,烟已淡,风却未停。
李骁在医馆外下马,甲胄未卸。他走入诊室,见苏婉正在为一名获救妇人包扎手臂。妇人手臂有鞭痕,见李骁进来,下意识后缩。
苏婉轻拍其手背:“不怕,这位是李将军,救你们出寨的人。”
妇人抬头,盯着李骁脸上的风尘与血迹,忽然哽咽:“我男人……死在寨里了。他不肯当贼,被活活打死……将军,谢您……”
李骁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一枚铜牌,放在桌上:“这是阵亡抚恤令。你持此牌,可至县衙领三石米、两匹布,孩子可入劝学所,不收分文。”
妇人颤抖着接过,跪地叩首。
李骁转身走出诊室,崔明柔正抱着药箱迎面走来。她见李骁,停下脚步。
“伤员都登记了。”她说,“四十七人,三十九人能治,八人……怕是撑不过今夜。”
李骁点头:“尽力就好。”
崔明柔犹豫了一下:“有个孩子,五岁,被砍了一刀,伤口溃烂。苏婉说,若无药,活不过明日。”
李骁从腰间解下一个小布袋,递过去:“这是空间药粉,每日三次,每次一撮,混水服下。若明日还烧,再找我。”
崔明柔接过,指尖触到布袋上的血渍。
李骁翻身上马,缰绳一扯,战马调头。他策马出村,身后医馆门前,百姓正排队领药。
马蹄声渐远,李骁抬手抹去脸上血污。风从山口吹来,带着灰烬的气味。
他抽出腰间长刀,刀身有缺口,刃口发黑。他用布条擦拭,血渍在布上晕开,像一道未干的墨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