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押送思勒的军队已至汇川,苏木焦急地在帐中来回踱步。
齐王明明答应过他要把耶可聿送回来,也先送了耶可聿的贴身物件为证,但为何如今思勒都快归营,耶可聿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你办的好事!”大将军朝鲁怒骂道。
他原本也是支持耶可聿回营统军的,但兵马送出了,人却迟迟未归,国内有可敦掌控着局势,还威胁他们不换回思勒便不再派发粮草。为了不让苋国成为此变动的最大赢家,他们不得不跟大昭做交易。
而太后也同他们想的一样,一上来就狮子大开口,整整五城,白费了一半的心血。
燕州的惨景令江绾触目惊心,她将一路上的愤恨全都融进了交付人质后的战略布局之中。
硕大的马车碾过泥骸,里面的油灯从早燃到晚,一条又一条的军令,一张又一张的地图。她几乎把燕州大大小小的官员召集了个遍,他们伴车而行,基本都领到了皇权直派的诏令。
总而言之,绝对不能再失一城。
交付的当日,天空阴云聚顶。众人临行前都在猜测会下一场旷日持久的大雨,结果到了地方,竟飘起了片片雪花。
江绾亲自解开了思勒的镣铐,在他得意的目光中,平静地将他送进了马车。
她转头向远方望去,只见载着临江王的马车也正在向城门的方向缓缓驶来。
不过命运应该是不同的,江绾扭头看向高处,那里已经架好了弩箭,她不再需要这个废物。
可视线再次投向北羌军队时,她却在前排的人群中,瞥见了一抹熟悉的身影————杨淑莹。
江绾的心脏仿佛漏了一拍,她明明下了禁令,杨淑莹又是如何逃脱的呢?
满宫之中,赵栗卧病在榻,而能赦免后妃的,唯有温芷一人。
她不禁捂住了因惊愕而张大的嘴巴,漫天飞雪仿佛透过她身上的裘衣贴上了赤裸的肌肤,激起一阵阵战栗。
“那是杨贵嫔。”江绾抓住白斐然的掌缚,颤抖着指认。
白斐然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也猛然一惊。但她看着江绾无措的样子,只能强装笑颜说道:“娘娘,您看错了。”
“不可能!”江绾拔出腰间的佩剑,她必须要明确,到底是何人放杨淑莹出来的。
众将士见她如此,也纷纷提起了武器,而北羌也不是并无准备,早已架好的巨弩接二连三地驶入了战场。
“娘娘!”白斐然跪地祈求,虽然他们早已计划在此时动手趁乱了结临江王,可并不意味着就要在这等恶劣的天气下与北羌拼杀。
“娘娘!您这样会伤了贵嫔的!”她再次请求道。
“伤了便伤了。”江绾表情发狠,如果真的是温芷,那如今的皇宫怕是早已陷入战火。
赵栗存不存活尚且另说,如果宫中政变的消息传至此地,必然会扰乱军心,她再举兵进攻就难了。
天赐之机,便在眼下、在她拨云见月的这一瞬间。
“众将士听令!”江绾翻身上马,语气决绝。
“北羌背信!七城之诺成空!今俘虏归而兵不退!设弩僭越!”
她绷直手臂,将锋芒指向敌军。
“随我破虏摧锋!复燕州!”
“复燕州!”
一声声高呵之下,战鼓敲响,
江绾冲锋在前,大昭军队呈雁队排开,犹如一支破阵之箭冲入敌军方阵。
北羌也并非毫无准备,待第二道方阵难以支撑时,召令左右翼围拢,呈包围之势。
而城墙上的弓箭手们等的便是此刻,两声顿挫的鼓声响起,张弓搭箭,弦如满月。
咚咚咚————
三点急促,万箭应声离弦。
须臾之间,战局转变,头锋冲破矩阵,反绕敌军。
江绾知道这才是重中之重,警惕四周,一刻也不敢懈怠。
可当她如愿得见敌方左翼重弩被控下时,却不曾想右翼弩箭已然射出。
连击如洪,入阵众军掩身躲避,城墙上的箭势渐弱,北羌换矛反攻。
江绾勒马减速,绕行离队,她双膝夹稳马腹,右手抽出弓弦,三箭齐搭,俯身找准巨弩方位。
“趴下!”她向护在不远处的近卫们叫喊道。
闻者镫里藏身,三箭顺势齐发,扫过众军之顶,直直钉入巨弩木梁之下,连中两人。
在那座巨弩停摆的间隙,城墙上的箭队再次发力,很快,北羌右翼便陷入了他们的包围之中。
可连弩尚有数十座。北羌见右翼沦陷,左翼调转方向,不再流连于城墙,转而解救自家。
江绾此招虽控下重要节点,但无疑也暴露了她所处的位置。
北羌大将军朝鲁以最快的速度迁出一支小队,提起长刀直冲右翼西北后方而来。
刀锋未至,箭矢先达,北羌的准头神乎其神,几乎三箭都是堪堪擦过江绾的颅顶,若非她反应迅疾,必然早已摔落马下。
“护驾!”
近卫齐声高呼,白斐然应声提枪带队迅速杀出重围,截停朝鲁。
可北羌军的重心已然转变,任江绾身下的马快如闪电,也难以逃脱铺天盖地的箭阵。
忽地,一抹黑影从远处疾驰而来,江绾翻转刀锋正欲相对,却见他帮她扫落了射来的两支箭矢。
擦肩而过间,她看清了来者,竟然是思勒。
“我不欠你了。”他说着,拉开距离向北羌的队伍归去。
“拿下!”江绾紧急立马,调转马头挥开迎面而来的羽箭。
跟随在她之后的近卫们见状,也纷纷冲着思勒离开的方向追去。
思勒不可置信地转头,恍若那夜为救他而冲入火海之人并不是江绾一样,他怎么也没料到,她竟转变得如此决绝。
监军在高地看见这一幕,连忙发号施令,鼓声渐停,忽而又响,战局再次改变了重心。
朝鲁见思勒落入围剿,怒叹一声,翻转长刀,以绝对的蛮力从白斐然手下脱身。可他急于冲去支援却忘了身后,硬生生挨下了大昭士兵的三箭。他的血液顺着手臂流下,浸染了身下的白马。
至此,局势已定,剩余的北羌军在朝鲁护下思勒后向他们围拢,以肉身抵挡,紧急撤离。
白斐然带队追至敌营前十里,遇万军,方才折返。
而原本在马车中尚未抵达城门的临江王,早已惨死于北羌军刀下。
汇川第一战大捷,军心凝聚,稳稳守住了这方失而复得的城池。
而好消息不至于此,当众军回到城内时,定州也传来了捷报:宋惟领三万精锐,过大漠小试锋镝,大破北羌义和城,斩获无算。
江绾长舒一口气,可还没等她开口庆贺,坏消息也随之赶来了。
侍官将她单独引去无人的屋中,只见身着承宝殿宫装的宫女跪拜在地上,压低声音道:“娘娘,京中大乱,温氏联合兖州各族起兵,舟师溯渡日河直达城外,臣来报时,金戈未歇。”
江绾眉头紧蹙,她想到可能会发动宫变,但没想到温氏会趁此直接起兵渡河。
“以何理由?”她问道,毕竟那封讨伐她的诏书,温知熠可是实实在在地交给她了。
“以...”宫女微微偏头,鼓足勇气道,“以太后纵容北羌俘虏谋害陛下为由。”
“什么?!”
江绾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明明她走时任太医还说赵栗好好的,她也去看过,精神欠佳但面色尚好。而且那夜思勒去了哪她也查过了,不过就是在周边避火,哪有下毒快一个月才卡点毒发的呢?
猛然间,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胃里顿感一阵翻涌。
“传...传医士...”她一把抓住了身旁侍官的手臂,面露惊恐。
齐王明明答应过他要把耶可聿送回来,也先送了耶可聿的贴身物件为证,但为何如今思勒都快归营,耶可聿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你办的好事!”大将军朝鲁怒骂道。
他原本也是支持耶可聿回营统军的,但兵马送出了,人却迟迟未归,国内有可敦掌控着局势,还威胁他们不换回思勒便不再派发粮草。为了不让苋国成为此变动的最大赢家,他们不得不跟大昭做交易。
而太后也同他们想的一样,一上来就狮子大开口,整整五城,白费了一半的心血。
燕州的惨景令江绾触目惊心,她将一路上的愤恨全都融进了交付人质后的战略布局之中。
硕大的马车碾过泥骸,里面的油灯从早燃到晚,一条又一条的军令,一张又一张的地图。她几乎把燕州大大小小的官员召集了个遍,他们伴车而行,基本都领到了皇权直派的诏令。
总而言之,绝对不能再失一城。
交付的当日,天空阴云聚顶。众人临行前都在猜测会下一场旷日持久的大雨,结果到了地方,竟飘起了片片雪花。
江绾亲自解开了思勒的镣铐,在他得意的目光中,平静地将他送进了马车。
她转头向远方望去,只见载着临江王的马车也正在向城门的方向缓缓驶来。
不过命运应该是不同的,江绾扭头看向高处,那里已经架好了弩箭,她不再需要这个废物。
可视线再次投向北羌军队时,她却在前排的人群中,瞥见了一抹熟悉的身影————杨淑莹。
江绾的心脏仿佛漏了一拍,她明明下了禁令,杨淑莹又是如何逃脱的呢?
满宫之中,赵栗卧病在榻,而能赦免后妃的,唯有温芷一人。
她不禁捂住了因惊愕而张大的嘴巴,漫天飞雪仿佛透过她身上的裘衣贴上了赤裸的肌肤,激起一阵阵战栗。
“那是杨贵嫔。”江绾抓住白斐然的掌缚,颤抖着指认。
白斐然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也猛然一惊。但她看着江绾无措的样子,只能强装笑颜说道:“娘娘,您看错了。”
“不可能!”江绾拔出腰间的佩剑,她必须要明确,到底是何人放杨淑莹出来的。
众将士见她如此,也纷纷提起了武器,而北羌也不是并无准备,早已架好的巨弩接二连三地驶入了战场。
“娘娘!”白斐然跪地祈求,虽然他们早已计划在此时动手趁乱了结临江王,可并不意味着就要在这等恶劣的天气下与北羌拼杀。
“娘娘!您这样会伤了贵嫔的!”她再次请求道。
“伤了便伤了。”江绾表情发狠,如果真的是温芷,那如今的皇宫怕是早已陷入战火。
赵栗存不存活尚且另说,如果宫中政变的消息传至此地,必然会扰乱军心,她再举兵进攻就难了。
天赐之机,便在眼下、在她拨云见月的这一瞬间。
“众将士听令!”江绾翻身上马,语气决绝。
“北羌背信!七城之诺成空!今俘虏归而兵不退!设弩僭越!”
她绷直手臂,将锋芒指向敌军。
“随我破虏摧锋!复燕州!”
“复燕州!”
一声声高呵之下,战鼓敲响,
江绾冲锋在前,大昭军队呈雁队排开,犹如一支破阵之箭冲入敌军方阵。
北羌也并非毫无准备,待第二道方阵难以支撑时,召令左右翼围拢,呈包围之势。
而城墙上的弓箭手们等的便是此刻,两声顿挫的鼓声响起,张弓搭箭,弦如满月。
咚咚咚————
三点急促,万箭应声离弦。
须臾之间,战局转变,头锋冲破矩阵,反绕敌军。
江绾知道这才是重中之重,警惕四周,一刻也不敢懈怠。
可当她如愿得见敌方左翼重弩被控下时,却不曾想右翼弩箭已然射出。
连击如洪,入阵众军掩身躲避,城墙上的箭势渐弱,北羌换矛反攻。
江绾勒马减速,绕行离队,她双膝夹稳马腹,右手抽出弓弦,三箭齐搭,俯身找准巨弩方位。
“趴下!”她向护在不远处的近卫们叫喊道。
闻者镫里藏身,三箭顺势齐发,扫过众军之顶,直直钉入巨弩木梁之下,连中两人。
在那座巨弩停摆的间隙,城墙上的箭队再次发力,很快,北羌右翼便陷入了他们的包围之中。
可连弩尚有数十座。北羌见右翼沦陷,左翼调转方向,不再流连于城墙,转而解救自家。
江绾此招虽控下重要节点,但无疑也暴露了她所处的位置。
北羌大将军朝鲁以最快的速度迁出一支小队,提起长刀直冲右翼西北后方而来。
刀锋未至,箭矢先达,北羌的准头神乎其神,几乎三箭都是堪堪擦过江绾的颅顶,若非她反应迅疾,必然早已摔落马下。
“护驾!”
近卫齐声高呼,白斐然应声提枪带队迅速杀出重围,截停朝鲁。
可北羌军的重心已然转变,任江绾身下的马快如闪电,也难以逃脱铺天盖地的箭阵。
忽地,一抹黑影从远处疾驰而来,江绾翻转刀锋正欲相对,却见他帮她扫落了射来的两支箭矢。
擦肩而过间,她看清了来者,竟然是思勒。
“我不欠你了。”他说着,拉开距离向北羌的队伍归去。
“拿下!”江绾紧急立马,调转马头挥开迎面而来的羽箭。
跟随在她之后的近卫们见状,也纷纷冲着思勒离开的方向追去。
思勒不可置信地转头,恍若那夜为救他而冲入火海之人并不是江绾一样,他怎么也没料到,她竟转变得如此决绝。
监军在高地看见这一幕,连忙发号施令,鼓声渐停,忽而又响,战局再次改变了重心。
朝鲁见思勒落入围剿,怒叹一声,翻转长刀,以绝对的蛮力从白斐然手下脱身。可他急于冲去支援却忘了身后,硬生生挨下了大昭士兵的三箭。他的血液顺着手臂流下,浸染了身下的白马。
至此,局势已定,剩余的北羌军在朝鲁护下思勒后向他们围拢,以肉身抵挡,紧急撤离。
白斐然带队追至敌营前十里,遇万军,方才折返。
而原本在马车中尚未抵达城门的临江王,早已惨死于北羌军刀下。
汇川第一战大捷,军心凝聚,稳稳守住了这方失而复得的城池。
而好消息不至于此,当众军回到城内时,定州也传来了捷报:宋惟领三万精锐,过大漠小试锋镝,大破北羌义和城,斩获无算。
江绾长舒一口气,可还没等她开口庆贺,坏消息也随之赶来了。
侍官将她单独引去无人的屋中,只见身着承宝殿宫装的宫女跪拜在地上,压低声音道:“娘娘,京中大乱,温氏联合兖州各族起兵,舟师溯渡日河直达城外,臣来报时,金戈未歇。”
江绾眉头紧蹙,她想到可能会发动宫变,但没想到温氏会趁此直接起兵渡河。
“以何理由?”她问道,毕竟那封讨伐她的诏书,温知熠可是实实在在地交给她了。
“以...”宫女微微偏头,鼓足勇气道,“以太后纵容北羌俘虏谋害陛下为由。”
“什么?!”
江绾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明明她走时任太医还说赵栗好好的,她也去看过,精神欠佳但面色尚好。而且那夜思勒去了哪她也查过了,不过就是在周边避火,哪有下毒快一个月才卡点毒发的呢?
猛然间,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胃里顿感一阵翻涌。
“传...传医士...”她一把抓住了身旁侍官的手臂,面露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