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新的线索:纵火案嫌疑人-《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办公室里,阳光透过老式木窗,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砚坐在桌前,指尖轻轻摩挲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林卫东穿着洗得发白的警服,笑容硬朗,背后是南州老仓库的砖墙。

  “吱呀”一声,办公室门被推开,李建国拿着一个牛皮纸档案袋走进来,烟味随着他的脚步散开。“还在看你父亲的照片?”他将档案袋放在林砚桌上,指节叩了叩袋口,“虎哥那边审出点新东西,跟你父亲的纵火案有关。”

  林砚猛地抬头,指尖攥紧了照片边缘,纸张发出细微的褶皱声。他连忙接过档案袋,抽出里面的审讯记录,目光快速扫过文字,心脏跟着节奏越跳越快。

  “老鬼?”林砚盯着记录上的名字,抬头看向李建国,“虎哥说,当年给纵火案嫌疑人通风报信的就是这个老鬼?”

  李建国拉过一把木椅坐下,从口袋里掏出烟盒,抽出两根,递了一根给林砚,自己点上一根,烟雾在他眼前缭绕。“没错,昨天夜里审到后半夜,虎哥扛不住了才吐的口。”他吸了口烟,缓缓吐出烟圈,“据他交代,这个老鬼原名叫什么他也不知道,只知道是当年码头一带的混子头,比虎哥资历还老。1978年仓库纵火案发生前,老鬼找过虎哥,让他帮忙盯着警局的动静,要是有民警去仓库附近巡查,就立刻报信。”

  林砚的指腹在“老鬼”两个字上反复划过,眉头紧锁。“虎哥为什么愿意帮他?就没问出点更深的关系?”

  “问了,”李建国弹了弹烟灰,语气里带着点无奈,“虎哥说,老鬼当年帮他摆平过一场伤人案,欠了人情。而且老鬼给的好处不少,足够他当时在码头站稳脚跟。至于老鬼为什么要纵火,跟仓库老板有什么仇,他一概不知。”

  林砚沉默下来,翻到审讯记录的最后一页,上面贴着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穿着夹克,戴着鸭舌帽,侧对着镜头,只能看到高挺的鼻梁和下颌线。“这是虎哥回忆着画出来,我们找技术科复原的画像?”

  “对,”李建国点头,“技术科的人说,年代太久,虎哥记忆也模糊,只能复原到这个程度。不过他提供了个关键信息——老鬼左手手腕上有个蝎子纹身,大概这么大。”他用手指比了个两厘米左右的大小,“而且老鬼说话带点北边口音,不是南州本地人。”

  林砚立刻将这些信息记在笔记本上,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虎哥还说什么?老鬼现在在哪?”

  “这也是最关键的,”李建国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虎哥说,纵火案发生后没几天,老鬼就突然消失了,听道上的人说,是去了邻省的青阳市。这些年偶尔有消息传回来,说他在青阳还干着老本行,不过具体在哪,虎哥也不清楚。”

  “青阳市?”林砚在地图上找到青阳的位置,用红笔圈了出来,“离南州大概三百多公里,走国道的话要五个多小时。”他抬头看向李建国,眼神里带着急切,“李队,我想带队去青阳一趟,查一查这个老鬼的下落。”

  李建国看着林砚眼里的光,心里清楚这个案子对他的意义。他沉默了几秒,吸完最后一口烟,将烟蒂摁在烟灰缸里,“你想去找,我理解。但现在有个问题——虎哥的话可信度还有待验证,而且我们手里只有一张模糊的画像和几个特征,青阳那么大,找一个二十多年前的混子,跟大海捞针一样。”

  林砚也知道这事不容易,但这是父亲悬案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有实质性的线索,他不想放弃。“李队,就算只有一点希望,我也想试试。至少先去青阳的警局对接一下,看看他们那边有没有叫‘老鬼’、左手有蝎子纹身的前科人员记录。万一能找到线索呢?”

  李建国看着林砚坚定的样子,最终点了点头。“行,我给你批三天假,你带两个人去青阳。”他站起身,拍了拍林砚的肩膀,“不过记住,安全第一,要是实在没线索,别硬扛,先回来,咱们再从长计议。你父亲的案子,我们早晚都会破,但不能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

  林砚心里一暖,用力点头:“谢谢李队,我知道分寸。”

  当天下午,林砚就挑选了两名经验丰富的民警——老张和小王,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去青阳。他将父亲的照片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又把审讯记录和老鬼的画像仔细收好,放进公文包。

  傍晚的时候,苏晓听说了这事,特意跑到办公室来找他。“你要去青阳查纵火案的线索?”她手里拿着一个白色的搪瓷杯,里面装着刚泡好的菊花茶,递给林砚,“听说青阳那边最近在搞专项整治,你去了跟当地警局对接的时候,多注意沟通方式,别闹僵了。”

  林砚接过搪瓷杯,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心里暖暖的。“放心吧,我会注意的。”他看着苏晓,突然想起上次她为了保护物证受伤的手,忍不住问,“你手怎么样了?伤口没再疼吧?”

  苏晓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抬手晃了晃手腕,“早好了,你看,一点疤都没有。”她顿了顿,眼神里带着担忧,“青阳那边不比南州,你去了要是有什么事,记得随时给我打电话。虽然我帮不上什么大忙,但至少能听你说说情况。”

  林砚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泛起一阵涟漪。“好,我会给你打电话的。”他喝了口菊花茶,清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等我回来,要是有线索,咱们再一起分析。”

  苏晓点了点头,又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的话,才转身离开。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林砚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搪瓷杯,又摸了摸口袋里父亲的照片,心里的决心更坚定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林砚就带着老张和小王坐上了去青阳的长途汽车。汽车在国道上颠簸前行,窗外的风景从熟悉的南州街景,慢慢变成了陌生的乡村田野。林砚靠在车窗上,手里拿着老鬼的画像,反复看着——画像上的男人眼神阴鸷,嘴角带着一丝冷笑,仿佛在挑衅着二十多年后的追寻者。

  “林队,你说咱们这次能找到这个老鬼吗?”小王坐在旁边,看着林砚手里的画像,忍不住问道。

  林砚收起画像,看向小王,“不好说,但只要有一丝线索,咱们就不能放弃。”他顿了顿,看向窗外,“我父亲当年为了这个案子牺牲了,现在终于有了点眉目,不管怎么样,我都要查下去。”

  老张坐在前排,回头看了林砚一眼,“林队,你放心,到了青阳,咱们先去市局对接,我认识那边刑侦队的一个老战友,说不定能帮上忙。”

  林砚点了点头,“那就麻烦张哥了。”

  汽车继续前行,太阳慢慢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公路上,仿佛为他们的追寻之路镀上了一层希望。林砚靠在车窗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父亲的笑容,又想起虎哥审讯时的供述,还有老鬼那张模糊的画像。

  他知道,这趟青阳之行,注定不会轻松。但他更清楚,这是他离父亲悬案真相最近的一次,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都必须走下去。

  五个多小时后,长途汽车终于抵达了青阳市汽车站。林砚带着老张和小王下了车,站在陌生的青阳街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深吸了一口气。他从口袋里掏出老鬼的画像,看了一眼,然后抬头看向青阳市公安局的方向,眼神坚定。

  “走,咱们去市局。”林砚迈开脚步,朝着目标走去。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在预示着,这场跨越二十多年的追寻,终于要迈出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