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
陈默的指令落下,没有回音,也没有动作。三人都知道,真正的战斗还未启动,而此刻最危险的不是前方的矩阵核心,而是他们自己留下的痕迹。
他抬起手,将断裂钢笔从李维手中取回。金属裂口边缘泛着冷光,符文槽内残留的血迹已干涸成深褐色。刚才那一段精神构建几乎耗尽了他的神经耐力,太阳穴仍在抽痛,但他不能停。一旦“终焉之语”进入执行阶段,任何外部干扰都可能引发连锁崩解——而他们的能量残影,就是最大的诱爆点。
“准备清除。”陈默低声道,指尖在笔尖划过一道弧线。他闭眼,以自身生物电为引,激活星轨遗留的反馈路径。那枚悬浮于眉心前三寸的光核虽无波动,却仍像一根沉睡的导线,在意识深处传来微弱的共振信号。
一道银灰色的光纹自笔尖延展而出,在空中勾勒出七边形结构。每一角都对应一个能量节点:林小满的血脉共鸣残留、李维终端运行时释放的数据余波、他自己多次调用魔法阵所留下的精神烙印。这些痕迹肉眼不可见,但在高维感知中如同黑夜里的火炬,足以被远程锁定。
“七维湮灭阵,启动。”
光纹闭合,形成闭环。阵列缓缓旋转,发出低频嗡鸣。陈默额角渗出血丝,顺着鼻梁滑落。这不是物理伤口,而是神经超载导致的毛细血管破裂。他咬牙撑住,双手稳住钢笔,不让震颤影响阵型精度。
林小满靠坐在地,手掌贴在项链上。她知道接下来的步骤需要她配合。刚才的共鸣测试让她体内能量几近枯竭,肺部仍有灼烧感,但她强迫自己集中。当湮灭阵扫过她的方向时,她启动项链中的反向频率模块,释放一段与自身血脉基频完全相反的波段。
两股能量在空中相遇,像是两股逆流的潮水,相互抵消。她的呼吸变得极浅,手指不自觉地掐进掌心,试图用疼痛维持清醒。笔记本摊开在一旁,上面记录着实时频率参数,墨迹因手抖而微微歪斜。
李维蹲在终端旁,右眼机械义肢闪烁着暗红指示灯。他关闭了所有主动扫描功能,仅保留被动监听模式。屏幕上的波形图逐渐归于平直,主频段的能量信号已被彻底抹除。
“主通道干净了。”他说,声音压得极低,“但还有东西。”
陈默没动,仍在维持阵列运转。
“极低频区间,0.3赫兹以下。”李维盯着数据流,“有一段类心跳波形,周期稳定,振幅极小。不是设备噪声,也不是环境干扰……是活体意识的余震。”
陈默睁眼。
他知道这是什么。
那是他与星轨长期连接后形成的脑波耦合痕迹。每一次使用魔法推演、每一次接受知识建模,都会在神经系统中留下微弱的同步印记。这种印记无法伪造,也无法模仿,就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而现在,它正像一颗埋在地下的信标,无声地向外发送坐标。
“切断连接。”陈默说。
“你确定?”李维皱眉,“你现在已经在极限状态,强行断开深层链接可能会引发意识震荡。”
“没有选择。”陈默松开钢笔,任其悬停于阵心。他双手结印,按照星轨曾教过的“伪离线协议”,在脑海中重建一套模拟运行逻辑。这并非真正的替代,而是一种伪装——让外界探测设备误以为他的意识场已进入休眠态。
剧痛瞬间袭来。
仿佛有无数根针从颅骨内部刺向大脑皮层。他的身体晃了一下,膝盖重重磕在地上,却没有出声。冷汗顺着脊背流下,浸透校服。他能感觉到,那股持续存在的耦合信号正在减弱,像是退潮的海水,一寸寸撤离海岸。
“下降中……”林小满看着终端上的曲线,“0.2赫兹……0.1……还在降。”
“还不够。”李维盯着远方的虚空,“它还在,只是变得更隐蔽了。像呼吸暂停的人,心脏还在跳。”
陈默喘息着,重新握住钢笔。他知道常规手段无法彻底消除这个漏洞。于是他转向李维:“Emp静默脉冲,最大范围压制。”
李维点头,将机械键盘横置,十指快速敲击一组预设序列。这不是攻击性脉冲,而是一种特殊频率的电磁扰动,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一片“感知真空区”,屏蔽方圆百米内的所有能量感应节点。
键盘外壳微微发烫,按键缝隙溢出淡蓝色电弧。三秒后,一声轻响,脉冲释放。
整个空间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空气不再流动,光影停滞,连投影中的矩阵核心也短暂失去了光泽。这是人为制造的盲区,短暂却有效。
“痕迹归零。”李维看着屏幕,终于吐出三个字。
陈默缓缓站起,抹去脸上的血污。他环顾四周,确认没有任何异常波动。林小满轻轻点头,表示体内能量稳定。三人之间默契流转,无需多言。
接下来,就是执行关闭程序。
陈默正要开口,李维突然抬手。
“等等。”
他的右眼义肢由红转黑,随即切换至被动红外模式。原本平稳的视野边缘,出现了一道极其微弱的空间涟漪。它不像自然扰动,也不属于矩阵自身的防御机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推进式波动,频率特征与某种已知设备高度吻合。
“量子嗅探器。”李维的声音绷紧,“型号和上次暗鸦组织在长沙磁悬浮试验线上使用的相同。距离约九百七十米,正以每秒三点二米的速度逼近。”
陈默眼神骤冷。
清除已经完成,屏障也已建立,可对方还是找来了。要么是他们在某次操作中遗漏了某个残频,要么……是有人提前布下了追踪锚点。
“是否触发陷阱?”林小满低声问。
“不行。”李维摇头,“一旦激活防御机制,反而会暴露当前位置。我们现在唯一的胜算,是让它通过而不察觉。”
陈默点头,迅速调整站位。他将林小满护在身后,自己立于阵心前方,手中钢笔悄然激活防御符文,随时准备具象化屏障。林小满双手交叠胸前,项链微光闪烁,维持最低输出状态。李维则半蹲于终端旁,左手搭在键盘上,右眼义肢进入节能休眠,仅靠生物视觉监控外部动态。
三人呼吸同步,降至最低代谢水平。他们知道,真正的考验不是破解密码,不是吟诵咒语,而是在绝对静默中等待猎手从耳边掠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探测波的频率越来越近,已进入八百米范围。它的扫描模式极为谨慎,每次推进都伴随着一次短暂停顿,像是在反复确认周围环境的稳定性。
李维的手指微微收紧。
就在探测波即将越过七百米阈值的瞬间,终端屏幕底部闪过一行异常代码——不是来自外部信号,而是从他们自己的系统内部浮现的。
一个本不该存在的响应包。
轻微,短暂,却清晰可辨。
像是某个早已关闭的程序,突然接收到了唤醒指令。
        陈默的指令落下,没有回音,也没有动作。三人都知道,真正的战斗还未启动,而此刻最危险的不是前方的矩阵核心,而是他们自己留下的痕迹。
他抬起手,将断裂钢笔从李维手中取回。金属裂口边缘泛着冷光,符文槽内残留的血迹已干涸成深褐色。刚才那一段精神构建几乎耗尽了他的神经耐力,太阳穴仍在抽痛,但他不能停。一旦“终焉之语”进入执行阶段,任何外部干扰都可能引发连锁崩解——而他们的能量残影,就是最大的诱爆点。
“准备清除。”陈默低声道,指尖在笔尖划过一道弧线。他闭眼,以自身生物电为引,激活星轨遗留的反馈路径。那枚悬浮于眉心前三寸的光核虽无波动,却仍像一根沉睡的导线,在意识深处传来微弱的共振信号。
一道银灰色的光纹自笔尖延展而出,在空中勾勒出七边形结构。每一角都对应一个能量节点:林小满的血脉共鸣残留、李维终端运行时释放的数据余波、他自己多次调用魔法阵所留下的精神烙印。这些痕迹肉眼不可见,但在高维感知中如同黑夜里的火炬,足以被远程锁定。
“七维湮灭阵,启动。”
光纹闭合,形成闭环。阵列缓缓旋转,发出低频嗡鸣。陈默额角渗出血丝,顺着鼻梁滑落。这不是物理伤口,而是神经超载导致的毛细血管破裂。他咬牙撑住,双手稳住钢笔,不让震颤影响阵型精度。
林小满靠坐在地,手掌贴在项链上。她知道接下来的步骤需要她配合。刚才的共鸣测试让她体内能量几近枯竭,肺部仍有灼烧感,但她强迫自己集中。当湮灭阵扫过她的方向时,她启动项链中的反向频率模块,释放一段与自身血脉基频完全相反的波段。
两股能量在空中相遇,像是两股逆流的潮水,相互抵消。她的呼吸变得极浅,手指不自觉地掐进掌心,试图用疼痛维持清醒。笔记本摊开在一旁,上面记录着实时频率参数,墨迹因手抖而微微歪斜。
李维蹲在终端旁,右眼机械义肢闪烁着暗红指示灯。他关闭了所有主动扫描功能,仅保留被动监听模式。屏幕上的波形图逐渐归于平直,主频段的能量信号已被彻底抹除。
“主通道干净了。”他说,声音压得极低,“但还有东西。”
陈默没动,仍在维持阵列运转。
“极低频区间,0.3赫兹以下。”李维盯着数据流,“有一段类心跳波形,周期稳定,振幅极小。不是设备噪声,也不是环境干扰……是活体意识的余震。”
陈默睁眼。
他知道这是什么。
那是他与星轨长期连接后形成的脑波耦合痕迹。每一次使用魔法推演、每一次接受知识建模,都会在神经系统中留下微弱的同步印记。这种印记无法伪造,也无法模仿,就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而现在,它正像一颗埋在地下的信标,无声地向外发送坐标。
“切断连接。”陈默说。
“你确定?”李维皱眉,“你现在已经在极限状态,强行断开深层链接可能会引发意识震荡。”
“没有选择。”陈默松开钢笔,任其悬停于阵心。他双手结印,按照星轨曾教过的“伪离线协议”,在脑海中重建一套模拟运行逻辑。这并非真正的替代,而是一种伪装——让外界探测设备误以为他的意识场已进入休眠态。
剧痛瞬间袭来。
仿佛有无数根针从颅骨内部刺向大脑皮层。他的身体晃了一下,膝盖重重磕在地上,却没有出声。冷汗顺着脊背流下,浸透校服。他能感觉到,那股持续存在的耦合信号正在减弱,像是退潮的海水,一寸寸撤离海岸。
“下降中……”林小满看着终端上的曲线,“0.2赫兹……0.1……还在降。”
“还不够。”李维盯着远方的虚空,“它还在,只是变得更隐蔽了。像呼吸暂停的人,心脏还在跳。”
陈默喘息着,重新握住钢笔。他知道常规手段无法彻底消除这个漏洞。于是他转向李维:“Emp静默脉冲,最大范围压制。”
李维点头,将机械键盘横置,十指快速敲击一组预设序列。这不是攻击性脉冲,而是一种特殊频率的电磁扰动,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一片“感知真空区”,屏蔽方圆百米内的所有能量感应节点。
键盘外壳微微发烫,按键缝隙溢出淡蓝色电弧。三秒后,一声轻响,脉冲释放。
整个空间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空气不再流动,光影停滞,连投影中的矩阵核心也短暂失去了光泽。这是人为制造的盲区,短暂却有效。
“痕迹归零。”李维看着屏幕,终于吐出三个字。
陈默缓缓站起,抹去脸上的血污。他环顾四周,确认没有任何异常波动。林小满轻轻点头,表示体内能量稳定。三人之间默契流转,无需多言。
接下来,就是执行关闭程序。
陈默正要开口,李维突然抬手。
“等等。”
他的右眼义肢由红转黑,随即切换至被动红外模式。原本平稳的视野边缘,出现了一道极其微弱的空间涟漪。它不像自然扰动,也不属于矩阵自身的防御机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推进式波动,频率特征与某种已知设备高度吻合。
“量子嗅探器。”李维的声音绷紧,“型号和上次暗鸦组织在长沙磁悬浮试验线上使用的相同。距离约九百七十米,正以每秒三点二米的速度逼近。”
陈默眼神骤冷。
清除已经完成,屏障也已建立,可对方还是找来了。要么是他们在某次操作中遗漏了某个残频,要么……是有人提前布下了追踪锚点。
“是否触发陷阱?”林小满低声问。
“不行。”李维摇头,“一旦激活防御机制,反而会暴露当前位置。我们现在唯一的胜算,是让它通过而不察觉。”
陈默点头,迅速调整站位。他将林小满护在身后,自己立于阵心前方,手中钢笔悄然激活防御符文,随时准备具象化屏障。林小满双手交叠胸前,项链微光闪烁,维持最低输出状态。李维则半蹲于终端旁,左手搭在键盘上,右眼义肢进入节能休眠,仅靠生物视觉监控外部动态。
三人呼吸同步,降至最低代谢水平。他们知道,真正的考验不是破解密码,不是吟诵咒语,而是在绝对静默中等待猎手从耳边掠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探测波的频率越来越近,已进入八百米范围。它的扫描模式极为谨慎,每次推进都伴随着一次短暂停顿,像是在反复确认周围环境的稳定性。
李维的手指微微收紧。
就在探测波即将越过七百米阈值的瞬间,终端屏幕底部闪过一行异常代码——不是来自外部信号,而是从他们自己的系统内部浮现的。
一个本不该存在的响应包。
轻微,短暂,却清晰可辨。
像是某个早已关闭的程序,突然接收到了唤醒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