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寓所外的“修鞋匠”-《梦回沉默的荣耀》

  毛人凤的批准如同一道无声的雷霆,在保密局内部炸响。针对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的“最高级别秘密监控”行动,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惊人的效率和隐蔽性全面铺开。谷正文动用了手中最精锐的力量,一张无形而致密的监视网,如同夜幕般悄然笼罩了吴石工作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国防部大楼内,吴石办公室外的走廊、相邻的办公室、甚至楼下的停车场,都安插了伪装成文员、清洁工或司机的特务。他们眼神锐利,记录着进出吴石办公室的每一个人、每一次谈话的时长、甚至每一个微妙的表情。吴石的专车被安装了隐蔽的追踪器,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

  然而,真正的监控重心,则放在了吴石位于台北市区那处相对僻静的寓所。这里,被视为更可能发现秘密接头、传递情报等隐秘活动的地点。保密局的行动小组对寓所周边环境进行了周密勘察,制定了严密的布控方案。

  清晨,微雨。 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泥土气息。吴石寓所所在的街道,像往常一样渐渐苏醒。卖菜的小贩推着车吆喝,早起上班的人们行色匆匆。然而,在这看似寻常的市井烟火气中,却混入了几双异常警惕的眼睛。

  在寓所斜对面,一棵枝叶繁茂的榕树下,多了一个修鞋摊。摊主是个面色黝黑、衣着朴素的中年男人,正低头专注地敲打着一只旧皮鞋的鞋跟,动作熟练。但他的目光,却时不时地、极其迅速地扫过寓所的大门和临街的窗户,眼神深处没有寻常手艺人招揽生意的热切,只有一种冰冷的审视。他的工具箱也异乎寻常的沉重,里面除了工具,或许还藏着相机或监听设备。

  不远处,一个卖香烟的小贩倚在墙角,帽子压得很低,看似在打盹,但每当有行人或车辆靠近寓所时,他搭在烟柜上的手指便会微微一动。更远处,一辆黑色的轿车静静地停在巷口,车窗贴着深色膜,如同蛰伏的野兽。

  这些“修鞋匠”、“烟贩”和“轿车”,构成了监视网的第一道防线——固定观察哨。他们负责记录寓所人员的进出、访客的容貌和时间。更外围,还有装扮成情侣、黄包车夫等的流动哨,负责跟踪从寓所出来的人员,并警惕可能出现的反跟踪行为。

  寓所内,聂曦像往常一样,清晨即起。他负责吴石的生活起居,也肩负着最敏锐的警戒任务。他拉开通往阳台的厚重窗帘,让微光透进客厅。就在他准备像往常一样开窗通风时,多年潜伏生涯磨砺出的、对危险近乎本能的直觉,让他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

  他没有立刻推开窗户,而是借着窗帘的缝隙,目光如鹰隼般,悄无声息地扫过窗外的街道。他的视线,首先落在了那个榕树下的修鞋摊上。摊主正在忙碌,但聂曦注意到,那人的摊位摆放的角度,正好能毫无遮挡地观察到寓所的大门和主客厅的窗户。而且,在那人抬手敲打的瞬间,聂曦敏锐地捕捉到其手腕上露出一截与粗糙外表极不相称的、略显白皙的皮肤——这不像常年从事户外体力劳动的手。

  他的目光继续移动,扫过墙角的烟贩,那人的“慵懒”姿态显得过于刻意;最后,停留在巷口那辆黑色轿车上,它停的位置过于“完美”,既能观察寓所,又便于启动拦截或跟踪。

  “眼睛”……多了。 聂曦的心猛地一沉。这些陌生的面孔,看似寻常,但其出现的位置、姿态以及彼此间那种难以言喻的默契,都指向一个事实——他们被监视了。而且,是极其专业、布控严密的监视。

  聂曦不动声色地拉拢窗帘,只留下一条极细的缝隙用于观察。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最坏的情况,终于还是来了。他迅速在脑中回顾了应急预案,然后转身,走向餐厅。吴石正坐在餐桌前,一边看着早报,一边喝着王碧奎老师准备的豆浆,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

  聂曦走到吴石身边,拿起桌上的热水瓶,看似要为吴石添水,身体微微前倾,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极其低微的声音,夹杂着倒水的声响,快速说道:

  “先生,早上好。今天外面好像格外‘热闹’。”他语气平常,如同在聊天气,“斜对面榕树下,新来了位手艺不错的‘修鞋’师傅,巷口还停了辆挺气派的‘黑头’车。看来,咱们这巷子,添了不少‘热心’的邻居。”

  吴石端着杯子的手,在空中停顿了零点一秒。他没有任何明显的反应,甚至连眼神都没有从报纸上移开,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表示“知道了”。他缓缓呷了一口豆浆,然后放下杯子,用指尖在报纸的空白处,轻轻点了两下。

  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之一——“全面静默,按兵不动”。

  聂曦心领神会,不再多言,默默退到一旁。他知道,老师已经收到了警报,并且做出了决策。此刻,任何异常的举动——比如惊慌失措、试图外出探查、甚至频繁从窗口张望——都只会打草惊蛇,坐实对方的怀疑,甚至可能促使对方提前采取行动。

  早餐在一种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气氛中结束。吴石依旧按计划,准备前往国防部上班。出门前,他像往常一样,由聂曦协助穿上军装外套,整理风纪扣。整个过程,两人表情平静,动作沉稳,没有流露出丝毫异样。

  聂曦为吴石拉开门。吴石迈步走出寓所,目光平静地扫过街道,仿佛完全没有注意到那些“热心”的邻居。他稳步走向等候的专车,司机(也是保密局的人)恭敬地拉开车门。

  寓所内,聂曦站在窗边,透过那条细缝,目送老师的车消失在街角。他的手心微微出汗,心中充满了担忧,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知道,最严峻的考验已经来临。他们此刻能做的,就是保持绝对的冷静,像深入敌后的猎人一样,耐心周旋,等待或许根本不存在的转机,或者……迎接那最终的结局。

  寓所外的“修鞋匠”,标志着保密局的监控已从外围侦察进入了贴身紧逼的阶段。吴石和聂曦,如同被困在玻璃缸中的鱼,一举一动都暴露在监视之下。然而,他们的镇定与默契,也为这场实力悬殊的暗战,增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下一步,猎手将如何收网?猎物又将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