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下的人群渐渐散去,灯火依旧连成一片。李震站在太极殿前的高阶上,风从远处吹来,带着新栽柳树的湿气。他没有立刻进殿,而是低头看了眼袖口,那朵干枯的布花还贴在内襟,边缘已经磨得发毛。
脚步声由远及近,内侍快步上前,双手捧着一封密信,封口用黑漆压了印记,角上有火燎过的痕迹。李震接过信,指尖触到纸面粗糙,拆开时动作很稳。
殿内已有大臣候着。科举改制的草案摊在案上,户籍清查的进度条陈整齐排列。李瑶昨日呈报的数据刚被誊抄到黄册里,户部官员正准备议定各州配额。苏婉推行的医馆体系已覆盖三辅之地,今日早报提到北方两个县完成了药行登记。
李震走进大殿,将信放在龙案一角,没说话。群臣察觉气氛有变,陆续停下议论。他抬手示意继续,自己坐下,目光落在赵德身上。
“土地清册的核查进展如何?”
赵德出列一步,声音不高:“已调齐七郡旧档,正在比对田亩与赋税记录。部分士族名下庄田数目异常,有虚报隐匿之嫌,但尚无确凿证据。”
李震点头,手指轻轻敲了下桌面。“平西王那边,最近可有动静?”
这话一出,殿内安静下来。平西王是前朝亲王,封地在西北,手中握有两万旧军。新朝建立后,他上表称病,未入京朝贺,也未交兵符。
赵德低声道:“三日前,其子遣使进京,名义是为父求药,走的是民间驿道,未报官署。使团携带箱笼十七件,经查验多为药材,但其中一件夹层藏有空白文书,印鉴未盖。”
李震眼神微沉。他缓缓拿起那封密信,递给赵德。“北境细作传来的消息。这几日,崔氏、谢氏、裴氏三家家主接连派出家仆前往平西王府,不是贺寿,也不是通商,往来路线刻意避开官道。每一次出行,都有人中途换马,直奔边关。”
赵德看完,脸色变了。这些士族虽经整顿,根基仍在。若他们联合外藩,借复辟之名起兵,百姓未必能分清谁是正统。
“是否立即封锁城门?”一名武将起身问道。
李震摇头。“现在动手,只会打草惊蛇。禁军中仍有旧党安插之人,贸然换防,反而暴露我们已掌握情报。”
他说完,抬头看向殿外。李骁刚从校场回来,甲胄未卸,大步走入。见到父亲神色,他立刻明白事情不简单。
“召你来,是要你接管洛阳四门。”李震开口,“名义上说是例行换防,虎卫营今夜就位。城内巡骑增加两班,重点盯住几大家族府邸的出入人员。不要抓人,也不要拦截,只记下名字、时间、所乘车辆。”
李骁应声领命。“要不要通知锦衣卫配合?”
“不必。”李震顿了顿,“李毅那边另有任务,此刻不宜惊动太多人。”
他转向赵德。“你即刻组建稽查组,从户部抽调可信的书吏,以‘复查土地账目’为由,调阅过去三个月所有士族与外藩之间的通关文书、货物流水、仆役进出记录。尤其是那些打着采买药材、修缮祠堂名义的支出,一笔都不能漏。”
赵德沉吟片刻:“若他们发现我们在查,可能会销毁证据。”
“那就让他们以为,我们只是在查贪腐。”李震语气平静,“对外宣称,这是新政落地后的常规审计。你要亲自带队,行事低调。若有可疑线索,直接报我,不得经手他人。”
两人同时拱手:“遵令。”
李骁转身离去,脚步干脆。赵德 linger 了一下,低声问:“若查到实据,是否立刻收网?”
李震盯着案上的地图,洛阳周边的山川河流清晰可见。“不急。现在最怕的是乱。百姓刚看到希望,学堂开了,医馆建了,市集也活了。这时候如果突然抓人,谣言一起,民心动摇,十年努力可能毁于一旦。”
他停顿片刻,声音压低:“我们要等。等他们自己露出破绽。等他们觉得安全,开始传递密函、调动私兵的时候,再一网打尽。”
赵德点头退下。
大殿重新归于寂静。几名大臣面面相觑,不知刚才的对话意味着什么。李震却没有再提此事,而是翻开户籍草案,继续讨论各县名额分配。
半个时辰后,天色渐暗。宫灯次第点亮,映照在青砖地上。一名小吏匆匆跑进,向值班主事耳语几句。那人脸色一变,快步走向内廷。
与此同时,西街一处不起眼的宅院里,赵德换上了灰布短衫,腰间别着一块普通的户部腰牌。他走进档案司后院,出示令牌,守门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放行了。
屋内堆满卷宗,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的味道。他径直走向标注“西北往来”的柜格,抽出一本账册。翻到某一页时,手指停住。
这是一笔药材采购记录,买家是崔氏旁支,卖家写着“陇右药行”。数量三千斤,总价八百两白银。付款方式为“分期三年”,但这笔交易并未出现在官方税簿中。
更奇怪的是,送货单上的签收人名叫“陈九”,而此人早在两个月前就被登记为死亡,籍贯是南方一个早已荒废的村子。
赵德合上账册,轻轻吹灭油灯。黑暗中,他的手摸向袖袋,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上面写着三个名字:崔元礼、谢仲文、裴承业。这是他白天悄悄整理出来的,近期与平西王府有过秘密接触的士族家主。
他把纸条塞进鞋底,起身离开。
皇宫深处,李震仍坐在御书房。窗外传来巡夜的脚步声,规律而沉重。他手里拿着那朵布花,轻轻摩挲着。
这时,门被推开一条缝。内侍低声禀报:“虎卫营已进驻南门,换防顺利完成。巡骑已在指定坊区展开巡查。”
李震点头,把布花放回内襟。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平西王府的位置。
那里,离洛阳不过六百里。
一支快马队正沿着山道疾驰,马背上的人裹着黑袍,怀里紧抱着一只铜盒。盒身刻着繁复花纹,锁扣处缠着红绳。
他们穿过废弃的驿站,避开关卡,直奔东南方向的一座古庙。
庙门半开,里面烛火摇曳。一个身穿素袍的老者站在神像前,手中握着一枚玉佩,低声念了几句什么,然后将它放进香炉。
火焰猛地蹿高,映亮了墙上的影子。那影子不像人形,倒像是某种展翅的鸟。
而在洛阳城东的一间民宅里,一个小女孩正趴在桌上写字。她写的是一篇《千字文》,笔画歪斜却认真。写到“海咸河淡”时,墨汁滴落,晕开一小片。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的星空。
远处,一声犬吠划破夜空。
        脚步声由远及近,内侍快步上前,双手捧着一封密信,封口用黑漆压了印记,角上有火燎过的痕迹。李震接过信,指尖触到纸面粗糙,拆开时动作很稳。
殿内已有大臣候着。科举改制的草案摊在案上,户籍清查的进度条陈整齐排列。李瑶昨日呈报的数据刚被誊抄到黄册里,户部官员正准备议定各州配额。苏婉推行的医馆体系已覆盖三辅之地,今日早报提到北方两个县完成了药行登记。
李震走进大殿,将信放在龙案一角,没说话。群臣察觉气氛有变,陆续停下议论。他抬手示意继续,自己坐下,目光落在赵德身上。
“土地清册的核查进展如何?”
赵德出列一步,声音不高:“已调齐七郡旧档,正在比对田亩与赋税记录。部分士族名下庄田数目异常,有虚报隐匿之嫌,但尚无确凿证据。”
李震点头,手指轻轻敲了下桌面。“平西王那边,最近可有动静?”
这话一出,殿内安静下来。平西王是前朝亲王,封地在西北,手中握有两万旧军。新朝建立后,他上表称病,未入京朝贺,也未交兵符。
赵德低声道:“三日前,其子遣使进京,名义是为父求药,走的是民间驿道,未报官署。使团携带箱笼十七件,经查验多为药材,但其中一件夹层藏有空白文书,印鉴未盖。”
李震眼神微沉。他缓缓拿起那封密信,递给赵德。“北境细作传来的消息。这几日,崔氏、谢氏、裴氏三家家主接连派出家仆前往平西王府,不是贺寿,也不是通商,往来路线刻意避开官道。每一次出行,都有人中途换马,直奔边关。”
赵德看完,脸色变了。这些士族虽经整顿,根基仍在。若他们联合外藩,借复辟之名起兵,百姓未必能分清谁是正统。
“是否立即封锁城门?”一名武将起身问道。
李震摇头。“现在动手,只会打草惊蛇。禁军中仍有旧党安插之人,贸然换防,反而暴露我们已掌握情报。”
他说完,抬头看向殿外。李骁刚从校场回来,甲胄未卸,大步走入。见到父亲神色,他立刻明白事情不简单。
“召你来,是要你接管洛阳四门。”李震开口,“名义上说是例行换防,虎卫营今夜就位。城内巡骑增加两班,重点盯住几大家族府邸的出入人员。不要抓人,也不要拦截,只记下名字、时间、所乘车辆。”
李骁应声领命。“要不要通知锦衣卫配合?”
“不必。”李震顿了顿,“李毅那边另有任务,此刻不宜惊动太多人。”
他转向赵德。“你即刻组建稽查组,从户部抽调可信的书吏,以‘复查土地账目’为由,调阅过去三个月所有士族与外藩之间的通关文书、货物流水、仆役进出记录。尤其是那些打着采买药材、修缮祠堂名义的支出,一笔都不能漏。”
赵德沉吟片刻:“若他们发现我们在查,可能会销毁证据。”
“那就让他们以为,我们只是在查贪腐。”李震语气平静,“对外宣称,这是新政落地后的常规审计。你要亲自带队,行事低调。若有可疑线索,直接报我,不得经手他人。”
两人同时拱手:“遵令。”
李骁转身离去,脚步干脆。赵德 linger 了一下,低声问:“若查到实据,是否立刻收网?”
李震盯着案上的地图,洛阳周边的山川河流清晰可见。“不急。现在最怕的是乱。百姓刚看到希望,学堂开了,医馆建了,市集也活了。这时候如果突然抓人,谣言一起,民心动摇,十年努力可能毁于一旦。”
他停顿片刻,声音压低:“我们要等。等他们自己露出破绽。等他们觉得安全,开始传递密函、调动私兵的时候,再一网打尽。”
赵德点头退下。
大殿重新归于寂静。几名大臣面面相觑,不知刚才的对话意味着什么。李震却没有再提此事,而是翻开户籍草案,继续讨论各县名额分配。
半个时辰后,天色渐暗。宫灯次第点亮,映照在青砖地上。一名小吏匆匆跑进,向值班主事耳语几句。那人脸色一变,快步走向内廷。
与此同时,西街一处不起眼的宅院里,赵德换上了灰布短衫,腰间别着一块普通的户部腰牌。他走进档案司后院,出示令牌,守门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放行了。
屋内堆满卷宗,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的味道。他径直走向标注“西北往来”的柜格,抽出一本账册。翻到某一页时,手指停住。
这是一笔药材采购记录,买家是崔氏旁支,卖家写着“陇右药行”。数量三千斤,总价八百两白银。付款方式为“分期三年”,但这笔交易并未出现在官方税簿中。
更奇怪的是,送货单上的签收人名叫“陈九”,而此人早在两个月前就被登记为死亡,籍贯是南方一个早已荒废的村子。
赵德合上账册,轻轻吹灭油灯。黑暗中,他的手摸向袖袋,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上面写着三个名字:崔元礼、谢仲文、裴承业。这是他白天悄悄整理出来的,近期与平西王府有过秘密接触的士族家主。
他把纸条塞进鞋底,起身离开。
皇宫深处,李震仍坐在御书房。窗外传来巡夜的脚步声,规律而沉重。他手里拿着那朵布花,轻轻摩挲着。
这时,门被推开一条缝。内侍低声禀报:“虎卫营已进驻南门,换防顺利完成。巡骑已在指定坊区展开巡查。”
李震点头,把布花放回内襟。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平西王府的位置。
那里,离洛阳不过六百里。
一支快马队正沿着山道疾驰,马背上的人裹着黑袍,怀里紧抱着一只铜盒。盒身刻着繁复花纹,锁扣处缠着红绳。
他们穿过废弃的驿站,避开关卡,直奔东南方向的一座古庙。
庙门半开,里面烛火摇曳。一个身穿素袍的老者站在神像前,手中握着一枚玉佩,低声念了几句什么,然后将它放进香炉。
火焰猛地蹿高,映亮了墙上的影子。那影子不像人形,倒像是某种展翅的鸟。
而在洛阳城东的一间民宅里,一个小女孩正趴在桌上写字。她写的是一篇《千字文》,笔画歪斜却认真。写到“海咸河淡”时,墨汁滴落,晕开一小片。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的星空。
远处,一声犬吠划破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