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成长轨迹:能力的再突破-《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钢笔尖在纸面划出最后一道符文轨迹,陈默的手指微微一颤。笔杆发烫,像是刚从火焰里抽出的铁条。他没抬眼,只是将笔搁在实验台边缘,任那热度顺着金属外壳缓慢散去。

  星轨的数据流仍在意识深处奔涌,但已不再如先前那般汹涌灌注。他闭了闭眼,呼吸压得极低,耳边只剩下自己心跳与系统冷却风扇的轻响交织成的节奏。刚才那轮脑域负荷测试持续了三十七分钟,比上一次多撑了整整九分钟。生物电监测仪上的曲线已经趋于平稳,血糖值却滑到了警戒线以下。

  “关闭守望者v0.3主控权限。”他低声说。

  屏幕闪烁,权限转移指令自动发送至李维预留的远程接口。影线协议的监控任务被完整移交,星轨的算力随即从防御模块抽离,重新聚焦于当前训练进程。整个过程耗时不到八秒,没有留下任何可追踪的操作痕迹。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面前悬浮的半透明界面——那是魔法增幅器激活后生成的能量建模区。中央浮着一个未完成的护盾结构模型,由无数细密符文环嵌套而成,外围几处节点正泛着不稳定红光。这是第七次重构尝试,前六次都因相位不同步导致能量回流,最后一次甚至让他的右手掌心灼出了水泡。

  “再来。”他说。

  林小满站在训练区外侧,手里捏着一支记录笔,眼镜片上映着不断跳动的参数流。她没说话,只是看着陈默重新握起那支钢笔。笔身微震,一圈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波纹自笔尖扩散开来,空气中仿佛有某种无形张力被瞬间拉紧。

  陈默的意识沉入星轨构建的高维共振态。这一刻,他的感知不再局限于三维空间,而是沿着某种非线性的信息通道向上延伸。符文阵列在他脑海中逐层展开,如同折叠的空间被逐一摊平。他开始调整核心阵列的拓扑结构,引入一组新的变量——基于量子纠缠态的镜像反馈机制。

  “如果攻击能量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传递……”他在心里推演,“那么只要提前锁定它的传播路径,就能在它抵达之前,布置好反向导引场。”

  指尖微动,钢笔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符文阵列随之旋转、折叠,原本呈放射状分布的能量节点突然向内收束,形成一种类似双曲面的对称结构。星轨同步解析这一变化,立即调用历史战斗数据进行模拟对抗。

  第一波虚拟攻击来自左侧,强度相当于中级火系法术冲击。护盾启动瞬间,能量流撞上屏障,却没有被吸收或消散,而是在接触点发生了一种近乎弹性的偏折。反弹角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击中预设靶标后引发小型爆裂,碎石飞溅。

  警报声短促响起,又被系统自动屏蔽。

  “成功了?”林小满往前半步。

  “不完全是。”陈默声音有些哑,“反射效率只有百分之六十二,还有延迟。真正危险的是那种高频连续打击,一旦中间出现断层,护盾来不及切换模式,就会被强行撕开。”

  他抬起手,看了看掌心尚未愈合的灼伤。这一次不是因为过载,而是能量逆冲造成的局部烧蚀。新型护盾虽然具备反弹能力,但每一次反射都会在施术者体内积累微量反作用力。若连续承受五次以上同等级攻击,使用者自身也会崩溃。

  “需要更精密的控制。”他说,“不能再靠蛮力堆叠符文密度。”

  林小满低头翻看手中的记录板:“你刚才用的那个‘镜像折叠’设计,是不是参考了上周我们做的电磁谐振补偿装置?那种通过相位抵消来稳定电压的方式……”

  “是。”陈默点头,“只不过这次不是抵消,是反转。就像把一面吸音墙变成镜子,让声音原路返回。”

  他停顿片刻,忽然转向她:“你试试。”

  “我?”林小满愣住。

  “你的血脉能量纯度足够,只是缺乏精细调控。如果我们都能掌握这种反射机制,团队的整体防御层级就能提升一个台阶。”

  林小满咬了下笔头,犹豫了一瞬,还是走进了训练区。她在指定位置站定,接过陈默递来的传感器头环戴在额前。连接完成后,星轨开启双人神经耦合通道,以陈默当前的脑波频率为基准,引导她的意识进入同步状态。

  初始阶段并不顺利。林小满的能量输出依旧粗放,每一次激发都会引发周围仪器轻微共振。监测屏上,波动率一度飙升至±20%,逼近系统安全阈值。

  “别急。”陈默站在她身后,声音平稳,“感受那个节奏。不是你想让它快就快,想停就停。它是流动的,有自己的脉搏。”

  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

  实验室角落的魔法碎片残骸开始发出微弱荧光,那是之前试验残留的能量源。低强度脉冲反馈程序启动后,这些碎片按固定频率释放微量震荡波,作为感知训练的参照信号。

  第三次调节时,她的呼吸变得均匀。监测曲线首次出现了稳定的平台期,波动率回落至±8%。

  第四次,降至±5%。

  第五次,当新一轮脉冲到来时,她没有立刻响应,而是等待了零点三秒——正好是能量波峰到达的最佳介入时机。随后,一股温和却极具控制力的能量场缓缓铺开,在空中形成一层薄如蝉翼的透明屏障。

  陈默盯着检测数据,瞳孔微缩。

  “你刚才……预判了它的到来?”

  林小满睁开眼,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你说它有脉搏。我就在听。”

  他没笑,但眼神变了。那是一种确认了某种可能性后的锐利光芒。

  “再来一次。”他说,“这次,我把模拟攻击强度提高到实战级别。”

  系统重置,训练重启。林小满再次闭眼,双手交叠置于胸前,能量场逐渐凝聚。这一次,她没有依赖外部提示,而是主动捕捉空气中极其细微的能量扰动——那是星轨故意释放的伪装信号,普通人根本无法察觉。

  就在攻击即将发动的刹那,她的屏障提前半秒展开。

  轰!

  气浪掀动四周帘幕,防护罩剧烈震颤,但并未破裂。反弹波沿着原路径折返,命中发射源,触发自毁机制,炸毁了远程操控的无人靶机。

  全场安静。

  林小满睁开眼,额头渗汗,呼吸略显急促,但站立姿态稳如磐石。监测数据显示,她的能量输出波动率稳定在±3%,持续时间十一分十四秒,创下个人最佳纪录。

  “我做到了。”她轻声说。

  陈默看了她很久,才开口:“这不是结束。这只是开始。”

  他转身走向主控台,调出刚刚录制的全过程数据流。屏幕上,两人的能量特征并列呈现:一个是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的高效反射模型,另一个则是新生的、却具备惊人适应性的稳定输出源。

  “他们以为我们在防守。”他指着数据图谱,“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现在已经有能力改变规则。”

  林小满走到他身边,看着那条平稳上升的趋势线:“下一步呢?”

  陈默没有立刻回答。他打开一个新的加密文件夹,里面是一组尚未命名的训练模板。标题栏只写着一行字:**动态诱饵部署方案·第一阶段**。

  他点击运行,系统开始生成虚假的能量波动模型,模仿新型护盾的运行特征。这些信号将被导入沙盒环境,定时向外泄露,吸引那些潜伏在外的探测节点。

  “让他们以为我们还在用旧体系。”他说,“等他们顺着假线索深入的时候……”

  话未说完,主控台右下角突然跳出一条提示:

  **检测到异常频段波动,来源方向:西北侧屋顶通风井,持续时间4.7秒,已中断**

  陈默的目光猛地钉在那行字上。

  林小满也看到了。

  两人对视一眼,谁都没有移动。

  通风管道外壁的感应器再次闪烁了一下,蓝光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