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过关-《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赵三哥这才转过身,对着面色惊疑不定的贾德,脸上堆满了尴尬和惶恐的笑容,连连作揖:

  “大人恕罪,大人恕罪!小孩子家不懂事,饿昏了头胡言乱语,冲撞了大人!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县尊大人的活命之恩,我们感激还来不及,绝不敢再有非分之想!一定谨记大人的恩情!”

  贾德惊疑的目光在赵三哥那布满谄媚和惶恐的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周围那些沉默的乡民。

  他们大多眼神麻木,低着头,似乎对这场闹剧毫无反应,更看不出任何不满或怨怼。

  他心下稍安,想来不过是小丫头片子饿极了说胡话,量这些泥腿子也不敢有什么异动。

  他清了清嗓子,端起架子:“哼,量你们也不敢!既然如此,老朽这就回去向县尊大人复命了。

  尔等好自为之,安分守己,莫要辜负了大人期望!”

  说罢,他不再停留,带着护卫转身离去,脚步比来时更快了几分,仿佛要尽快离开这刚刚发生过“不愉快”的地方。

  直到贾德一行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里口,又有半大小子“小灯笼”飞快地跑去确认;

  他们真的走远了之后,聚集的乡民们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刚才那麻木沉默的气氛瞬间消散,有人朝着贾德离去的方向狠狠啐了一口:“我呸!什么玩意儿!猫哭耗子假慈悲!”

  “就是!真不是东西!要不是华神医和陆小先生……”

  “嘘——!”赵三哥赶紧抬手,严厉地制止了众人的议论,他警惕地望了一眼里口,压低声音道;

  “都给我把话烂在肚子里!万一他们杀个回马枪,听到一句,咱们就全完了!”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义愤填膺的脸,语气沉重而严肃:“华神医和崔先生临走前就交代过的?

  他们推断,只要我们不主动挑事,官府为了脸面,理论上不会对我们这些‘无知乡民’怎么样。

  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放松警惕!都把眼睛放亮些,该种地种地,该喝药喝药,把所有的情绪都给我收起来!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别因为一时口快,招来杀身之祸!”

  人群安静下来,但一种无形的紧张和对未来的忧虑,却比刚才更加浓重地弥漫在思源里的上空。

  四月中旬的午后,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在林中空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距离叶县与襄县交界哨卡不足两里的一片树林,此刻正庇护着一支连夜走了一路的车队。

  陆渊一行人早早便抵达此处,用过干粮后正在休整。

  面对哨卡突然加强的盘查,他们商议后,打算待到夜深再设法过关。

  此时除了轮值的哨卫,大多数人都在闭目养神,积蓄体力。

  然而靠坐在树下的陆渊却猛地睁开双眼,额间渗出细密的冷汗;

  一股莫名的心悸感攫住了他,仿佛有冰冷的细针沿着脊椎缓缓爬升。

  “陆兄,怎么了?”一旁的崔林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异样,低声询问道。

  陆渊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狂跳的心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似乎发生了我们预料之外的变故。

  我突然有种心悸的感觉;这种心悸之感……来得突然而强烈。”

  崔林神色一凛:“陆兄的神奇我算是见识了,这回会是什么呢?”

  “说不清。”陆渊摇头,眼神已恢复清明,带着决断的光;

  “但我们不能等了。”他起身拍醒倚树假寐的孙敬,“老孙,叫醒大家,我们即刻过关,直奔南阳。”

  孙敬仅迟疑一瞬,便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

  片刻后,车队重新整装,向着两里外的哨卡驶去。

  六辆马车的队伍在官道上格外显眼。

  哨卡处的守军早已注意到这支车队,一名机灵的士兵快步奔向队率胡勇:

  “头儿,来了个大队,六辆马车,看架势……八成就是司马家要拦的那批人。”

  士兵挤了挤眼,压低声音,“看样子是头肥羊。”

  胡勇抬腿轻踹了他一脚:“胡三,你小子就知道肥羊!

  车队越大,越可能是要人命的阎王。

  若真是司马家紧盯的目标,咱们贸然动手,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虽如此说,胡勇还是整了整衣甲,大步走向已至卡口的车队。

  他目光扫过车队,最终落在为首的朱富身上,公事公办地问道:

  “今日有令,需严加盘查。尔等可有通关文牒?”

  朱富立刻堆起殷勤的笑容,手捧文书上前:“有的有的,军爷请过目。”

  他恭敬地递上关碟,同时巧妙地将两串铜钱塞入胡勇手中,“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望军爷行个方便。”

  可当胡勇的目光扫过通关文牒,看到“华佗”、“陆渊”两个名字时,瞳孔猛然一缩,脸色瞬间变得肃然。

  他毫不犹豫地将那两串铜钱塞回朱富手中,仿佛那是什么烫手山芋,随即朝着车队方向郑重抱拳,声音洪亮而充满敬意:

  “敢问车驾之中,可是华神医与陆小先生当面?末将胡勇,在此有礼了!”

  这一举动让周围士兵都愣住了,连朱富也一时错愕。

  陆渊见状,知道无法遮掩,只得轻夹马腹上前几步,在马上微微欠身:

  “胡将军好眼力。在下正是陆渊,家师华佗确在车中。

  我等欲往南边行医济世,途径宝地,还望将军行个方便。”

  “陆小先生折煞末将了!”胡勇连忙摆手,站得笔直,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今日得见小先生真颜,实乃三生有幸!

  华神医仁心济世,活人无数;陆小先生年少有为,你们更是军中弟兄的大恩人!

  二位要过关,何须‘通融’二字?此乃我等本分!”

  他当即转身,对麾下士兵高声喝道:“全体听令!立刻清理路障,为华神医和陆小先生的车队让开通道!

  胡三,你带一队弟兄前方开道,务必确保车队畅通无阻,平安过关!”

  “得令!”胡三兴奋地应声,立刻带着士兵们行动起来。

  不过片刻功夫,原本戒备森严的哨卡便让出一条宽阔通道;

  士兵们分立两侧,目送车队缓缓通过,眼神中皆带着与有荣焉的敬意。

  胡勇亲自站在道旁,目送着每一辆马车从眼前经过。

  当载着华佗的那辆马车行至他面前时,车帘微动,老医师温和的目光与他对视片刻,轻轻颔首致意。

  胡勇立刻再次抱拳,深深一躬。

  直到车队最后一辆马车消失在道路尽头,胡勇才直起身,长长舒了一口气。

  一旁的胡三凑过来,脸上仍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头儿,那位就是传说中的陆小先生?看着比俺家小弟也大不了几岁,竟有这般本事!我要是能有他万一……”

  “做你的春秋大梦!”胡勇照着他后脑勺轻拍一记,笑骂道;

  “好好守你的卡!陆小先生那样的人物,岂是我等能够企及的?能见上一面,已是造化。”

  胡三揉着脑袋,突然想起什么,惊叫道:“等等!司马家要对付的,该不会就是华神医师徒吧?他们怎么敢?!”

  胡勇闻言,眉头也紧紧皱起,但随即又舒展开来,冷哼一声:“是不是又如何?华神医的医术救过多少人性命?

  他们师徒在司空军中推广的‘伤口缝合术’,所有的同袍都能受益?

  他们是我们所有当兵的人的恩人!什么司马家,想动他们,先问问我们这些刀头舔血的汉子答不答应!”

  就在不远处的树林里,贾德安排的暗哨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收回目光,脸色阴晴不定,心里五味杂陈——华佗师徒的行踪是确认了,可看这情形,真要继续追下去吗?

  他握紧了手中的短刀,第一次对自己的任务产生了深深的犹豫。