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办公室里,刚过下午五点,夕阳透过老式木窗,在水泥地上投下长条形的光斑。林砚正低头整理虎哥团伙案的卷宗,钢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混着窗外偶尔传来的自行车铃铛声,显得格外安静。
“林……林队。”
一个略显迟疑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林砚抬头,看见赵伟站在门框边,双手背在身后,脚尖蹭着地面,和平时那副昂着头的模样截然不同。
林砚放下笔,指了指对面的木椅:“坐,有事?”
赵伟磨磨蹭蹭地走过来,屁股只沾了椅子边,双手还是没从背后拿出来,眼神飘向桌上的卷宗,又快速移开,喉结动了动才开口:“那个……虎哥这案子,听说省厅都通报表扬了,你还得了‘优秀刑警’?”
“是全队的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林砚拿起茶杯,给赵伟倒了杯温水,“你找我,应该不只是说这个吧?”
赵伟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搪瓷杯壁,烫得他轻轻“嘶”了一声,又赶紧把杯子攥紧,像是下定了很大决心似的,突然站起来,双手从背后拿出来——手里攥着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封皮上还画着歪歪扭扭的警徽。
“林队,我……我想跟你道歉。”赵伟的声音比刚才清楚了些,却还是带着点发紧,“从你刚入职的时候,我就看你不顺眼。觉得你小子刚从学校出来,懂什么破案?还总搞那些‘泥土取样’‘热力图’的新鲜玩意儿,我觉得是瞎折腾。”
林砚没说话,只是看着他,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赵伟深吸了口气,手指把笔记本捏得更紧,指节都泛了白:“菜窖女尸案的时候,我故意漏记证人信息,想让你出丑;夜盗供销社案蹲守,我嫌累跑出去买烟,差点让嫌疑人跑了;还有之前跟其他同事说你靠运气……这些事,都是我不对。”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递到林砚面前:“这是我写的检讨,昨天晚上写的,改了三回。我知道光说对不起没用,以后办案,我肯定跟着你好好学,再也不耍小心思了。”
林砚接过那张纸,展开来,纸上的字迹算不上好看,甚至有些地方因为用力太猛,笔尖把纸都戳破了,但每一句话都写得很认真,从菜窖女尸案的疏漏,到后来的种种不符气,一条条列得清清楚楚,最后还写了“今后要向林砚同志学习,踏实办案,严谨细致”。
他抬头看向赵伟,发现对方的耳朵尖都红了,眼神却比刚才坚定了些,不再像之前那样躲躲闪闪。
“赵伟,”林砚把检讨放在桌上,指了指他手里的笔记本,“那个本子是干什么的?”
赵伟愣了一下,才把笔记本递过去,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是我最近记的办案笔记。之前看你整理现代刑侦方法,我也学着把每次出警的线索、证人说的话记下来,虽然没你记得专业,但比以前瞎忙活强多了。”
林砚翻开笔记本,里面果然记得满满当当。有次排查盗窃案的证人证言,他不仅记了对方说的话,还画了个简单的现场方位图;还有次尸检,他把苏晓说的“尸温判断死亡时间”的方法也记了下来,旁边还打了个问号,写着“下次要问苏法医具体怎么算”。
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字迹,林砚想起刚穿越过来时,赵伟那副鼻孔朝天的样子,再看看现在站在面前,愿意低头认错、还主动记笔记的他,心里倒没了之前的芥蒂。
“检讨我收下了,但更重要的是以后的行动。”林砚把笔记本还给赵伟,语气平和,“咱们当刑警,不是为了争谁厉害、谁出风头,是为了破案,为了让老百姓能安心过日子。你之前办案是有点毛躁,但脑子不笨,只要踏实下来,肯定能成为好刑警。”
赵伟没想到林砚会这么说,眼睛一下子亮了,刚才的紧张劲儿全没了,腰杆也挺直了些:“林队,你放心!以后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勘查现场、走访证人,再苦再累我都不抱怨!下次有案子,我肯定好好配合你,绝对不给队里拖后腿!”
“不用这么激动。”林砚笑了笑,指了指桌上的卷宗,“正好,虎哥团伙案还有些外围证人的笔录没整理,你要是有空,就跟我一起弄,顺便把里面的线索理一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
“有空!当然有空!”赵伟立刻凑到桌前,拿起卷宗翻了起来,手指在纸上快速滑动,眼神专注,跟之前敷衍了事的样子判若两人,“林队,你看这个证人说,虎哥之前还跟一个叫‘老鬼’的人有来往,这个‘老鬼’要不要记下来?”
林砚凑过去,看了看笔录内容,点头道:“记下来,这个‘老鬼’很可能跟之前的仓库纵火案有关,后面要重点查。整理的时候,把涉及外围人员的线索单独列出来,方便后续跟进。”
“好嘞!”赵伟拿出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和林砚的钢笔声交织在一起,倒比刚才更显热闹。
夕阳渐渐沉了下去,办公室里的光线暗了些,林砚起身去开灯,头顶的白炽灯“嗡”了一声,发出暖黄的光。赵伟抬头看了一眼,又赶紧低下头整理笔录,只是嘴角忍不住向上扬着。
林砚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清楚,赵伟的转变,不只是因为这一次的道歉,更是因为这大半年来,看着一个个案子被破获,看着自己用现代刑侦方法实实在在地解决了问题,他心里的不服气,慢慢变成了认可,最后成了愿意学习的动力。
“对了,林队,”赵伟突然抬起头,手里还拿着笔,“上次苏法医说,她那边有本关于微量物证提取的书,我能不能借来看看?我想多学点儿实用的技术,以后勘查现场也能帮上忙。”
“当然可以,回头我跟苏晓说一声。”林砚点头,“不过看书归看书,最重要的是实践,下次有现场勘查,你跟着我一起去,我教你怎么找微量物证。”
“真的?谢谢林队!”赵伟眼睛更亮了,手里的笔都握得更紧了,低头继续整理卷宗,速度比刚才快了不少。
办公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有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两人讨论线索的低语。窗外的天色彻底黑了,远处居民楼里亮起了点点灯光,偶尔传来孩子的笑声和饭菜的香味。
林砚看着桌上的卷宗,又看了一眼身边认真工作的赵伟,心里突然觉得,在这个没有监控、没有dNA技术的1985年,能有这样一群愿意学习、愿意进步的同事,一起为了守护安宁而努力,或许也是穿越过来的一种幸运。
他拿起钢笔,继续在卷宗上记录,笔尖落下,在纸上留下清晰的字迹,就像他们接下来要走的路,虽然可能还有困难,但每一步,都会走得踏实而坚定。
“林……林队。”
一个略显迟疑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林砚抬头,看见赵伟站在门框边,双手背在身后,脚尖蹭着地面,和平时那副昂着头的模样截然不同。
林砚放下笔,指了指对面的木椅:“坐,有事?”
赵伟磨磨蹭蹭地走过来,屁股只沾了椅子边,双手还是没从背后拿出来,眼神飘向桌上的卷宗,又快速移开,喉结动了动才开口:“那个……虎哥这案子,听说省厅都通报表扬了,你还得了‘优秀刑警’?”
“是全队的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林砚拿起茶杯,给赵伟倒了杯温水,“你找我,应该不只是说这个吧?”
赵伟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搪瓷杯壁,烫得他轻轻“嘶”了一声,又赶紧把杯子攥紧,像是下定了很大决心似的,突然站起来,双手从背后拿出来——手里攥着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封皮上还画着歪歪扭扭的警徽。
“林队,我……我想跟你道歉。”赵伟的声音比刚才清楚了些,却还是带着点发紧,“从你刚入职的时候,我就看你不顺眼。觉得你小子刚从学校出来,懂什么破案?还总搞那些‘泥土取样’‘热力图’的新鲜玩意儿,我觉得是瞎折腾。”
林砚没说话,只是看着他,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赵伟深吸了口气,手指把笔记本捏得更紧,指节都泛了白:“菜窖女尸案的时候,我故意漏记证人信息,想让你出丑;夜盗供销社案蹲守,我嫌累跑出去买烟,差点让嫌疑人跑了;还有之前跟其他同事说你靠运气……这些事,都是我不对。”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递到林砚面前:“这是我写的检讨,昨天晚上写的,改了三回。我知道光说对不起没用,以后办案,我肯定跟着你好好学,再也不耍小心思了。”
林砚接过那张纸,展开来,纸上的字迹算不上好看,甚至有些地方因为用力太猛,笔尖把纸都戳破了,但每一句话都写得很认真,从菜窖女尸案的疏漏,到后来的种种不符气,一条条列得清清楚楚,最后还写了“今后要向林砚同志学习,踏实办案,严谨细致”。
他抬头看向赵伟,发现对方的耳朵尖都红了,眼神却比刚才坚定了些,不再像之前那样躲躲闪闪。
“赵伟,”林砚把检讨放在桌上,指了指他手里的笔记本,“那个本子是干什么的?”
赵伟愣了一下,才把笔记本递过去,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是我最近记的办案笔记。之前看你整理现代刑侦方法,我也学着把每次出警的线索、证人说的话记下来,虽然没你记得专业,但比以前瞎忙活强多了。”
林砚翻开笔记本,里面果然记得满满当当。有次排查盗窃案的证人证言,他不仅记了对方说的话,还画了个简单的现场方位图;还有次尸检,他把苏晓说的“尸温判断死亡时间”的方法也记了下来,旁边还打了个问号,写着“下次要问苏法医具体怎么算”。
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字迹,林砚想起刚穿越过来时,赵伟那副鼻孔朝天的样子,再看看现在站在面前,愿意低头认错、还主动记笔记的他,心里倒没了之前的芥蒂。
“检讨我收下了,但更重要的是以后的行动。”林砚把笔记本还给赵伟,语气平和,“咱们当刑警,不是为了争谁厉害、谁出风头,是为了破案,为了让老百姓能安心过日子。你之前办案是有点毛躁,但脑子不笨,只要踏实下来,肯定能成为好刑警。”
赵伟没想到林砚会这么说,眼睛一下子亮了,刚才的紧张劲儿全没了,腰杆也挺直了些:“林队,你放心!以后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勘查现场、走访证人,再苦再累我都不抱怨!下次有案子,我肯定好好配合你,绝对不给队里拖后腿!”
“不用这么激动。”林砚笑了笑,指了指桌上的卷宗,“正好,虎哥团伙案还有些外围证人的笔录没整理,你要是有空,就跟我一起弄,顺便把里面的线索理一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
“有空!当然有空!”赵伟立刻凑到桌前,拿起卷宗翻了起来,手指在纸上快速滑动,眼神专注,跟之前敷衍了事的样子判若两人,“林队,你看这个证人说,虎哥之前还跟一个叫‘老鬼’的人有来往,这个‘老鬼’要不要记下来?”
林砚凑过去,看了看笔录内容,点头道:“记下来,这个‘老鬼’很可能跟之前的仓库纵火案有关,后面要重点查。整理的时候,把涉及外围人员的线索单独列出来,方便后续跟进。”
“好嘞!”赵伟拿出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和林砚的钢笔声交织在一起,倒比刚才更显热闹。
夕阳渐渐沉了下去,办公室里的光线暗了些,林砚起身去开灯,头顶的白炽灯“嗡”了一声,发出暖黄的光。赵伟抬头看了一眼,又赶紧低下头整理笔录,只是嘴角忍不住向上扬着。
林砚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清楚,赵伟的转变,不只是因为这一次的道歉,更是因为这大半年来,看着一个个案子被破获,看着自己用现代刑侦方法实实在在地解决了问题,他心里的不服气,慢慢变成了认可,最后成了愿意学习的动力。
“对了,林队,”赵伟突然抬起头,手里还拿着笔,“上次苏法医说,她那边有本关于微量物证提取的书,我能不能借来看看?我想多学点儿实用的技术,以后勘查现场也能帮上忙。”
“当然可以,回头我跟苏晓说一声。”林砚点头,“不过看书归看书,最重要的是实践,下次有现场勘查,你跟着我一起去,我教你怎么找微量物证。”
“真的?谢谢林队!”赵伟眼睛更亮了,手里的笔都握得更紧了,低头继续整理卷宗,速度比刚才快了不少。
办公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有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两人讨论线索的低语。窗外的天色彻底黑了,远处居民楼里亮起了点点灯光,偶尔传来孩子的笑声和饭菜的香味。
林砚看着桌上的卷宗,又看了一眼身边认真工作的赵伟,心里突然觉得,在这个没有监控、没有dNA技术的1985年,能有这样一群愿意学习、愿意进步的同事,一起为了守护安宁而努力,或许也是穿越过来的一种幸运。
他拿起钢笔,继续在卷宗上记录,笔尖落下,在纸上留下清晰的字迹,就像他们接下来要走的路,虽然可能还有困难,但每一步,都会走得踏实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