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跨海之谋-《女镖王的复仇路》

  第一百零四章跨海之谋

  杭州威远镖局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而肃杀。南洋传来的种种异象,如同阴云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林雪端坐主位,指尖在摊开的海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那片标记着“千岛之国”的模糊区域。海图边缘,还有前人标注的“黑水沟”、“龙牙门”等险恶地名,以及“巨鱼出没”、“飓风频仍”的警示小字。

  “跨海远征,非同小可。”林雪的声音清冷,打破了沉寂,“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等虽有复仇荡魔之心,亦不可做无谓牺牲。”

  韩奎性子最急,闻言抱拳道:“娘娘,道理俺都懂!可总不能干等着那劳什子‘祂’打上门来吧?咱们现有的船,凑一凑也能有个七八条,挑些好手,带上火油火箭,未必不能闯一闯!”

  顾清风微微摇头:“韩兄弟勇武可嘉,但南洋非比内河或近海。风浪莫测,暗礁遍布,若无熟悉航路的向导,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更遑论,莲尊教既以千岛之国为基,必然经营日久,海上必有巡逻警戒,我们这点船只人马,恐怕未及登陆,便已陷入重围。”

  韩铁胆也沉声道:“顾先生所言极是。况且,镖局初立,精锐尽出,若有个闪失,杭州根基动摇,届时进退失据,后果不堪设想。”

  林雪颔首,目光扫过众人:“所以,我们需要借力。”

  “借力?”韩奎疑惑。

  “不错。”林雪指尖在海图上轻轻一点,“借朝廷之力,借水师之力,甚至……借那些与莲尊教有仇的海外华商、土著部落之力。”

  她看向顾清风:“顾大哥,你之前提过,东南沿海有几家大海商,其船队常往来南洋,甚至与某些岛国酋长关系密切?”

  顾清风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确有此事。其中,以‘闽海王’陈祖义后人陈德隆,以及粤商领袖许一泓实力最为雄厚。陈氏掌控着通往渤泥、旧港等地的航线,许氏则与满剌加(马六甲)、爪哇贸易频繁。据暗线回报,莲尊教势力扩张,强征香料,垄断商路,甚至掳掠人口,已严重侵害了这些海商的利益,双方摩擦不断。”

  “敌人的敌人,便是潜在的朋友。”林雪沉吟道,“或许可以尝试接触。”

  “此外,”林雪继续道,“太子殿下那边,也需要全力争取。若能请得朝廷明发上谕,调派部分水师战船协同,不仅师出有名,更能极大增强我方实力,震慑宵小。”

  韩铁胆皱眉道:“朝廷……会为了剿灭一个江湖教派,兴师动众,派遣水师远征吗?何况,朝中那些清流言官,恐怕又会以‘劳师远征,耗费国帑’为由极力反对。”

  林雪眸光深邃:“若仅以剿灭莲尊教为由,自然不够。但若加上‘肃清海疆,保障贡道,探查异宝’呢?”她顿了顿,“南洋诸国,历来与大明朝贡不绝,如今多处生乱,贡道受阻,朝廷有理由介入。再者,真空老祖临死前提及的‘祂’,以及南洋异象,亦可渲染为可能危及大明海疆乃至内陆的‘妖氛’,我等前去探查,是为朝廷分忧。至于‘异宝’……总能找到些由头。”

  顾清风赞许地点头:“娘娘思虑周详。如此陈情,既能迎合陛下……(他微微一顿,意指嘉靖皇帝可能对长生、异宝等事的兴趣),又能堵住部分朝臣之口。关键在于,太子殿下能否说服陛下,以及,我们能拿出多少切实的证据,证明莲尊教与南洋异变对大明的威胁。”

  “证据会有的。”林雪语气肯定,“那些‘活尸’的传闻,便是突破口。顾大哥,想办法弄一具‘活尸’的样本,或者找到亲眼目睹、并能作证的人。韩奎,你加紧操练人手,特别是水性、操舟、火器使用,我们要让太子殿下看到,我们并非全靠朝廷,自身亦有可用之力。”

  “明白!”韩奎与顾清风齐声应道。

  “韩总镖头,杭州就交给你了。稳定镖局,安抚旧部,筹集后续钱粮,此乃我等后盾。”

  “娘娘放心,老韩必不辱命!”韩铁胆郑重承诺。

  议定方略,众人再次忙碌起来。

  顾清风动用了所有江湖关系,甚至不惜重金,通过隐秘渠道,试图从南洋弄到关于“活尸”的确切证据,并开始尝试接触对莲尊教不满的海商。

  韩奎则整日泡在钱塘江口和沿海渔村,筛选水性精熟的汉子,租用渔船进行适应性操练,并设法通过黑市购买一些佛郎机炮、火铳等违禁火器。

  林雪则亲自修书数封,以太子妃的身份,通过秘密渠道送往京城。信中,她详细禀报了金陵之行的成果,强调了真空老祖伏诛后莲尊教余孽与南洋异变可能产生的关联,并附上了部分从诚意伯府搜出的、涉及朝中官员与莲尊教勾结的模糊线索作为引子,最后恳请太子奏明陛下,为保海疆安宁,愿率部分精锐,借朝廷水师之势,前往南洋探查实情,相机剿匪。

  信使出发后,便是漫长的等待。

  期间,林雪并未闲着。她深知自身实力才是根本,每日除了处理事务,便是刻苦修炼。《冰心诀》运转愈发纯熟,与混沌令牌的感应也更加紧密。她隐隐感觉到,令牌之中蕴含的力量,远不止于“混沌开天”那一式,似乎还有更多奥秘等待发掘。同时,她也开始翻阅林家遗留的、以及从真空老祖处缴获的关于南洋风物、地理、奇闻异志的典籍,为可能的远征做着知识储备。

  一个月后,京城的回信终于抵达。

  送信的是太子心腹太监,态度恭敬中带着一丝急切。

  信中,太子朱载垕首先对林雪再立大功表示嘉许,并告知皇帝陛下在得知真空老祖乃前朝遗孽、窃取龙气、勾结妖人后,龙颜大怒,已下旨彻查,数名与诚意伯府过往甚密的官员已被停职查办。对于南洋之事,太子在信中写道:

  “……卿所奏南洋之事,朕(太子代称)已密陈父皇。父皇初闻‘活尸’、‘妖氛’,甚为关切,然廷议时,多有大臣以为乃蛮荒之地怪诞传说,不足为信,且跨海远征,耗费甚巨,胜负难料,反对者众。幸有司天监奏报,近日常有黑气贯于南斗,主‘阴邪侵扰,海疆不宁’,父皇方意动。”

  “……然则,朝廷大军不可轻动。旨意如下:准太子妃林雪所请,挂‘巡海检使’虚衔,许便宜行事。调拨福州水师旧式福船三艘,兵卒二百听用,粮饷自筹部分,朝廷补给三成。另,着东南沿海各卫所,予尔等通行之便,然不得擅启边衅……”

  信末,太子又私密添了一句:“……父皇虽允,然亦有借机试探南洋虚实、消耗……之意。爱卿此行,凶险异常,务必谨慎!若能立下奇功,携确凿证据而返,则朝中非议自消,于大位稳固亦大有裨益……”

  看完信件,林雪心中明了。朝廷的支持有限,更多的是默许和利用。三艘旧福船,二百兵卒,对于远征南洋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粮饷还需自筹大半,压力不小。

  但,这毕竟是一个开端。有了朝廷的旗号,很多事情便好办了许多。

  她将信件内容告知核心几人。

  韩奎咧了咧嘴:“三艘破船?够干啥的?朝廷忒也小气!”

  顾清风则道:“有胜于无。有了这官方身份,我们招募人手、采购物资、与海商交涉,都会方便很多。而且,太子殿下提醒得对,若能立下大功,日后局面便大不相同。”

  林雪站起身,目光坚定:“朝廷给不了太多,那我们便靠自己!船不够,就去买、去租、去借!人手不足,就继续招募训练!海图不明,就重金聘请最好的向导!我们必须尽快准备好一切!”

  她看向南方,眼中仿佛有冰焰燃烧。

  “南洋,我来了。倒要看看,那所谓的‘祂’,究竟是何方神圣!”

  跨海之谋,已成定局。威远镖局这台战争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目标直指那片神秘而危险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