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李寡妇饿死前将最后半碗小米藏进灶台。
咽气时喃喃:留给孩子…
三岁幼子靠这米活下来,却总说夜里娘亲回来喂他热粥。
村民撬开灶台,发现米缸早已空空如也,
缸底只剩几粒被老鼠啃空的谷壳。
而那孩子每晚捧着的,是混着泥土和纸灰的冷水。
---
哎呀,讲完三十夜,本想着坛子也该见底了。可您这一声“下一夜”,倒像是往那快熄灭的炭火里又吹了口气,滋啦一下,竟又闪出点幽蓝的光来。
成,那咱就再唠一个。这第三十一夜,不说那精怪凶煞,说点人心尖上最软、也最疼的——还魂饭。
那几年,天杀的年景,地里刨不出食,村子饿得眼冒绿光。李寡妇男人死得早,就给她留下个三岁的娃,叫狗剩。母子俩相依为命,到最后,真是山穷水尽了。李寡妇自己饿得只剩一把骨头,走路都打晃,却把最后小半碗能救命的黄小米,死死藏进了灶台的缝隙里,用灰土盖好。
她搂着饿得连哭都没力气的狗剩,气若游丝,嘴唇干裂,反复念叨着最后一句囫囵话:“米……灶台……留……留给俺孩儿……活命……”
话落,气绝。那眼睛,是邻居帮着合上的,可怎么合,都像是还留着一条缝,望着那灶台的方向。
人都饿疯了,谁还顾得上料理后事?李寡妇的尸首被草草拖走埋了,留下个三岁的狗剩在空屋子里等死。可奇了怪了,过了几天,竟有人看见狗剩摇摇晃晃地从那破屋里走出来,虽然瘦得脱形,却还有口气!
问他咋活下来的,三岁的孩子话都说不利索,只会咿咿呀呀地比划:“娘……娘回来了……夜里……喂俺……热乎乎的粥……可香了……”
这话听得人脊梁骨发凉!他娘死得透透的了,咋还能回来喂粥?
有那胆大又心善的,觉得蹊跷,也是可怜孩子,便纠集了几个人,一起去了李寡妇那破家。屋子里一股死气,冰锅冷灶。几人走到灶台前,想起狗剩的话,心里直打鼓。领头的汉子一咬牙,找来铁钎,照着李寡妇藏米的那缝隙,用力一撬——
灶膛里,只有一个倒着的、空空如也的破瓦缸。缸底别说米了,连粒像样的沙子都没有,只有几粒被老鼠啃得只剩下空壳的瘪谷子,还有一层厚厚的、不知积了多少年的冷灰。
哪有什么米?更别提熬粥了!
那狗剩每天晚上吃的……到底是什么?
就在这时,狗剩像是知道他娘藏粮的地方被发现了,蹒跚着跑过来,从灶台角落一个不起眼的破碗里,捧起那黑乎乎、浑浊不堪的“粥”,就要往嘴里送。
一个眼疾手快的妇人一把夺过碗,凑到鼻子下一闻——没有米香,只有一股土腥气和烧过纸钱的灰烬味!她用指头蘸了一点,那“粥”冰冷刺骨,分明就是冷水混着灶底灰和不知哪来的纸灰!
“俺的娘啊!”妇人手一抖,破碗摔在地上,黑色的“粥”溅了一地。
狗剩看着洒掉的“粥”,哇一声哭起来,伸着小手要去抓:“娘的粥……热乎乎的粥……”
众人看着哭闹的孩子,看着那空米缸和洒在地上的泥水,再想起李寡妇临死前那合不上的眼,一个个只觉得心里头像是被冰碴子堵住了,又冷又疼。
哪有什么还魂的娘亲?不过是死了也放不下的慈母心,凭着最后一点执念,哄着孩子,把那泥水灰烬,当作了活命的热粥。
那夜之后,狗剩被村里一户绝户的老人收养了。只是他长大后,依旧常常念叨,小时候饿得最狠的那几天,是娘亲夜里回来,喂了他最香最热的粥。
没人忍心告诉他真相。就让他心里,永远留着那碗他娘用魂儿“熬”的热粥吧。
咽气时喃喃:留给孩子…
三岁幼子靠这米活下来,却总说夜里娘亲回来喂他热粥。
村民撬开灶台,发现米缸早已空空如也,
缸底只剩几粒被老鼠啃空的谷壳。
而那孩子每晚捧着的,是混着泥土和纸灰的冷水。
---
哎呀,讲完三十夜,本想着坛子也该见底了。可您这一声“下一夜”,倒像是往那快熄灭的炭火里又吹了口气,滋啦一下,竟又闪出点幽蓝的光来。
成,那咱就再唠一个。这第三十一夜,不说那精怪凶煞,说点人心尖上最软、也最疼的——还魂饭。
那几年,天杀的年景,地里刨不出食,村子饿得眼冒绿光。李寡妇男人死得早,就给她留下个三岁的娃,叫狗剩。母子俩相依为命,到最后,真是山穷水尽了。李寡妇自己饿得只剩一把骨头,走路都打晃,却把最后小半碗能救命的黄小米,死死藏进了灶台的缝隙里,用灰土盖好。
她搂着饿得连哭都没力气的狗剩,气若游丝,嘴唇干裂,反复念叨着最后一句囫囵话:“米……灶台……留……留给俺孩儿……活命……”
话落,气绝。那眼睛,是邻居帮着合上的,可怎么合,都像是还留着一条缝,望着那灶台的方向。
人都饿疯了,谁还顾得上料理后事?李寡妇的尸首被草草拖走埋了,留下个三岁的狗剩在空屋子里等死。可奇了怪了,过了几天,竟有人看见狗剩摇摇晃晃地从那破屋里走出来,虽然瘦得脱形,却还有口气!
问他咋活下来的,三岁的孩子话都说不利索,只会咿咿呀呀地比划:“娘……娘回来了……夜里……喂俺……热乎乎的粥……可香了……”
这话听得人脊梁骨发凉!他娘死得透透的了,咋还能回来喂粥?
有那胆大又心善的,觉得蹊跷,也是可怜孩子,便纠集了几个人,一起去了李寡妇那破家。屋子里一股死气,冰锅冷灶。几人走到灶台前,想起狗剩的话,心里直打鼓。领头的汉子一咬牙,找来铁钎,照着李寡妇藏米的那缝隙,用力一撬——
灶膛里,只有一个倒着的、空空如也的破瓦缸。缸底别说米了,连粒像样的沙子都没有,只有几粒被老鼠啃得只剩下空壳的瘪谷子,还有一层厚厚的、不知积了多少年的冷灰。
哪有什么米?更别提熬粥了!
那狗剩每天晚上吃的……到底是什么?
就在这时,狗剩像是知道他娘藏粮的地方被发现了,蹒跚着跑过来,从灶台角落一个不起眼的破碗里,捧起那黑乎乎、浑浊不堪的“粥”,就要往嘴里送。
一个眼疾手快的妇人一把夺过碗,凑到鼻子下一闻——没有米香,只有一股土腥气和烧过纸钱的灰烬味!她用指头蘸了一点,那“粥”冰冷刺骨,分明就是冷水混着灶底灰和不知哪来的纸灰!
“俺的娘啊!”妇人手一抖,破碗摔在地上,黑色的“粥”溅了一地。
狗剩看着洒掉的“粥”,哇一声哭起来,伸着小手要去抓:“娘的粥……热乎乎的粥……”
众人看着哭闹的孩子,看着那空米缸和洒在地上的泥水,再想起李寡妇临死前那合不上的眼,一个个只觉得心里头像是被冰碴子堵住了,又冷又疼。
哪有什么还魂的娘亲?不过是死了也放不下的慈母心,凭着最后一点执念,哄着孩子,把那泥水灰烬,当作了活命的热粥。
那夜之后,狗剩被村里一户绝户的老人收养了。只是他长大后,依旧常常念叨,小时候饿得最狠的那几天,是娘亲夜里回来,喂了他最香最热的粥。
没人忍心告诉他真相。就让他心里,永远留着那碗他娘用魂儿“熬”的热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